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影響評價上崗證考試223期知識點

2021-06-15 02:23:36 字數 4940 閱讀 5162

1、 環境影響評價中所指的環境--就是以人為主體的環境,即人類的環境,是圍繞著人群的空間以及其中可以直接、間接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各種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的總體。

2、 環境系統---是指由圍繞人群的各種環境因素構成的整體。這裡所說的環境因素,包括生物的和非生物的,一定時空中的環境因素通過物質交換、能量流動、資訊交流等多種方式,相互聯絡、相互作用形成了具有一定結構和功能的整體。

3、 環境要素---環境要素也稱作環境基質,是基本物質組分。環境要素之間通過物質轉換和能量傳遞兩種方式密切聯絡,構成環境整體;環境要素分為自然環境要素和社會環境要素;環境要素又可分為非生物的和生物的。

4、 環境質量表述環境優劣的程度,指乙個具體的環境中,環境總體或某些要素對人群健康、生存和繁衍以及社會經濟發展適宜程度的量化表達。環境質量是因人對環境的具體要求而形成的評定環境的一種概念。

5、 環境質量評價是指依據一定的評價標準和方法對一定區域範圍內的環境質量進行說明和評定。(過程)

6、 環境容量是指對一定區域,根據其自然淨化能力,在特定的汙染源布局和結構條件下,為達到環境目標值,所允許的汙染物最大排放量。環境容量是衡量和表現環境系統、結構、壯態相對穩定性的概念,目前多指在人類生存和自然生態不受危害的前提下,某一地區的某一環境要素中某種汙染物的最大容納量。

7、 環境容量是乙個變數,因地域的不同,時期的不同,環境要素的不同以及對環境質量要求的不同而不同。某區域環境容量的大小,與該區域本身的組成、結構及其功能有關。通過人為的調節,控制環境的物理、化學及生物學過程,改變物質的迴圈轉化方式,可以提高環境容量,改善環境的汙染狀況。

環境容量按環境要素,可細分為大氣環境容量、水環境容量、土壤環境容量和生物環境容量等。此外,還有人口環境容量、城市環境容量等等。

8、 環境影響是指人類活動(經濟活動和社會活動)對環境的作用和導致的環境變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對人類社會和經濟的效應。

9、 環境影響評價是指對規劃和建設專案實施後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和評估,提出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進行跟蹤監測的方法與制度。

10、 環境影響評價作為環境法的基本制度之一,涉及多個主體和環節。建設單位、環境影響評價機構、環境影響評價檔案的審批部門、建設專案的審批部門等都是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實施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乙個完整的建設專案環境影響評價,還包括後評價、「三同時」、跟蹤檢查等一系列制度和措施。

11、 按照評價物件分類,環境影響評價可以分為規劃(戰略)環境影響評價和建設專案環境影響評價。按照環境要素,環境影響評價可以分為大氣環境影響評價、地表水環境影響評價、聲環境影響評價、生態影響評價和固體廢物環境影響評價等。按照時間順序,環境影響評價一般分為環境質量現狀評價、環境影響**評價以及環境影響後評價。

12、 1992 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在里約熱內盧召開,通過的《裡約環境與發展宣言》和《21世紀議程》 中,都寫入了有關環境影響評價的內容。

13、 環境影響評價的重要性:(l)為開發建設活動的決策提供科學依據(2)為經濟建設的合理布局提供科學依據(3)為確定某一地區的經濟發展方向和規模、制定區域經濟發展規劃及相應的環保規劃提供科學依據(4)為制定環境保護對策和進行科學的環境管理提供依據(5)促進相關環境科學技術的發展。

14、 確定適宜的經濟發展方向、目標、速度、建設規模、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合理布局等提供科學的依據。

15、 這個結合點是以最小的環境代價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環境影響評價就是找出這個最佳「結合點」的環境管理手段。

