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常見簡答題答題規範小結

2021-09-29 20:48:26 字數 5375 閱讀 5941

等高線地形圖小專題

海洋資源小專題:

鹽度和洋流小專題:

河流及交通小專題:

地質地形小專題:

氣候與自然帶小專題

氣溫與降水

農業小專題:

生態環境問題小專題

洪澇小專題:

乾旱小專題

工業小專題

人口數量、分布小專題:

人口遷移小專題:

蘭州問題:

城市小專題

文化小專題:

黃山與廬山旅遊問題:

政治經濟地理格局小專題:

港口的建設

上海、紐約、天津等

三峽工程小專題:

商業**與金融小專題

能源小專題:

我國重要的地理界線

1. 等高線地形圖小專題:

⑴ 水庫大壩建設選擇在河流峽谷處,原因:

① 地處峽谷處,利於築壩;② 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

水庫壩址的區位選擇

⑴選在河流較窄處或盆地、窪地的出口(因為工程量小,工程造價低);

⑵選在地質條件較好的地方,盡量避開斷層、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誘發水庫**;

⑶考慮占地搬遷狀況,盡量少淹良田和村鎮。

⑵ 交通運輸線路(鐵路、公路)選擇某地的理由:

等高線稀疏,地形坡度和緩,建設周期短,投資少,施工容易.

⑶ 確定某地為盆地,判斷理由:

河流向中部匯集,表明地勢中間低,四周高.

⑷ 引水工程選擇某地,原因:該地地勢較高,河水可順地勢自流.

⑸ 選擇某地為梯田,理由:

該地地勢平緩,坡度較小,在此開墾梯田,既擴大耕地面積,又利於水土保持,

達到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的統一,實現可持續發展.

⑹ 登山選擇某線路,原因:該地等高線稀疏,地形坡度較小,爬坡容易.

2. 地質地形小專題:

開鑿隧道問題:一是滲漏問題;二是塌方問題。因此,開鑿隧道要選擇在背斜處,因為背斜岩層向上拱起,地下水向兩側滲流,不容易發生滲漏問題;並且, 背斜為穹形構造,不易塌方。

⑴ 南極發現有豐富煤炭(北極地區埋藏豐富石油),說明:

南極(北極)地區曾經位於溫暖濕潤地區,森林茂密,後經大陸漂移至此,這是板塊構造學說的有力佐證。

⑵ 剛果盆地的形成原因:

剛果盆地原來是內陸湖,後經地殼抬公升,河流下切,湖水外瀉而成.

⑶ 死海(貝加爾湖、坦噶尼喀湖、汾河谷地、渭河谷地)成因:內力作用----斷裂陷落

⑷ 北美五大淡水湖(歐洲峽灣地形、湖泊)成因: 外力作用----冰川作用

⑸ 廬山(華山、泰山)的形成:斷塊山地

⑹ 七大洲地形特色:

亞洲: ① 地形複雜多樣,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積廣;

② 地勢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

非洲: ① 地形以高原為主,地面地伏不大;

② 東部縱貫著巨大的東非裂谷帶;

③ 地勢特點:東南高,西北低

歐洲: ① 歐洲地形以山地、平原為主,平原面積廣大,佔總面積2/3;

② 地勢低平,為世界地勢最低一洲(300m),地勢南北高,中部低;

③ 冰川地形廣布

北美洲: ① 地勢東西高,中部低;

② 南北縱列三大地形區,西部是山地,東部是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

③ 冰川地形在大陸北半部廣布

南美洲: ① 西部為南北縱貫的安第斯山脈;

② 東部為平原、高原相間排列

大洋洲: ① 地勢低平。地表起伏和緩;

② 地形為南北三個縱列帶,東部為山地,中部為平原,西部為高地

南極洲: ① 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一洲(2350m);

② 大陸冰川廣布,冰層平均厚度達2000公尺,冰層以下地形多樣

⑺ 西南地區地質災害嚴重形成原因:

自然原因:① 山區面積廣大,岩石破碎,風化嚴重;

② 乾濕季分明、暴雨集中;

③ 地殼運動強烈、山體中斷層發育。

人為原因:④ 對植被的破壞

3. 海洋資源小專題:

⑴ 漁業資源集中分布在溫帶沿海大陸架海域 ,原因:

① 大陸架水域,海水較淺,陽光充足,光合作用強盛;

② 寒暖流交匯或冬季冷海水上泛,將海底營養物質帶至表層;

③ 入海河流帶來豐富營養鹽類;浮游生物繁盛,魚類餌料充足,易形成大漁場.

