2023年修改版初中英語課程標準

2021-03-04 02:13:41 字數 5030 閱讀 4018

一、課程性質

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性質。就工具性而言,英語課程承擔培養學生基本英語素養的任務,即學生通過英語課程掌握基本的英語語言知識,發展基本的英語聽說讀寫技能,形成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的能力,為今後繼續學習英語和用英語學習其他相關科學文化知識奠定基礎。就人文性而言,英語課程承擔著提高學生綜合人文素養的任務,即學生通過英語課程能夠開闊視野,豐富生活經歷,發展跨文化意識,促進創新思維,形成良好品格和正確價值觀,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二、基本理念

(一)注重素質教育,充分體現語言學習對學生發展的價值

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首要目的是為學生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打基礎,為他們繼續學習英語和未來職業選擇創造有利條件。同時,英語課程有利於學生體驗中外文化差異,豐富思維方式,增進國際理解,提高人文素養。英語教育應做到人文性與工具性並重,使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既能夠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又能夠學會如何學習,養成良好的意志品質和合作意識,學習如何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基本關係,形成創新意識,發展科學精神,從而全面提高綜合素質。

(二)面向全體學生,充分考慮語言學習者的個體差異性

義務教育是全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應面向全體學生。課程要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 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評價和教學資源的利用與開發等方面都應考慮全體學生的發展需求,課程應成為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構建知識、發展技能、拓展視野、活躍思維、展現個性的過程。英語學習在很大程度上是個性化的活動,學習者由於年齡、性格、認知方式、生活環境等方面的差異而具有不同的學習需求和學習特點。

只有最大限度地滿足個體需求才有可能獲得最大化的整體教學效益。 因此,教師要在充分了解學生個體差異和不同需求的基礎上,在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以及教學評價等方面做到靈活多樣,力求使每個學生都有所收益。

(三)整體設計目標,體現語言學習的漸進性和持續性

英語學習具有明顯的漸進性和持續性等特點。語言學習持續時間長,而且需要逐漸積累。《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和與之相銜接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將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目標設為九個級別,旨在體現基礎教育階段學生英語語言能力循序漸進的發展特點,保證英語課程的整體性、連續性和漸進性。

英語課程應按照學生的語言水平及相應等級要求組織教學活動和評價活動。

(四)強調學習過程,體現語言學習的實踐性和應用性

現代外語教育注重語言學習的過程,強調語言學習的實踐性,主張學生在語境中接觸、體驗和理解真實語言,並在此基礎上學習和運用語言。英語課程提倡採用既強調語言學習過程又有利於提高學生學習成效的語言教學途徑和方法,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造在真實語境中運用語言的機會。鼓勵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發現語言規律,逐步掌握語言知識和技能,不斷調整情感態度,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能力。

(五)優化評價方式,著重評價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英語課程評價體系要有利於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特別要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健康人格的發展。評價體系應包括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在教學過程中,應以形成性評價為主,強調評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和進步,使評價在培養學生自信和保護學生自尊等方面起到積極的作用。

終結性評價應著重檢測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六)開發課程資源,豐富和拓展英語學習的渠道

語言學習需要大量的輸入。豐富多樣的課程資源對英語學習尤其重要。英語課程應根據教和學的需求,提供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英語學習資源。

教師要因地制宜,創造性地利用和開發現實生活中鮮活的英語學習資源,積極利用音像、廣播、電視、書報雜誌、網路資訊為學生拓展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同時,教師還應積極鼓勵和支援學生主動參與課程資源的利用和開發。

三、課程設計思路

英語課程的總體設計思路是,以科學發展觀和先進的外語課程理念為指導,綜合考慮我國英語教育的發展現狀,從義務教育階段起,建立乙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系統而持續漸進的英語課程體系。這一課程體系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最終目標,根據語言學習的規律和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發展需求,從五個方面設計整體課程目標和分級目標,即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它們相互聯絡,相輔相成,使英語課程既重視培養學生的語言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也注重優化學習過程,引導學生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和較強的文化意識,培養積極向上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根據上述設計思路,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以小學三年級為起點,以初中三年級為終點(即義務教育9年級),並與高中階段的英語課程相銜接。整個基礎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含義務教育和高中兩個階段)按照能力水平設為九個級別,形成循序漸進、持續發展的課程。採用分級方式設計課程主要是考慮到我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經濟和教育發展不平衡的實際情況,同時也借鑑了國際上通用的分級方式,力求體現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認知特點,使國家英語課程具有整體性、靈活性和開放性。

在九級目標體系中,一至五級為義務教育階段(相當於3~9年級)的目標要求。其中,一級為起始級別,二級為6年級結束時應達到的基本要求,五級為9年級結束時應達到的基本要求。六至九級為普通高中(相當於10~12年級)的目標要求。

其中,七級為高中畢業的基本要求,八級和九級是為願意進一步提高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高中學生設計的目標。在九個級別的目標中,一級、**和四級為義務教育階段的過渡級別,六級為高中階段的過渡級別。過渡級別的設定有利於在課程實施中對各階段的教學進行指導,同時也為課程的靈活性和開放性提供了依據。

課程目標級別不完全等同於基礎教育階段的各個年級。但是,分級目標對3~6年級、7~9年級和高中各年級的教學和評價以及教材編寫提供了循序漸進、穩步上公升的指導性要求,有利於課程的整體實施。在義務教育階段,從3年級開設英語課程的學校,3~4年級應完成一級目標,5~6年級完成二級目標;課時安排應盡量體現短時高頻的原則,周課時不少於80分鐘。

