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中學美術教育的優勢與劣勢

2022-12-17 00:18:04 字數 1625 閱讀 6855

廣大農村中學地處偏僻,交通閉塞,教育落後,這是乙個不爭的事實,但是其具有獨特的教育背景、環境、人文等,在這裡有著城市中學所無可比擬的優勢。下面就先從優勢談起。

優勢一:學生的整體學習積極性較高

如今的美術課是一門綜合學科,有設計、手工、製作、欣賞等。學生們對美術課的熱情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局面,對美的需求越來越高,興趣也越來越濃厚。優勢二:新課程資源較為豐富

新課標將現行的美育分成幾大板塊,即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和綜合、探索。廣大農村可以利用的課程資源很多,就我所處的江淮地區而言,可利用的課程資源有:樹葉貼上畫、彩繪鵝卵石、竹雕、根雕乃至原木原石的生肖印、稻草人、剪紙、紙浮雕、生動的小泥人、陶藝的設計與製作、貝殼項鍊、農村特色的服裝設計、搭配與展示等等。

就這一點,我想足可以令城裡的孩子們望「農」興嘆。我們有如此豐富的課程資源還怕上不好課嗎?

優勢三:民間藝術直接作用於學生本身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特色的民間藝術,例如:山里孩子都會編竹籃,陝北的娃兒們都會剪窗花,維族少女生來會跳舞等。我地盛產杞柳,柳編工藝品遠銷歐美,所以我們這裡的學生在手工編織課中具有明顯的優勢。

優勢四:新課改更貼近生活、寓教於樂

農村的美術課不是老師乙個人的「獨角戲」。她讓學生走出嚴肅沉悶的課堂,走近生活,貼近生活,融入生活,生活即學習,學習亦即生活。在這個廣闊的天地裡,學生們可以自由地學習而不受條條框框的束縛。

試舉一例,在《色彩的對比》一課,書中列舉出荷花色彩漸變的**。一些學生跑到校外荷塘邊仔細地觀察、揣摩,有的甚至還採回荷花葉片,在上課時使用,所以他們在接受該課的新知識時就表現得很積極、很迅速,更容易掌握。

然而與此同時,農村中學確實存在著一些問題,條件狀況令人擔憂,也就是本文所指的劣勢所在。

劣勢一:傳統觀念根深蒂固

這裡所說的傳統觀念主要有兩個觀點:觀點一,忽視美術課的重要性,很多教師、

家長和學生總認為美術課是偏門、副科。甚至於有些學校隨意占用每週僅有的一節美術課,出現爭課搶課的尷尬局面。觀點二,學生們不能從狹隘的美術理論中走出來,總喜歡把美術課與繪畫等同起來,有時竟會出現學生問老師今天應該畫什麼的問題。

劣勢二:經費緊張,專業美術人才缺乏

農村中學的費用緊張是通病。很多美術教師除了手邊僅有的教科書和兩盒彩色粉筆外,沒有輔助教學裝置、**資料等,上課只能像講故事一樣。學生們總認為老師只說不做,無真才實學,久而久之,學生便會厭煩,從而對美術課失去信心。

在農村,絕大部分學校的美術課均由其他任課老師兼代。試想一下,這些缺乏專業知識的美術老師只能畫餅充飢,敷衍了事。雖然有了美術課,但學生往往學不到新的知識。

劣勢三:班級人口密度較大

農村中學由於教師資源匱乏,單位面積內的學校較少,所以直接導致班級的平均人口密度較大。以普通的鄉鎮中學為例,每班平均學生數在60至90人不等,甚至更多,這樣的班級有時不利於美術課的開展,人均空間太少。例如室內的設計、製作、手工編織等課很難開展。

劣勢四:教師對新課改的認識不足

新課改目前正處於實驗階段,較為突出的主要有兩類現象。一類是超越課改的精神與「新」的極限,一味的放開放活,任其發展,教師沒有很好地充當乙個合格的組織者、引導者。曾有一例,某校美術觀摩課,任課教師只講了幾分鐘,便讓學生自己看書、討論,最後又用了幾分鐘總結,全課結束。

整節課空洞、單調而又乏味。另一類則是少數教師毫無課改觀念,依然因循守舊,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兩類教師的教學素質有較大的差距,參差不齊。

農村中學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作者 劉賀年 中學課程輔導 教師通訊 2013年第09期 2010年上海世博會,很多人在動畫 清明上河圖 前流連 今年上半年電影 富春山居圖 上線,票房一路飆公升。近年來,藝術品收藏越來越熱。人們無論是追捧動畫 電影,還是熱衷收藏,根底在於追捧其中的美術元素。與美術相伴而生的,是美術教育。美術教育,...

新課改背景下農村中學美術教育的現狀與對策

作者 李俠 東方教育 2014年第03期 摘要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審美能力作為人文素養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美育的地位也隨之上公升,美術教學愈來愈被重視。本文旨在研究農村中學美術教育現狀,查詢存在各種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關鍵詞 課程改革 農村 美術教育 現狀 ...

中學美術教育現狀的幾點反思

作者 劉鑫 世界家苑 學術 2017年第06期 摘要 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推進,人們認識到中學美術教育在提高和完善人的素質方面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但在實踐教學中,美術學科的地位仍然不能得到合理的重視。本文從中學美術教育的現狀入手,從社會 學校 教師 學生等不同層次分析了這一現象產生的原因,旨在喚起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