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教材標準

2022-03-24 08:31:59 字數 4577 閱讀 6234

第一部分前言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新的科學發現、技術突破及重大創新不斷湧現。科學技術在當代社會和經濟發展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科學技術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為人類在更大範圍、更深層次上認識並合理利用自然提供了可能,推動了社會和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繁榮,促進了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的變革。

科學技術正深刻改變著社會,而社會的發展又對科學技術的進步不斷提出新的要求。科學不僅作為一種推動社會進步的驅動力,也代表著一種實事求是、追求真理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態度,一種當代公民必備的素質。科學素質是公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

公民需要具備的基本科學素質一般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學技術知識,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樹立科學思想,崇尚科學精神,並具備一定的應用它們處理實際問題、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提高公民的科學素質,對於增強公民參與社會和經濟發展的能力,改善生活質量,對於建設創新型國家,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科學教育承擔著培養公民科學素質的重任。早期科學教育對每個人科學素質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科學對人們認識世界起著關鍵的作用。

兒童自小就會形成對周圍世界的看法,而這些看法經常是不符合科學原理的。因此,及早對他們進行科學教育,有利於幫助他們建立一些基本的科學概念,發展科學思維和語言能力,培養科學態度。小學科學課程承擔著培養小學生科學素質的責任,並應為他們繼續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必須在義務教育階段小學 1~6 年級設定科學課程。《全日制義務教育科學(1~6 年級)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標準》)是小學科學課程建設的綱領性檔案。《標準》所規定的課程目標和內容標準是每一位小學生在該階段應該達到的基本要求。

《標準》是小學科學教材編寫的依據、教學的依據以及教學評價的依據。

一、課程性質

小學科學課程是一門以培養學生科學素質為宗旨的義務教育階段的核心課程。科學素質的培養是義務教育的重要任務。小學科學課程實施**式的科學教育,通過引導學生體驗科學**過程,初步形成對科學的認識,從而最有效地達到培養學生科學素質的目的。

**式科學教育,能夠讓學生通過親自收集資料,參與實證、討論和辯論,建構和理解主要的科學概念;體會到人類通過觀察、實驗和推理來獲取正確的知識,並了解科學知識是相對穩定並不斷發展進步的。**式科學教育,還能夠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和運用科學語言進行表達和交流的能力。學生有了參與**活動的親身體驗,也有利於他們對科學精神的理解和培養,學會尊重事實,尊重和欣賞不同的意見,養成科學的生活方式,並對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係有基本的了解。

小學科學課程還應為學生進一步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部分學生在成年以後,會從事與科學技術直接相關的工作。實施**式的科學教育能夠保護學生對自然的好奇心,激發他們對科學的熱愛,這對他們今後進入高一級學校的學習,以及未來的職業選擇都是至關重要的。

小學科學課程是一門具有活動性和實踐性的課程。小學科學課程把**作為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方式。學生要在**過程中理解科學概念,掌握科學方法,培養科學態度。

在活動中學習科學,既是課程內容本身的要求,也符合兒童認知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小學科學課程的活動性表現在強調通過兒童親身經歷科學活動學習科學知識,促進科學態度的發展。

科學**是重要的社會實踐活動。小學階段科學概念的建構強調從學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實際出發,**活動盡量與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相聯絡。小學科學課程還包括設計與技術的內容,學生可以在理解科學概念的基礎上,發揮自己的創造能力、動手能力和藝術表現能力,進行解決實際問題的嘗試。

小學科學課程是一門具有綜合性的課程。小學科學課程的綜合性首先表現在學科內容的綜合上。小學科學課程中,將自然科學各主要領域的基礎內容,包括物質科學、生命科學、地球與空間科學領域的知識,綜合在一門課程中,能夠更好地體現自然科學共同的學科背景、思維方式以及學習方法。

小學科學課程的綜合性還表現在學習內容與學習經驗的綜合,動手和動腦的結合,以及科學知識學習與社會實踐的結合上。

小學科學課程是一門與其他學科有密切聯絡的課程。進入 21 世紀,科學技術已經成為社會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文化也對社會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語文課程中包含了許多與科學有關的內容以及科學家的故事。

科學課程也要求學生運用語言對**過程和結果進行表達和交流。

科學課程可以豐富學生的詞彙,培養他們語言的準確和精煉,提高他們表達和辯論的能力,有效地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發展。科學和數學學科有著天然的聯絡,科學課程特點之一就是定量表達和使用邏輯推理。數學可以在科學**中作為資料處理和分析的工具,而科學課程又為數學的應用提供了例項。

因此,小學科學課程不僅可以為 7~9 年級理科課程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而且對小學階段其他課程的學習也具有促進作用。

二、課程基本理念

1、小學科學課程面向全體學生。

科學課程致力於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目標,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義務教育階段的科學課程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每位學生都能獲得良好的科學教育。無論學生之間存在著怎樣的地區、民族、性別、經濟和文化背景的差異,或者個體條件的不同,科學課程都應為每一位學生提供公平的學習和發展的機會。

小學科學課程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為宗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掌握基礎的科學知識,發展科學思維和語言能力,獲得科學**的有關技能和方法,培養熱愛科學、善於思考、求真務實、互助合作、保護環境和呵護健康的生活態度,是科學課程的主要任務。

科學課程還要著眼於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係,讓學生了解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會對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科學技術的應用必須考慮科學道德和倫理的選擇。

小學科學課程以**式學習為主要的學習方式。**式學習不是一種單一的、刻板的教學過程,而是一組具有自己獨特特點的有效教育方法,不僅在科學教育裡能夠運用,而且在其他課程的教學中也能發揮很好的作用。**式的學習方式和科學課程有著天然的聯絡,**是科學家探索和了解自然、獲得科學知識的主要方法。

