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文 臥龍湖濕地旅遊的生態發展策略研究

2022-11-01 13:33:06 字數 3698 閱讀 5836

'\r\n 摘要:臥龍湖濕地資源豐富、生態系統脆弱。通過開展生態旅遊 ,能有效保護濕地生態系統、提高民眾環保意識和帶動社群全面

。所以走生態旅遊的發展道路是臥龍湖濕地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在闡述發展生態旅遊的內在要求和臥龍湖濕地現狀的基礎上,提出促其發展的四項「生態化」策略。\ue004

關鍵詞:臥龍湖; 濕地;生態旅遊;策略\ue004

1 濕地與生態旅遊\ue004

濕地作為地球上的三大生態系統之一,其價值超乎人們的想象。然而,近幾十年來,由於各種因素的破壞,濕地是全球最受威脅的生態系統之一。為了保護濕地,同時讓更多的人能夠享用濕地資源,濕地旅遊走生態旅遊的發展道路是唯一的選擇,這也是旅遊業對

、人類、地球應盡的義務和責任。\ue003

1.1 生態旅遊內涵與特徵\ue003

1.1.1 內涵\ue004

「生態旅遊」一詞,不同學者從不同角度加以詮釋。目前國內關於生態旅遊的定義高達70多種,但將它們集中歸納起來看,其基本內涵可表達為: 生態旅遊是以生態學觀點和可持續發展思想為指標,以自然生態

和相關區域為場所,為體驗、了解、認識、欣賞,研究自然和文化而開展的一種對環境負有真正保護責任的旅遊活動,是專項旅遊的一種形式。\ue003

1.1.2 特徵\ue004

(1)保護性。與傳統旅遊業一樣,生態旅遊也會對旅遊資源和旅遊環境產生負面影響。但是,生態旅遊是針對傳統旅遊活動對旅遊資源和環境的負面影響而提出的,保護性是它區別於傳統旅遊的最大特點。

\ue004

(2)專業性。生態旅遊具有比較高的科學文化內涵,它要求旅遊設施、旅遊專案、旅遊路線、旅遊服務的設計和

均要體現出很強的專業性,以使遊客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回歸大自然的精神享受和滿足,啟發和提高遊客熱愛和保護大自然的意識,進而自覺地保護旅遊資源和環境。此外,專業性還體現在遊客的旅遊

上。\ue004

(3)參與性。生態旅遊的參與性主要體現在旅遊者和社群參與兩方面。生態旅遊可以讓旅遊者親身體驗大自然的奧秘,從大自然中獲得知識和樂趣,從而更加熱愛大自然,有利於自然與文化旅遊資源的保護。

社群公眾的廣泛參與是生態旅遊可持續發展戰略成功的前提與保證。只有當地居民意識到自己能夠參與到旅遊的各項開發、管理決策中,他們才會對旅遊開發持積極態度。\ue003

1.2 濕地走生態旅遊道路的意義\ue003

1.2.1 保護自然生態系統\ue004

濕地旅遊走「生態化」發展道路對旅遊活動的利益相關者和旅遊開發、利用的全程均提出「保護性」的主旋律。「生態化」的發展道路要求濕地旅遊的所有利益相關者, 都必須表現出對保護自然生態系統的意願與行為, 並有顯著的保護效果。同時,目前我國很多濕地都面臨著濕地資源開發和社群

發展等多重壓力,由於開發與利用不當,往往對濕地形成毀滅性的破壞。濕地旅遊的「生態化」道路不僅解決社群發展問題,更為重要的它將資源保護貫穿於開發利用的始終,實現了濕地資源的保護性開發。\ue003

1.2.2 增強民眾環保意識\ue004

生態旅遊所強調的是傳統旅遊所沒有充分重視的生態環境

功能。作為濕地生態旅遊的主要受益者之一的旅遊者,在享受濕地生態系統的同時,可以充分了解更多的生態與環境知識, 引發旅遊者對人與環境內外關係的進一步思考, 提高其環境保護意識。同時,隨著生態旅遊的不斷發展,教育物件從旅遊者迅速的發展至旅遊開發商、決策者、管理者等, 從而使濕地的環境教育的受益面更大。

此外,教育的手段已突破傳統的只靠旅遊者用心去感應,現已發展為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

等手段展示自然,隨之呈現的教育效果也大大提高。\ue003

1.2.3 帶動社群全面發展\ue004

濕地生態旅遊,同任何形式的旅遊活動一樣,對旅遊目的地而言都是一種經濟「注入」,都會對社會發展形成有效拉動。為了提高目的地的可進入性,社群**要做好以道路建設為代表的先期基礎設施建設

,從而全面推動社群建設進入乙個更快的非常規發展階段。此外,由於社群公眾的廣泛參與是濕地旅遊可持續發展戰略成功的前提與保證,必將促使社群公眾在濕地發展生態旅遊過程中,不僅獲得了就業機會、增加了收入,而且提高其環保意識、增加環保知識,使自身的素質得以提公升。特別是濕地為了保證可持續發展,必然會限制居民單純消耗濕地資源這種「不經濟」生產方式,這樣發展生態旅遊將成為社群一條更健康的發展道路。

