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現象 來自心理學學習網

2022-12-03 12:03:01 字數 4945 閱讀 7651

每天都不停地學習,有意義嗎?

搜到了一些東西又不用有意義嗎?

一天都收集有意義嗎?

吸取的教訓就是不要做無用的事,明知不可為而為知,多半這也是生活吧。

不該想的就別想,看我這幾天想的都是些什麼喔!離哲學的方向太遠了,自己思考的東西太小了,只是定義在乙個小我的方位上,只是以自我為中心,而自身的境界卻沒有得到提高。要提高自己的境界,眼界,而不能只關注在小我身上。

我為什麼聽的時候不認真呢?總喜歡這裡點一下那裡點一下,那種方法聽的效果也太差了,還聊天,這樣有效果沒有,聽了有作用沒有?

他們為什麼能那麼努力地學習?而自己卻做不到,這是什麼原因?

做和沒做,想和沒想。

感覺到自己好像是在浪費時間樣,那自己到低應該怎樣來把握自己的時間呢?

為什麼看英語的時候自己要走神?

事情經過之後就給我留下了問題,這是要我去解決的而不是去想過去的事。給我留下了那兩個問題呢?(還有很多問題吧而不止兩個)

你記錄下了你對生活的感悟了嗎?沒有。

資源分配一點兒也不合理。有必要記下自己的感觸。

原子物理學和原子核物理學的形成

他們認為萬物都是由大量不可分割的微小質點所組成,他們把這樣的微小質點叫做"原子"。原子除有大小、形狀和位置的差異外,沒有區別。原子遵照一定的規律在"虛空"中不斷運動。

它們集合在一起時便形成物體,分離時物體便消失。在當時這僅是一種猜想而已,無法用實驗證實。但是這個說法跟一切物體都能粉碎的事實是相吻合的。

原子說在中世紀受到宗教和神學的壓制,沒有得到發展。到了17世紀,隨著化學的發展,這種觀點又重新傳播起來了。

17世紀,通過卡文迪許和拉瓦錫等許多化學家的工作,發現了水可分解為氧和氫兩種元素;空氣是由氧、氫和氮等元素混合而成的,燃燒只不過是元素和氧起激烈反應等等。隨著幾十種元素的發現,英國化學家道爾頓提出了新的原子學說。他認為物質是由許多種類不同的元素所組成,元素又由非常微小的,不可再分的、不能毀滅又不能創生的原子所組成。

同種元素的原子大小、性質等都相同,異種元素的原子是不相同的。道爾頓用他的學說說明了化學中的物質不滅定律、定比定律和倍比定律等。道爾頓的原子說是根據事實概括的結果,能夠用來研究和發現新的現象,因此比古代原子說更進一步。

19世紀後半期,分子運動論有了進一步發展,人們逐步建立起近代的原子分子學說。但是原子分子是否存在,一直沒有用實驗證實。2023年,愛因斯坦用分子運動論的觀點從理論上解釋布朗運動獲得成功,他還提出了測定分子大小的新方法。

2023年,法國物理學家佩林按愛因斯坦的方法,用實驗測定了分子的大小,結果跟愛因斯坦預言的一致,終於在科學界確認了現代分子原子學說。

2023年湯姆遜發現了電子,並證明了電子是各種元素的基本組成部分。2023年盧瑟福和化學家索迪合作,通過實驗發現了一種物質可以變成另一種物質,提出了原子自然衰變的理論。這些事實打破了道爾頓以來人們認為原子不可再分割的觀念。

帶負電的電子的發現,向人們提出了這樣乙個問題,原子內部有許多電子,但原子又是電中性的,說明原子內部還有帶正電的物質。那麼,這些物質在原子內部是怎樣分布的呢?

2023年湯姆遜在愛爾蘭大學講課時,以元素進化說為基礎,提出了他的原子結構模型:正電荷均勻地分布在原子球內,一些電子等間隔地排列在與球同心的圓周上。他還計算了在正電球庫侖力以及電子相互間庫侖力的作用下,使這種原子結構保持穩定狀態的條件。

在計算中湯姆遜發現,為了不使電子都集中到球心,電子必需分布在幾個同心圓環上,如果儘量減少圓環數,對應正電球裡各種數目電子的穩定分布就出現了週期性。湯姆遜的模型後來被證明是錯誤的,但他的這些研究為後人建立原子模型提供了不少啟示。

湯姆遜(1856~2023年)英國物理學家,2023年生於曼徹斯特的乙個專印大學課本的書商家庭。由於父親的職業關係,湯姆遜從小就結識了一些曼徹斯特大學教授,受學者的影響,湯姆遜學習很認真,14歲便進了曼徹斯特大學。2023年21歲的湯姆遜便被保送到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深造。

