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換藥經驗

2021-07-02 00:33:55 字數 4841 閱讀 6289

換藥對於外科醫生來說是最普通的事,然而也是最容易疏忽的事。乙個無菌切口可以因為換藥不當而感染;因酒精的刺激而使皮瓣壞死;更頭疼的是一些**壞死的創面,要經過漫長的換藥才能癒合;而骨外露往往要通過皮瓣才能搞定。換藥確有很多講究,恰到好處的換藥往往能化腐朽為神奇。

本人親眼目睹過內固定手術後由於**壞死至鋼板及骨外露的患者,經中醫祖傳秘方換藥,不到乙個月,奇蹟般的痊癒了。還有一例是指骨開放性骨折,交叉克氏針術後,**由於搓傷而壞死,導致伸肌腱外露,兩周中藥換藥後痊癒。它的意義在於:

「石頭上能長草」。從此對換藥愈加重視,對祖國醫學的博大精深而折服。現在我們看看各大門派的換藥技巧。

原則是:無菌。清潔。清除失活壞死、組織。保持、促進肉芽生長。防止創面裸露及覆蓋裸露創面。促進傷口癒合。

至於生理鹽水一般用在血供豐富,感染機會小,且感覺敏銳的粘膜。

葡萄糖和胰島素合用有刺激肉芽生長的作用。

而高滲鹽水可能有抑制肉芽生長的作用

首先我講碘伏和酒精的應用的更適應的範圍。碘伏是絡合碘,對油膩的創口或者皮脂腺發達的部位無效或者效果不好。而酒精或者碘酒就能夠脫脂,能夠更好的固定細菌的蛋白,而在皮脂腺豐富的地方更具穿透力。

所以會應用在頭皮的創口周圍。不過上述這兩種因為有一定的刺激性。所以開放創口不能應用。

生理鹽水的應用主要是為了沖洗和濕化,因為這可能是乙個面積廣泛的創口或者合併並不平整的創口,希望沖注能夠去處一些雜質和感染物。

胰島素主要應用於糖尿病患者的不癒合創口。

高滲鹽的目的是創口區域性腫脹未癒,而能夠達到區域性脫水作用,和有的講蜂蜜的作用一樣。

還有區域性放慶大黴素針等主要是已經感染的創口。

談不上是原則吧。就像以前還有用新潔而滅一樣。可能對碘伏的效力不是很有信心的緣故。緊要關頭還是要應用碘酒、酒精的。

1、外科換藥首先要遵循無菌操作原則。從開始取料時直到換藥結束都應遵守。

2、什麼時候該用酒精,什麼時候該用凡士林紗條,這都是有學問的。必須熟悉生理鹽水,酒精,碘伏,黃紗條以及凡士林紗條的作用機制,這樣在處理不同的傷口時就可以適當選擇。

3、敷料的選擇。有些人喜歡用大量的敷料,以為這樣就可以很好的保持無菌狀態;也有些人只用少數幾層,認為可以節約成本。其實敷料多選少選都是不合適的。

敷料選擇多少合適呢?這得從傷口的生長說起,在開始幾天傷口的生長主要是肉芽組織的生長,它需要的是比較濕潤的環境,所以開始幾天敷料可以多用幾層,保持創面的相對濕潤。而到了後期,傷口的生長主要是角質的生長,此時創面需要相對乾燥的環境,所以敷料就應該在起到隔離作用的前提下盡可能薄。

為什麼有些人後期總是不見創口角質層癒合,我想與上面這個有關係的。

要記住:我們進行外科換藥的目的是:兩個提供。

即:1、為創面提供乙個相對無菌的環境,以免再次受到攻擊。

2、為創面提供乙個相對利於生長,癒合的環境,使其盡早癒合。

換藥的目的主要是:1.觀察傷口2.去除壞死組織3.清潔創面4.引流通暢5.促進組織生長。

3,對於感染嚴重的創面有時單純沖洗要做到清潔創面比較難,可以採用「泡澡」的方法,雖然文獻上報道有使感染擴散的可能,但我覺得多更換幾次「洗澡水」感染擴散的可能幾乎不可能。

研究表面潮濕的創面有利於組織生長,這就是我們平時喜歡使用生理鹽水紗布覆蓋創面的主要原因,同時生理鹽水紗布還有通暢引流的作用,但由於潮濕的環境也是細菌生長的溫床,細菌在6-8小時就會進入對數增殖期,故對於感染嚴重的創面,要作到勤換藥(最好3-4次/日),很多人喜歡創面同時加用慶大黴素濕敷,頭1-2次效果是非常好的,長期效果不佳,且易導致耐藥菌產生。

