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隧道設計施工有關標準補充規定

2021-09-12 22:39:36 字數 3232 閱讀 5535

(4) 斷層和物探異常點應設有勘探控制點,並請當地專家參與分析評估。

第五條隧道洞口設計應嚴格執行「早進洞,晚出洞」的原則,減小對洞口周圍環境的影響;隧道口應優先採用切削式洞門,必要時考慮設定洞口緩衝設施;位於城鎮、風景區、車站附近的洞門,宜考慮建築景觀與環境協調美化的要求;洞口邊、仰坡土石有剝落可能時,應優先採用工程防護和綠色防護相結合的加固措施。

第六條隧道主體結構應按滿足100年正常使用年限要求設計。

第七條隧道長度大於等於1000m時,隧道內應優先採用無砟軌道。

第八條隧道勘察設計、施工應全過程開展風險評估和風險管理工作,提出應對和減小風險的有效措施。

第九條地下水發育的巖深地區,長、特長隧道宜優先採用人字坡。

第一〇條長大及地質複雜隧道應開展施工及運營期間的防災救援設計,長隧道及特長隧道應結合輔助坑道型別選擇,綜合確定運營期間防災求援方案。

第一一條隧道設計應根據行車組織方式、地質條件、防災救援、空氣動力學效應、工程造價、施工方法以及隧道兩端接線條件等因素綜合確定採用兩個單線隧道或單洞雙線隧道方案。一般情況下,新建長度小於10km的隧道可採用單洞雙線隧道方案;長度大於等於10km隧道,宜優先採用兩個單線隧道方案。

第一二條新建鐵路隧道內輪廓應根據下列因素綜合確定:

(1) 隧道建築限界;

(2) 隧道內股道數及線間距;

(3) 緩解空氣動力學效應的措施及必需的斷面面積;

(4) 機車車輛型別及其密封性;

(5) 軌道結構形式及其運營維護方式;

(6) 隧道裝置空間;

(7) 救援通道和安全空間;

(8) 工程技術作業空間。

第一三條隧道設計必須考慮列車進入隧道或隧道群誘發的空氣動力學效應對行車、旅客舒適度、車輛結構強度和環境等方面的影響。當線路中隧道所佔比例小於10%,且每小時通過隧道小於4座時,單線隧道允許的最大瞬變壓力宜為2kpa/3s,雙線隧道宜為3kpa/3s;當線路中隧道所佔比例大於25%或每小時通過隧道大於4座時,單線隧道允許的最大瞬變壓力宜為0.8kpa/3s,雙線隧道宜為1.

25 kpa/3s。

第一四條隧道的超前支護、初期支護、襯砌等措施應與地質情況相對應。對於地質變化特別快或勘探有疑問的重點地段應選用較強的支護、襯砌措施。

第一五條隧道初期支護噴射混凝土的強度等級不應低於c25,24小時強度不應低於10mpa。

第一六條隧道襯砌結構設計必須滿足下列要求:

(1) 客貨共線鐵路隧道二次襯砌與仰拱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得低於c25,採用鋼筋混凝土時,其強度等級不得低於c30。

(2) 客運專線鐵路隧道二次襯砌與仰拱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得低於c30,採用鋼筋混凝土時,其強度等級不得低於c35。

(3) 底板必須採用鋼筋混凝土,其強度等級不得低於c30,厚度不得小於30cm。

(4) 仰拱填充可採用普通混凝土,其強度等級可採用c20。

(5) 雙線隧道ⅳ~ⅵ級圍岩地段,二次襯砌應採用鋼筋混凝土,鋼筋保護層厚度必須符合《鐵路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暫行規定》的要求。

第一七條隧道防排水設計應採取「防、堵、截、排,因地制宜,綜合治理」的原則,應進行環境評價,重視環境保護。對下穿江、河、城市及對環境有特殊要求的隧道宜採取全封閉不排水的原則;對岩溶、高壓和適當排放不會影響環境的隧道宜採取以堵為主,限量排放的原則;排水對環境確無影響時宜採取排水的原則,並考慮排水措施的可維護性。

第一八條新建雙線隧道,應根據排水量設定水溝。排水量較大時,應設定雙側水溝和中心水溝,乾燥無水或排水量較小時,可只設雙側水溝。

第一九條採用複合式襯砌的隧道,應根據隧道的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和環境條件等綜合因素研究在初期支護與二次襯砌之間鋪設分離式防水板,防水板厚度不應小於1.5mm;乾燥無水或滲水量很小時可不設防水板。

第二〇條鐵路隧道鋪設的防水板物理力學效能除應符合《鐵路隧道設計規範》(tb10003—2005)有關規定外,尚應符合《鐵路隧道防水材料技術條件》相關要求。

三. 施工

第二一條隧道應根據環境條件、地質條件、斷面大小、結構形式、施工工期等因素選擇適宜的施工方法。

第二二條新建鐵路隧道長度大於10km,且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施工場地、運輸條件適宜時,宜優先考慮掘進機法施工方案。