\ue003

2 臥龍湖濕地現狀分析\ue003

2.1 自然地理特徵\ue004

臥龍湖是全省最大的內陸濕地,位於康平縣東關鎮境內,屬半人工半天然濕地。2023年經省**批准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是以保護水禽棲息地和水生物資源為目的的湖泊型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保護區範圍達112平方公里,東西長9公里,南北寬13公里,是包括水面、沼澤、塘、溼草地、灘塗組成的內陸型天然濕地生態系統區域。

2023年的調查顯示,湖區生物種群達到550多種,有水生植物48種、浮游植物154種、魚類39種、鳥類141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5種、二級重點保護鳥類19種。臥龍湖位生態系統敏感脆弱,是國家一級生態敏感帶,與一般濕地相比,它的生態功能尤為重要。同時,臥龍湖的地理位置很特殊,它是抵禦科爾沁沙地南侵和防風固沙的重要屏障,對於改善遼西北沙化地區的乾旱氣候、淨化環境、補充地下水和調解水生態迴圈起到重要的作用。

\ue003

2.2 濕地變化及原因分析\ue004

從圖1中可以看出,近幾年臥龍湖濕地的湖泊水面和沼澤具有明顯的減少趨勢,而耕地、草地則具有較明顯的增加趨勢。廣闊的湖面和沼澤草甸為多種多樣的動、植物提供了棲息、繁殖、停歇等場所,是生態環境良性發展的基礎。但是,2023年後,臥龍湖濕地面積加速縮小,濕生植被逐漸被旱生植被代替,沼澤草甸呈現了明顯的退化趨勢,出現了逆向演替現象。

耕地面積的增加嚴重加劇了生物多樣性的喪失;農藥化肥的使用造成濕地水汙染這都說明了臥龍湖濕地處於嚴重退化狀態。\ue004

\ue004

造成臥龍湖濕地這種劇烈變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高溫少雨是導致臥龍湖乾涸的重要自然因素外,人為的不當利用對臥龍湖形成了致命破壞。首先,從 1994 年~2000 年,瀋陽希貴集團先後在臥龍湖周圍修築了10m寬38km長的封閉堤壩,在外圍還有一道綿延55km長的環湖公路。為發展旅遊業,建設了碼頭、湖內堤壩、湖心島,分割了完整的生態系統,阻斷了入湖的水道,這一切不合理的開發加速了濕地退化。

此外,不科學的

生產方式違背了濕地生態系統與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規律 ,最終導致土地沙化。東西馬蓮河是臥龍湖濕地的主要補給水源,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人們攔截了臥龍湖的補給水源,發展經濟價值較大的水稻生產,因此奪走了臥龍湖的大部分水量。人們大面積圍墾臥龍湖周邊的土地,進行高密度種植,這樣導致土壤潛在生產力降低。

土壤的含水量、有機質和其它養分含量均呈下降。\ue003

3 臥龍湖濕地旅遊的「生態化」策略\ue003

3.1 規劃生態旅遊區,合理策劃旅遊線路\ue003

3.1.1 規劃濕地生態旅遊區\ue004

根據臥龍湖濕地的實際情況,把其空間劃分為三個生態旅遊區:核心生態保護區、緩衝遊覽區和密集遊覽區。\ue004

核心生態區為生態敏感區,應盡量避免人為干擾,實行全封閉保護,僅供科研人員使用。核心生態保護區的面積應該滿足主要保護物種的最小棲息面積。緩衝遊覽區主要功能是隔開核心生態區和密集遊覽區,用以緩解旅遊活動對核心生態區的影響。

緩衝遊覽區一般只進行一些與核心生態區活動相符的活動,主要包括研究、環境教育和培訓,或根據經營管理的需要所進行的其他有益的活動。緩衝遊覽區的邊界由重點資源保護區邊界與旅遊經濟效益所能允許的面積的最大邊界間的距離決定。區內可供遊覽,但嚴格控制遊客數量。

在區域內可設定一些隱蔽觀賞設施,但對設施的選址、設計均提出較為嚴格的要求。密集遊覽區為主要旅遊活動區,遊人活動集中,應採取有效措施保證人類活動對濕地生物的威脅最小。一些觀賞小道可設定在耕地周圍,保證濕地生物不受驚擾。

\ue003 '

旅遊應用文寫作學習總結

乙個學期轉眼就過去了,這個學期在黃小京老師的指導下,我們在十八週內完成了旅遊應用文寫作的學習,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從中我學到了許多知識,知道了旅遊應用文在今後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同時在我們的針對性的學習下,從開始簡單的資訊處理到現在的自己獨立寫總結,可以說大家都在無形的進步著。說實話,一開始對應用文寫作...

應用文的結構

教學目標 1 了解並把握結構的含義。2 掌握應用文結構的要素和要求。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重點 應用文結構的要素。教學難點 應用文結構的要素之層次。教學方法 自主閱讀法 講解法 練習法 教學過程和內容 一 匯入,明確本課學習任務 文章不講結構,就和語無倫次的人一樣,什麼也表達不清,所以文章必須注重結...

應用文的體裁

按2007年起全國普通高考新課程標準語文科考試大綱所界定的實用類文章,包括範圍較廣,指新聞 通訊 訪談 調查報告 傳記 社科 等,高考中主要應用於閱讀,而寫作上幾乎應用不到,因此本節不作節述,只扼要介紹傳統體裁分類下的說明文和常見應用文的體裁特點和寫作要點,因為在目前的高考寫作中可能會用到。一 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