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風險管理的我國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研究

2022-11-15 15:15:02 字數 4951 閱讀 7603

摘要:經濟正在迅速進步,與之相應的銀行業也在逐步改進和發展。從現狀來看,商業銀行面對劇烈的市場競爭,亟待通過完善內控的方式來提公升競爭實力,確保在行業競爭中獲得優勢地位。

近些年來,金融危機導致急劇的金融形勢變化,作為商業銀行有必要明確內部控制對於銀行本身的重要意義,在此基礎上強化實時性的風險管理。這是由於商業銀行的內控體系應當包括對於經營風險的管理,風險管理構成了核心的內部控制。做好全方位的風險管理,商業銀行才會體現同業競爭中的優勢地位,完善內部控制並且塑造優良的信譽。

為此,新時期的商業銀行有必要明確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關鍵點;結合內部控制的現狀,探求完善商業銀行風險監管的可行措施。

關鍵詞:風險管理;商業銀行;內部控制

受到金融危機影響,近些年來各國都面對較緊張的金融形勢。作為商業銀行,有必要對於信貸質量予以嚴格控制,從全面的角度入手來完善風險監管。商業銀行只有重視最根本的內部控制,才能保障信貸業務的長期穩定。

然而從目前來看,多數商業銀行都欠缺完善的信貸風險監管,與之相應的內控體系也缺乏健全性。由此可見,現階段的商業銀行如果沒有妥善處理內控與風險監管的關係,那麼很容易陷入誤區。健全內部控制,這樣做有助於商業銀行明確自身的長期目標,密切結合風險監管以及內部控制。

在確保商業銀行綜合監管的前提下,商業銀行將會擁有顯著的競爭優勢,在最大程度上杜絕經營風險對於銀行產生的干擾。

一、完善內控的重要意義

從本質上講,商業銀行通常承受較高的貨幣經營風險,因此有必要完善內控。商業銀行在構建內控體系的過程中,應當密切結合新時期的市場風險並且予以相應的防控。這是因為,商業銀行有效落實內部監管的水平直接決定了會計審核的精確性,與此同時也有助於商業銀行防控潛在的金融風險。

在披露會計資訊的基礎上,商業銀行將會逐步消除不對稱的經營資訊,從而確保利益相關者與上市銀行之間的平衡。在很大程度上,商業銀行充分披露資訊的做法有助於消除資訊不對等,從而顯著改善這種不對稱。在現階段的市場中,更多商業銀行都逐步意識到風險控制在內控系統中的關鍵價值,因而也開始嘗試著健全內控機制。

具體而言,健全商業銀行運營中的風險管理具有如下重要價值:

第一,風險監管中的內部控制具有較強的專門性,因而構成了專項技術。對於風險管理而言,內部控制應當體現專門性特徵。從現狀來看,銀行業現行的監管原則就包含了對於操作風險的全面防控和管理。

銀行如果能做到健全風險控制,那麼就意味著內控體系的全面改進。與此同時,完善的銀行內部控制也有助於強化風險監管。在內部控制中,關鍵點就在於依照最基本的準則來規範銀行執行,規範銀行的各項授權行為。

金融機構如果具備了優良的內控?c制,那麼將會收穫良好的資產質量並且確保穩健經營。

第二,確保內控的實效性可以幫助商業銀行收穫長期利潤,提公升綜合競爭實力。風險監管與內部控制的逐步完善有利於銀行獲得長期的利潤,確保銀行具有可信的財務管理報告和報表。商業銀行只有遵循最基本的內控流程和法規,才能有序防控銀行運營中的風險,在這種前提下逐步轉變認識並且完善體制。

經歷了次貸危機後,我國金融業仍持有良好的開放態度,同時也在獲得全方位的進步。受到次貸危機的警示,商業銀行不應當放鬆對於市場風險的警惕意識,而是有必要時刻明確這種風險,把握好內部控制與風險監管的內在聯絡。深化機構改革,與此同時也有必要完善內控,通過這種途徑來保證競爭實力的提高。

第三,健全風險管理的做法在根本上保障了商業銀行的有序執行,確保銀行執行中的安全性。商業銀行在本質上具有盈利的特性,為此商業銀行尤其需要構建完善的內控系統,同時也要設計合理有效的開放式內控目標。在新時期的金融形勢下,商業銀行不得不處理繁雜的金融業務。

近些年來,商業銀行也衍生了更多的表外業務,全球性的資金流動也給商業銀行帶來了衝擊。在資金流動的前提下,商業銀行有必要突顯風險控制在內控體系中的核心價值,以此來防控非授權的造假和欺詐行為。

