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冊科學教案第三單元我們周圍的材料

2021-03-04 09:35:58 字數 5258 閱讀 4881

第三單元我們周圍的材料

第1課觀察我們周圍的材料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物體都是由一種或多種材料做成的,我們的周圍存在著許多不同種類的材料。

2.我們周圍的常見材料有木頭、紙、金屬、塑料、玻璃、纖維等。

過程與方法:

1.調查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2.觀察和辨認不同的材料。

3.用詞語描述常見材料。

情感、態度、價值觀:發展進一步研究材料的興趣和願望。

【教學重點】觀察和辨認身邊不同的材料

【教學難點】用適當的詞語描述木材的特性

【教學準備】6種用最常見的材料做成的物品

【教學過程】

一、觀察我們周圍的材料

1.這個單元我們將開始學習「材料」,板書「材料」。你知道哪些材料的名稱?什麼物品是用這種材料做的?教師將學生說到的材料一一板書出來。

2.看看自己和小組裡的同學,身上穿的、佩戴的和攜帶的物品都是什麼材料做成的,試著把它們寫在書中的**中。

3.交流記錄的情況,看看有沒有出錯。

4.這些材料在我們身邊應用很廣,書包裡的物品、教室裡的物品,它們又分別是用什麼材料製成的,四人小組合作完成調查表,對於難以判斷是什麼材料製成的物品,請作出標記。

5.調查結束後,在小組內討論以下問題:

①調查了多少物品?使用了多少種材料?

②哪些物品是由一種材料製成的?哪些物品是由多種材料製成的。

③哪種材料使用得最多?

6.在小組交流的基礎上,全班交流

哪些材料在我們身邊被廣泛使用著,為什麼大量使用它們呢?

二、觀察描述幾種常見材料的主要特點

1.我們周圍的物品,往往都是由各種材料組成的,比如一扇門,就使用了木頭、玻璃、金屬等材料,不同的部位為什麼要用不同的材料?舉例說說你的想法。

2.四人小組選擇兩種材料討論它們分別有什麼主要特點和用途,並記錄下來。

3.交流各組的記錄情況,有不同意見的及時補充,若認同其他組的觀點,及時將它補充在自己的記錄單上。

4.請保管好記錄單,下次還要再使用。

板書設計:

教學後記:

第2課誰更硬一些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物理性質可以用來描述材料,比如硬度、柔韌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材料的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別的物體破壞它的表面。

過程與方法:

1.用簡單測量的方法檢驗材料的物理性質,通過比較發現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選擇適當的詞語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態度、價值觀:

1.發展對物質世界的探索興趣。

2.認同物理性質是可以被觀察和測量的觀點。

3.增強材料迴圈利用、節約資源的環境保護意識。

【教學重點】比較材料軟硬的方法。

【教學難點】選擇適當的詞語定性描述金屬的特徵

【教學準備】

學生(每小組):木頭、紙、金屬和塑料各兩根,鐵、銅、鋁等金屬片各一條,砂紙、玻璃杯、熱水。

教師準備:電路檢測器、榔頭

【教學過程】

一、比較硬度

1.比較紙和木頭的軟硬,出示紙和木頭,說說它們誰更硬一些?你是怎樣觀察到的?(紙一折就變形,而木頭不容易折)

2.比較紙、木頭、金屬的軟硬,再出示金屬一條,這三材料誰更硬一些,你是怎樣觀察到的?

①學生說說自己的原先觀察結果,可能會出現方面,那金屬條和木塊誰更硬一些(用壓、捏、折的方法都不易區分它們的軟硬)

②提出:判斷一種材料是否比另一種更堅硬,可以用刻劃的方法,若能在另一種材料表面劃出痕跡,就表示它比較硬,反之則可能硬度相同或較小。

③學生嘗試用木頭在金屬上刻劃或金屬在木頭上刻劃,看怎樣做能劃出痕跡。

3.比較木頭、金屬、塑料的軟硬

①如果再給你一種材料:塑料,它們的軟硬又會是怎樣的?(學生猜測)

②可以怎樣檢測它們的軟硬?