16、 環境影響評價的目的:通過評價查清擬開發區域或建設活動所在地區的環境質量現狀,**開發建設活動全過程對當地環境可能造成的不良影響的程度和範圍,從而規定避免或減少環境汙染和防止生態破壞的對策措施,為生態環境維持良性迴圈作出保證。

17、 環境影響評價主要包括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和建設專案環境影響評價兩大類。

18、 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其基本任務如下:

● 確定與社會經濟發展協調的環境目標;

● 識別、評價相應規劃層次的環境影響;

● 篩選、識別或尋找符合社會經濟發展目標和環境目標的可行的規劃方案;

● 規避不利的環境影響或使環境影響最小化;

● 徵求公眾的觀點與意見。

19、 建設專案環境影響評價基本任務如下:

( l )識別、評價專案實施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環境影響;

( 2 )選址(選線)、工程規模的環境合理性;

( 3 )對生產工藝的環境合理性和可行性論證:

( 4 )環境保護措施是否充分有效;

( 5 )環境目標得到有效保護,不利環境影響是否最小化;

( 6 )徵求公眾的觀點與意見。

20、 環境影響評價的工作原則:1 針對性2 政策性3 科學性4 公正性,還需注意評價工作的區域性和系統性問題。

21、 建設項口環境影響評價的審批原則

環境影響評價作為我國一項重要的環境管理制度,在其組織實施中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和迴圈經濟理念,嚴格遵守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做到科學、公正和實用,為環境決策和管理提供服務。為此,審批建設項日環境影響評價應遵循以下幾個基本原則:

( l )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環保政策和法規;

( 2 )符合流域、區域功能區劃、生態保護規劃和城市發展總體規劃,布局合理;

( 3 )符合清潔生產的原則;

( 4 )符合國家有關生物化學、生物多樣性等生態保護的法規和政策;

( 5 )符合國家資源綜合利用的政策;

( 6 )符合國家土地利用的政策;

( 7 )符合國家和地方規定的總量控制要求:

( 8 )符合汙染物達標排放和區域環境質量的要求。

22、 憲法的這些規定是環境保護立法的依據和指導原則。

23、 環境標準--環境標準是國家為了保護人民健康,促進生態良性迴圈,實現社會經濟發展目標,根據國家的環境政策和法規,在綜合考慮本國自然環境特徵、社會經濟條件和科學技術水平的基礎上規定環境中汙染物的允許含量和汙染源排放汙染物的數量、濃度、時間和速率以及其他有關技術規範。

24、 環境標準是國家環境政策在技術方面的具體體現,是行使環境監督管理和進行環境規劃的主要依據。

25、 環境標準的地位和作用1 環境標準是國家環境保**規的重要組成部分2 環境標準是環境保護規劃的體現3 環境標準是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依法行政的依據4 環境標準是推動環境保護科技進步的乙個動力5 環境標準是進行環境評價的準繩6 環境標準具有投資導向作用。

26、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 明確了立法目的是為了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預防因規劃和建設專案實施後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發展,確定了環境影響評價的涵義、範圍及應遵循的基本原則,要求規劃和建設專案必須進行環境影響評價。

27、 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技術原則

● 科學、客觀、公正原則: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必須科學、客觀、公正,綜合考慮規劃實施後對各種環境要素及其所構成的生態系統可能造成的影響,為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 早期介入原則: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應盡可能在規劃編制的初期介入,並將對環境的考慮充分融入到規劃中。

● 整體性原則:一項規劃的環境影響評價應當把與該規劃相關的政策、規劃、計畫以及相應的專案聯絡起來,做整體性考慮。

● 公眾參與原則:在規劃環境影響評價過程中鼓勵和支援公眾參與,充分考慮社會各方面利益和主張。

● 一致性原則: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工作深度應當與規劃的層次、詳盡程度相一致。

● 可操作性原則:應當盡可能選擇簡單、實用、經過實踐檢驗可行的評價方法,評價結論應具有可操作性。

28、 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時機:即所評價的規劃在形成初步方案至上報審批之前進行。

