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制度史作業

2021-06-20 00:21:42 字數 4407 閱讀 2467

皇帝諡號略論

諡號,就是王、公、卿、大夫( 自漢代起則是皇帝、大臣、親貴、士大夫) 死後依其生前事蹟給予的稱號,是對其一生事蹟的總結,有蓋棺定論的意味。按傳統說法,諡號起始於周,周公旦和姜子牙有大功於周室,死後獲諡,這是諡法之始。《周禮》說:

「小喪賜諡。」《逸周書·諡法解》:「維周公旦、太公望,開嗣王業,建功於牧之野,終將葬,乃制諡。

遂敘諡法。諡者,行之跡也。號者,功之表也。

車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行出於己,名生於人。」但是近代以來,王國維等根據金文考釋得出的結論諡法應當形成於西周中期的恭王、懿王階段,最遲至周穆王前後,這一說法現在得到廣泛認同。

諡號的出現比廟號要早八百年,而諡的範圍也不限於帝王,地位較高或較有身份的人也有諡號,但這些人往往由帝王賜諡。故除對帝王可以稱呼其「諡號」外,也可稱呼大臣、學者名流的「諡號」,這種稱呼是一種尊重的稱呼。但通常意義上人們見到最多的還是對帝王的諡號。

夏商時代的王沒有諡號,往往直呼其名,他們的稱呼多數用干支,例如太甲、孔甲、盤庚、帝辛,但這是排行還是干支史學界還有爭議。周王室和春秋戰國各國廣泛施行諡法制度,但早期諡號往往為自稱。比如「周文王」,「周武王」,後來的「昭王」「穆王」開始才是諡號。

但到秦朝廢除了諡法,據《史記·始皇本紀》。記載「制曰:朕聞太古有號毋諡,中古有號,死而以行為謐。

如此,則子議父,臣議君也,甚無謂,朕弗取焉。自今已來,除諡法。朕為始皇帝。

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故秦始皇曾一度廢除諡號制度,直到西漢建立之後又恢復了諡號。

中國古代,皇帝的稱呼往往和年號、諡號和廟號聯絡在一起,比如漢高祖、就是廟號,漢文帝、漢武帝就是諡號,康熙、乾隆皇帝就是年號。一般在早期封建王朝諡號用得多,唐宋以後廟號多,明清則往往年號更深入人心。

按照周禮,天子七廟,也就是天子只敬七代祖先,但如有廟號的祖先就一代一代都保留著,沒有廟號的,到了一定時間就「親盡宜毀」,不再保留他的廟,而是把他的神主附在別的廟裡。據《文選.班固.

典引》所記「巨集亮洪業,表相祖宗。」蔡邕注:「始受命為祖,繼中為宗,皆不毀廟之稱也。

」起初,有廟號的皇帝不多,例如兩漢,劉邦是太祖,劉徹是世宗,劉詢是中宗,劉秀是世祖等,不是每乙個皇帝身後都有廟號。這個祖,和歐洲尊某皇帝為大帝一樣,一定要有特殊的功績才行,一般往往都是開國或者是有保全社稷大功,號稱中興的皇帝。如漢太祖劉邦(劉邦廟號是太祖,習慣稱高祖)、唐高祖李淵、宋太祖趙匡胤、元太祖鐵木真、明太祖朱元璋、清太祖努爾哈赤,叫世祖的往往是完成統一的,如世祖忽必烈、清世祖福臨,劉秀也是靠自己重新建立乙個王朝的,所以也是世祖,另外玄燁(愛新覺羅·玄燁,即康熙帝)被叫做聖祖,也是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

但也有濫封的,曹魏時,曹操是太祖武皇帝,曹丕是世祖文皇帝,曹睿活著的時候,就迫不及待地自稱烈祖明皇帝,很被後世嘲笑。

年號也不是一開始都有的,漢朝初期就沒有,歷史上第乙個年號始自西元前140年,這一年是漢武帝建元元年。這是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上第乙個年號。皇帝一般都喜歡換年號,好事壞事都要換,有的幾年換一次,偶有的一年要換幾次,一般樸素務實的皇帝年號換得少,愛標新立異的年號換得多,比如唐太宗一直用貞觀,玄宗也不大換,而武則天就特別喜歡改年號,一般年號是兩個字的,她還用過四個字的。