③怎樣做到有序地觀察?(出示書p48的記錄表)

④實驗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根據學生回答、教師再適當補充,出示活動題方)

活動提示:

⑴依次選擇其中一種材料,分別去刻劃另兩種材料的平面處。

⑵用力適度,並盡量保持在每一次刻劃時用力大小相同。

⑶能劃出刻痕的,在記錄**內打「√」,不能劃出刻痕的,在記錄**內打「×」。

⑷要求每個人都操作一次,並且注意不要劃傷手指。

⑸根據我們觀察到的結果,將木頭、紙、金屬和塑料按硬度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哪種材料最硬?

二、認識金屬

說說周圍的物品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金屬?

為什麼用金屬不用其它材料(根據學生的舉例,出示材料開展實驗)

1.易傳熱

將大小相同的木條、塑料和金屬條同時放入熱水中,過一段時間,用手摸一摸哪一種材料最熱?

2.能導電

教師演示,將木條、塑料、金屬條分別接入電路檢測器,觀察電燈泡是否發亮?

3.延展性

試著用榔頭輕輕敲打銅絲,觀察銅絲發生了什麼變化?

4.有金屬

用砂紙磨擦鐵釘、磨擦部位發生了什麼變化?

三、飲料罐的故事

1.組織學生閱讀第50頁,了解乙個飲料罐的生產過程

2.討論

①鋁片之所可以做成飲料罐,主要利用了金屬的什麼性質?

②在易拉罐的製作過程中,要消耗哪些資源,會產生哪些問題?

③我們怎樣合理使用消費金屬材料?

板書設計:

教學後記:

第3課比較柔韌性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物理性質可以用來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韌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柔韌性是指物體在受力度形後,不易折斷的性質。

過程與方法:

1.用簡單測量的方法檢驗材料的物理性質,通過比較發現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選擇適當的詞語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態度、價值觀:

1.發展對物質世界的**興趣。

2.認同物理性質是可以被觀察和測量的觀點。

3.增強材料迴圈使用,節約資源的環境保護意識。

【教學重點】用簡單測量方法比較材料的柔韌性。

【教學難點】選擇適當的詞語定性描述金屬的特徵。

【教學準備】

學生(每小組):

1.一套寬度、厚度一樣的塑料、不鏽鋼、木頭尺(每種材料的一端打乙個孔)

2.一套寬度、厚度不一樣的塑料、不鏽鋼、木頭做成的物品。

3.測量彎曲度的「t字」尺一把。

4.50克鉤碼乙個,回形針乙個。

老師:同樣寬度、厚度的粗塑料條、木條各一根,兩桶水。

【教學過程】

一、柔韌性的認識

出示兩根長度、厚度和寬度一樣的塑料條和木條。

師:請兩位同學上來各取一根,分別去取同樣重的兩桶水,觀察塑料條和木條的變化情況。

兩名學生上來演示,其它同學觀察,然後匯報觀察到的情況(木條斷,塑料條沒有斷;塑料變了,沒有斷,木條先是彎了,最後斷了)

老師指出:我們把像剛才這樣塑料條受力變形後,不易折斷的特點叫做柔韌性。

二、比較3種不同材料的柔韌性

1.提供三種物體,找一找它們分別是用什麼材料做的?(木頭、塑料、不鏽鋼)

2.用自己的方法來比較它們的柔韌性,並把比較的結果排一排序(提示學生材料不要弄斷)

3.學生匯報比較結果,當各組意見分歧時,引導學生發現:比較的材料由於寬度、厚度、用力大小不同,這樣比較它們的柔韌性是不公平的。

4.教師出示寬度、厚度相同的木條、塑料條、不鏽鋼條,問:可以怎樣研究它們的柔韌性?

5.學生小組討論、匯報,教師引導,最後邊小結邊演示操作步驟:

⑴把木條、金屬條、塑料條放在桌面上,一端用手壓住,另一端伸出桌面1厘公尺,用回形針掛上鉤碼,觀察它們的前端彎下去了多少。測量材料前端彎下的距離時,眼睛要平視。

⑵分別測量木條、金屬條、塑料條伸出桌面5厘公尺、10厘公尺和15厘公尺後前端彎下的距離,把結果記錄在**中。

6.學生分組實驗後匯報實驗情況。

三、認識塑料

1.我們的生活學習中有哪些塑料製品?