29、 建設專案環境影響評價的特點1 具有法律強制性2 納入基本建設程式

30、 分類管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

31、 建設專案所處環境的敏感性質和敏感程度,是確定建設專案環境影響評價類別的重要依據。不得擅自提高或者降低環境影響評價類別。

32、 評價資格證書分為甲、乙兩個等級,並根據評價機構的專業特長和工作能力按類別劃分資格範圍。評價單位對評價結論負責

33、 建設專案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內容

( l )建設專案概況;

( 2 )建設專案周圍的環境現狀;

( 3 )建設專案對環境可能造成影響的分析、**和評估;

( 4 )建設專案環境保護措施及其技術經濟論證;

( 5 )建設專案對環境影響的經濟損益分析;

( 6 )對建設專案實施環境監測的建議;

( 7 )環境影響評價的結論。

涉及水土保持的建設專案還必須有經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

34、 建設專案環境影響後評價--就是對建設專案實施後的環境影響以及防範措施的有效性進行跟蹤監測和驗證性評價,並提出補救方案或措施,實現專案建設與環境相協調的方法與制度。

35、 .標準體系

2 環境影響評價的技術要求

1、 環境影響評價的技術原則--環境影響評價必須客觀、公開、公正,綜合考慮規劃或者建設專案實施後對各種環境因素及其所構成的生態系統可能造成的影響,為決策提供科學依據。(1)依法評價原則(2)早期介入原則(3)完整性原則(4)廣泛參與原則

2、 環境影響評價從層次劃分,可以劃分為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和建設專案環境影響評價。

3、 建設專案環境影響評價的工作程式:分3個階段:前期準備、調研、工作方案編制階段。分析論證和**評價階段環境影響評價檔案編制階段。

4、 環境影響--是指人類的開發建設活動可能引起的物理、化學、生物、文化、社會經濟環境系統的任何改變或新的環境條件的形成,涉及環境保**所規範的環境定義中各種天然的和經過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總體。

5、 環境影響是由造成環境影響的源和受影響的環境兩方面構成的。

6、 環境影響識別---辨識開發行動或建設專案的實施對環境要素的各種引數或環境因子的各式各樣影響,以及各項環境要素對專案實施的制約性,就是環境影響識別。

7、 環境影響因素識別方法可採用清單法、矩陣法、網路法、gis 支援下的疊加圖法等。區域少乙個清單法。

8、 評價因子篩選---就是在環境影響識別的基礎上,按環境對開發建設活動的制約因素和開發建設活動對環境資源的影響因子作用關係,識別和篩選出主要行為影響因子和環境制約因子。應重點關注重要的環境制約因素。評價因子必須能夠反映環境影響的主要特徵和區域環境的基本狀況。

評價因子應分別列出現狀評價因子和**評價因子。

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政策

定義 環境評價工程師是指 掌握環境監測必需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從事環境監測與環境現狀評價和管理工作的高階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從事的主要工作包括 環境監測與管理。該職業資格共分 助理環境評價工程師 環境評價工程師 高階環境評價工程師。考試介紹 報考環境評價工程師系列,最對口的專業是環境監測與評價技...

環境影響評價課程考試試卷A

湖南城市學院 2010 2011學年第1期 環境影響評價 試卷 a 卷時間 120 分鐘年級專業班級 0708301考試 閉卷 一 填空題 共30分,每空1分 1 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分為專項規劃和規劃。專項規劃可分為規劃和規劃。2.環境影響 方法分和 3.大氣環境影響的計算點可分為三類 4 估算模式是...

環境影響評價師考試個人總結知識

一 地表水評價級別記憶法 二 水環境影響 與評價 1 水體中汙染物遷移與轉化 物理輸移過程 化學轉化過程 生物降解過程。2 物理過程 指汙染物在水體中的混合稀釋和自然沉澱過程。混合稀釋 紊動擴散 汙染物自高濃度向低濃度區轉移 移流 水流推動 離散 水流方向橫斷面上流速分布不均勻而引起分散 3 來自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