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資源管理 複習參考題0 列印版

2022-06-04 03:42:02 字數 4997 閱讀 2890

★1、資訊資源管理:

指管理者為達到預定的目標,利用現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來研究資訊資源在經濟活動和其它活動中的利用規律,並依據這些規律對資訊資源進行規劃、組織、協調、配置和控制的活動。

國外:①管理哲學說 ②系統方法說 ③管理過程說 ④管理活動說

資訊資源管理的目標:(狄保爾德的觀點)

1、建立環境,只允許相關的資訊進入公司的決策活動中。

2、實施一系列措施,使生產、蒐集資訊的費用能與利用資訊後應獲得的效果相比較。

3、改變觀念和政策,使資訊在企業的商業活動和管理活動中能被視為一種重要的財產。

4、用資訊科技前,先對需求分析,而不是與此相反。

5、使資訊管理者的地位合法化

6、為所有的管理者及職員提供培訓、教育和公升職的機會,使他們能夠掌握有關資訊資源管理的技能

7、吸收使用者參與系統的設計及有關的決策,使其能對資訊生產活動及人員、裝置等資源負責。

★2、it架構的演進:

①主幹機②微機③分布式資訊系統④無所不在的時代

目前流行的it架構:

①以資料為中心的架構,強調資料的一致性和質量

②流程驅動的架構,關鍵是更靈活 :確定流程戰略、定義和設計流程、執行

③安全的架構 ,要盡早考慮安全性

④輕便開放的架構,新型it系統的口號

⑤面向服務的架構,新型it系統的口號。

⑥基於需求的架構,清晰地劃分服務等級

⑦無時無處不在的架構,隨時隨地獲取資源

★3、日本學者所提出的研究管理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視野的創造或遠景的創造,使組織成員自我蛻變階段,其主要工作是:①設定主題,主題大都和組織目標有關 ②實施意識研究及培育解決問題的思考力 ③職務與職位調整 ;

第二階段為突破個人知識的侷限,激發成員潛能階段,其主要工作是:①強調研究要付諸於行動,而非流於口號 ②分設業務型與專題型組織 ③確定個人錯誤容許度,達成合理授權,以使成員努力超越自我;

第三階段為研究者體驗融入創新的文化,使創意具有調和性與結合性階段,其主要工作是:①創造is的核心功能或技術 ②結合個人的超越性與自律性,追求企業的新目標

③通過獎勵促進知識交流或分享,並促進研究方法、工具或系統共用。

**以知識為核心的網路化管理有兩個內涵:其一是通過先進的計算機技術、資訊科技將研究者聯絡起來的網路技術基礎;其二是借助這個網路技術基礎。研究者進行交流和協作的過程,整合研究者的經驗、知識以應付is研究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資訊系統研究管理的模式:各種以任務為中心的、進行動態協作的專案團隊。

★1、資訊資源管理:

指管理者為達到預定的目標,利用現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來研究資訊資源在經濟活動和其它活動中的利用規律,並依據這些規律對資訊資源進行規劃、組織、協調、配置和控制的活動。

國外:①管理哲學說 ②系統方法說 ③管理過程說 ④管理活動說

資訊資源管理的目標:(狄保爾德的觀點)

1、建立環境,只允許相關的資訊進入公司的決策活動中。

2、實施一系列措施,使生產、蒐集資訊的費用能與利用資訊後應獲得的效果相比較。

3、改變觀念和政策,使資訊在企業的商業活動和管理活動中能被視為一種重要的財產。

4、用資訊科技前,先對需求分析,而不是與此相反。

5、使資訊管理者的地位合法化

6、為所有的管理者及職員提供培訓、教育和公升職的機會,使他們能夠掌握有關資訊資源管理的技能

7、吸收使用者參與系統的設計及有關的決策,使其能對資訊生產活動及人員、裝置等資源負責。

★2、it架構的演進:

①主幹機②微機③分布式資訊系統④無所不在的時代

目前流行的it架構:

①以資料為中心的架構,強調資料的一致性和質量

②流程驅動的架構,關鍵是更靈活 :確定流程戰略、定義和設計流程、執行

③安全的架構 ,要盡早考慮安全性

④輕便開放的架構,新型it系統的口號

⑤面向服務的架構,新型it系統的口號。

⑥基於需求的架構,清晰地劃分服務等級

⑦無時無處不在的架構,隨時隨地獲取資源

★3、日本學者所提出的研究管理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視野的創造或遠景的創造,使組織成員自我蛻變階段,其主要工作是:①設定主題,主題大都和組織目標有關 ②實施意識研究及培育解決問題的思考力 ③職務與職位調整 ;

第二階段為突破個人知識的侷限,激發成員潛能階段,其主要工作是:①強調研究要付諸於行動,而非流於口號 ②分設業務型與專題型組織 ③確定個人錯誤容許度,達成合理授權,以使成員努力超越自我;

第三階段為研究者體驗融入創新的文化,使創意具有調和性與結合性階段,其主要工作是:①創造is的核心功能或技術 ②結合個人的超越性與自律性,追求企業的新目標

③通過獎勵促進知識交流或分享,並促進研究方法、工具或系統共用。

**以知識為核心的網路化管理有兩個內涵:其一是通過先進的計算機技術、資訊科技將研究者聯絡起來的網路技術基礎;其二是借助這個網路技術基礎。研究者進行交流和協作的過程,整合研究者的經驗、知識以應付is研究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資訊系統研究管理的模式:各種以任務為中心的、進行動態協作的專案團隊。

★4、資訊中心的組織結構:

資訊中心由資訊系統維護(網路組、軟體組、硬體組)、資料管理組、業務組和行政管理組組成。

資訊中心的職能:

1.網路組,負責網路的維護和擴容,保證資訊網的暢通無阻,以及網路系統的安全保密;

2.軟體組,由網路管理員負責伺服器的資源優化配置,使用者授權,網路監控;

3.資料庫管理組,制定資料備份,承擔災難性恢復任務,確定資料備份方案,以最合理的代價換取在災難發生後資料損失最小或沒有損失;

4.業務組,及時給資訊中心反饋資訊,在資訊系統的執行管理工作中有著管理、使用資訊的雙重身份,為資訊系統的正常執行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5.行政組,負責資訊中心日常管理工作,承擔收集各層次使用者對資訊系統的意見,並及時通知有關小組的工作,起著資訊系統故障諮詢中心的作用。

★5、it外包的收益和風險。

收益:①降低成本 ②提高質量 ③增加靈活性 ④集中核心能力 ⑤分散風險 ⑥改進績效責任

風險:①成本下降有限 ②降低創造力 ③喪失技術能力④培育競爭對手 ⑤其他風險:失去控制權、增加依賴性、增加受攻擊性、增加業務難度、降低經濟效益。

★6、對it投資的價值評價的演進。

20世紀60年代it的花費被當做成年預算的花費。開發新系統也好,維護舊系統也好,均是按照一項一項來評估。很少作為一種it資金加以評估。

引入微機以後,終端使用者和決策支援應用的擴充套件,使得簡單地用資金**法萊進行評估已無效了。新方法是測量個人的生產率和決策的質量。例如,每個雇員的銷售量和顧客的滿意度。

這種應用就不僅要求在技術上可行,而且要求使用人要會用。所以能否實現這種效益已不再it部門的控制之下。這種效益也更加難以估計,尤其在事先。

20世紀80年代以後更強調使用it支援企業戰略,使it評價更加困難。。評價戰略要有正式的戰略和策略計畫,技術的開發別看成實現戰略的一種成本。所以it評價變成了評價戰略本身。

90年代,三種it應用效益,即過程效能改善、個人效率和決策質量、競爭優勢等,被繼續用來確定it的價值源。

★7、資訊系統執行管理的目標和策略。

目標:①能夠保證構想出一種有效機制,並得以實施;

②能夠保證新系統的發展適合長期的維護;

③能夠保證充分利用內部/外部資源進行決策;

④能夠確定在何種程度上提供資訊服務

策略:制訂執行管理階段的綱領,包括執行管理階段的投資規劃,專門執行管理機構的設定,人員的配備和崗位職責,管理制度的制定,執行結果的評價分析等;(更重要的是對技術管理方面的策略,在資訊系統的執行階段將是資訊不斷積累和膨脹的過程,如何保證資訊的安全保密,如何選擇儲存技術和儲存裝置等,都必須制定相應的策略。)