而南梁武帝蕭衍亦使用過三字的年號。

本來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廟號,但是都有諡號,所以唐以前的皇帝大多稱諡號。從唐開始就誰都有廟號了,所以人們習慣稱廟號。明清兩代的皇帝一般乙個年號用一輩子(一世一元),所以人們習慣稱他的年號,這裡面只有明英宗用過兩個年號(正統,天順),因為他被瓦剌俘虜去,代宗即位,他被放回來後成了太上皇,在代宗病重時他發動政變(奪門之變)重新做了皇帝,所以有兩個年號。

另外同治原來的年號叫祺祥,是肅順他們擬的,不久慈禧發動政變,殺了肅順,年號改作同治,原來的年號沒叫開,人們都習慣地稱同治帝。

諡法制度有兩個要點:一是諡號要以死者生前所作所為作為評判標準;二是諡號在死後由別人評定並授予。君主的諡號由禮官確定,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的諡號是朝廷賜予的。

諡號帶有評判性,相當於蓋棺定論。

諡號中所用字來自於諡法,據《逸周書·諡法解》所記載

維周公旦、太公望,開嗣王業,建功於牧之野,終將葬,乃制諡。遂敘諡法。諡者,行之跡也。

號者,功之表也。車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行出於己,名生於人。

民無能名曰神。不名一善。

靖民則法曰皇。靖安。

德象天地曰帝。同於天地。

仁義所往曰王。民往歸之。

立志及眾曰公。志無私也。

執應八方曰侯。所執行八方應之。

賞慶刑威曰君。能行四者。

從之成群曰君。民從之。

揚善賦簡曰聖。所稱得人,所善得實,所賦得簡。

敬賓厚禮曰聖。厚於禮。

照臨四方曰明。以明照之。

譖訴不行曰明。逆知之,故不行。

經緯天地曰文。成其道。

道德博聞曰文。無不知。

學勤好問曰文。不恥下問。

慈惠愛民曰文。惠以成政。

愍民惠禮曰文。惠而有禮。

賜民爵位曰文。與同公升。

綏柔士民曰德。安民以居,安士以事。

諫爭不威曰德。不以威拒諫。

剛彊直理曰武。剛無慾,強不屈。懷忠恕,正曲直。

威彊敵德曰武。與有德者敵。

克定禍亂曰武。以兵徵,故能定。

刑民克服曰武。法以正民,能使服。

誇志多窮曰武。大志行兵,多所窮極。

安民立政曰成。政以安定。

淵源流通曰康。性無忌。

溫柔好樂曰康。好豐年,勤民事。

安樂撫民曰康。無四方之虞。

合民安樂曰康。富而教之。

布德執義曰穆。故穆穆。

中情見貌曰穆。性公露。

容儀恭美曰昭。有儀可象,行恭可美。

昭德有勞曰昭。能勞謙。

聖聞週達曰昭。聖聖通合。

治而無眚曰平。無災罪也。

執事有製曰平。不任意。

布綱治紀曰平。施之政事。

由義而濟曰景。用義而成。

耆意大慮曰景。耆,強也。

布義行剛曰景。以剛行義。

諡法中規定了若干個有固定涵義的字,大致分為三類:屬表揚的有:文、武、景、烈、昭、穆等;屬於批評的有:

煬、厲、靈等;屬於同情的有:哀、懷、愍、悼等。但也有一些例外的諡號,例如質帝、衝帝、少帝,不是正式的諡號是後人稱呼的且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

廢帝、末帝是一朝最後的皇帝,這種稱呼後人加的不是正式的諡號。獻帝、順帝,也是亡國之君,是正式諡號。但其中包含了勝利者對失敗者的嘲笑。

另外孫權是個特例,他的諡號是大帝,在中國是絕無僅有的。

有時候,不做皇帝的,死後給尊為皇帝,如曹操、司馬懿父子,還有乙個是多爾袞,他手握大權,死後被福臨尊為成宗義皇帝,但那只是權宜之計,不出乙個月,福臨囚禁了多爾袞的兄弟阿濟格等人,然後宣布多爾袞有**之心抄了他的家,成宗義皇帝的稱呼自然也沒了。

