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謝中書書

2021-03-04 08:15:10 字數 3117 閱讀 8967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學習文章多角度寫景、借景抒情等寫作手法。

[能力目標]:

1、能夠有節奏、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培養學生朗讀能力;

2、引導學生品味文章畫面的精美,語言的精練,優美的意境,培養學生初步鑑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情感目標]:

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感受作品優美的意境,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學習文章多角度寫景、借景抒情等寫作手法。

教學難點

理解文章優美的意境。

教學步驟

一、匯入新課

1、讓學生齊背酈道元的《山峽》

2、導言 :同學們,我們無不為三峽的雄奇險拔、清幽秀色所陶醉。其實,莽莽神州,茫茫九派,高山大岳,千流百川,我們偉大的祖國哪兒不是神奇如畫呢?

不信,就請你細細品讀陶弘景的寫景小品文《答謝中書書》,讀完後你一定會覺得江南的山水真是一幅清麗的山水畫,是一首流動的山水詩呢!

3、學生交流所查到的資料,教師補充。

陶弘景――南北朝時期的思想家、醫學家和文字家。又被稱為「山中宰相」。他的《答謝中書書》,描繪山川秀美,清新簡淡,為曆**景名作。

「山中宰相」――齊高帝曾經召他進宮陪伴太子讀書。後來,陶弘景遠離塵世,隱居句曲山(今茅山)。他精通陰陽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氣象。

梁武帝繼位後,他「禮聘不出」。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討大事,朝廷都要派人進山向他請教,故稱他為「山中宰相」。陶一生好鬆。

每當輕風吹拂松枝,發出 「沙沙」的聲響時,他就象聽到仙樂一樣如痴如狂。有時,他竟一人進山,專去聽山野松濤之聲,人又稱之「仙人」。

4、本文雖短,但是六朝山水小品的名作。「答/謝中書/書」——寫給謝中書的信。注意斷句。

明確兩個「書」的含義。第二個「書」即書信,古人的書信又叫「尺牘」或曰「信札」,是一種含有審美意味的應用性文體。多記事陳情。

5作品背景: 南北朝時,因政局動盪,矛盾尖銳,不少文人往往遁跡山林,從自然美中尋求精神上的解脫。因而他們在書信中常常描山繪水。

表明自己所好,並作為對友人的安慰。本文是作者寫給謝中書(謝徵)的一封書信,寫的是江南山水之美,是六朝山水小品名作。

二、分析課文

1、理清背誦思路,指導學生背誦。

明確:全文可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來共談」總領全文。中間的寫景部分,先仰視「高峰入雲」,再俯瞰「清流見底」,再平視「兩岸石壁」「青林翠竹」,(描寫山川中的靜景之美)最後分「曉」與「夕」兩層來寫。

(描寫大自然中的早晚景象----動景)。最後以感嘆總括前文,結束全文,呼應前文。

2、本文表達了作者怎麼的思想感情?最能體現作者思想感情的語句是什麼?

明確:表達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悅之情以及能夠和古今山水知音比肩的得意之感。「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3、閱讀全文,你知道最能體現作者沉迷於山水美景的感情的是哪一句了嗎?讀句子,體會作者的感情。

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4、本文運用了什麼結構?運用了什麼寫法來表現山川之美?

總—分—總的結構動靜結合的寫法

三、課文小結

本文宛如一幅清麗的山水畫,又像一首流動的山水詩。寫出作者沉醉於山水的愉悅之情,與古今知音共賞美景的得意之感。

記承天寺夜遊

1.匯入:

結合蘇東坡的詩「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和本地東坡遺跡(惠州東坡亭、東坡小學等)匯入。學生自由發言,簡介東坡的生平、經歷、作品。蘇軾(1037~1101) ,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2.疏通文意

1)解決生字詞讀音(叫學生讀、糾正、齊讀) 遂(suì) 寢(qǐn) 藻(zǎo) 荇(xìng)

2)朗讀課文,聽錄音糾正並劃分停頓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

3)解決重點詞語

⑴月色入戶窗戶欣然起行高興地

⑶念無與為樂者思考、想到 ⑷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於是、就

⑸相與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⑹庭下如積水空明清澈、透明

⑺水中藻、荇交橫交錯縱橫 ⑻蓋竹柏影也原來

⑼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只是罷了

(1)念無與為樂者

(2)庭下如積水空明

(3)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4)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

(5)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4)翻譯課文(學生提問,師生解決,強調重點,學生翻譯,對照投影)

3.研習課文

1) 文章運用了哪幾種表達方式,請結合文章內容具體談一談?

明確:①「元豐六年……相與步于中庭——敘述

②「……蓋竹柏影也」 ——描寫

③「……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議論抒情

2)敘述部分交代了哪些要素?

明確:時間: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地點:承天寺中庭人物:「我」和張懷民事情的起因:月色優美

3)作者是如何描繪月色的?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有什麼作用?從中可看出這幅月夜圖有什麼特點?

繪景修辭作用特點

月色——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比喻生動形象如臨其境皎潔、澄清、透明

4)文中哪些句子表達了作者的情感?

明:「月色入戶,欣然起行。」「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

5)文中結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

明:賞月的欣喜,貶謫的落寞,自我排遣的達觀

6)你認為文中的「閒人」包含了哪兩層意思?

明確1、指具有閒情雅緻的人2、包含了作者鬱鬱不得志的悲涼心境。

4.板書設計

5.小結

《記承天寺夜遊》這篇文章通過對庭中優美月色的描繪,讓我們感受到蘇軾熱愛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執著,面對逆境達觀處世、瀟灑人生的難能可貴。

6.能力擴充套件:一切景語皆情語。

7.能力遷移:看圖寫景抒情。

8.作業

1)背誦《寄承天寺夜遊》。

2)閱讀古詩《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結合作者的身世和寫作背景體會作者在詩中所抒發的情感。(自行查閱作者的身世和本詩的寫作背景)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答謝中書書

一 激情匯入 孔子曾經說過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自古以來許多文人墨客都喜歡遊山玩水,他們給我們留下了大量的歌詠自然山水的優美詩文。如 蘇軾的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李白的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更有孟浩然的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這些優秀的詩句真是不勝列舉,今天,我們要走進的這...

答謝中書書

答謝中書書 導學案 邢台縣路羅中學 答謝中書書 導學案 邢台縣路羅中學 學習目標 1 朗讀並背誦課文 2 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課文大意 3 品味優美語言,作品意境,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學習方法 自主學習 討論交流 合作學習 匯入新課 孔子曾經說過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自古以來許多文人墨客都喜歡遊山玩水...

答謝中書書

答謝中書書 導學案 學習目標 1 字詞的梳理 2 根據注釋翻譯課文,並能背誦默寫課文 3 了解文章中的優美意境,嚴密結構和凝練的語言。學習重點 翻譯課文,掌握字詞,背誦默寫課文 學習難點 文章優美的意境,嚴密的結構,凝練的語言。一 課前準備 1 查詢資料,掌握下面的知識 1 書 這種文體的有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