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言行脫節怎麼辦

2022-07-09 09:12:03 字數 1630 閱讀 7147

正遠小學蔡國壽

在對小學生進行良好行為習慣及個性品質的培養中,我們十分重視言行一致的教育,但收效往往不盡人意。小學生言行脫節,究其原因:一是良好的道德信念未形成;二是在評價自己行為和別人行為時,雖知什麼是對錯,什麼應該,什麼不應該,但此時的情感體驗較差,故而,不願去把「知」轉化為「行」;三是道德意志薄弱,缺乏一致性和一貫性的行為訓練。

小學生言行脫節是思品教育中的常見現象,作為教師,要正確認識,不要有任何洩氣行為。那麼,對此,我們該怎麼辦呢?

1、首先要提高道德認識,形成道德信念。

心理學研究表明,任何一種道德品質都包含有一定的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為四種要素。四者之間相互聯絡彼此促進。可以這樣說,道德認知是道德情感產生的基礎;道德情感又影響道德認知的傾向;道德意志是道德行為產生的催化劑;道德行為是在道德認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指導和影響下通過練習或鍛鏈形成的;同時通過道德行為又可鞏固發展道德認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

在培養小學生的道德品質時,不僅讓學生知道應怎樣做,而且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有些小學生言行脫節,主要就是道德認知模糊,不知什麼是對錯,什麼是美醜,以致於錯把魯莽當勇敢,在學校與在家裡表現不一樣。這就要求教師要「曉之以理」,提高他們的道德認識水平,並逐漸形成正確的道德信念,從而促進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

比如:培養學生愛勞動的行為,教師可通過班會、課外活動等形式讓學生認清勞動的意義和作用,並把學生對勞動的最初認識上公升為帶有社會意義的一種信念。這樣,就會增強學生勞動的自覺性,也就不會出現部分學生在校內是勞動積極分子,在校外(特別在家裡)是四肢不勤的懶惰者了。

2、其次要培養道德情感,激發道德動機。

在培養小學生的良好個性品質的過程中,僅僅讓其「知」之深永遠不夠,還必須讓其「愛之切」。小學生接受要求容易,落實要求卻很難。教師必須想方設法讓學生把聽到的道理及要求轉化為個人的內心需要,激發其道德動機,從而產生強大的內驅力,同時讓學生在正面的實踐活動中獲取良好的情緒體驗,有了良好的情緒體驗,就可使小學生產生堅強的意志行為,作為教師就要運用「動之以情」的原則來培養他們良好的道德情感。

比如:當學生親眼見到自己做好事給班集體帶來好處,並受到師生的一致稱讚時,他就會產生愉悅的心情,就會有繼續做好事的動機。而這種強烈的道德動機猶如機器本身的強大動力。

在我們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我們就是用這種「動之以情」的方式轉化了許多「雙差生」。我堅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3、強化道德意志的訓練,注意行為習慣的練習。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雖能產生良好效果、但由於小學生年齡小,缺乏自制力,一些良好的道德行為不穩定,不鞏固,所以我們還應鍛鍊小學生的道德意志,使他們在行動中克服一切困難去產生良好行為,同時使一些良好的行為經過不斷有意練習而成為道德習慣,形成個性品質。欲達此目的,作為教育者,就要「練之以意,導之以行」。當然,意志訓練的方式要靈活多樣,要因人因時因地而異。

比如:可建立《班級公約》來規範小學生的言行;通過「角色扮演」培養小學生任意力集中等良好行為和個性品質。我們知道,大部分小學生言行脫節主要就是缺乏堅強的意志品德,若經常在一種良好的行為練習和實踐緞煉中進行,言行脫節的現象就完全能得到改觀,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行為習慣的形成是個性品質形成的關鍵,而關鍵的關鍵還在於「持之以恆」。

總之,小學生言行脫節是小學生成長過程中的一種常見現象,教師千萬不要認為他們都是「當面一套,背後一套」。正確認識到這一點,有利於我們增強工作的自覺性,從而順利地解決小學生言行脫節的難題。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小學生厭學怎麼辦

厭學是目前小學生諸多學習障礙中最普遍 最具有危險性的問題,是青少年最為常見的心理疾病之一,是導致輟學的最主要的因素,通過個人思考及查閱有關資料,我認為小學生產生厭學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 落後的教育觀念是造成學生厭學的本質原因 雖然早已實行小學免試直接公升初中的制度,但小學教育的應試壓力並未消...

小學生不寫作業怎麼辦

2.賞識法。即找學生其它方面的優點,加以表揚,給以肯定,讓其樹立 我是好學生,不應不完成作業 的意識。如我班有一男生,人比較聰明,但常常是做什麼事情都是慢性子。每天看見有太多的作業,就愁眉苦臉,乾脆就不做。針對這樣的學生,我採取了讓他每天收取作業的任務,監督全班同學的作業完成情況,這樣一來,早晨他不...

小學生上課愛插嘴怎麼辦

課堂上,教師正繪聲繪色地講課時,突然有學生插嘴打亂了教學程式。此時,教師該怎麼辦呢?是批評學生,還是善待他們的這一舉動呢?一 善待學生 插嘴 讓其傾吐生活的體驗 課堂上,當學生 教師 文字三者之間充分對話後,每個學生對文字的內容或多或少都有了一定的感悟。當學生發現自己對文字的體驗與別人不同時,會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