7~9年級分別完成

三、四、五級目標;周課時按照國家課程計畫執行。銜接,尤其要做好小學與初中階段的平穩過渡,促進地區英語教育的均衡發展。師資與社會經濟條件較好的地區,英語課程起始年級可以適當提前。

少數民族地區可以根據本地實際情況,確定英語課程的實施措施。

第二部分課程目標

一、總目標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初步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並通過英語學習促進學生的心智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人文素養。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諸方面整體發展的基礎之上。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是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文化意識有利於正確地理解語言和得體地使用語言;積極的情感態度有利於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和持續發展;有效的學習策略有利於提高學習效率和發展自主學習能力。

這五個方面相輔相成,共同促進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與發展。

語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維的工具。所以學習和使用語言的過程與發展思維能力有密切的聯絡。學習一門新的語言能夠進一步促進人的心智發展,有助於學習者從多角度理解世界的多樣性,提高分析能力與認知水平。

實現英語課程在以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五個方面共同構成的課程總目標,既體現了英語學習的工具性,也體現了其人文性;既有利於學生發展語言運用能力,又有利於學生發展思維能力,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人文素養。

第三部分內容標準

按照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要求,本標準對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五個方面分別提出了級別要求。其中,對語言技能中的聽、說、讀、寫等技能提出五個級別的不同目標要求,對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提出了二級和五級的目標要求。

一、語言技能

語言技能是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語言技能主要包括聽、說、讀、寫等方面的技能以及這些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聽和讀是理解的技能,說和寫是表達的技能。

它們在語言學習和交際中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學生應通過大量的專項和綜合性語言實踐活動,形成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真實語言交際打基礎。因此,聽、說、讀、寫既是學習的內容,又是學習的手段。

語言技能目標以學生在某個級別「能做什麼」為主要內容,這不僅有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也有利於科學、合理地評價學生的學習結果。表2是語言技能的分級目標。

二、語言知識

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應該學習和掌握的英語語言基礎知識包括語音、詞彙、語法、功能和話題等五方面的內容。語言知識是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發展語言技能的重要基礎。表3是二級和五級語言知識的分級目標。

詳細內容參見附錄

一、二、三。

三、情感態度

情感態度指興趣、動機、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響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的相關因素以及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祖國意識和國際視野。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是英語學習成功的關鍵。教師應在教學中不斷激發並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並引導他們逐漸將興趣轉化為穩定的學習動機,以使他們樹立自信心,鍛鍊克服困難的意志,認識自己學習的優勢與不足,樂於與他人合作,養成和諧和健康向上的品格。

通過英語課程,使學生增強祖國意識,拓展國際視野。表4是二級和五級的情感態度分級目標。

四、學習策略

學習策略指學生為了有效地學習和使用英語而採取的各種行動和步驟以及指導這些行動和步驟的信念。英語學習策略包括認知策略、調控策略、交際策略和資源策略等。認知策略是指學生為了完成具體學習任務而採取的步驟和方法;調控策略是指學生對學習加以計畫、實施、反思、評價和調整的策略;交際策略是學生為了爭取更多的交際機會、維持交際以及提高交際效果而採取的各種策略;資源策略是學生合理並有效利用多種**進行學習和運用英語的策略。

學習策略是靈活多樣的,策略的使用因人、因時、因地、因事而異。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幫助學生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並不斷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在英語課程實施中,幫助學生有效地使用學習策略,不僅有利於他們把握學習的方向,採用科學的途徑,提高學習效率,而且還有助於他們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為終身可持續性學習奠定基礎。

表5是二級和五級學習策略分級目標。

五、文化意識

語言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在外語教學中,文化是指所學語言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行為規範、文學藝術、價值觀念等。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接觸和了解英語國家文化有益於對英語的理解和使用,有益於加深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與熱愛,有益於接受屬於全人類先進文化的薰陶,有益於培養世界意識。

在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逐步擴充套件文化知識的內容和範圍。在起始階段應使學生對英語國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異同有粗略的了解,教學中涉及的英語國家文化知識應與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密切相關,並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在英語學習的較高階段,要通過擴大學生接觸異國文化的範圍,幫助學生拓展視野,使他們提高對中外文化異同的敏感性和鑑別能力,進而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

表6是二級和五級的文化意識分級目標。

初中英語課程改革教學反思

作者 李寧 讀寫算 2013年第05期 新課程改革,注重科學 的學習,關注體驗性學習,提倡交流與合作 自主創新學習。課程改革的成敗關鍵在於教師,教師是課程改革的實施者,作為教師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學習新課程改革理論,更新教學觀念,迎接新課改的挑戰。教學反思,是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並以...

初中英語課程資源開發幾點實踐

摘要 初中英語課程資源具有一定生活性和開放性,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也是課程標準中值得探索的重要課題。本文圍繞課程資源豐富性結合學生英語學習認知需要和規律,嘗試通過網際網路絡 校本課程 實踐活動等方式來開發運用資源,幫助學生形成全方位 多元化的學習思維模式。英語課程資源開發運用的過程更多體現了人文化與...

初中英語課程改革教材的特點

教學研究 孟桂芝筆者使用英語課程改革教材已有多年,從接觸英語課程改革教材,以及使用新教材教學過程的實踐體會,到各個教學環節的分析,和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價,筆者認為新版英語教材具有以下幾個顯著特點。新教材強調交際和會話,重點在交談 聽和說 既介紹也是 例如,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七年級第 學期為了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