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進小學資訊科技課堂教學的幾點意見 1

2022-08-31 22:21:08 字數 2920 閱讀 3712

隨著上海市二期課改的不斷推進和深入,資訊科技課程的教育理念和課程目標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廣大教師通過實踐和探索,積累了大量經驗,提高了教學水平。為保證《資訊科技課程指導綱要》的有效落實,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提出以下幾點改進課堂教學的意見:

一. 正確把握教學目標

小學階段資訊科技課程的課堂教學目標應從單一的知識與技能向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體系轉變,適當強化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根據《資訊科技課程指導綱要》的要求,資訊科技學科以學生資訊素養的形成過程為主線,以培養青少年具有能適應資訊社會需要的資訊素養為主要目標。教師應根據課程指導綱要、教材和學生的實際,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制訂單元、專案、活動或課時的教學目標。

教師應根據教學目標的三個維度,整體設計具體的課堂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應充分體現小學生資訊素養培養的要求,除了讓學生基本掌握教材所要求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外,重點強化以下幾方面:

引導學生循序漸進的掌握電腦、網路及簡單應用軟體的使用規律和特點,理解常用資訊科技工具的作用並掌握基本的使用方法,逐步具備進行資訊收集、處理、傳輸和表達的簡單技能,提高資訊收集的有效性、資訊判斷的準確性。每個單元、專案、活動或課時應該有其相對側重訓練和培養的重點。

引導學生通過生活、學習中各種資訊科技的應用,逐步認識資訊科技是乙個學習的工具、交流的平台、資料的空間;逐步形成對資訊科技的認識、理解、聯想和興趣,並能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資訊科技工具;逐步養成使用資訊科技提高學習效率的習慣。

引導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行為規範、合作意識和交流能力,了解並逐步做到自覺遵守資訊化環境中的道德準則。

二. 合理組織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教材是教學內容的重要載體之一。教師要在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目標的基礎上,深入分析教材,領會編寫意圖,合理安排內容。

教學內容的組織應該充分體現「做中學、做中悟」,加強觀察和體驗,將知識的學習、技能的訓練和能力的培養融入學生感興趣的專案或活動中。

在小學資訊科技課堂教學內容的組織方面,建議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可以以專案或活動的形式組織教學內容,在專案或活動中把知識、技能、能力有機地整合在一起。專案或活動的主題應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與知識背景;專案或活動的設計,應強調使用資訊科技解決實際問題;專案或活動的要求應融合「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要求。教師要編寫必要的專案、活動指導材料,制定必要的小組活動規則。

在專案或活動的設計中應包含一定的技能內容和要求。

根據小學階段學生認知和自我管理能力的特點,教師應組織好有較強針對性的學習資源,學習資源的載體可多樣化,內容應豐富、生動,使用應方便快捷。

教學內容的組織應突出重點、加強聯絡。工具和軟體的操作技能是資訊科技課程重要內容之一,應加強對其功能應用的理解,應考慮適當增加以下內容:對不同應用軟體的功能、作用及其適用範圍的了解;正確挑選合適的應用軟體幫助學習或活動;對不同應用軟體操作技能中的共性部分的理解和操作技能,作簡單的遷移。

三. 精心設計教學過程

小學資訊科技課程的課堂教學設計過程不必拘泥於一種或幾種固定的模式。要充分發揮教師和學生的創造積極性,靈活多樣的教學過程,提高學生興趣,增加學生的體驗和實踐,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講授和實踐體驗可以分別進行,也可以融合在具體的學習活動之中;具體的技術操作問題可以集中進行講解和實踐,也可以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逐步練習和提高對技術的理解。

在小學資訊科技課程的教學過程設計中,應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資訊科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從學生的導師、學習夥伴和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方面多發揮作用。教師要精心設計專案和活動,根據不同的教學物件合理安排好課堂教學計畫,使學生在符合自身發展特點的學習程序中,實現能力的循序漸進、知識的逐步積累、技能的日益嫻熟。儘量減少教師單向傳授的時間,增加學生自主學習和動手實踐的時間比例。

