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防護制度

2022-01-11 00:00:46 字數 1657 閱讀 3593

醫務人員職業防護制度

一、職業安全防護目的

1、有效預防醫院感染,保障病人和醫務人員健康。

2、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傳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傳播。

3、強調雙向防護,既防止疾病從病人傳至醫護人員,也防止疾病從醫務人員傳至病人和從病人傳至醫務人員再傳至病人。

二、職業安全防護原則

實施標準預防,對於傳染病患者,應在標準預防的基礎上,根據傳播途徑採取相應的防護措施。

三、職業安全防護措施

(一)認真落實手衛生制度

1、以下情況應及時洗手或使用速乾手消毒劑:在直接接觸每個患者前後;接觸患者黏膜、破損**或傷口前後;接觸病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洩物、傷口敷料等之後;穿脫隔離衣前後;摘手套後;接觸患者周圍環境及物品後。

2、以下情況應先洗手,然後進行衛生手消毒:在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和分泌物以及被傳染性致病微生物汙染的物品後;直接為傳染病患者進行檢查、**、護理或處理傳染患者汙物之後。

(二)正確使用防護用品

1、在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洩物、嘔吐物及汙染物品時應帶手套;接觸患者破損**、粘膜時應戴無菌手套。操作時發現手套破損時,應及時更換,如手部**破損,應戴雙層手套,脫手套後應及時洗手或進行手消毒。

2、進行體腔穿刺等操作時應戴外科口罩,接觸經空氣傳播或近距離接觸經飛沫傳播的呼吸道傳染病患者時,應戴醫用防護口罩。

3、近距離接觸經飛沫傳播的傳染病患者時應戴護目鏡或防護面罩;為呼吸道傳染病患者進行氣管切開、氣管插管等近距離操作,可能發生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噴濺時,應使用全面型防護面罩。

4、接觸經接觸傳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如傳染病患者、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等時應穿隔離衣;可能受到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洩物噴濺時應穿隔離衣。

5、臨床醫務人員在接觸甲類或按甲類傳染病管理的傳染病患者時應穿防護服;接觸經空氣傳播或飛沫傳播的傳染病患者,可能受到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洩物噴濺時應穿防護服。

6、可能受到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及其他汙染物質噴濺、進行復用醫療器械的清洗時,應穿防水圍裙。

(三)防止銳器傷

1、使用過的針具和注射器應及時處理,禁止用手直接接觸汙染的針頭、刀片等銳器;禁止雙手回套針帽,禁止彎曲被汙染的針具,禁止用手分離使用過的針具和針管,銳器使用後應直接放入耐刺、防滲漏的銳器盒中,銳器盒應密封處理,不得重複使用。

2、手術中傳遞銳器建議使用傳遞容器,避免損傷衣物人員。

3、在進行侵入性診療、護理、實驗操作時,一定要保證足夠的光線,避免銳器刺傷或劃傷。

4、處理汙物時,嚴謹用手直接抓取汙物,尤其是不能將手伸入到垃圾袋中向下壓擠廢物,以免被銳器刺傷。

(四)醫務人員如有傷口、皮炎等,不應參加血源性傳染疾病病人的直接診療工作,如須參加應戴雙層手套。

(五)汙染的醫療儀器裝置或物品應正確處理。物體表面、環境、衣物按規定進行消毒。

(六)在維修或者運輸可能被血液或其他潛在感染性物質汙染的裝置前應當檢查,並進行必要的消毒。在被汙染的裝置上張貼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

(七)醫療廢物應按照《醫療廢物管理規定》進行處理。

四、防護用品的保證

1、科室應根據本科特點配備足量的防護用品:

(1)防滲透圍裙、隔離衣、口罩、防護鏡或防護面罩、手套等。

(2)消毒劑:含氯消毒劑、碘伏、75%乙醇以及速乾手消毒劑等。

2、防護用品的管理

(1) 科室備用足夠數量的防護用品和器械,並放置在方便取用的固定位置。

職業防護制度

一 標準預防 一 認為病人的血液 體液 分泌物 排洩物均具有傳染性,須進行隔離,凡接觸上述物質者均必須採取防護措施,不論是否有明顯的血跡汙染或是否接觸非完整的 與黏膜。其基本特點為 二 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傳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傳播。三 強調雙向防護,既防止疾病從病人傳至醫務人員,又防止疾病從...

職業安全防護制度

一 標準預防 認定病人的血液 體液 分泌物 排洩物均具有傳染性,不論是否有明顯的血跡汙染 是否有破損的 與粘膜,接觸上訴物質者必須進行隔離預防。二 基本要求 1 要防止血源性疾病和非血源性疾病的傳播 2 強調做好雙向防護 既防止疾病從病人傳至醫務人員,又防止疾病從醫務人員傳至病人 3 根據疾病的主要...

職業安全防護制度

認定病人的血液 體液 分泌物 排洩物均具有傳染性,不論是否有明顯的血跡汙染或是否接觸非完整的 與黏膜,接觸上述物質者,必須採取防護措施。1 醫務人員進行有可能接觸病人血液 體液的診療和護理操作時必須戴手套,操作完畢,脫去手套後立即洗手,必要時進行手消毒。2 在診療 護理操作過程中,有可能發生血液 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