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廢除三好學生評選制度相關

2021-06-09 19:31:18 字數 5685 閱讀 2924

:「三好學生」存在合理

理由之一:三好評選能激勵先進

瀋陽師範大學教育科學院心理系主任郭瞻予副教授認為,「三好學生」評選制度具有存在的合理性。評選「三好學生」是在學生中選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目的在於鼓勵先進,在學生中間樹立榜樣,帶動其他同學共同進步。就制度本身而言,評「三好」是進步的。

然而,學校在具體評選過程中卻存在弊端。最突出的是「三好學生」的評價標準問題,「三好」包括身體好、思想好、學習好,而很多學校在操作時卻把「三好」簡化成了「一好」,學習成績取代了道德素質和身體素質,成了惟一的評價標準。郭主任認為,評選「三好學生」時應全面考核學生的綜合素質,與學習成績相比,評選標準應該更加突出學生的道德素質。

理由之二:三好評選使孩子進步

瀋陽市二經二校五年級學生小濤是「三好生」制度的受益者,他對取消評選三好學生的說法十分不解。據小濤母親介紹,小濤以前是個調皮的孩子,動手能力很強,但是學習卻不認真,成績在班裡只能算是中上等。三年級時,他因為手工作品獲獎而被提名為「三好學生」候選人,卻因成績不好落選了。

當時孩子很沮喪,意識到成績不好是落選的原因後,發奮學習,如今成績上來了,連續兩年被評為「三好學生」。

評選有不公正現象

理由之一:激勵功能已經喪失「學校評出的『三好學生』,實際上每年都是那麼幾個人。對他們來講,獲獎已經是無所謂的事了,好像本該如此;而在其他人看來,『三好學生』的評選則根本與自己無關。

這樣一來,評選『三好』應有的激勵、示範作用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價值。」北陵大街小學的程校長說,他們學校今年已經不評「三好學生」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種標兵稱號的評選。學生們只要有特長,十大項的校園明星評選都可參加,這比單純的「三好學生」評選更能激發學生的上進心。

理由之二:評選有不公正現象

在一家**任職的何女士的兒子上三年級,六個學期中有四次被評為「三好學生」。但她還是認為現行的「三好學生」評選應該有所改變。「『三好學生』評比本身從出發點來講沒有錯,但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因為涉及到各種利益,特別是與公升學掛鉤後,評選結果就已經不能很好代表其先進性了,不規範,不公平,不公正的現象很普遍。

」她建議應多進行一些單項素質先進評定,而且評比制度要更科學,更健全,同時也要取消評先進與公升學掛鉤的做法。

理由之三:評選打消積極性

談起評「三好學生」,剛剛從大東區某小學畢業的明明顯得很無奈。他說,每次評三好時都有同學拉他的選票,反正自己也選不上,還不如送人情了。在成績不佳的明明看來,「三好學生」的評比與他不沾邊,無論多努力也評不上,久而久之也就不用再努力了。

他說,如果學校舉行單項評選,他肯定能評上體育明星

原始新聞成都市青羊區教育局18日宣布:從今年9月1日起,該區所有小學全面取消「三好學生」評選。此前,這個動議在該區舉行的聽證會上經過激辯後被通過。

這標誌著青羊區成為全國首個宣布取消「三好學生」評選的地區,沿襲了52年的「三好學生」評選制度正式在該區走下歷史舞台。

評「三好」是否定大多數

從2023年開始的「三好學生」評選,以其固定的評選比例、基本相同的衡量標準,在我國的所有大、中、小學校推行了50多年。「三好學生」成為多少代學生追求的目標和榮譽,也成為「好孩子」的同義語。然而,在歷經半個多世紀的實踐後,這種評選制度的種種弊端也逐漸暴露出來。

評選「三好學生」的實質是以忽視大多數孩子為代價而換取對極少數精英的肯定,只讓少數尖子生獲得成功體驗,而忽略了對多數孩子的激勵。目前,「三好學生」的評選是有一定名額限制的,這就意味著絕大多數學生即使非常優秀也與「三好學生」無緣。這樣被人為地劃分等級,容易挫傷大多數孩子的自信心。

同時,傳統的「三好」評選存在重「智」輕「德」的情況,「三好學生」評選標準是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但實際上「德」難以量化考核,只要學生學習成績優秀,體育成績不算太差,就能被評上「三好學生」,「三好」實際上變成了「一好」。

如今提倡的是素質教育,傳統的「德、智、體」能否完整概括乙個學生所有的發展層面?心理健康程度、社會適應能力、創新精神、環保意識、實踐能力等都應當是考量專案,而這些方面很難準確地對應到傳統的「三好」標準中去。顯然,這樣的標準已經不能適應教育發展的客觀要求了。

更為重要的一點是,現在評「三好」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淪為加分工具,由於在公升學時「三好學生」有不同程度的加分照顧,加上這幾分就可以改變乙個人的命運,一些家長於是不擇手段地為子女淘弄「三好」桂冠,這甚至成為教育腐敗的乙個誘因。

