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該在大城市就業

2021-04-18 06:01:20 字數 4782 閱讀 7839

黃先生,在討論你妹妹之前,不妨討論一下我本人。我從昆明來到北京,可以計算一下這種變動是否划算。我當時在昆明的工資收入是每月4500---5000(稅後),昆明的平均房價大概也是這個價位,這意味著我每月的工資收入可以買一平方公尺的樓盤。

而北京的平均房價目前是20000左右,如果粗略計算,想要維持和昆明相同的生活水準,我需要得到乙份月薪20000以上的工作。考慮到稅金和保險的問題,這個數字要接近3萬。同時,由於北京很大,生活消費指數要遠遠高於昆明,無論是出行、吃飯、購物還是娛樂,做相同的事情要耗費更多的金錢。

因此,談到相同的生活水準,可能要求北京的收入是昆明的8---10倍比較合適。也就是說,如果從昆明移居到北京,收入的變動低於這個比率,那麼一定會造成生活質量下降,不是一件划算的事情。

如果想得更細緻一些的話,昆明是我的久居之地。在這裡存在著我的大量人脈關係,以及不會太計較利益得失的親友。而這些社會關係在北京並不存在,如果要重新建立一套起來,不單是個時間問題,更意味著大量的金錢。

舉乙個簡單的例子:一對夫妻如果和雙方父母生活在乙個城市裡,那麼大概不大會僱傭保姆照顧小孩。大部分人不會去計算其中的利益關係,但是,這種生活模式其實等於是僱傭四個人照顧乙個小孩,只不過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不會索要這種酬勞而已。

按照北京的保姆**,他們的照顧相當於每月6000元的支出。如果無法獲得這種支援,你就不得不自己去支付這筆費用。

很明顯,從利益的角度分析,我從昆明去北京絕對不是件划算的事情,除非我的收益達到了8---10倍以上的變動。但是,我還是去了,為什麼?

文藝腔一點回答,這叫為了生命中的不可知。說大白話就是,在這裡可以做原來做不了的事情,存在著很多機會。同樣是計算,黃先生,我和你的計算方法可能從這一點開始就完全不同了。

從你的敘述來看,你很清晰地在使用現有實際收入作為評判的標準。問題在於,這個指標是靜態的,同時它也不能反映出乙個人對生活的具體需求。

現在,您一年烤賣炒貨收入十萬元。十年後呢?十年後您的妹妹還是月薪3千塊麼?

現在,你們之間的收入差距是3倍,十年後依然會是這個比率麼?如果她發展順利,那麼月薪一萬就可以超過你現在的收入水平。如果十年後她還是月薪3千塊,那麼,她即便回鄉和你一起賣炒貨,她的加盟可以讓你的收入增加一倍麼?

不能的話,說明她大概也只能拿這點月薪,回鄉也不會有多少根本性的改變。

再談到機會問題,如果真如你所說,你是在乙個山城裡賣炒貨。按照當地的市場規模和消費習慣,我相信你每年十萬的收益已經在當地很了不起了。未來呢?

你有做多大的可能?控制你那乙個城的炒貨生意?乙個市?

還是全省?甚至全國?此外,你有多少轉行的可能?

進軍餐飲?轉行婚慶?還是進入地產?

對比而言,你的妹妹可能擁有更多發展和選擇的可能性。大學教育也好,大城市生活也罷,都可以算作是她對個人的投資。這種投資的未來收益,很難現在就精確估算出來。

你是在做十倍利的投資,而她則是數十倍,乃至百倍千倍獲利的投資。在今天用靜態的收入數做比較,我覺得為時過早,同時對你妹妹也不太公平。

在收入之外和機會之外,還有生活需求本身的不同。不知道黃先生您發現沒有?每乙個省裡的各個縣市,人們會努力把自己或者子女送進省會城市工作,等他們退休或者致富之後,會在省城購買住房,遷居過去。

為什麼會是這樣?同樣的收入,肯定是在小地方更容易生活,為什麼要遷入更為昂貴的省城?人們的想法很簡單,因為這裡的物質供給更為豐富,娛樂活動更為多樣,同時醫療、教育、保險等服務更為優質完備。

對於退休老人來說,靠近更好的醫院、更大的商場,可能是他們更為關注的事情。同理,人們從省城流入首都,從中國流入國外,這是每天都在發生著的事情。哪怕為此要在生活水準上降低乙個檔次,甚至在社會地位上降低乙個檔次,人們也堅決地用腳投票。