2.出示各種塑料製成的物品**,觀察後思考:這些塑料製品分別是利用了塑料的什麼特性,並把觀察和思考的結果記錄在氣泡圖上。

四、討論了解塑料的迴圈使用

1.閱讀教科書,說說你了解了些什麼?

2.出示「可**標誌」,認識可**標誌。

3.討論:我們以後在使用塑料製品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

板書設計:

教學後記:

第4課它們吸水嗎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物理性質可以用來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韌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吸水性是指材料對水的滲透能力,與材料的組成和結構有關。

過程與方法:

1.用觀察的方法檢驗材料的物理性質,通過比較發現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選擇適當的詞語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態度、價值觀:

1.發展對物質世界的**興趣。

2.認同物理性質是可以被觀察和測量的觀點。

3.增強材料迴圈使用,節約資源的環境保護意識。

【教學重點】用觀察的方法比較材料的吸水性。

【教學難點】通過比較發現吸水性與材料的組成和結構有關。

【教學準備】

學生(每小組):

1.大小、厚度盡量相同的紙片、塑料片、鐵片、木片(紋理較疏鬆的)各一片;稀釋的紅墨水、滴管。

2.放大鏡、餐巾紙、鉛畫紙。

3.浸泡好的廢報紙、筷子、棉布

老師:古代造紙的錄影。

【教學過程】

一、導課

小遊戲:各取所需

具體規則:教師出示木頭、紙、鐵、塑料,讓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材料,並簡單說明理由。具體情境設定舉例:做乙個杯子、擦去桌上的水、造一艘船……

導語:剛才同學們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了不同的材料,我們認為,不同材料遇到水的反應是不一樣的,我們把材料對水的滲透能力叫做材料的吸水性。這節課,讓我們來研究材料的吸水性吧。

二、誰更容易吸水

1.出示大小、厚度盡量相同的紙片、塑料片、鐵片、木片(紋理較疏鬆的)各一片,猜一猜,誰更容易吸水,為什麼這樣想?把猜測結果記錄在實驗記錄單上。

2.怎麼驗證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呢?出示稀釋的紅墨水、滴管,我們請這兩位朋友來幫忙,你們打算怎麼做?(學生小組設計實驗,只要求簡單設想)

3、教師補充觀察、實驗要點:

①.實驗的公平性:材料的大小厚薄、水滴的大小位置等要盡量保持相同。

②.從側面觀察水滴的變化,既要觀察水滴的變化,也要關注材料遇水部分的變化。

③.注意記錄,可以用圖畫和語言相結合,來描述觀察到的觀察。

④.根據觀察到的現象把四種材料按吸水性從強到弱排序。快的小組思考:材料的吸水性可能跟什麼有關?

4.學生分組實驗後匯報。

可預期的發現:

①.紙的吸水能力最強、木頭次之、塑料和鐵最弱。

三年級上冊科學教案

第一單元 1.1 科學是什麼 教學目標 1 通過觀察肥皂泡,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2 學會歸納 總結,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培養學生學科學 用科學 做科學的科學志趣。3 小組合作,運用 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4 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教學重點 確定自己小組研究的問題並知道...

三年級上冊科學教案

三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畫 一 指導思想 充分挖掘課程資源,和孩子們一起 實施真正意義上的科學 性教學,有效地組織學生開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學 性活動。二 教材分析 科學 三年級上冊是科學教材的起始冊,選擇的教學內容是以學生 尋訪 觀察活動 為主線展開的。第一單元是對學生科學意識的培養,啟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

三年級上冊科學教案 蘇教版

小學備課本 學校 科目科學 班級三年級 冊次三年級上冊 教師2011 2012年度上學期 課程表2011 2012學年度上學期教師 小學二 一一年九月一日 教學進度計畫表教學進度計畫表 2011 年9 月 小學三年級科學上冊教案 一 我們都是科學家 1 科學是什麼 2 做一位小科學家 二 我眼裡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