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地貌導遊詞

2021-03-14 06:07:01 字數 1436 閱讀 2344

喀斯特、丹霞地貌

中國現代喀斯特是在燕山運動以後準平原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老第三紀

時,華南為熱帶氣候,峰林開始發育;華北則為**帶氣候,至今在晉中山地和太行山南段的一些分水嶺地區還遺留有緩丘一窪地地貌。但當時長江南北卻為荒漠地帶,是喀斯特發育很弱的地區。新第三紀時,中國季風氣候形成,奠定了現今喀斯特地帶性的基礎,華南保持了濕熱氣候,華中變得濕潤,喀斯特發育轉向強烈。

尤其是第四紀以來,地殼迅速上公升,喀斯特地貌隨之迅速發育,型別複雜多樣。隨冰期與間冰期的交替,氣候帶頻繁變動,但在交替變動中氣候帶有逐步南移的特點,華南熱帶峰林的北界達南嶺、苗嶺一線,在湖南道縣為北緯25°40′。在貴州為北緯26°左右。

這一界線較現今熱帶界線偏北約3~4個緯度,可見峰林的北界不是在現代氣候條件下形成的。中國東部氣溫和雨量雖是向北漸變,但喀斯特地帶性的差異卻非常明顯。這是因為受冰期與間冰期氣候的影響,間冰期時中國的氣溫和雨量都較高,有利於喀斯特發育。

而冰期時寒冷少雨,強烈地抑制了喀斯特的發育。但越往熱帶其影響越小。在熱帶峰林區域,保持了峰林得以斷續發育的條件,而從華中向東北則影響越來越大,喀斯特作用的強度向北迅速降低,使型別發生明顯的變化。

廣大的西北地區,從第三紀以來均處於乾燥氣候條件下,是喀斯特幾乎不發育的地區。

在中國境內所發現的丹霞地貌幾乎全發育在不早於中生代(距今兩億多年前)的地層上,而且岩石的成分以陸相沉積為主(岩石是由當時的河流或湖泊沉積物所形成的,而不是在當時的海洋環境中形成的)。然而,隨著研究的範圍向全世界擴充套件,學者們發現,其他國家的丹霞地貌也有發育在更古老的地層或者海相沉積岩層中。於是,有的學者就建議放寬對紅色岩層的時間及成分限制,以利於把丹霞地貌的概念向全世界推廣。

在早期對丹霞地貌的定義中,地貌的形態往往會被不厭其煩地描述,這樣的定義充分說明,丹霞地貌是有著許多曼妙優美的形態的,這種形態並不具有普遍性,因此可以把它們歸為一類地貌。然而,隨著研究丹霞的人越來越多,全國各地的丹霞地貌都有人去考察,在大量調查的基礎上,丹霞地貌的定義變得越來越簡潔和有概括性,再也不羅列具體的地貌形態了,而是把這些形態歸結為「以赤壁丹崖為特徵的一類地貌」(即有陡崖的陸相紅層地貌[2])。學者們規定「丹崖」的高度應大於10公尺,「丹崖」的坡度則應滿足懸崖坡的條件:

55°至90°之間。高度和坡度低於上述標準的丹崖不能算是丹霞地貌,應歸入紅層丘陵山地中,這是劃分丹霞地貌與紅層地貌的界限。[1]

梵淨山是中國黃河以南最早從海洋中抬公升為陸地的古老地區。這裡留下了10至14億年前形成的奇特地貌景觀:孤峰突兀,斷崖陡絕,溝谷深邃,瀑流跌宕,億萬斯年的風雨侵蝕,雕琢了老金頂附近的高山石林峰群,諸如「蘑菇石」、「老鷹巖」、「萬卷書」、「將軍頭」等,鬼斧神工,惟妙惟肖,妙趣天成。

新金頂更是孤峰高聳,直刺雲天,金刀峽將新金頂從峰頂至山腰劈為兩半,唯有一線峽谷援鐵鍊可攀,其上峽頂飛橋相連,險峻至極。立足峰頂,時而千里風煙,一覽無餘;時而雲瀑籠罩,佛光環繞,變幻萬千,神秘莫測。梵淨山「集黃山之奇,峨眉之秀,華山之險,泰山之雄」,古人因其「崔嵬不減五岳,靈異足播千秋」,故稱梵淨山為「天下眾名嶽之宗」。

貴州導遊詞

今天的遊程算是結束了,想休息的朋友可以坐我們的旅遊巴士返回賓館,另外就黃果樹瀑布六公里處有一布依族石頭寨,這裡不僅是石頭的世界,也是著名的蠟染之鄉。您可在這裡搭乘旅遊專線車或當地 摩的 前往.但此處少數民族居住較多,一定要注意安全!瑤族是我國的少數民族之一,人口為2637421人。主要從事山地農業。...

貴州都勻導遊詞

都勻,簡稱 勻 貴州省南部政治 經濟 文化的中心,黔中經濟區五大主要城市中心之一,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下面是,希望可以幫到大家。篇一 貴州都勻導遊詞 各位遊客 歡迎大家光臨斗篷山景區旅遊觀光。都勻斗篷山 劍江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總面積266.8km2,她是乙個集山 水 林 洞 瀑和濃郁的少...

萬峰林景區貴州省導遊詞

這裡最神奇的是,有一片天然形成的八卦田,平臥在納灰寨農田 其造型神奇迷離,如神匠打造,層疊有序。八卦田中有三個天然地漏,深不見底,被稱為地眼 大地的眼睛。這些納灰漏斗群為寬而淺的碟型漏斗。農田耕地以漏斗為中心,弧型展布,構成了奇異的 八卦 圖案。據說踩一踩八卦田,公升官又發財。還有一條納灰河在田中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