二、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根本原則

新時期的全球化趨勢變得更加明顯,與之相應的資金流動也體現了全球化的特徵。作為商業銀行,內部控制與風險防範的關鍵點應當落實於杜絕造假和欺詐行為上。對於非授權的某些操作行為,商業銀行有必要予以禁止。

在動態化風險防控的原則指導下,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應當包含事前防控、事中風險控制、事後風險評價等很多環節。商業銀行應當設計明確的職責部門,指定專門人員負責內控的落實。在不同部門間,應當設定全方位的資訊反饋以及監督機制。

通過事前規範、事後核查以及事中審核等措施,彌補風險監管中的漏洞和缺陷。

商業銀行在管理和控制內部風險時,還應當堅持整體性的基本原則。這是由於,商業銀行對外展開的信貸業務與風險監管是密切相連的,二者不能被分割。構建風險管理體系的同時,商業銀行也不應忽視相應的信貸業務;在日常經營時,也需要依照實時性的風險控制原則來完善信貸業務。

商業銀行在展開各項業務時都需要依照最基本的風險導向,通過有機融合的方式來提公升綜合性的管理水準。只有這樣,商業銀行才能保證信貸工作的成效性,在戰略性的基礎上落實全面的信貸業務風險監管。

商業銀行落實有效的內部監管和控制,有利於確保綜合競爭實力的全面提高,同時也促進了健康和穩定的內控制度發展。在防範風險的探索中,商業銀行如果僅憑外部市場的監管還是不夠的,應當轉而尋求內控的健全。從目前來看,很多商業銀行都缺少必要的內控意識,因而內部風險的防控構成了銀行業的薄弱環節。

商業銀行應當樹立這種意識:銀行之所以很難獲得競爭優勢,根源很可能就在於內控的失效。健全風險防控機制,確保商業銀行能實現穩健執行,構建穩定的銀行金融網路。

三、商業銀行披露內部資訊的現狀

商業銀行在各年度報表中都闡釋了內控機制的具體落實狀況,同時也說明了內控機制的實效性以及合理性。然而,這些報表普遍欠缺詳細的表述,與之相應的表述內容也缺乏實質的具體性。對於內控落實的具體效果,年度報表並沒能予以詳細闡釋,因而也很難指出未來完善內控機制的相應措施。

從整體上看,年度報表中披露的商業銀行經營資訊仍欠缺詳細性和系統性,這種缺陷從根本上也反映了不夠完善的商業銀行風險控制。   早在2023年冬,證監會就頒行了與商業銀行有關的**資訊披露流程,同時也限定了年度報告的明確內容以及格式要求。在資訊披露的現行規則中,明確了商業銀行在披露內控資訊時的義務:

對於內控機制而言,商業銀行有必要描述內控制度的有效性以及合理性;在充分表述的基礎上,銀行有關人員還需要聘請或委託會計師來評價現行的風險監管機制。從風險監管系統本身來講,在評價合理性的基礎上商業銀行也需要給出全方位的完善建議。商業銀行在製作明確的報告之後,就可以把年度報告與評價報告一同交由**交易所和證監會來進行審驗。

如果報表體現了某種缺陷,那麼董事會有必要給予明確分析,監事會也需要披露與之相關的銀行資訊。從現狀來看,商業銀行在具體披露各年度的內部資訊時通常表現出如下缺陷。

通常情況下,商業銀行在披露各階段的經營資訊時,負有披露義務的主體應當包含監事會、董事會、註冊會計師以及商業銀行管理者。與之相應,商業銀行在給出詳細的審核報告時也應當明確資訊披露中的相關事項。對於內控的有效性或者合理性等層面,註冊會計師有必要給予相應的改進意見。

在這之後,上市銀行就可以製作年報正文,通過年報的方式來披露內控方面的銀行資訊。然而,目前很多商業銀行並沒有給出明確的資訊披露,從外在形式來講也存在較多缺陷。例如:

某些商業銀行在披露資訊過程中並沒能涉及到執行內控的效果,而董事會報告也沒有表述與之相應的內控效果。在監事會報告的內容中,對於內控執行也僅僅提及了表層內容,因而缺乏實質性的深入**。

四、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弊病和缺陷

商業銀行正在經歷逐步深化的全面改革,監管部門對其也增強了巨集觀監管的力度。在風險管理的前提下,商業銀行有必要建?o內控制度,管理者對其也要予以重視。

隨著形勢發展,商業銀行對其在披露內部資訊時的難點和缺陷給予了更多考慮,在深入**的同時也揭示了披露內部資訊不足的根源。對於上市銀行來講,在分析各年度報告時通常會發現單一化和固定化的資訊披露方式,因而披露資訊的方式欠缺多樣性。上市交易所已經制定了明確的商業銀行內控規則,然而商業銀行在披露年報商業資訊的過程中卻欠缺規範化和透明性。