凡士林紗布可以提供潮濕的環境有利於創面的肉芽生長,並可以減少組織液的滲出,早期的創面還可以止血,但對於感染嚴重的創面要慎用,因其易因為引流不暢,常加重感染。

高滲葡萄糖為一種脫水藥,能增強血漿滲透壓而產生脫水作用,對於感染性創口區域性營養差、創口面積大、用其它藥物換藥後療效差或無效者,下肢靜脈曲張表面**糜爛潰瘍、創面癒合難者,淺ⅱ度~深ⅱ度小面積燒傷水腫明顯、創面癒合緩慢者,及褥瘡療效較為顯著。高滲葡萄糖能均勻分布於創面,造成高滲環境,致細菌細胞脫水,細菌失去繁殖能力,菌體死亡,並能使機體區域性細胞脫水,減輕創面及肉芽組織水腫,同時能形成保護膜,防止細胞繼續侵入感染,能改善區域性血液迴圈,改善創面周圍營養,促進創面癒合;此外,葡萄糖還具有生肌作用,可減少創面疼痛,利於創口癒合。

化膿創口的處理。一般如果創口化膿有膿液流出或可觸及波動感,就要及時敞開引流,千萬不要抱著僥倖的心理,期待它會吸收,引流是最好的方法,敞開以後須盡量將創口裡的壞死組織徹底清楚,如果一次性無法全部清處,可以在以後的換藥時逐步清除。然後填賽稀釋的pvp-i紗條,充分引流,不宜填賽過緊影響血供且不利引流。

當然也可以用生理鹽水紗條。或者外敷抗生素,如青黴素,慶大等。

我們一期閉合創口用酒精和強力消毒碘

開放創口用生理鹽水和強力消毒碘

高滲鹽水用在創面水腫較重時用

葡萄糖和胰島素多用在創面營養不良生長較慢時用

換藥原則 1無菌 2 保護創面 3促進生長

換藥的時候可以適當刮除表面的水腫或欠新鮮的肉芽,再用糜蛋白酶濕敷,這樣可以促進區域性組織癒合

感染傷口或者術後脂肪液化傷口,應及時間斷拆線引流,用碘酒、酒精消毒傷口周圍後,用手將傷口內膿汁盡量擠出,並用20ml注射器抽取慶大黴素(輕者)或萬古黴素(重者)去掉針頭直接鈍性扎引流口直接沖洗並回抽沖洗液。可不放紗布引流條,一般兩三次就可去除感染、封口。

在脂肪豐富的地方易出現脂肪液化,我們的經驗是廣泛的敞開切口(脂肪液化的區域全部開啟),培養+藥敏,加強換藥.若培養陽性就是感染嘍.

大家都知道這樣的切口要換好長時間,我們為了縮短時間,減輕病人的經濟負擔,我們在初期消毒後在區域性的皮下注射慶大黴素,向切口中放置葡萄糖粉.每天換藥,待創口滲出少後油紗刺激肉芽生長.新鮮後二期縫合或蝴蝶膠布拉合即可.

我們做了對照,明顯縮短了時間。

談談下肢脈管炎截肢術後,切口不癒合在換藥方面的一點體會:

一般這樣的患者由於**血運情況很差,雖然疼痛、壞死的肢體被截掉,但截肢後的切口仍是很難癒合,而且常易伴發感染!

這樣的切口換藥是很重要的,首先換藥時要密切觀察切口情況,如果化膿,一定要馬上剪開化膿處的縫線,去除壞死組織,敞開切口,通暢引流,一般放乙個小引流條就可!

另外,對化膿的切口換藥時,不要嫌棄惡臭,一定要仔細擦掉切口處的膿苔,且不能因為患者的疼痛而不敢碰切口,膿苔除去後要有輕微的血絲滲出,這樣才有助於切口早日癒合!

開放性創口換藥時最好不要讓酒精滲入傷口,酒精對傷口的癒合不利(這是我實習時我那博士代教的觀點)

另碘2酒3是經典的骨科消毒方法,剛到骨科時我們領導要求我們新人門診清創時必須嚴格遵守。

對汙染性油性傷口,我們這用松節油洗去油漬

對於陳舊性肉芽創面:此種肉芽組織再生能力差(顏色暗紅,不新鮮,高低不平,有時呈陳舊性出血貌),周圍組織不易癒合,以刮匙將表面肉芽組織刮除或剪除,使之出血,露出新鮮肉芽,外敷橡皮高(此為中醫去腐生肌之說,西醫則將以雙氧水沖洗達到去腐的目的)

如有膿液,應注意觀察有無膿腔或竇道,注意患者體溫變化。

對於綠膿桿菌感染的傷口:

特點是膿液為淡綠色,有一種特殊的甜腥臭味,如果創面結痂,痂下積膿,有壞死組織的,要清除痂皮、膿液和壞死組織。燒傷創面早期綠膿感染可削痂植皮。也可用1%~2%苯氧乙醇濕敷,或用0.