此後,他一直在劍橋教書和研究。

2023年,瑞利從卡文迪許實驗室退休時,推薦27歲的湯姆遜接任該實驗室主任之職。此後,湯姆遜領導這個機構達34年之久。湯姆遜對自己的學生要求非常嚴格。

他要求學生在開始做研究之前,必須學習好所需要的實驗技術,實驗儀器全要自己動手製造。他要求學生成為會思考、有獨立工作能力的人,成為不僅是實驗的觀察者,更是實驗的創造者。

2023年湯姆遜因發現電子而獲得該年度的諾貝爾獎。

2023年8月30日他在劍橋逝世。為表彰他的傑出貢獻,他的骨灰與牛頓、達爾文、開爾文等偉大科學家的骨灰放在一起。

2023年盧瑟福根據α粒子散射實驗的結果,否定了湯姆遜的原子模型,提出了核式原子結構模型。認為原子的絕大部分質量和所有正電荷都集中在體積相當小的原子核內,電子在核外繞核旋轉。

盧瑟福模型在當時並不被物理學家們所普遍接受。按經典電磁理論,繞核旋轉的電子,因作加速運動,要向外輻射電磁波,這將消耗電子的繞核運動的能量,使它最終落到原子核上。說明這樣的原子結構極不穩定,而通常所見的原子是極穩定的。

再有電子繞核運轉最後落到原子核的過程中輻射出的電磁波或光波應成連續光譜。而原子處於熾熱狀態時所發射的光,不是連續光譜而是線光譜。

盧瑟福(1871~2023年)是英國的原子核物理學家。2023年出生在紐西蘭乙個英國移民的後裔家庭,幼時家境較貧困,逆境使他奮發,他的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靠助學金完成學業。艱苦的求學經歷培養了盧瑟福有一種一旦認準了目標就百折不回、勇往直前的精神。

後來他的學生在劍橋皇家學會蒙得實驗室的大門右邊的牆上,刻了一條鱷魚,來讚譽他們的老師,因為鱷魚也是從不回頭,勇往直前的。

2023年盧瑟福來到英國,師從湯姆遜教授。從此他開始了研究原子核物理的生涯。盧瑟福在原子核物理學方面有許多建樹。著名的α粒子散射實驗就是在他領導下完成的。

2023年,盧瑟福因"在元素蛻變及其放射化學方面的研究"而獲得該年度的諾貝爾化學獎。在得獎演說中;他風趣地說:"我一生中,曾經歷過各種不同的變化,但最大的變化要算這一次了。

我竟從物理學家一下子變成了化學家。"

盧瑟福也是培養青年的良師。許多有名的科學家例如玻爾、莫塞萊、查德威克和蓋革等都是他的學生。

2023年,丹麥的物理學家玻爾為了克服核式模型和經典物理理論的矛盾,提出經典電磁理論只適合於巨集觀現象,但不適合於微觀現象,原子內部的運動遵守另外的規律。他大膽地引進蒲朗克的量子理論,提出了兩個假設。玻爾認為在原子核的庫侖場中存在一些特定的電子繞核運轉的軌道,在這些軌道中運動的電子雖然有加速度,但不會向外發射電磁波。

對應於每一穩定軌道,原子具有一定的能量。

電子能夠從乙個穩定軌道躍遷到另一穩定軌道,在這個躍遷中原子將吸收或放出一定頻率的單色光。單色光的能量等於兩個穩定軌道對應的原子狀態的能量差。

玻爾按這兩個假設,定量地計算出了氫原子的電子繞核運動的軌道半徑和它們對應的原子穩定狀態的能量,匯出了光譜學中的巴耳末系的計算公式,理論計算與實驗結果完全一致。玻爾的理論不僅使人們確信了原子的核式結構,而且還使長期積累的光譜資料理出了清晰而有條理的系統。從此原子光譜和分子光譜成了研究原子和分子結構的有力工具。

玻爾理論後經索末菲等人的改進。索末菲從實驗事實出發,將電子繞核軌道從單一的圓軌道,推廣到橢圓軌道。並且他還發現軌道在空間的取向也是量子化的,從而引入了主量子數、角量子數和磁量子數的概念。

索末菲的理論成功地解釋了在強電場下,氫原子光譜出現**的斯塔克效應和處在強磁場中的光源發射的譜線,會**的塞曼效應。 2023年索末菲又引入了第四個量子數。這第四個量子數直到2023年才被科學家弄清楚,原來是繞核旋轉的電子的自旋量子數。