關於大城市生活的抱怨,我們已經聽過太多。不過,那麼多人最後還是擠進去了,說明這裡還是有吸引人的地方。除去上面的幾點,我覺得還有乙個很重要的因素:

公平。維持乙個大型城市的運轉,需要太多人做太多事。這些事情不可能完全都採取暗箱操作的方式進行,更何況存在著大量來自市場的真實需求,這就有可能形成公平競爭。

對於想做一點事情的人來說,會覺得事情是可控的,取決於運氣和自己的努力,而不是某只看不見的手裡拿著的橡皮圖章。這一點,對於許多人來說至關重要。

此外,有一點是大家幾乎都不談的,那就是大城市裡的就業其實相對容易。對於生手來說,由於沒有入行,缺乏經驗,所以找事做會比較困難。但是,對於工作五年以上的熟手,難的是找到更高許可權和薪水的職位,而不是工作機會本身。

這是因為出於效率和專業的考慮,分工會非常精細。同樣的乙份工作,在大城市裡可能會被分解為多個環節,也就提供了更多就業機會,工作本身的難度也大大下降。而以黃先生你自己為例,雖然是做賣炒貨這樣的事情,我猜你自己乙個人完全負擔了採購、銷售、市場、法務、會計、出納、質量控制等等工作。

拳打腳踢,自己乙個人完全搞定。在大城市裡,這大概是難於想象的事情,甚至根本不可能存在這樣的人。讓你的妹妹來賣炒貨,我想她未必能如你一樣做得好,而且未必能夠負擔那麼沉重的工作。

最後,對於你的來信,也可以做另外一種解讀:為什麼我的妹妹念了大學,受過良好教育,卻連找份3000塊錢薪水的工作都那麼困難?黃先生,那麼,當您第一年買炒貨的時候,每個月賺多少?

起步都會很難,令妹是否能夠適應也需要另說。不過和其它人相比,她已經足夠幸運,因為她還有個哥哥。相信你已經做過類似的表述:

實在混不下去的話,哥哥這裡總能給你碗飯吃!其實,在大城市裡沉浮掙扎,有些時候有這樣一句話墊底,能夠讓人心裡踏實許多。

再坐各位我想小城市是你給自己找不到滿意企業流的一條後路吧,確實這能讓你踏實很多,可記住,只是第二選擇

在家的生活,基本就是一眼能看到老的日子了。回去養老倒是不錯的。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有的人喜歡安逸享受,有的人喜歡拼搏

不是說小城市不能拼搏,只是小城市畢竟沒有大城市資源豐富,精英雲集,競爭力強。

不說以後,至少現在來講,世界的先進科技和資訊都是從大城市開始發展的(別跟我提網路發達云云,在網上看麵包**與自己親口品嚐麵包怎麼可能一樣)

剛開始沒什麼。但經過幾年之後你就會發現,你確實比那些在大城市的人落後了。人家見的世面還真就是比你多

在競爭力強的大城市裡立足,那個從無到有的過程,你不愛,偏偏有人愛

ps:別跟我說旅遊就能見世面,走馬觀花的旅遊你連乙個城市的皮毛的摸不到

大城市的生活,你不生活其中參與其中,你是永遠也了解不了的

首先,專業限制了我們的選擇。有一些專業很精彩,有一些專業很無奈。如果誰不願意蒙上自己的雙眼,那麼他必然會看出現在國內高校在專業設定上的嫌貧愛富和急功近利。

農學、桑蠶學、農業機械設計、植物保護,這是農村、小城鎮急需的專業吧,可是你看看,現在的大學裡面,即便是老牌的農學院校,又有幾個不把這類專業歸屬於冷門呢?現在專業設定講究與就業掛鉤,就業率低就要淘汰,就業率高的要大上快上,以致於適應廣大農村市場的專業設定越來越少,而新聞學、國際**、涉外英語、法學這樣的專業則遍地開花。都說要人盡其用,又說好鋼用在刀刃上,哪一位畢業生不希望專業對口,在崗位上發揮自己的專長呢?

把涉外英語、國貿甚至於計算機工程的學生「下放」到農村去,你不覺得這是人才的浪費麼?

其次,要說服我們逃離城市,請先解決上輩人的死腦筋。乙個很值得玩味的現實是情況:一方面50、60、70的父兄長輩在嚴正地批判「垮掉的一代」患上城市依賴症,一方面卻對自己的孩子說:

你給我好好地待在城市裡,別跑到農村去丟我老臉。如果熱心人士有心統計,這樣的情況只怕也能成為一種現象,一種氣候。農村怎麼了?