★4、資訊中心的組織結構:

資訊中心由資訊系統維護(網路組、軟體組、硬體組)、資料管理組、業務組和行政管理組組成。

資訊中心的職能:

1.網路組,負責網路的維護和擴容,保證資訊網的暢通無阻,以及網路系統的安全保密;

2.軟體組,由網路管理員負責伺服器的資源優化配置,使用者授權,網路監控;

3.資料庫管理組,制定資料備份,承擔災難性恢復任務,確定資料備份方案,以最合理的代價換取在災難發生後資料損失最小或沒有損失;

4.業務組,及時給資訊中心反饋資訊,在資訊系統的執行管理工作中有著管理、使用資訊的雙重身份,為資訊系統的正常執行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5.行政組,負責資訊中心日常管理工作,承擔收集各層次使用者對資訊系統的意見,並及時通知有關小組的工作,起著資訊系統故障諮詢中心的作用。

★5、it外包的收益和風險。

收益:①降低成本 ②提高質量 ③增加靈活性 ④集中核心能力 ⑤分散風險 ⑥改進績效責任

風險:①成本下降有限 ②降低創造力 ③喪失技術能力④培育競爭對手 ⑤其他風險:失去控制權、增加依賴性、增加受攻擊性、增加業務難度、降低經濟效益。

★6、對it投資的價值評價的演進。

20世紀60年代it的花費被當做成年預算的花費。開發新系統也好,維護舊系統也好,均是按照一項一項來評估。很少作為一種it資金加以評估。

引入微機以後,終端使用者和決策支援應用的擴充套件,使得簡單地用資金**法萊進行評估已無效了。新方法是測量個人的生產率和決策的質量。例如,每個雇員的銷售量和顧客的滿意度。

這種應用就不僅要求在技術上可行,而且要求使用人要會用。所以能否實現這種效益已不再it部門的控制之下。這種效益也更加難以估計,尤其在事先。

20世紀80年代以後更強調使用it支援企業戰略,使it評價更加困難。。評價戰略要有正式的戰略和策略計畫,技術的開發別看成實現戰略的一種成本。所以it評價變成了評價戰略本身。

90年代,三種it應用效益,即過程效能改善、個人效率和決策質量、競爭優勢等,被繼續用來確定it的價值源。

★7、資訊系統執行管理的目標和策略。

目標:①能夠保證構想出一種有效機制,並得以實施;

②能夠保證新系統的發展適合長期的維護;

③能夠保證充分利用內部/外部資源進行決策;

④能夠確定在何種程度上提供資訊服務

策略:制訂執行管理階段的綱領,包括執行管理階段的投資規劃,專門執行管理機構的設定,人員的配備和崗位職責,管理制度的制定,執行結果的評價分析等;(更重要的是對技術管理方面的策略,在資訊系統的執行階段將是資訊不斷積累和膨脹的過程,如何保證資訊的安全保密,如何選擇儲存技術和儲存裝置等,都必須制定相應的策略。)

資訊資源管理複習

資訊資源管理複習資料 007 一 基礎填空部分 1 在對資訊系統的效能進行評價的系統效率指標中,用單位時間內所能完成的工作量衡量的指標是吞吐量。2 質量管理先後經歷的三個發展階段是 質量檢驗階段 統計質量控制階段和全面質量管理階段。3 以db開始的標準代號表示這種標準是地方標準 4 為了防止意外或人...

資訊資源管理複習題

一 選擇題 1 目前在我國,各級 部門在資訊資源管理過程中的主要職責是 a.向社會提供資訊服務b.從政策上指導資訊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c.直接從事資訊資源的開發和管理 d.研究制訂資訊資源開發的標準和規範 2 資訊對於現代社會的經濟活動是一種重要的 a.物質資源b.非物質資源 c.可再生資源d.不可再...

自考資訊資源管理歷年真題列印

全國200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資訊資源管理試題 一 單項選擇題 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在工業化時代,社會組織和個人賴以生存與發展的戰略資源是 a.材料與資金b.資金與能源c.材料與人力 d.材料與能源 2.可再生資源又可以稱為 a.第一資源b.物質資源c.第二資源d.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