學生應該有乙個評定優秀的標準,但是這個標準應該隨著時代的變化而進步和完善,既重視個體差異,又重視個體努力的評價體系才是科學的。取消現行的「三好學生」評選制度後,教育部門應該盡快推出一種更科學、更有時代感的優秀學生評價制度,以符合素質教育的新要求。

關切 評「三好」會激勵大多數

在尚未論證出新的優秀學生評價方案之前,即決定取消評選三好學生,在成都市青羊區這一開全國先河之舉中,其取消評選「三好學生」的表態如此急切,進行有效制度對接的行動卻如此的緩慢,在今年9月前新規才可能出台,青羊區的冒進姿態顯然有作秀之嫌。

青羊區取消評選三好學生的決定,基於讓更多學生個性得到張揚、全面發展的考慮。殊不知,目前的三好學生價值體系,已經涵蓋了當前素質教育的內涵,在其 「身體好、思想好、學習好」的表述中,具有對現代教育諸多要素的包容性、同化性、適應性,包含著對學生全面發展的期待。斷然取消三好生評選,顯示了青羊區對三好學生評價體系的誤解和短視。

更令人擔心的是,「不必學習好、身體好、思想好」的觀念,就難免會因此在當地學生中滋生。舊有價值觀的缺失和新價值觀的缺位,將帶給學生們價值觀的混亂,情緒的失落和茫然,行動上的迷失方向,一旦出現如此的局面,心急取消三好生評選的青羊區恐怕會難辭其咎。

任何時候,學校都應建立科學、完善的評價體系,以及良好的激勵機制,以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在此為學生建立的合理進取空間中,一部分學生得到激勵和榮譽,其他學生受到挫折教育,所有學生的人格都得到培養,他們高遠的追求得到激發。這是學校教育中從來不可或缺的內容。

而因為一部分學生在三好學生的評價體系中,受到暫時的壓抑,就斷然取消三好學生的評選,乃是因噎廢食的衝動之舉。

事實上,青羊區所欲建立的學生新評價體系,完全可以在目前評選三好學生的框架體系內實行,比如特長生評選等新規,可以在現有的三好生評選體系中相容,而無須廢除這一執行50多年的評價基礎。青羊區所應做的,只是規範其評選程式,以達到推陳出新、興利除弊的目的,而不是一下子廢除它。

「三好」制度應該廢止嗎?

已在我國普遍流行了半個世紀的被稱為「國家標準」的三好學生評選制度,近年來不時受到來自有關方面的質疑。日前,北京師範大學原副校長、中國教育學會會長顧明遠通過**再次大聲疾呼應停止評選「三好學生」的活動,認為這種評選會「過早給孩子貼上好學生與壞學生的標籤」。其實顧明遠早就關注著三好學生評選制度的不利因素。

2023年在北京廣播電台做節目時他就提出了叫停「三好」評選的觀點,後來他於2023年在上海乙個教育論壇上再次提出這一觀點。這一次他通過**又一次提出了關於停止評選「三好學生」的活動的呼籲,於是再次引起了人們對於國家標準化了的三好學生評選制度的反思。

,當然,顧明遠的觀點是頗有道理的。可以肯定的是,三好學生評選制度作為一項價值教育導向機制,影響著中國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的成長,其積極而重大的導向功能意義是應該值得充分肯定的。不過,在現實生活中,三好學生這種評選活動不論從內容上、從形式上還是從效果上,的確存在著諸多不夠科學甚至負面的因素,因而是有待於改進完善的。

從三好學生的評選內容來看。「三好學生」應該是全面優秀學生的代名詞,也就是說凡是三好學生就應該是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傳統的「三好」(被稱為「老三好」),基本內容包括德、智、體這三個基本方面,即「思想品德好、學習好、身體好」。

這「三好」顯然還是不能涵蓋青少年學生的全面素質的,因而也不宜作為全面評價一位學生是否優秀的尺度的。現實社會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青少年學生的思想行為素質表現也是多元化的,如果將一位學生的表現是否優秀或是否出色,僅以這種抽象的「三好」尺度來衡量,那麼顯然過於刻板簡單化了。因此,三好學生評選活動從內容的科學性來看是欠缺的。

從三好學生的評選形式來看。在撰寫本文過程中,我在網上查閱了包括研究生、大學生、中學生、小學生等在內的關於三好學生評選條件的諸多檔案資料,從中可以看出,儘管各級教育機構或各類學校都依據「三好」制訂出了內容較為具體的評選條件和評選細則,卻大多也只是一些泛泛空洞的務虛性的規定,因而缺乏實際上的可操作性。

譬如思想品德好,內容規定有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熱愛人民,擁擠中國共產黨,熱心為集體服務,積極參加勞動,尊敬師長,團結同學,遵守社會公德等;

又如學習好,內容規定有為「四化」學習的目的明確,學習態度端正,勤奮學習,不斷提高自學能力,學習成績優良或有顯著進步;

