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鑑賞之景物描寫高一教師版

2021-03-04 09:59:49 字數 4871 閱讀 8475

一、學習目標

1.感知情景描述題的答題步驟。

2.了解景物描寫的常見方法。

3.掌握景物描寫鑑賞題的答題技巧。

二、景物描寫鑑賞的常見提問方式

1、這首(句)詩描繪了一幅什麼樣的景物?情景描述

2、這首詩在描寫某景物時用了什麼手法?手法鑑賞

三、初步感知

1、雨雪曲

江總①雨雪隔榆溪②,從軍度隴西③。繞陣看狐跡,依山見馬蹄。

天寒旗彩壞,地暗鼓聲低。 漫漫愁雲起,蒼蒼別路迷。

【注】 ①江總(518~590):南朝陳文學家,字總持,濟陽考城(今河南蘭考)人。歷仕梁、陳、隋三朝。②榆溪:指邊塞。③隴西:在今甘肅東部。

這首詩描寫了什麼樣的環境?

答:這首詩描寫了邊地雨雪交加,荒涼苦寒的環境。

2、次石湖書扇韻①

姜夔②橋西一曲水通村,岸閣浮萍綠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處別開門。

①石湖:南宋詩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職歸隱石湖(在今江蘇蘇州西南十里左右),自號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

):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饒州鄱陽(今江西波陽)人,浪跡江湖,終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見范成大,這首詩約作於此時。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什麼畫面?是由哪些景物構成的?

答:詩歌描繪了一幅江南水鄉清幽恬靜的畫面,寫了小橋、流水、人家、綠岸、浮萍、藕花等景物。

3、鷓鴣天 · 代人賦

辛棄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 山遠近,路橫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

【注】①這首詞作於作者遭**解官歸居時。②青旗:酒旗,酒店門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詞的上闕描繪了什麼樣的景象?請簡要敘述。(5分)

答案:詞的上闋描繪了初春時鄉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田間桑樹萌發出新芽,東鄰家蠶卵已孵出幼蠶;平緩的山坡上長著細嫩青草,黃色的牛犢在那兒鳴叫;夕陽斜照著初春傍晚的樹林,晚歸的烏鴉散落在那兒棲息。

最後兩句作者用了哪種寫作手法?表達了什麼樣的感情?

答案:運用了對照(或對比)的寫作手法。作者將城裡愁風畏雨的桃李,與鄉間溪頭迎春開放的薺菜花相對照,借景抒情,表達了他解官歸居後鄙棄城市官場,熱愛田園生活的感情。

詩歌中寫景的常見方法

總結方法:

這首(句)詩描繪了一幅什麼樣的景物?

第一步:名詞 + 形容詞

(時間地點) (景物特色)

——邊地雨雪交加荒涼苦寒、江南水鄉清幽恬靜、初春時鄉村春意盎然。

第二步:複述詩句內容,列舉詩中有關意象。

四、詩歌中寫景的常見方法

1、運用修辭(比喻、擬人、誇張等)2、動靜結合3、虛實結合(所謂「虛」,是指詩詞中表現的存在於人的思想意識之中的部分。所謂「實」,是詩詞中可以通過視覺、聽覺等感覺捉摸到的部分;

是指客觀世界中存在的實象、實事、實境。「虛」的三類內容①神仙鬼怪世界和夢境。②已逝之景之境。

③設想的未來之境。)

4、白描5、多角度描寫

此外:側面烘托疊音詞的運用渲染多種意象組合

方法一:運用修辭

晚春 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本詩運用擬人手法,好象草樹知道春要逝去,爭著展示自己的美麗,連沒有才思的楊花榆莢都不甘落後。這樣就使描繪的晚春景致生動而有奇趣。

詩歌中寫景時常用修辭及作用:

1、比喻:對景物的特徵進行描繪或渲染,使景物形象、生動、具體,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