盡可能讓學生被動的學習活動變成主動、積極、生動、活潑的有意義的學習過程。通過增加師生間的互動,引導學生了解學習的目標、尋找並逐步掌握學習方法,養成自覺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自我評價的習慣,並能調整自己的學習程序,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計畫、方案、想法和觀點。

大力提倡**式學習,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在專案和學習活動過程中,通過主動的**,逐步形成知識間的關聯、技能和能力的遷移,逐步加深對資訊科技的理解和興趣,內化知識與能力,正確判斷各種資訊**。

提倡小組合作式學習,盡可能以小組的方式進行學習組織,讓學生通過資訊化環境中的小組合作學習的經歷,逐步知道、理解並自覺遵守小組隊團隊合作的規則,學會與小組成員形成共同的目標、學會溝通和交流,明確並能自覺履行自己在小組中個人的責任。教師在學生小組學習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資訊化環境中的小組合作學習習慣,規範學生的學習行為,強化每個學生在小組中的角色意識和責任感,並在不同的學習任務中,更換個人的角色。

四. 不斷改進教學評價

資訊科技課程教學評價的改革是落實課程目標的重要保證。要改變單一結果性評價的教學評價方式,充分發揮評價對學生資訊科技課程學習的激勵和導向作用。特別是對學生通過學習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表現與提高進行科學、客觀、公正的評價。

讓學生在主動參與、親身體驗評價的過程中,進行積極的自我反思、自我認識、自我調整。

要積極進行課堂教學評價的改革,並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提倡評價方式的多樣化。教師可以精心設計各類評價方式、評價量表和評價標準,通過多種評價方法和途徑,形成對學生資訊素養的綜合評價。

要積極推進過程性評價,可以建立學生學習成長檔案袋,通過學生自評、互評,以及對學習日誌、學習表現、學習作品的評價,形成過程性評價系統。過程性評價的指標體系可由學生和教師在開始學習活動前,針對整個專案學習過程共同制定。

過程性評價應防止片面理解為過程中的結果評價,而應突出過程中的表現評價、評價指標和評價標準的描述,要強調行為表現特徵,使之具有較強的操作性和公正性。過程性評價過程應成為學生養成客觀公正對待他人良好習慣的過程,也應成為培養學生誠信意識的過程。

資訊科技課程的結果評價要改變單一技能操作考核的形式,應在考核過程中,採用多樣的試題形式和要求,既要檢驗學生對技能操作的掌握情況,更應檢驗學生應用資訊科技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新意識。

資訊科技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資訊科技正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面對一系列新的變革,作為一名資訊科技教師,不得不對自己的教學做一點再思考。一 教學模式的轉變 有一些課,教師一堂課講下來,學生的操作時間竟然不到10分鐘,課堂教學效果可想而知。我想,在實踐中學會操作,才是資訊科技教學的正確途徑。因此,資訊科技教...

資訊科技課堂教學的幾點反思

作者 梁靜 雜文月刊 教育世界 2016年第12期進入21世紀,專業知識更新之快,使得一些專家昨天還是專業知識的權威,今天就可能落伍。使我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如果不努力實現在專業方面發展,將跟不上不斷變化的教育發展的新形勢。教育專業發展不僅要幫助教師更深刻 靈活地理解學科知識,還要幫助教師理解學習者的...

小學資訊科技課堂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 延吉市進學小學校教師 通訊位址 延吉市進學小學校 155 簡介 2014年加入教育工作,從事資訊科技教學工作並擔任一些電教方面的任務。剛剛加入教育工作的我,從事資訊科技課教學已經乙個年頭了,在這個過程中,讓我學會很多,也感悟很深。最初的時候,我以為資訊科技課就是教會學生如何去操作,上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