以實證為基礎,運用資料分析和邏輯推理,公開研究結果,接受質疑,不斷更新和深入,正是科學研究的特點。

**式學習方式的主要特點是學生親自收集和獲取資料和資料,有時也包括運用已經證實的第二手資料;在實證的基礎上進行邏輯推理和思考,聯絡自己的經驗和有關的理論,作出判斷和結論;通過交流、討論、辯論和再思考,逐步建立起對科學概念的理解,而不僅僅是依靠聽講來接受科學概念。**式學習需要在教師引導、組織和支援下進行。

小學科學課程要向學生提供充分的**式學習的機會,引導學生親歷科學**的過程。在小學科學課程中也需要採用其他形式的教學方法,如講述、示範、觀摩,利用廣泛存在於學校、家庭、社會、大自然、網路和各種**中的多種資源進行科學學習。

小學科學課程中,學生是主動的學習者。近幾十年來學習科學研究揭示了兒童發展和學習過程的許多規律。研究表明,兒童生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強大的學習能力,教育需要為他們的發展提供機遇。

學習科學研究還表明,只有在學生主動學習的情況下,學習過程才能有效地發生,包括概念的擴充套件和建構以及錯誤概念的抑制和轉變。學生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學會調節自身的學習;能夠獨立和合作學習,克服學習過程中的困難,並逐漸意識到自身的思維過程和學習的策略與方法,成為乙個具有終身學習能力的學習者。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應該成為教學活動的中心。要充分估計學生的學習能力,保護他們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熱情,尊重他們的經驗差異和學習特點,為他們設定合適的學習途徑和評測方法,引導他們主動地**。

小學科學課程中,教師是學習過程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以學生為中心組織教學活動,並不意味著學生自發地和自主地**,更不意味著降低教師在學習活動中的作用,而是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習科學研究不僅揭示了兒童的發展潛能,還證明了學生的學習環境,包括家庭、學校、教師、同伴和社群文化會對學生的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當學生進入學校以後,教師成為他們學習環境的重要提供者。在**式學習活動中,需要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組織和支援作用,讓學生主動而有目的地進行**式學習。教師需要通過自己的示範和與學生的互動,以及組織學生和學生之間的討論和辯論,將學習引向深入。

小學科學課程採用有利於促進學生發展和科學素質形成的評測體系。對學生學習的評測,為課程目標的實現起到重要的導向作用。評測應有利於學生健康發展,有利於課程各項目標的實現;既要關注學習結果,也要關注學習過程。

評測內容應該是全面的,包括科學素質的各個方面。評測包括對學習的形成性評測和總結性評測,應以形成性評測為主;並考慮採用多種方式和多個主體的評測方法。

三、課程設計思路

小學科學的課程設計和標準制定遵循國家的教育方針和有關新課程改革的政策,力求體現科學性、先進性、繼承性和實用性。本標準分為四個部分,包括前言、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和實施建議,分別闡述了小學科學課程的作用、性質、理念、目標、學習內容、實施建議等方面,體現了整個課程的設計思路。

在前言部分,首先闡述了當今時代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係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因而國家對公民必須具備的科學素質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近幾十年來,學習科學研究不僅揭示了兒童學習科學的強大潛力,還強調了從小培養兒童科學素質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這些都是小學科學課程設定的依據。

小學科學課程承擔著培養小學生科學素質的責任,並應為他們繼續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據此決定了小學科學課程的性質。小學科學課程應該是一門以培養學生科學素質為宗旨的義務教育階段的核心課程;是具有實踐性、活動性和綜合性的課程;並與小學階段的其他課程有著密切的聯絡。

課程的基本理念體現了義務教育階段實現教育普遍性和公平性的要求;體現了促進學生科學素質全面發展的要求。同時,將近幾十年來有關學習科學研究的成果,包括**式教育方法,以學生為中心、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過程,圍繞主要科學概念組織教學,運用促進學生發展的評價方式等新的教育理論,體現在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中。在課程的基本理念中,還強調了**式科學教育並不意味著教師作用的降低,相反地,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學過程需要在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進行,教師的引導和支援對**式科學教育是至關重要的。

小學科學教材分析

富陽市新登鎮中心小學袁立成 各冊教材單元分布及課題 總體印象 每冊四單元,三四年級每單元7課,五六年級每次8課。相對來說三四年級教學任務較重。課題目標指向性較強,如五年級的部分課題,堅硬的岩石會改變模樣嗎 土壤中有什麼 雨水對土地的侵蝕 什麼樣的土地容易被侵蝕 下沉的物體會受到水的浮力嗎等。教材內容...

讀美國小學科學教材

當前科學技術迅猛發展,新科學新技術不斷湧現,學校的教學內容和方法已不能完全適應這一發展。如何根據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來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充實先進的科技知識,已成為目前全球性的研究課題,各國都在進行這方面的探索。我國要實現社會主義建設的現代化 教育的現代化,就應該了解世界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趨...

小學科學課程與教材培訓講稿

小學科學教材分析 富陽市新登鎮中心小學袁立成 各冊教材單元分布及課題 總體印象 每冊四單元,三四年級每單元7課,五六年級每次8課。相對來說三四年級教學任務較重。課題目標指向性較強,如五年級的部分課題,堅硬的岩石會改變模樣嗎 土壤中有什麼 雨水對土地的侵蝕 什麼樣的土地容易被侵蝕 下沉的物體會受到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