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走出新材料怪圈

2022-08-03 08:54:05 字數 1034 閱讀 2905

作者:王鍵

**:《中國經濟和資訊化》2023年第06期

換擋調速」、「1313戰略」、「統籌城鄉公升級版」……在成都市委經濟工作暨城鎮化工作會上,一些新鮮詞彙成為鎂光燈下的焦點。

談及「1313戰略」,成都經信委材料工業處副處長朱健感觸頗深。該戰略明確提出,成都將打造1個「層次分明、優勢突出、生態高效」的現代工業產業體系,3個發展層級,13個重點推進產業。他分管的新材料產業正處於該戰略的第二個發展層級,即加快發展。

截至2023年,成都市新材料產業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7.74億元,主營業務收入229.81億元,產業規模居中西部領先。

在新材料產業功能區方面,全年完成銷售收入110億元,工業增加值增幅超過20%。

難題重重

雖然交出了乙份不錯的答卷,但成都要想駛向快車道,就必須打破新材料產業發展「怪圈」。這也是橫亙在中國新材料產業發展的一座大山。

朱健對《中國經濟和資訊化》記者表示,國內新材料產業發展較國外而言相對落後,這導致在與其競爭時,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和技術來實現趕超。但是,一旦在某些領域形成突破,達到或者接近國外技術水平時,國外同類產品就會迅速降低**,衝擊國內新材料企業。「我們遇到過很多,比如液晶玻璃基板,我們不能做的時候,別人就賣天價,我們能做了,別人就降價,我們趕上了,別人就推下一代產品。

新材料產品不斷研發、技術不斷突破,雖然起到了壓低國外產品**的作用,讓中國產業發展整體受益。但企業的大量資金投入誰來買單呢?這是乙個大問題,不能老當民族英雄,民族英雄也要吃飯。

」除了資金脫節的問題,新材料產業還面臨市場脫節的苦惱。產品有市場才有利潤,我們分析了很多國際知名新材料企業,之所以他們效益好,因為他們研發的新材料產品是在成功運用推廣並且規模化的基礎上,再將主業收縮到材料領域,把邊緣領域留給別人去做,自己壟斷價值鏈高階。如果我們始終只做材料,材料的運用和下游沒有市場規模,沒有效益的支撐,也就沒有資金研發推出下一代產品。

朱健坦言:「現行的產學研體制機制需要改變,技術、資本、市場之間還需要橋梁,搞科研的人沒有資本,有資本的人不懂技術價值,出了產品不一定找得到市場,許多成果還停留在實驗室階段。有必要學習借鑑國外經驗,把智力資本、社會資本和市場運用有機的結合起來。」

促進學生作文評改教學走出新路

明庭壽我們所研究的初中學生作文評改,新就新在作文評價以學生的學習發展為本,整個過程完全由學生自主完成,它把一切為了學生的現在將來和未來寫在評價改革的旗幟上,使學生在 合作中形成積極態度,經受實踐錘煉,張揚個性,發展創新意識,養成健康的身心品質。它使得作文評改跳出以往找助手 打分數 完成批改任務的窠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