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導大師語錄

2021-04-26 07:27:32 字數 2082 閱讀 6357

慧淨法師輯錄

三、偈語篇

(一)念佛勝易(二三則)

1.《法事贊》「念佛最親」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398頁):

弘誓多門四十八,偏標念佛最為親;

人能念佛佛還唸,專心想佛佛知人。

2.《法事贊》「稱名入報」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437頁):

極樂無為涅槃界,隨緣雜善恐難生;

故使如來選要法,教念彌陀專復專。

3.《往生禮讚》「念佛光攝」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528頁):

彌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攝,當知本願最為強。

4.《般舟贊》「唯覓念佛」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576頁):

相好彌多八萬四,一一光明照十方;

不為餘緣光普照,唯覓念佛往生人。

5.《般舟贊》「照覓念佛」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547頁):

一一光明相續照,照覓念佛往生人;

欲比十方諸佛國,極樂安身實是精。

6.《法事贊》「無過念佛」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450頁):

如來出現於五濁,隨宜方便化群萌;

或說多聞而得度,或說少解證三明;

或教福慧雙除障,或教禪念坐思量;

種種法門皆解脫,無過念佛往西方;

上盡一形至十念,三唸五念佛來迎;

直為彌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

7.《般舟贊》「不如專念」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570頁):

一切善業回生利,不如專念彌陀號;

念念稱名常懺悔,人能念佛佛還憶。

8.《般舟贊》「念佛最尊」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576頁):

萬行俱回皆得往,念佛一行最為尊;

回生雜善恐力弱,無過一日七日念。

9.《法事贊》「直入涅槃」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378頁):

十方恒沙佛舒舌,證我凡夫生安樂。

佛使二十五菩薩,一切時來常護念;

畢命直入涅槃城,直心實行佛迎來。

10.《法事贊》「念佛佛現」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422頁):

彌陀名號相續念,化佛菩薩眼前行;

或與華台或授手,須臾命盡佛迎將。

11.《法事贊》「終時正意」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439頁):

終時正意念彌陀,見佛慈光來照身;

乘此彌陀本願力,一念之間入寶堂。

12.《法事贊》「殷勤呼喚」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463頁):

四十八願殷懃喚,乘佛願力往西方;

無問罪福時多少,心心念佛莫生疑。

13.《法事贊》「願力平等」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446頁):

彌陀願力皆平等,但使回心華自捧;

一念逍遙快樂國,畢竟常安無退動。

14.《般舟贊》「至死為期」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554頁):

一切時中相續作,至死為期專復專;

一到彌陀安養國,畢竟消遙即涅槃。

15.《般舟贊》「但使回心」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555頁):

莫論彌陀攝不攝,意在專心回不回;

但使回心決定向,臨終華蓋自來迎。

16.《般舟贊》「利劍名號」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547、589頁):

利劍即是彌陀號,一聲稱念罪皆除。

謗法闡提行十惡,回心念佛罪皆除。

17.《般舟贊》「普勸眾生」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575頁):

普勸眾生護三業,行住坐臥念彌陀;

一切時中憶地獄,發起增上往生心;

誓願不作三塗業,人天樂報亦無心。

18.《般舟贊》「普勸有緣」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592頁):

普勸有緣常念佛,觀音大勢為同學;

若能念佛人中上,願得同生諸佛家。

19.《般舟贊》「人人有份」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565頁):

忽爾思量彼快樂,人人有份不須疑。

20.《法事贊》「乘佛願力」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377頁):

三界火宅難居止,乘佛願力往西方。

21.《法事贊》「同至菩提」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432頁):

有識含靈皆普化,同因同行至菩提。

22.《法事贊》「入涅槃門」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400頁):

念念回心生淨土,畢命入彼涅槃門。

23.《般舟贊》「念佛涅槃」之偈(《善導大師全集》第584頁):

念佛即是涅槃門。

善導大師生平與思想

善導大師生平與思想.txt丶 喜歡的歌,靜靜的聽,喜歡的人,遠遠的看我笑了當初你不挺傲的嗎現在您這是又玩哪齣呢?淨土宗教程善導大師淨土宗教程 1 生平 善導大師 公元613一681年 誕生於隋大業九年,生於安徽泗州 一說山東臨淄 年少出家,縱觀大師一生德業,概述有二。1 歸心淨土,勤篤苦行。善導大師...

星雲大師語錄

11 人生最大的悲哀,是自己對前途沒有希望 人生最壞的習慣,是自己對工作沒有計畫。12 凡事皆有利弊,只要懂得權衡之道,往大處著眼,枯石朽木也能入藥 凡人皆有長短,只要懂得用人之道,取彼之所長,破銅爛鐵也能成鋼。13 求學讀書要 讀做乙個人,讀明一點理,讀悟一點緣,讀懂一顆心。14 失敗者,往往是熱...

憨山大師語錄

一 如何修悟 若論此段大事因緣,雖是人人本具,各各現成,不欠毫髮。爭奈無始劫來,愛根種子,妄想情慮,習染深厚,障蔽妙明,不得真實受用,一向只在身心世界妄想影子裡作活計,所以流浪生死。佛祖出世,千言萬語,種種方便,說禪說教,無非隨順機宜,破執之具,元無實法與人。所言修者,只是隨順自心,淨除妄想習氣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