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學基礎重點總結

2022-01-07 17:22:08 字數 5523 閱讀 6822

緒論-1

名詞解釋

地質學是研究地球及其演變的一門自然科學,主要研究岩石圈的物質組成、構造、形成及其變化發展歷史以及古生物、古氣候演變歷史。

地貌學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態特徵、結構及其發生、發展和分布規律,並利用這些規律來認識、利用和改造自然的科學。

將今論古

地質學最基本的原理

發生在古老地質歷史時期的地質作用及其結果,與現在正在進行的地質作用及其產物有相似之處。從現代地質作用過程和產物中總結出來的規律可以用來分析和推斷發生在古代的地質作用和當時的古地理環境。

地質作用

由於自然動力引起地球物質組成、地表形態和內部構造發生改變的各種作用。如火山、**、海陸變遷等。

地質營力

引起變化的力量。如流水、風、冰川、海浪等。

選擇填空

內力地質作用的型別

構造運動;岩漿作用;變質作用;**作用;岩石圈板塊運動

外力地質作用的型別

風化作用;剝蝕作用;搬運作用;沉積作用;固結成岩作用

地質作用的特點

地區差異性:不同地區地質作用不盡相同,同一地質作用在不同地區具有差異性。

時間長久性:地質作用發生和延續時間長,一般以百萬年(ma)為單位。

現象複雜性:規模範圍寬,作用條件複雜,影響因素眾多,等等。

緒論-2

名詞解釋

大地水準面

指平均海平面通過大陸延伸勾畫出的乙個連續的封閉曲面。大地水準面包圍的球體稱為大地球體。從大地水準面起算的陸地高度,稱為絕對高度或海拔。

重力異常

扣除高程與地形影響後,與理論重力值的差異。

軟流圈上地幔中下部(50-250km)存在的塑性層,物質可以緩慢流動。岩漿發源地,與地殼運動關係密切

磁偏角磁北線與真北線之間的夾角。

選擇填空

地磁三要素包括:磁偏角、磁傾角及磁場強度

大氣圈層結構

散逸層;暖層;中間層;平流層;對流層

**波型別

橫波(s)和縱波(p)在地球內部的速率變化是劃分地球內部圈層的依據。

地殼分層

地表到莫霍面

分布不均勻,大陸地區厚,大洋地區薄

上層矽鋁層(花崗岩層):主要成分矽(73%)、鋁(13%),密度輕(2.7 g/cm3)。分布不均勻,大洋處缺失。

下層矽鎂層(玄武岩層):主要成分矽(49%),鐵鎂(18%),鋁(16%),密度重(2.9 g/cm3)。分布均勻。

第一章:礦物

名詞解釋

礦物天然形成的單質或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化學成分,絕大多數為晶質固態的無機物,穩定於一定的物理化學條件

結晶質礦物

組成礦物的物質質點(離子、原子、分子)按照一定方式規則地排列成空間格仔構造。晶體的這種構造叫晶格。

隱晶質礦物

岩石中礦物晶粒極為細小,肉眼無法分辨出礦物顆粒,甚至在偏光顯微鏡下也不能分辨,但有光性反應,據此可與玻璃質相區別。一般火山岩常具有隱晶質。

火成岩結構的一種.在這種結構中礦物晶體顆粒細小,肉眼無法分辨,只能在顯微鏡下看出,最細的顆粒連顯微鏡也不能分辨,而只有光性反應,具有隱晶結構的岩石稱「隱晶岩」。

礦物學上,凡礦物結晶顆粒能用一般放大鏡分清者,稱為顯晶質;無法分辨者,稱為隱晶質

同質多象

化學成分相同的礦物在不同外界條件下會形成構造和性質完全不同的礦物。

類質同象

晶體礦物晶體質點被類似其它質點(半徑和電價接近)代替而保持原有晶體構造型別,只稍微改變其晶格常數的現象。如,mg2+ - ca2+,al3+;al3+ - si4+;過渡區金屬互換。廣泛存在,肉眼難以鑑別。

書寫方式:[zn,fe,cd]s 具有fe、cd類質同象的閃鋅礦。

解理礦物受力後沿一定結晶方向裂開形成光滑面的性質。垂直於化學鍵的平面,最為脆弱。固有性、連續性,主要鑑定特徵。

選擇填空

礦物的肉眼鑑定特性包括(選擇)

礦物的形態;礦物的顏色(自色、他色(不具鑑定意義)、假色);透明度和光澤;硬度;解理

石英的鑑定特徵

純淨者無色,有時因包裹體或微量雜質呈乳白、紫、黑、玫瑰色等。石英晶面為玻璃光澤,斷口為油脂光澤,無解理,貝殼狀斷口,硬度7。常發育成單晶或晶簇,或緻密塊狀,純潔無色透明者稱水晶(crystal),含fe3+者為紫水晶,含mn者為薔薇石英(芙蓉石),還有煙水晶、墨晶。

