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一次課知識點整理

2022-08-23 21:57:03 字數 4092 閱讀 9055

第四章生產論

第一節廠商

一、廠商及其基本組織形式:

1、定義:

(1)又稱為企業,是生產的主體和生產活動的行為人

(2)把投入轉化為產出的生產經營性組織

(3)能夠制定獨立的生產決策並組織生產活動的單個經濟單位

2、基本組織形式:

(1)業主制:即單一業主制、個人企業

定義:個人獨資經營的企業組織

特點所有者和經營者為同乙個人,即出資人,也稱個人企業家

個人切規模較小,易於管理,決策靈活自由

因規模受限,不利於生產發展,風險較大,容易破產

(2)合夥制:合夥企業

定義:兩個人以上通過契約進行合夥經營的企業組織

特點比個人企業資金多、規模大

因多人參與經營管理,分工和專業化程度超過個人企業

有契約關係不穩固、協調成本大的缺點

(3)公司製:公司企業

定義:按照公司法設立並經營的具備法人資格的企業組織

地位:目前最廣泛的一種企業組織形式,一種現代企業組織形式

特點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由股東所有,由總經理負責經營運作,充分加強分工和專業化;

易於進行融資,資金**廣泛:通過發行**或公司債券方式募集資金,資金最雄厚。

問題:內部管理協調問題、經營者和股東利益不一致問題

分類有限責任公司:破產清算以註冊資本為限

股份****:屬有限責任公司的一種,上市股份****

二、企業的本質

交易成本:圍繞交易契約所產生的成本。

分為:1、簽約時雙方面臨的偶然因素帶來的損失。

2、和簽訂、監督和執行契約的成本。

市場的優勢:1、規模經濟和降低成本; 2、提供中間產品的單個**商面臨著眾多的廠商需求者,因而銷售額比較穩定。3、中間產品**商之間的競爭,迫使**商努力降低成本。

企業的優勢:1、廠商自己生產部分中間產品,降低部分交易成本。

2、某些特殊的專門化裝置,必須在內部專門生產。

3、廠商長期僱傭專業人員比從市場上購買相應的產品或服務更有利。

企業的本質:企業作為生產的一種組織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是為降低交易成本而對市場的一種替代。

不完全資訊,使得不確定性和資訊不對稱存在,從而導致產生了交易成本,進而使市場與企業的並存。

三、廠商的經營目標:時期不同,目標不同,追求最大化利潤

1、利潤最大化:

(1)地位:基本生存原則和首要目標

(2)意義在許多方面相當成功地解釋和**了企業的行為

競爭生存原則:利潤用於發展自身

2、企業經營目標的多元化:

(1)其他目標:企業規模最大化、銷售額最大化、經理自身利益最大化、職工人均收入最大化(保留自身員工,尤為高科技企業)、短期內搶占市場和占有市場份額

(2)原因:不確定的市場狀況使廠商不能完全掌握產品的市場需求情況,未必掌握生產要素的**變動情況;因此廠商的經驗性做法是,以銷售收入最大化或市場銷售份額最大化取代利潤最大化的目標

大部分廠商都是公司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立導致所有者和經營者目標可能出現差異:所有者和經營者是委託人與**人的關係,資訊不對稱

3、長期來看:經常偏離利潤最大化目標的廠商或企業一定會被市場上其他競爭者淘汰,進而退出市場競爭

第二節生產函式

一、生產函式

1、生產:(1)生產是對各種生產要素進行組合以製成產品的行為

(2)生產活動:將生產要素投入轉變為產品的過程

2、生產要素:

(1)勞動:人在生產過程中提供的體力和腦力的總和

(2)土地:自然資源,包括地上和地下的

(3)資本:能夠帶來利潤的一切物品,包括實物資本和貨幣資本

(4)企業家才能:企業家建立和經營企業的才能

3、生產函式:

(1)定義在生產技術給定的條件下,一定時期內產品產出量與生產這種產品所需要投入的要素量之間的關係

一定時期內,在技術條件不變得情況下,廠商投入生產要素數量和最大產出數量之間的關係

(2)假定:原因——生產函式總是以一定的生產技術水平或技術條件為基礎的

企業經營管理得好,一切投入要素的使用都是非常有效的

技術水平給定

(3)公式:假定x1,x2,...,xn順次表示某產品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的n種生產要素的投入數量,q表示所能生產的最大產量,則生產函式可以寫成 q=f(x1,x2,…,xn)

若以l表示勞動投入數量,以k表示資本投入數量,則生產函式寫為:q=f(l,k)

第三節一種可變生產要素的生產函式

生產理論分短期和長期,劃分是以生產者能否變動全部要素投入的數量作為標準。

一、一種可變生產要素的生產函式

假定資本投入量是固定的,用k表示,勞動投入量是可變的,用l表示,則生產函式可以寫成:q=f(l,k)也被稱為短期生產函式。

二、總產量、平均產量和邊際產量

1.總產量、平均產量和邊際產量的概念

勞動的總產量(每一勞動投入量對應的最大產量) :tpl=f(l,k)