首先,對於風險內控,商業銀行在具體操作時表現出多樣的措施和手段,然而卻並沒有確保內控效果的全面提高。對於負責人而言,只要完成許可權範圍內的義務就可以了,因而負責人最擔心的並不是內控的不完善,而是在自身權責範圍內發生重大事件。在檢查過程中,很多銀行負責人都忽視了實效,反而對於外在的檢查形式予以過多的重視。

在進行失職問責時,負責人通常也並不深究某些職員的責任,問責制度因而就會流於形式,欠缺必要的執行力度和效果。近些年來,商業銀行頻繁發生各類案件,多數案件根源都在於缺乏深層的檢查。如果停留於表層的檢查和處理,那麼很難真正明確責任**。

商業銀行對於控制力與創新力無法進行平衡,因而陷入了一放就亂、一控就死的惡性迴圈當中。

其次,商業銀行並沒有意識到風險防控的重要價值。在構建風險防控體系這方面,商業銀行很難依照現行定價體系來控制風險,同時也缺乏分客戶、分部門和分產品的定價系統。從本質上講,建立定價系統的關鍵應當落實於內部資金轉移與核算機制上,然而現今的商業銀行並沒有達到完善。

從貸款審核的角度來講,對於市場沒有進行全方位的詳細劃分,定性分析仍占有重要位置。由於不清楚現今的市場風險,導致某些銀行盲目搶奪市場;一旦遇到了風險,銀行又會憑藉簡單的辦法來抽回貸款。這種方式缺乏對於地區行業風險的慎重考慮,企業因而陷於長期困境中。

情況嚴重時,商業銀行將會因此而走向破產,或者積累較多的不良貸款。

再次,不健全的信用評價阻礙了內控的完善。商業銀行在落實風險管理時,不能缺乏信用評級的支援。從市場現狀來看,信用評級行業仍處在起步中,並沒有符合最基本的行業技術指標。

商業銀行在根本上應當構成生產資訊的中介,因此這類銀行通常擁有詳細的客戶信貸記錄以及其他資訊。但是可惜的是,多數商業銀行並沒能意識到自身優勢,更無法運用客戶資訊的寶貴資源。少數商業銀行設定了內部的信用評級,然而目前還是停留於缺乏人才的狀態下,沒有徹底擺脫打分卡的形式約束。

商業銀行通常都很重視定性化評價,忽視了定量評價。相比於國外銀行,國內多數商業銀行仍暴露了較大差距,沒有引進模型化的定量處理方式。

最後,薄弱的內控機制不利於商業銀行敏銳判斷風險。在商業銀行內部,內控機制構成了其中的薄弱環節,長期以來都得不到健全。為了防控外部性金融風險,商業銀行已經習慣於依賴其他行業對其實施監管,但是忽視了健全自身的風險防控。

實際上,銀行如果缺乏內控,那麼將會缺少最根本的立足點。商業銀行如果要獲得健全的內控,則要從全面的角度入手加以綜合考慮。對於內控系統,具體應當包含風險評估、活動控制、環境控制、自我監控和評估、資訊傳導機制等很多要素。

在coso報告中也描述了健全商業銀行內控的可行思路,給出了完善內控的具體框架。對於我國商業銀行而言,應當借鑑報告中設計的內控框架,結合自身實際加以改進。

基於操作風險管理視角的我國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研究

作者 鄧倩妮 商場現代化 2014年第18期 摘要 隨著我國對外資銀行進入中國金融市場的開放程度不斷提高,各大商業銀行不斷擴張業務,其管理複雜程度和面臨的風險隨之加大,這也對商業銀行的日常管理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但是,銀行的收益並不會因為操作風險變大而加大,操作風險的損失與收益沒有必然聯絡使得銀行的...

基於操作風險管理的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研究

摘要 目前,銀行業所面臨的風險大體可以概括為市場風險 信用風險以及操作風險。與信用風險 市場風險相比,操作風險管理在金融實踐中地位日趨彰顯。本文著眼於銀行業操作風險頻頻發生的現狀,在闡述了操作風險的概念 特點,以及內部控制的概念 目標 意義 和巴塞爾委員會對其的具體規定等基礎上,深刻 了操作風險管理...

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

二 信貸風險控制理論發展歷程 1 資產風險控制理論 此理論是早期商業銀行發展中形成的階段理論,這主要是因為早期商業銀行的業務主要集中在吸收活期存款專案,而活期存款的不穩定性造成銀行家們被迫將發展目光集中在資產管理業務上,為了應付客戶取款的需要,他們只能努力保證資金的流動性,更多的關注銀行自身資產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