2023年泡利在研究四個量子數跟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的關係時,發現了泡利不相容原理:在同一原子內,具有完全相同的四個量子數的電子只能有乙個。利用玻爾、索末菲理論加上泡利不相容原理可以成功地解釋核外電子的排布。

至此經典的原子物理學完全建立了起來。

原子核物理學的發展是和19世紀末以來原子物理學的發展交織在一起的。自2023年貝克勒耳發現鈾鹽的放射性之後,一些科學家著手尋找其他新的放射性元素。其中最有成就的數居里夫婦了,通過他倆的艱苦努力,發現了鐳和釙。

另一些科學家著重研究放射性物質放出的射線性質以及射線和物質本身的關係。研究工作也取得了累累碩果。盧瑟福弄清了放射性物質放出射線含有三種成分,即α射線、β射線和γ射線。

並弄清了α射線帶正電;β射線帶負電,γ射線不帶電。盧瑟福和化學家索迪合作弄清了放射性物質放出射線後自身變成了新物質,於2023年提出了原子自然衰變的理論:

(1) 放射線是隨著放射性物質變化為另外的新物質時放出來的。

(2) 放射線是由帶電物質粒子所組成的。這種粒子的放出,本身就是放射性變化。

(3) 在放射性變化中,化學原子被破壞了。

(4) 根據放射性的衰減服從指數規律,導得放射性變化的規律。

2023年由索迪正確地歸納出放射性物質衰變時的位移法則:放出α射線時,生成的元素在週期表裡原子序數減少2。放出β射線時,原子序數增加1。

同年,盧瑟福的學生、英國物理學家莫斯萊通過對各種元素x射線特徵譜的研究,指出原子序數就是原子核所帶正電荷數,這一發現對元素週期表構造理論的發展起了相當大的推動作用。

建立位移法則之後,科學家把幾種放射性蛻變生成物歸放到週期表中去,發現在週期表的同一位置處出現了除原子量和放射性的性質有所不同之外,在化學性質上完全相同的幾種物質。由此索迪在2023年暗示了同位素的存在。到2023年湯姆遜和他的學生阿斯頓利用當時發明的質譜儀測定氖的原子量時,他們發現氖離子束通過磁場時**為三束。

經研究,原來氖氣由三種質量不同,化學性質完全相同的氛原子組成。這樣,索迪就把在元素週期表中處於同一位置,化學性質完全相同,僅放射性和質量不同的元素叫做"同位素"。

2023年盧瑟福在研究α粒子在氮氣中射程時,偶然發現α粒子打入氮核能使它發生反應,放出新的粒子。這種新粒子的射程遠比α粒子長。經研究這種新粒子帶正電,經測定後被命名為質子。

盧瑟福的這個發現,為研究原子核物理提供了一種新的用高速粒子去轟擊原子核使原子核起變化,同時產生新粒子的方法。運用盧瑟福開創的方法,2023年科學家發現,用放射性元素釙所放射的α粒子去轟擊鈹時,產生了一種穿透本領極大的射線。2023年約里奧一居里夫婦發現,這種射線通過石蠟時會從石蠟板中轟擊出高速的質子來。

英國物理學查德威克研究這些現象後指出,這是質量幾乎跟質子完全相等的中性粒子,取名中子。中子發現後,德國物理學家海森堡和蘇聯物理學家伊凡寧柯分別同時提出了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核結構模型。至此,人們對經典原子的結構有了乙個完整的新的認識。

也使以前發現的一些規律得到了完滿解釋。

心理學學習感想

心理,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詞語。在我沒有學習心理學的之前,我一直對這個概念似懂非懂,自認為對 心理 有不小的心得體會,但還是說不出個所以然來,直到通過這一學期的學習,我對心理學才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感悟。首先,明確在大學裡開展心理衛生工作的意義非常重要,它對於我們今後學習好心理學具有引導作用。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學學習感受

現代生活中,人們面臨的工作.學習等各種壓力都比較大,往往容易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處理不當可能會導致非常嚴重的後果。通過這幾節課對心理學基本知識的學習,我對心理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夠正確的看待心理問題,也知道了該如何調節心理及應對心理疾病。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是同樣重要的,兩者之間會互相影響。很多...

心理學學習總結

1.學校教育特指在課堂情境中主要通過上課完成的教育。2.學生群體根據其組成方式及性質,可分為 正式的和非正式的。3.社會測量法於20世紀50年代由美國心理學家莫雷若提出 教師最重要的能力是課堂教學能力,是基本功 包括 掌握教學內容,提出和貫徹教學目標,理解 分析和表述教材,恰當運用教學方法 教學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