礦物單晶形態(填空)

一向延長型:晶體沿著一方方向延伸呈柱狀、針狀。如角閃石、電器石、石英、等。

二向延長型:晶體沿著兩個方向延伸呈片狀、板狀。如雲母、板狀石膏等。

三向延長型:晶體在三個方向發育均等。如橄欖石、石榴子石、黃鐵礦、閃鋅礦、等。

矽酸鹽礦物的結構型別(選擇)

島狀構造矽酸鹽骨架:橄欖石;

環狀構造矽酸鹽骨架:綠柱石;

鏈狀構造矽酸鹽骨架:輝石、角閃石;

層狀構造矽酸鹽骨架:滑石、雲母。

架狀構造矽酸鹽骨架:長石

礦物的光澤分為

礦物表面反射光的強弱,分為:金屬光澤、半金屬光澤、金剛光澤、玻璃光澤

簡答簡述你對地質學中礦物的理解

簡述礦物的基本型別與共性差異

第二章:岩石

名詞解釋

岩石是地殼中由地質作用形成的固態物質,是礦物或岩屑的集合體,有一定的結構構造和變化規律。

岩漿巖岩漿巖是通過岩漿作用形成的,可以分為噴出巖和侵入巖。

沉積岩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原有岩石在常溫常壓條件下,由風化作用、剝蝕作用、生物作用產生的物質經搬運、沉積和成岩等一些列地質作用形成的岩石。

變質岩岩漿巖(正變質岩)、沉積岩(副變質岩)和變質岩(復變質岩)等原岩基礎上經變質作用形成的岩石。

同化-侵染作用

岩漿與圍岩的作用

同化作用:岩漿熔解圍岩,將圍岩變成自己的一部分。

混然作用(浸染作用):岩漿因同化圍岩而改變自己原有組成。

捕虜體:圍岩碎塊混入岩漿而未被完全熔化所形成的殘骸。

結晶分異作用

一種成分的岩漿按照礦物熔點的高低依次結晶出不同成分的礦物,並依次形成不同種類岩石。

膠結作用

沉積物孔隙水中的細小物質(溶解或懸浮)將原來鬆散的沉積物碎屑粘結在一起的過程。膠結物包括:矽質、鐵質、鈣質、泥質(粘土),等等。

固結成岩作用

鬆散沉積物同多種方式轉變為堅硬岩石的過程,稱為固結成岩作用。作用方式包括:

壓固作用:上覆沉積物的重力使下層沉積物的含水量降低、體積變小並變得緻密的過程。

膠結作用:沉積物孔隙水中的細小物質(溶解或懸浮)將原來鬆散的沉積物碎屑粘結在一起的過程。膠結物包括:矽質、鐵質、鈣質、泥質(粘土),等等。

重結晶作用:礦物成分通過全部溶解、區域性溶解和固體擴散作用使質點點發生重新排列(結晶)的過程。

新礦物生長:沉積物中不穩定礦物通過溶解或化學變化形成新礦物並逐漸長大的過程。

層理構造

層理是沉積岩的成層性,它是岩石的顏色、礦物成分和結構沿垂直於層面方向變化而形成的一種層狀構造。層理的沉積岩最具特徵、最基本的構造。是沉積岩區別於岩漿巖和變質岩的最主要標誌。

分選性碎屑顆粒粗細的均勻程度。分選性好,說明沉積速率慢,水流穩定,反之亦然。

磨圓度碎屑顆粒稜角的磨損程度。磨圓度高說明搬運距離長,反之亦然。

變質作用

岩石在基本上處於固體條件下,由於溫度、壓力及化學活動性流體的作用下發生化學成分、礦物成分、結構和構造變化的作用。可以分為:變晶和變形作用。

總體上,變質作用發生的條件介於沉積岩和變質岩之間。

片理構造

在變質岩區,由強烈變形和變質作用,使片狀或板狀礦物成定向排列而形成的一種面狀構造。是變質岩中特有的構造

混合巖化

是一種介於變質作用和典型的岩漿作用之間的一種有不同性質流體參加的造岩作用和成礦作用引的總稱

選擇填空

岩漿按sio2分類(填空)

酸性(>65%);中性(52-65%);基性(45-52%);超基性(<45%)

岩漿按產狀分類(填空)

深成巖、淺成巖和噴出巖

岩漿作用包括(填空)

噴出作用、侵入作用、同化侵染作用、結晶分異作用

岩漿岩石的常見結構、構造(選擇)

岩漿巖結構

礦物結晶程度:

全晶質結構;半晶質結構、玻璃質結構

礦物晶粒大小:

顯晶質結構:偉晶、粗粒、中粒和細粒結構

隱晶質結構::晶粒細小肉眼難以辨別,但顯微鏡下可以分辨。

礦物顆粒相對大小:

等粒、不等粒

斑(似)狀結構:斑晶和基質

差別在於基質是否為隱晶質。似斑狀結構基質為顯晶質,斑狀結構基質為隱晶質。

岩漿構造

塊狀構造

流紋構造

氣孔、杏仁構造

枕狀構造

常見岩漿巖型別(選擇)

根據成分:分為超基性巖、基性巖、中性巖、中酸性巖、酸性巖。每一類中按照產狀又可以分成:深成巖、淺成巖和噴出巖分別具有不同的結構、構造。

固結成岩作用的基本方式

新礦物生長

膠結作用

重結晶作用

壓固作用

沉積岩的基本結構型別

碎屑結構:是由碎屑經膠結作用形成的結構。由碎屑和膠結物兩部分組成。

泥質結構:由顆粒粒徑<0.005mm的細小粉土質點組成,外觀是一種緻密、均勻的泥質狀態,是黏土岩所具有的結構。

化學結構:由純化學成因形成的結構,其中有結晶粒狀結構、隱晶質結構等,如結晶石灰岩、白雲岩。

生物骨架結構:全部或大部分有生物一體或其碎片組成的結構。

碎屑構造的基本型別

按碎屑物顆粒的大小還可以分為:

(1)礫狀結構:粒徑大於2mm。

(2)砂狀結構:顆粒直徑2-0.05 mm。

(3)粉砂結構:顆粒直徑0.05-0.005 mm。

按碎屑物的形狀不同可以分為:

(1)稜角狀(角礫狀)結構

(2)次稜角狀結構:

(3)次圓狀結構:

(4)滾圓狀結構:

常見沉積岩的型別

砂岩分類

石英砂巖、長石砂岩和岩屑砂岩

變質作用的主要影響因素

溫度、壓力及化學活動性流體、時間

常見區域變質岩

板岩:千枚岩:

片岩:片麻岩

變粒巖:

接觸變質作用的型別

熱接觸變質作用,又稱熱力接觸變質作用或簡稱接觸變質作用。 指主要由於侵入體放出的熱能使圍岩的礦物成分和結構、構造發生變化的一種變質作用。

接觸交代變質作用,又簡稱接觸交代作用,指岩漿結晶晚期析出大量揮發成分和熱液,通過交代作用使接觸帶附近的侵入體和圍岩的岩性和化學成分均發生變化的一種變質作用。

簡答題鮑文反應序列的基本原理

簡述沉積岩的形成過程

簡述陸源碎屑岩磨圓度、分選性與形成過程的關係

比較三大岩類在形成過程、礦物組成、結構構造方面的特徵

第三章:地質年代

名詞解釋

地質年代

(地球發展過程中)各種地質事件發生的時代。

絕對年代

(某一)地質事件發生到今天有多少年(百萬年ma)。

相對年代

各種地質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

化石與標準化石

化石:埋藏在地層中的古生物的遺體和遺跡

標準化石:生存延續時間短、演化快、地理分布廣、數量多的化石種類

地層某一特定地質時期形成的具有共同特徵或屬性的岩層或岩層組合的總稱。

構造地質學知識重點

岩層 由兩個平行或近於平行的介面所限制的,岩性基本一致的層狀岩體。層理 沉積岩中最普遍的一種原生構造,是通過岩石的成分 結構和顏色等特徵在剖面上的突變或漸變所顯現出開的一種成層構造。三種基本層理 水平層理 波狀層理 斜層理。還有過渡類與特殊類的層理,如斜波狀層理。面向 指成層岩層頂面法線所指的方向,...

地質學基礎實習指導

實習四變質岩的認識 一 目的要求 初步了解變質岩的基本特徵和肉眼鑑定變質岩的方法,初步認識一些常見的變質岩。二 變質岩的觀察方法及注意問題 1 區別幾種常見的變質岩的構造,如板狀構造 千枚狀構造 片理構造及條帶狀構造等。前兩者構造型別的岩石中礦物顆粒細小肉眼無法辨認,據此,可與後邊的區分開來。對於肉...

地質學基礎知識

編輯 陽可新 二00七年三月 緒論一 地質學研究的物件 地質學研究的物件 地球 地質學主要研究固體地球的最外層,即岩石圈 包括地殼和上地幔的上部 也涉及水圈 大氣圈 生物圈和岩石圈下更深的部位,以及某些地外物質。二 地質學研究的內容 地質學主要研究地球的物質組成 構造運動 發展歷史和演化規律,並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