1%慶大黴素、1%磺胺嘧啶銀、10%甲磺公尺隆等溶液濕敷。創面如較小可用3%醋酸、10%水合氯醛等溶液濕敷。

1.酒精:褥瘡防護(50%的)、**及器械消毒(70%的)

2.雙氧水(3%):清洗創傷、潰瘍、膿竇,鬆解壞死組織,去除粘附的敷料。

3.慶大黴素溶液(0.2-0.5%):區域性沖洗,用於綠膿桿菌、葡萄球菌感染創面。

4.鹽水(0.9%):創口的洗滌濕敷。

5.呋喃西林(0.02%)溶液:潰瘍、膿性傷口等表面消毒。

6.氧化鋅明膠:經久不癒的小腿潰瘍。

7.紅汞(2%):**黏膜的消毒,鄉下還在使用。

8.魚肝油:區域性塗敷,用於促進創面的上皮形成。

9.醋酸(0.5-2%):燙傷、燒傷感染的創面。

10.洗必太(0.05%):創面、傷口沖洗。

11.硫酸鎂(50%)溶液:用於挫傷、蜂窩織炎、丹毒等的消炎消腫。區域性濕熱敷。

12.硼酸軟膏(5%):燒傷、擦傷、**潰瘍及褥瘡。

13.創可貼:貼於小傷口。

對於骨髓炎有骨外露時的換藥首先要勤,因為滲出很多,可以qd,且敷料要多,在換藥過程中,應隨時清除壞死組織(很重要!),髓腔內可以放置(油)紗條。我的經驗是先用鹽水沖洗創面,再用0.

1%碘伏沖洗,再用雙氧水沖洗,最後用慶大紗布濕敷,敷料覆蓋。當創面肉芽新鮮,滲出較少時,行手術清除死骨、硬化骨,採用合適的肌皮瓣覆蓋創面,外固定架外固定,待皮瓣成活後,再行骨延長。不過,有時可能要多次手術才能達到**目的。

對於難癒性竇道如腦部手術後,心臟搭橋術後或慢性骨髓炎引起的竇道,通常早期用八二丹或九一丹+紅油膏,提腐去膿,後期用生肌散+紅油膏收口,效果很好,即使是綠膿桿菌或耐藥金葡菌感染都能很好**。

再植手術或吻合血管的皮瓣手術最好能用與體溫相近的呋喃西林溶液換藥,用酒精換藥可要挨罵了;手指換藥紗布應避免環形包紮,區域性最好用碎紗布填充。

關於油紗條使用 1.用於膿腫切開後起到引流作用,同時對剛切開的膿腫有壓迫止血作用.2它可以直接放在傷口上以利於肉芽生長.

3它的更換週期視傷口情況而定,如傷口滲出較多應每日更換,滲出少可視情況定 .4植皮區打包固定的應5---7天更換第一次,以後視情況定 .5油紗條與傷口不沾從而保護生長不牢的皮片不被揭掉。

總結:換藥:延期處理的開放性創傷、軟組織感染切開引流、手術切口感染等,由於區域性組織病理反應,使創面出現滲液、化膿、壞死或組織缺損等,應予適當處理。

這種處理包括檢查創面,清除膿液及壞死組織,放置或去除引流物更換敷料和包紮等,這一過程稱為換藥,也稱為更換敷料或上藥。

目的:1.觀察傷口;2.去除壞死組織;3.清潔創面;4.引流通暢;5.促進組織生長;

原則:1.無菌原則;2.清除失活壞死組織;3.保持、促進肉芽生長;4.促進傷口癒合;

換藥的基本技術:1.樹立無菌觀念;2.解除敷料的方法;3.換藥物品的傳遞方法;4.創面及周圍**的消毒方法;5.包紮固定方法;6.汙物敷料的處理;

換藥操作流程

1.洗手 按六步法 2.戴帽 口罩 必要時戴手套 3.物品準備 備換藥包 碘伏 或酒精等 消毒液 乾棉球 紗布 引流條 管 鹽水 膠布等 4.將換藥車推至病人床旁,向患者解釋,取得合作,暴露換藥部位 5.開啟換藥包 應查有效期 化學指示帶 指示卡 開啟後置於換藥車上層檯面,敷料準備完畢,將其中一把鑷...

VCV換藥操作流程

1.核對醫囑 流水洗手兩遍戴口罩 評估病人床號床頭卡詢問姓名 張老師您好,今天又到了cvc換藥的時間了,我先看一下您的區域性情況好嗎?縫線固定牢固,導管也沒有脫出,周圍沒有紅腫皮疹,您覺得疼嗎?有發熱的感覺嗎?我一回來給您換藥,今天的換藥程式和時間和以前是一樣的,還希望您想以前那樣配合我好嗎。換藥時...

傷口換藥的方法

換藥要求達到充分引流傷口分沁物,除去壞死組織和減輕感染。方法如下 1.實行無菌術原則用兩把鑷子,其一夾持無菌棉球 紗條等,另一夾持接觸傷口的敷料,二者不可混用。先消毒傷口周圍 然後清拭傷口內分泌物。沾染分泌物的棉球等,不應再接觸其他部位,須放入專用的容器內。2.根據傷口情況選用引流物一般淺部傷口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