再如身體好,內容規定有堅持鍛鍊身體,積極參加文體活動,有良好的衛生習慣,身體健康。

上述這些空泛規定,顯然基本上是沒法操作的。教育部門以及學校為了提高可操作性,唯一可以量化操作的就是運用分數這一硬槓子,即在「學習好」方面規定了課程考試分數,在「身體好」方面規定了體育考試成績,至於被擺在首要位置的「思想品德好」,就只能完全跟著感覺走了。這樣,不論採取何種評選形式(如自評、互評、投票等),可操作的主要還是學習和體育的分數成績,最後還是由課程考試分數為硬槓子作為根本標準說了算,於是「三好」最後就取決於「一好」即考試分數好。

一位中學班主任對此深有同感:「絕大多數孩子沒犯什麼錯誤,也沒做驚天動地的事,品德這條太抽象,很難刷下人來。」

這樣,一直作為青少年學生們至高榮譽的「三好」,實際上便自然變成了「一好」,即學習成績好,人選大多集中在學習成績排名在前的學生,而對大多數學生則失去了激勵作用。過於統一的抽象的評選標準,也忽略了學生個性的多元化發展。這樣顯然就會在客觀上助長了片面追求考試分數的不良傾向,而這種實際導向也顯然起了約束學生全面發展的作用。

從三好學生的評選效果來看。實行三好學生評選制度,根本目的在於貫徹國家教育方針,促進青少年一代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由於這種制度的評選內容和評選形式的侷限性,加上有關複雜社會因素的干擾(如教師以及學生的偏見、家長的不正常參與行為、社會人際關係的滲透等),評選結果往往是難以公平、公正、客觀的。

即使評選結果是公平、公正、客觀的,這種評選制度所產生的負面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從理論上說,評選三好學生是為了貫徹國家教育方針,促進青少年一代全面發展、健康成長,對於被評為「三好」的學生來說,無疑是一種巨大的鼓勵,對於不能被評為「三好」的學生來說,樹立了學習榜樣,激發了進步動力。這樣都有利於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

但從現實來看,被評上「三好」學生的只是少數,而大多數未能被為「三好」的學生卻往往在客觀上得到了不公平的榮譽待遇。這正如顧明遠告訴《望東方週刊》記者所說的:「教育應該是公平的,每個孩子都得有被認可被關注被尊重的機會。

在成長過程中,孩子的表現是有起伏的,如果過早地給他一些『你不如別人』的心理暗示,會給他們帶來精神壓力。要給孩子創造自由發展的環境,才能夠培養創造型的人才。」

實際上,近年來各地不少教育部門以及學校都已對關於改進完善三好學生這種評選制度作出了許多積極探索,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上海市2023年開始淡化「三好學生」的稱呼,一般代之稱為「優秀隊員」或「優秀團員」。2023年春季起,武漢市中小學的三好學生評選,更強調個體發展和社會性,要求學生做社會的「好公民」、學校的「好學生」、家庭的「好子女」。

武漢市一所中學取消了「三好學生」的評選活動,取而代之的則是內容更為具體、操作性更強的「陽光少年」評價制度。佛山市第九小學和實驗小學的畢業生典禮上,校長分別給畢業生頒發了孝順父母獎、尊敬老師獎、勤儉節約獎等獎項。不少學校設定科技創新獎、文體活動獎、見義勇為獎、博覽群書獎和舉止文明獎等,鼓勵學生發現自己的長處。

小學裡有少先隊「雛鷹爭章」達標活動,這種「爭章奪星」取代「三好生」評選的思路也日益被廣泛認可。這些探索改革做法,無疑優化了三好學生評選制度,是值得肯定推廣的。

關於應如何看待三好學生評選制度,顧明遠認為應該停止實施這種制度,也有人認為作為一種「國家標準」,一種代表著導向性的價值觀,加之背後的現實需求,「三好生」未必能如顧明遠倡議的那樣儘速退場。據筆者思考,三好學生評選制度是不能簡單地以或存或廢而論之,而應該根據更加有利於貫徹國家教育方針的根本要求,保持和發揮這種制度的積極的價值觀導向功能,結合現實的社會實際,與時俱進,予以不斷改進完善,以賦予嶄新的時代意義,符合新時期的歷史要求,使之產生新的活力。

三好學生評選方案

橫縣橫州鎮中心學校 本校 三好學生評選方案 一 三好學生條件 一 思想品德好 1.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擁護黨的路線 方針 政策,關心時事政治,具有科學的世界觀。2.遵紀守法,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嚴以律己,為人誠實,思想品德好。3.熱愛學校,關心集體,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助人為樂。4...

三好學生評選條件

一 思想品德好 1 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擁護黨的路線 方針 政策,關心時事政治,積極參加政治理論學習和各項政治活動。具有科學的世界觀。2 遵紀守法,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嚴以律己,為人誠實,作風正派,有良好的道德修養。3 熱愛學校,關心集體,尊敬師長,團結同學,扶危濟困,助人為樂。4...

三好學生評選方案

二 刻苦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學習風氣濃厚,創新精神強,積極開展各種學習活動。同學之間互相幫助,學習方法科學,學習成績穩步提高,考試無作弊現象。三 積極開展文體活動,個人和環境衛生搞得好,有良好的衛生習慣和健康的身心素質。全體學生都能達到 學生體質健康標準 四 積極組織開展社會實踐等集體活動,已形成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