天降大任,必先苦其心智,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農村恰是這樣乙個磨鍊的所在。可長輩們就是反對,用大失所望的口吻說:你上了四年大學,到頭來還是要回到農村混飯吃麼?

父憑子貴,也憑子醜。身居城市的父母怕丟人,農村的父母則盼你大學畢業跳出農門,你現在又要跳回去幹什麼?

城市裡有肯德基、ktv、網咖,城市裡能吃飯店、穿名牌,城市裡可以睡懶覺、過夜生活,這樣看來,城市簡直就是墮落的代名詞嘛。可是,你是否看到了這樣的大學畢業生群體:住著地下室,沒吃過肯德基,一天的生活費只有3塊錢;一年四季就那麼幾套職業裝換來換去,更別談夜生活了;每月掙的工資不多,但總尋思把錢省下來,給家裡人寄點。

這樣的人也不在少數,早已成為了一種現象,不管北上南下,人稱「漂」一族。那麼,他們對城市的依賴,是該激賞還是批判呢?

如同植物,人人都有向上生長的特性。你不能因為高處有敗葉而否認整樹繁花茂葉的存在。依賴城市有什麼不好?

城市蘊涵著更多的機遇,有更多值得期待和學習的東西,愚以為,即便是三流大學的畢業生,與其到農村埋沒消沉,不如在城市從容燃燒,畢竟,相對於農村和小城鎮,城市是個更好的熔爐。

他們反過來會問,你為什麼不去?你不去的地方,為什麼讓我去?

目前偏遠地區和小城市的大學畢業生數量比較少,人才較缺乏,主要是因為這些地區技術薄弱,工業化水平較落後,多數大學生沒有用武之地,只有所學的專業與該地區相適應的學生才比較有優勢,適合在這裡就業。

每個人都有選擇留在大城市的權利。因此,如何真正融入城市,這才是我們應當思考和解決問題的現實出發點。我國正在進行大規模城鎮化,需要大量人才,大學生為城市的發展奉獻了自己的才華和青春。

不管大城市是否歡迎他們,城市的發展已經離不開他們,也沒有辦法把他們拒絕於城市之外,或者簡單地把他們再送回農村或縣城。

近兩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很多任務作崗位的待遇並不令人滿意,但大學比業生並沒有太強烈的返鄉意願。他們仍然甘願留在大城市。可以肯定,不僅以前畢業的大學生要這樣做,今年即將畢業的600多萬名大學生,有相當部分的人,還是要這樣做。

所以,積極的思路是使他們有序地融入城市,成為新市民。在這個思路的基礎上,剩下的問題就是研究怎麼解決,採取什麼政策、條件和程序。

我國經濟發展很快,但不均衡。大城市發展非常快,農村和小城市相對較落後。從社會發展特點來看,越是大的城市,市場化、國際化、資訊化程度越高,競爭也越激烈;而小城市開放度相對較低,就業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社會關係。

如果大學生不回家鄉就業,到陌生的中小城市也很難找到工作。就算回家鄉,經濟條件差的家庭沒有過硬的人脈網路,仍然難以獲得滿意的工作機會。由於機會少,想要更換工作也十分不易。

比較起來,有時大城市機會相對公平,小城市由於是人情社會和關係社會,反而不利於個人發展。

大學生就業大學生就業選擇

大學生就業問題 首先 畢業生要正確認識自己,主動適應社會。在擇業過程中,每一位畢業生都希望找到乙份稱心如意的工作,這是人之常情的事。但是怎樣才能實現這種願望,這就需要正確認識自己,客觀評價自己。不少畢業生更多地考慮 我想從事什麼職業 我願意幹什麼工作 而很少了解社會需求,很少能用 我能幹什麼 的眼光...

大學生先就業

大學生先就業?先擇業?文 許良傑 大學生先就業還是先擇業?對於這個問題我會選先就業。當然,選擇就業還有一些必備的條件,首先作為大學生應該先問問自己,找工作的目的究竟是為了什麼?還有你目標是做什麼樣的工作?因為當今很多大學生在讀了四年大學以後,對自己真正想做什麼是很模糊的。我建議大家不妨拿一張紙,把你...

大學生就業

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 第一 高考。高考本質是一場智商測試。任何知識容量有限的考試,都可以通過3 6個月反覆重複來習得。而一旦考試失利,這種loser的心態會在失利者心裡駐紮很久,造成一些長線的影響。第二 大學 知識傳承 的功能是落寞的。首先,我們學到的往往是 1過時的知識2可被技術替代的工具類知識,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