2、擬人:促使讀者產生聯想,使描寫的人、物、事表現得更形象、生動的作用

3、誇張:為了強調和突出,通過對景物形象的渲染,引起人們豐富的想象,有利於突出景物的特徵。

方法二:動靜結合

山居秋暝

王維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分析頷聯使用的表現手法及起到的表達效果

頷聯採用動靜結合的方法。描寫皓月當空,青松如蓋,是靜景描寫,山泉清冽,流瀉山石之上,是動景描寫。以動襯靜,反襯出山中的寧靜。

方法三:虛實結合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注:

這首詩是詩人悼念亡妻王弗之作。

問:這首詩上下片各分兩層,請概括各層的內容。

答題指要:這首詩其主要的表現手法是虛實結合。虛實結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說與具體的描寫結合起來,或者是把眼前現實生活的描寫與回憶、想象結合起來。

金聖嘆在《水滸》批語中說:「文到入妙處,純是虛中有實,實中有虛。」虛實結合,適合於表現廣闊的生活畫面,增加文章的思想容量,深化主題。

蘇詞分上下兩片,各分兩層。上片先寫入夢前的思念,屬於實寫,接著寫設想相逢的情景,屬虛寫。下片先寫夢中相見的悲喜,屬虛寫,後寫,夢醒後的感慨,屬實寫。

這樣由實而虛,由虛而實,充分表達了詞人對亡妻的思念之深之苦。最後三句從字面來看是寫亡妻;「年年斷腸」,實際上是詞人自己念念不忘亡妻。

這類題答題要點是:指出**是實,**是虛,描述詩句內容,分析二者結合有什麼效果(思想感情)。

方法四:白描

白描泛指文學創作上的一種表現手法,即使用簡練的筆墨,不加烘托,刻畫出鮮明生動的形象。

白描手法的三個特點

不寫背景,只突出主體。不求細緻,只求傳神。往往用幾句話,幾個動作,就能畫龍點睛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收到以少勝多,以「形」傳「神」、形神兼備的藝術效果。不尚華麗,務求樸實。

山行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採用白描手法,客觀呈現了寒山、石徑、白雲、人家、楓葉等景物。

開頭兩句描繪了秋山遠景。第一句描寫了秋山高遠的景象,表現了詩人勇於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寫了秋山中的乙個特定場景,在白雲浮動的天空下有幾戶人家隱約可見。

後兩句描繪了秋山近景。「霜葉紅於二月花」一句,生機勃勃,鮮豔奪目,清新剛勁,形象鮮明,給人一種秋光勝似春光的美感。

方法五:多角度描寫

送韓十四江東覲省① 杜甫

兵戈不見老萊衣②,嘆息人間萬事非。 我已無家尋弟妹,君今何處訪庭闈?

黃牛峽③靜灘聲轉,白馬江寒樹影稀。 此別應須各努力,故鄉猶恐未同歸。

【注】①這首詩是詩人在成都白馬江畔送韓十四去江東探親時寫的。②老萊衣:相傳春秋時隱士老萊子,七十歲還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兒童,使雙親歡娛。③黃牛峽:位於宜昌之西。

請簡要分析頸聯在寫景上有哪些特色。(4分)

①以靜襯動,「黃牛」句以峽岸的靜襯托江水的洶湧,表現了對友人行程艱難的憂慮。

②寓情於景,「白馬」句描寫江邊寒風吹骨、樹影稀疏的淒涼之景,表達詩人因友人離去的孤寂傷感之情。

③虛實結合,「黃牛」句屬虛寫,寫詩人想象韓十四坐船過黃牛峽的情景;「白馬」句屬實寫,寫詩人在江邊送別韓十四的情景。

④聽覺與視覺相結合,「黃牛」句作者從聽覺角度形象描繪韓十四一路輾轉旅途艱險的情形;「白馬」則從視覺角度描繪了當時的離別之景(1分)。

方法六:側面襯托

夜雪白居易己訝衾枕冷, 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 時聞折竹聲。

作者是如何寫夜雪的?