⑵ 海底礦產資源分布規律:

① 近岸帶的濱海砂礦:砂、貝殼等建築材料和金屬礦產

② 大陸架淺海海底:石油、天然氣以及煤、硫、磷等礦產資源

③ 海盆:深海錳結核(主要集中於北太平洋)

4. 鹽度和洋流小專題:

怎樣分析理解不同海區鹽度的差異成因

不同緯度海區:主要考慮各海區蒸發量與降水量的對比關係。

規律是:①由副熱帶海區分別向兩側的高緯度和低緯度遞減。

②在同一緯度海區:主要考慮洋流的影響和徑流稀釋作用。

⑴ 鹽度最高的是紅海,原因:

① 地處副熱帶海區,降水稀少,蒸發旺盛.

② 周圍是熱帶沙漠地區,缺少大河注入.

⑵ 鹽度最低的是波羅的海,原因:

① 地處較高緯度,氣溫低,蒸發弱。

② 周圍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區,有淡水注入.

⑶ 巴爾喀什湖東鹹西淡的原因:

① 東部:地處內陸,降水稀少,蒸發旺盛;缺少河流注入.

② 西部:有河流注入,起稀釋作用.

巴爾喀什湖中部窄,不利於兩邊水體交換,造成兩側鹽度差異較大。

⑷ 世界表層海水鹽度的水平分布規律:

從南北半球的副熱帶海區分別向兩側的低緯度和高緯度遞減。

⑸ 判斷某洋流性質為寒(暖)流,判斷理由是:

溫度方面:洋流流經海區溫度較同緯度其他海區低(高),

方向方面:由較高(低)緯度流向較低(高)緯度。

5. 氣候與自然帶小專題

⑴ 拉丁美洲氣候濕熱的原因:位於赤道兩側,周圍海洋廣闊.

⑵ 安第斯山南段東西兩側景觀差異原因:

受安第斯山影響,山地東、西兩側降水差異較大。

非地帶性現象

⑶ 非洲缺失溫帶海洋性氣候的原因:非洲同緯度是海洋.

⑷ 南半球缺失苔原帶的原因:南半球同緯度是海洋.

⑸ 同在北回歸線附近,卻出現了非洲的熱帶沙漠氣候、南亞的熱帶季風氣候、我國東南部**帶季風氣候等氣候原因是:

北非受副熱帶高壓及來自大陸內部的信風影響,全年炎熱乾燥,

南亞受熱帶季風影響,我國東南部受**帶季風影響。

歸納: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西岸的氣候差異及成因:

――海陸位置與大氣環流形勢不同.

⑹ 我國旱澇災害主要分布於:東部季風區

原因:副高強弱不穩定,夏季風的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大

⑺ 我國降水南多北少的主要原因是:

南方雨季來得早,去的晚,雨季時間長;北方雨季較短。

⑻ 長江中下游地區一般每年都有的天氣是:伏旱(最佳答案)

(因有的年份有「空梅」現象,因此梅雨不是最佳答案)

⑼ 為什麼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地區熱帶山地環境與北半球其它地區相比,向北推進了5----6個緯度?

① 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基本上是南北走向,北有大山阻擋,谷口向南,

形成巨大的暖濕氣流通道;

② 夏半年,強大的西南季風從印度洋帶來大量暖濕氣流,深入大峽谷內部,

使峽谷底部等溫線與同緯度相比明顯向北推進。

⑽ 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大的原因有:

我國緯度跨度大,冬季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我國越往南正午太陽高度越大、晝越長,因此越往南得到的太陽輻射越多,加之冬季風的頻頻南下,對我國北方的影響大。

⑾ 我國夏季普遍高溫的原因有:

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北方雖比南方正午太陽高度小一些,但白晝時間卻比南方長,得到的太陽光熱並不比南方少多少。

⑿ 我國冬季比同緯度其它地區溫度低的原因是:

受強大的蒙古—西伯利亞冷高壓影響(或受冬季風的影響) 。

⒀ 印度比同緯度我國氣溫高的原因是:

高山屏障(高大的喜馬拉雅山脈阻擋了南下的冷氣流)。

⒁ 歐洲海洋性氣候比北美洲面積大的原因為:

歐洲缺少南北延伸的高大山系,來自海洋的西風能深入大陸內部。

受陸地形狀及洋流勢力的影響歐洲西岸受暖流影響較大。

⒂ 巴西東南沿海、澳大利亞東北、馬達加斯加島東部形成熱帶雨林氣候的原因:

主要是地形(山地)的影響,在東南信風的迎風坡,其次沿岸有暖流經過。

⒃ 氣溫的年較差緯度越高越高 ,

原因是:緯度越高正午太陽高度的年變化越大,晝夜長短的年變化越大,因而氣溫的年較差越大;低緯相反。

離海越遠氣溫年較差越大,

原因是:陸地比海洋的熱容量小,夏季公升溫快,溫度比海洋高,冬季降溫快,溫度比海洋低,因而氣溫年較差比海洋大,沿海受海洋的影響較大,比內陸年較差小。

⒄ 氣溫的日較差:緯度越高越小 ,原因是:主要是太陽高度的日變化小 。

氣溫日較差與天氣的關係為:陰天比晴天日較差小

氣溫日較差與海陸的關係為:內陸比沿海日較差大 ,

山頂的氣溫日較差比山下平原:小,年較差也小。

⒅ 青藏高原比我國同緯平原、盆地比較:

氣溫年較差小,原因:低緯的大高原,夏季因其海拔高較涼;冬季因緯度低,且受高大地形的影響南下的寒冷氣流影響不到,氣溫不太低;

日較差大,原因:海拔高大氣密度小,大氣的保溫作用及削弱作用低,因此白天公升溫快,夜晚降溫快。

⒆ 天山南坡有無林帶無 ,原因為: 背風坡,降水量少。

⒇ 亞寒帶針葉林在大陸東岸南緣偏南的原因:

主要是東岸為寒流,西岸為暖流;其次東岸受來自大陸內部風的影響,西岸相反。

8.山地垂直自然帶分布的分析

(1)緯度位置——決定了山麓基帶型別

(2)相對高度——決定了水熱狀況變化的程度 (以上 2 點決定自然帶數量)

(3)陽坡、陰坡——影響植被分布的高度

(4)迎風破、背風坡——影響降水多少與雪線高度

氣溫與降水

1.影響日照時間長短的因素

⑴晝長;⑵地勢(地勢高,日出早,日落晚,日照時間長);⑶天氣狀況。

2.影響太陽輻射強度的因素(即影響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作用的因素)

⑴太陽高度(即緯度);⑵天氣狀況;⑶地勢;⑷空氣密度。

如為什麼青藏高原太陽輻射最強?

①緯度較低,太陽高度較大;②晴天多;③地勢高;④空氣稀薄,大氣潔淨。

3.影響氣溫高低的因素

(1)太陽輻射是根本原因——分析緯度位置、太陽高度、晝夜長短

(2)大氣自身條件(天氣、大氣物質多少、大氣透明度——主要分析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作用的大小和對地面保溫作用的強弱)

(3)地面狀況——物質組成(對太陽輻射反射率不同)、海陸差異、地形、洋流、水域、森林。

(4)人類活動:

①改變大氣成分,如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導致全球變暖;排放消耗臭氧層物質,使得到達地面的紫外線增多;煙塵則削弱太陽輻射;

②改變下墊面,植樹降低氣溫,提高濕度,與建造大型水庫起到的作用相似。

③釋放人為廢熱,如城市熱島的形成。

4.影響氣溫年較差的因素及變化規律

⑴緯度:低緯小,高緯大;

高中地理常見簡答題答題規範

1.等高線地形圖小專題 水庫大壩建設選擇在河流峽谷處,原因 地處峽谷處,利於築壩 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交通運輸線路 鐵路 公路 選擇某地的理由 等高線稀疏,地形坡度和緩,建設周期短,投資少,施工容易。確定某地為盆地,判斷理由 河流向中部匯集,表明地勢中間低,四周高。引水工程選擇某地,原因 該地地勢...

高中地理常見簡答題答題規範

高中地理23個常見簡答題答題規範 突破90分 1.等高線地形圖小專題 水庫大壩建設選擇在河流峽谷處,原因 地處峽谷處,利於築壩 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交通運輸線路 鐵路 公路 選擇某地的理由 等高線稀疏,地形坡度和緩,建設周期短,投資少,施工容易。確定某地為盆地,判斷理由 河流向中部匯集,表明地勢中...

看完高中地理常見簡答題答題規範

看完高中地理23個常見簡答題答題規範 突破90分 1.等高線地形圖小專題 水庫大壩建設選擇在河流峽谷處,原因 地處峽谷處,利於築壩 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交通運輸線路 鐵路 公路 選擇某地的理由 等高線稀疏,地形坡度和緩,建設周期短,投資少,施工容易。確定某地為盆地,判斷理由 河流向中部匯集,表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