勞動的平均產量(平均一單位勞動投入產生的產量):apl=tpl(l,k)/l

勞動的邊際產量: mpl=△tpl(l,k)/ △l 或 mpl= △tpl(l,k)/ △l

每增加一單位生產要素投入量所導致的總產量的增加量

每增加一單位勞動投入所增加的產量

三、邊際報酬遞減規律:在技術水平不變的條件下,在連續等量地把某一種可變生產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種或幾種數量不變的生產要素上去的過程中,當這種可變生產要素的投入量小於某一特定值時,增加該要素投入所帶來的邊際產量是遞增的;當這種可變要素的投入量連續增加並超過這個特定值時,增加該要素投入所帶來的邊際產量是遞減的。

(1)定義:在一定的生產技術條件下,當其它投入保持不變時,一種生產要素的投入連續增加到一定數量以後,該要素邊際產量將出現遞減趨勢

(2)前提 :生產技術給定;其它要素保持不變,即技術係數可變;投入要素同等效率

(3)解釋:產品生產過程中投入的各種要素之間存在組合比例問題,即固定投入有乙個容量問題; 暗含最優要素投入組合,規定了不變要素投入和可變要素投入之間的比例。

可變要素投入量較小的時候,還未達到最優要素投入組合,邊際產量遞增

可變要素投入量增加到最優要素投入組合的要求,可變要素的邊際產量達到最大值

再增加可變要素,要素投入量會偏離最優要素投入組合,邊際產量出現遞減,甚至負產出

四、總產量、平均產量和邊際產量相互之間的關係

相同形狀特徵—先上公升,達到最大值後開始下降

(1)總產量與邊際產量:

勞動投入增加,邊際產量為正值,總產量增加;邊際產量為負值,總產量下降

邊際產量達到最大值,總產量出現拐點:邊際產量就是總產量曲線的斜率

邊際產量為零,總產量達到最大值

(2)總產量與平均產量:

總產量曲線上與原點連線的斜率為該點的平均產量,斜率達到最大值,平均產量達到最大值

(3)邊際產量和平均產量:邊際產量的變動快於平均產量

邊際產量大於平均產量,平均產量遞增

邊際產量小於平均產量,平均產量遞減

邊際產量等於平均產量,平均產量達到最大值:左側斜率增大,右側斜率減小

只要邊際量大於平均量,邊際量就會使得平均量公升高

只要邊際量小於平均量,邊際量就會使得平均量降低

五、短期生產的三個階段

第ⅰ階段:從o—l3階段,由於不變要素資本的投入量相對過多,生產者增加可變要素勞動的投入量是有利的。

第ⅱ階段:從l3—l4階段,生產者進行短期生產的決策區間。

第ⅲ階段:l4之後,可變要素勞動的投入量相對過多,省產者減少可變要素勞動的投入量是有利的。

1、平均產量和總產量均遞增的階段:

(1)位置:平均產量曲線上公升到最高點之前的階段

(2)特點:邊際產量一直大於平均產量,邊際產量為正值,總產量持續遞增

(3)廠商:不斷增加可變要素的投入,總產量總是增加的

2、平均產量遞減,總產量仍遞增的階段:比較理想生產階段,廠商進行生產決策的關鍵階段

(1)位置:平均產量持續遞減,總產量上公升到最高點之前的階段

(2)特點:邊際產量一直小於平均產量,邊際產量處於遞減階段但仍為正值,總產量仍遞增(3)廠商:增加可變要素的投入扔可提高產量

3、總產量下降的階段:

(1)位置:邊際產量曲線下降的橫軸以下的階段

(2)特點:邊際產量小於零,總產量遞減

(3)廠商:減少增加可變要素的投入,以便回到總產量遞增的階段。

第四章一次函式知識點

一 函式 1 函式的定義 重點 一般的,如果在乙個變化過程中有兩個變數和,並且對於變數的變數都有那麼我們就稱是的函式,其中是自變數,是因變數。理解函式的關鍵四點 1 有兩個變數 2 乙個變數變化,另乙個隨之變化 3 對於自變數每乙個確定的值,函式有且僅有乙個值與之對應 4 函式不是數,是過程中 的變...

第四章知識點

c a exploration 網路基礎知識 4 osi 傳輸層 4.0 本章簡介 4.0.1 本章簡介 第 頁 1 無論是本地還是全球,資料網路和 inter 都能為人們提供順暢 可靠的通訊,以此支援以人為本的網路。人們可以在一台裝置上使用多種服務來傳送訊息或者檢索資訊。電子郵件客戶端程式 web...

第四章知識點複習

一 對數及其運算 一 對數的概念及對數恒等式 1 在對數式中 n 0 a 0 且 a 1 負數與零沒有對數 2 loga1 0 3 logaa 1 4 5 二 對數的運算性質 如果 a 0,a 1,m 0,n 0 有 4 5 以上公式可以反過來用 換底公式 二 反函式 一 求反函式的基本步驟 1 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