「已訝衾枕冷」,先從人的感覺寫起, 「復見窗戶明」,從視覺的角度進一步寫夜雪。以上全用側寫,句句寫人,卻處處點出夜雪。「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這裡仍用側面描寫,傳來的積雪壓折竹枝的聲音,可知雪勢有增無減。

作者運用側面烘托巧妙的給我們展示了一幅夜雪圖。

方法七:渲染(繪色繪聲繪形)

絕句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作者抓住景物的色彩進行渲染。突出了剛抽新芽的柳枝,成雙成對的黃鸝,自由自在的白鷺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種鮮明的顏色新鮮而且明麗,構成了絢麗的圖景。

總結方法:

這首詩在景物描寫方面有何特點?

這首詩(或某幾句)是怎樣(或如何)寫景的?

1、先判斷採用什麼方法;

2、結合具體詩句分析該方法達到的效果;

3、還應考慮這樣寫對表達作者的情感起到什麼樣的作用。

五、實戰演練

1、移家別湖上亭

戎昱(yù )

好是春風湖上亭,柳條藤蔓系離情。黃鶯久住渾相識,慾別頻啼四五聲。

作者採用什麼樣的藝術手法來表達他對湖上亭依戀難捨的深厚感情?請結合詩句具體分析。

作者採用擬人化的手法,賦予柳條藤蔓、黃鶯以人的情感。並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湖上亭的依戀之情。

2、昭君怨·詠荷上雨

楊萬里午夢扁舟花底,香滿西湖煙水。急雨打篷聲,夢初驚。卻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還聚。聚作水銀窩,泛清波。

這首詞在歌詠荷上雨時運用了什麼手法?請結合全詞簡要賞析。

作者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

下片將雨滴比作真珠、水銀,雨珠在荷葉上活蹦亂跳,形同一粒粒的珍珠。形象地寫出水珠在荷葉上滾動聚合的狀貌。

這樣寫使得所寫景物生動、形象,很富有動感。

3、夜雨寄北

李商隱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答:主要採用虛實結合,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前兩句寫現實情景,淒涼的環境。

後兩句寫想象未來相會時的景況,描繪了一幅良宵美景圖,含有歡聚的情緒。離愁是實,歡聚是虛。形象闡發了孤寂的情懷和對妻子深深的懷念。

4、漫成一首

杜甫江月去人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沙頭宿鷺聯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

分析本詩運用的表現手法極其效果

整首詩表現了作者對夜靜的讚美,詩的前三句都在著力刻畫「靜」,末句卻寫「動」,寫聲,似乎破了靜謐之境,然而給讀者的感覺恰好相反,以動破靜,以聲破靜,愈見其靜。

5、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劉長卿日暮蒼山遠, 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 風雪夜歸人。

用語言概括這首詩使用了什麼手法表現了怎樣的畫面.

答:用白描手法,描畫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風雪人歸的寒山夜宿圖。

詩歌鑑賞複習之景物形象教師版

學習目標 1 學習把握詩歌形象特徵,分析寓於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義的方法 2 掌握鑑賞詩歌形象的基本技巧及答題步驟。前置學習 一 概念解析 1 意象一般來說,詩的基礎是意象,意象構成意境,意境表情達意。因此對詩歌意境的鑑賞應遵循意象 詩的基礎 意境 詩的畫面 詩情 詩的內涵 的思維流程...

詩歌鑑賞形象篇景物教師版

詩歌專題複習學案 考點一形象 課案二 景物形象 學習目標 1 認識詩歌中的景物形象的作用 借助景物形象挖掘主觀情感。2 熟練掌握鑑賞詩歌景物形象的方法,準確解答此類試題。考點 1.2013山東卷 閱讀下面這首清詩,回答問題 4分 山寺夜起江湜 月公升岩石巔,下照一溪煙。煙色如雲白,流來野寺前。開門惜...

《鑑賞詩歌的景物形象2》導學案教師版

景與情的關係 知識導學 一 思路 關係 內容 氣氛 情感 步驟 關係 描寫 營造 表達 二 情景關係 1 觸景生情 2 融情於景,景情交融 3 以景襯情 正襯 以哀景寫哀情 以樂景寫樂情 反襯 以樂景寫哀情 以哀景寫樂情 4 以景結情 三 詩歌鑑賞景物描寫方法 1 時空 遠近 俯仰 早晚 四季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