先秦時的諡號以用乙個字為常,也有用兩三個字的。用乙個字的如:秦穆公、晉文公;用兩三個字的如魏安簧王、趙孝成王等。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議定以「皇帝」作為封建國家最高統治者的稱號,同時因諡號的定奪將形成「子議父、臣議君」的局面,故而廢除諡法。漢代又恢復了諡法,而且這一時期諡法制度也日趨嚴密,朝廷中正式設立大鴻臚一職,管理王公列侯的諡法。漢代以後,諡號大多為兩個宇:

漢文帝劉恆諡號全名為孝文帝,蕭何諡為文終侯。

唐宋時期是諡法大發展的時期。諡法一方面成為封建帝王尊大諡以美足其虛榮心的工具,同時也成為駕馭群臣的褒貶手段。武則天時開皇帝追尊四代祖宗的先例,打破了皇帝

一、兩字諡號的舊例,更開創了皇帝生前疊加諛詞上尊號諡美的先例,有的帝王活著的時候可以被奉上好幾次尊號。如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受尊號為「元聖文神武皇帝」。帝后也可有尊號,後來稱作徽號。

如清代同治帝尊自己的生母那拉氏為聖母皇太后,上徽號為「慈禧」。徽號也可每逢慶典累加,那拉氏的徽號最後積有「慈椿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等十六個宇。宋代皇帝諡號比唐時更加諡美,而且也開後代予大臣諡二字的定例。

值得一提的是,宋太祖趙匡胤實行重文抑武,因此宋代大臣諡號多以「文」字為榮,終宋之世,諡號為「文」者達一百四十多人,為「武」者僅二十人。

明清時期,諡法內容基本固定下來。首先是各籌級人員的諡號字數固定下來。如明代皇帝諡號為17字,親王1字,大臣2字;清代皇帝21字,碩親王1字,大臣2字。

其次,賜諡權高度集中於皇帝手中,要取決於「聖裁」。據統計,西漢到清末,歷代宗室、百官得諡者共10473人,而明代兩代就有5935人,佔總數的57%左右。帝王的諡號一般是由禮官議定經繼位的帝王認可後予以宣布,臣下的諡號則由朝廷賜予。

諡號中還有一種私諡,這是有名望的學者、土大夫死後由其親戚、門生、故吏為之議定的諡號。私諡始於週末,到漢代才盛行起來。古代除對帝王可以稱呼其諡號外,稱呼**司大臣、學者名流的諡號也是一種尊重的稱呼。

有些人的諡號由於經常被後人稱呼,幾乎成為他們的別名。如**穆(岳飛)、陶靖節(陶淵明)等。

柏楊說中國傳統文化有四大無聊,「諡號」是其一(另三大無聊是「年號」、「正統」和「避諱」)。從總體上看,站在終點看諡號,可謂無聊,而又不僅僅是無聊。縱向地看,它開始有些積極意義,促使帝王大臣少作惡多為國為民立功,後來才演變成無聊、可笑,保護沒落的封建制度。

正如那句名言:「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政治制度史作業

中國政治制度史 通過本課的學習,實然,歷史研究者的深邃淵博被高老師體現得淋漓盡致。教學風格讓我們這些後來人嚮往,卻又無法企及。從對課前歷史劇到位的品評 課堂上活躍氣氛的渲染 到薰陶感染同學們課下對史書的研讀,可以看出老師深厚的文化造詣。通過本課,我學到了幾個在其他課程上學不到的特別之處 首先,注重對...

中國政治制度史作業

分析宋朝 結銜 一 趙葵 宋史 宰輔表 五 淳祐八年 五月己巳,趙葵自樞密使兼參知政事 督視京西湖北軍馬兼知建康軍府事特授宣奉大夫,依前樞密使兼參知政事 督視江淮京西湖北軍馬兼知建康府事兼管內勸農使兼行宮留守 江南東路安撫使 馬步君度總管 長沙郡開國公,加封邑。九月 康午,督視江淮京西湖北軍馬趙葵以...

中國政治制度史平時作業二

廣播電視大學開放教育專科 行政管理專業 第四章 第五章 一 填空題 每空一分,共20分 1 在唐朝,皇帝的名號制度更加完備,除了名號之外,生前要加 死後要加 2 宦官在唐以後稱 宦官制度是的派生物。3 明代宦官的組織系統是而和秉筆太監是整個宦官集團的首腦。4 西周時期存在兩個職官系統,一是負責處理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