第二三條軟弱破碎圍岩宜積極採用岩土控制變形分析法施工技術。

第二四條隧道施工應進行超前地質預報,超前地質預報應納入正常施工工序。工程地質、水文地質複雜的長隧道和特長隧道,可能存在誘發重大地質災害的隧道,地下水活躍、圍岩軟弱、含富水斷層的隧道,高瓦斯、高地應力的隧道,可能發生突水、突泥的隧道,可委託專業隊伍,採用新技術、新裝置、新方法,開展第三方超前地質預報工作。

第二五條鐵路隧道施工應根據《鐵路隧道監控量測技術規程》的規定開展監控量測工作,監控量測工作應納入正常施工工序,監控量測結果應及時反饋,指導設計與施工。隧道開挖後的圍岩變形量測應按規定實施,量測資料應繪製成圖。

第二六條隧道岩石爆破應採用光爆方法,儘量減少對圍岩的擾動,控制變形。較破碎岩石隧道、水平層岩石隧道,每迴圈爆破進尺不宜過大,並嚴格控制光面爆破的引數,優化施工工藝,控制線性超挖量。

第二七條隧道施工應嚴格執行《鐵路隧道鑽爆法施工工序及作業指南》等有關規定。隧道初期支護應緊跟開挖面及時施做,盡快封閉;軟弱及不良地質隧道仰拱應緊跟,仰拱距開挖面距離宜控制在40m以內;洞口段、淺埋段、斷層破碎帶,二次襯砌應及時施作。

第二八條淺埋隧道、黃土隧道應以控制變形為重點,遵循「預支護、短開挖、少擾動、強支護、早封閉、實回填、嚴治水、勤量測」的原則。分部開挖台階長度一般不應超過1.0倍開挖洞徑。

淺埋隧道、黃土隧道應採取措施防止地面水滲入洞內,洞內積水應盡快疏排。

第二九條錨桿端頭必須設定墊板,錨桿孔灌漿應密實,錨桿材質的斷裂伸長率不得小於16%,允許抗拉力和極限抗拉力應符合設計要求。拱部採用的中空錨桿或其他帶排氣裝置的錨桿,必須採用沿錨孔進漿,以錨桿中孔或排氣管做回漿孔的工藝。

第三〇條隧道內仰拱、底板混凝土應整體澆築,一次成型。仰拱與仰拱填充混凝土應分開施工,仰拱底部虛砟、雜物、積水必須清理乾淨。

第三一條隧道拱部超挖部分應採用與二次襯砌同強度等級混凝土一次灌築。

第三二條防水板鋪設基層平整度(凹槽深度與寬度之比,即d/l)不應大於1/10,防水板的焊縫寬度、搭接寬度、焊接質量應符合有關規定。

第三三條隧道施工中應根據隧道長度、斷面大小、施工組織等選擇施工通風方式和通風裝置,確保隧道內作業環境指標符合國家有關標準。

第三四條施工單位應編制應急預案,配備必要的報警、救援、逃生設施。隧道開工前應進行應急演練。

第三五條鐵路隧道施工必須嚴格執行《鐵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tb—j0401),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培訓作業人員,持證上崗,確保隧道施工安全。

第三六條本規定由鐵道部建設司負責解釋。

第三七條本規定自2023年4月20日起施行。

城市礦山法鐵路隧道的設計標準

日本鐵道綜合技術研究所編制的 鐵道結構物設計標準 城市礦山法修築的鐵路隧道 於2002年3月公開發行。作為第1個指導用礦山法修整城市鐵路隧道的指導性標準。現簡要說明該標準的大致內容。1 編制原則 在城市隧道的建設中,一般都採用明挖法和盾構法,但由於技術的進步,採用礦山法的事例越來越多。特別是在斷面變...

鐵路瓦斯隧道安全設計 施工與管理

摘要 新時期鐵路建設蓬勃發展,更多的高速鐵路伸向偏遠地區,線路經過含煤層地區,瓦斯隧道的數量也隨之增加,施工難度方面的問題也會接踵而來。本文就對鐵路瓦斯隧道的通風 用電的設計,以及瓦斯的施工方案與施工管理進行了分析,希望能為同行提供可借鑑的經驗。關鍵詞 鐵路瓦斯隧道安全設計施工方案施工管理 按照具體...

標準隧道施工組織設計

一 工程概況 隧道全長 m,主要穿越地層為第四系殘坡積層砂粘土,硬塑厚0 1m下伏白堊系含礫砂岩極嚴重風化 頗重風化,地下水不發育。圍岩級別 級 級。隧道進口設定在r 800園曲線上,隧線中距在dk dk 段d 18.5cm,隧道加寬w 50cm,在dk dk 段d 9.5cm w 30cm,在d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