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去來兮辭並序》學生用

2022-12-24 10:12:04 字數 2496 閱讀 8103

《歸去來兮辭》導學案

李翠荷【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歸納總結文言知識。

過程與方法:於背誦中體悟作者情感,了解辭賦的特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感悟作者返樸歸真的人生志趣與人生境界,能對作者的思想進行簡單辨析。

【教學重難點】

體會感悟作者返樸歸真的人生志趣與人生境界。

【學法指導】

查閱資料、資訊篩選、批註式閱讀、交流討論、啟發指導,自主、合作、**。

【知識鏈結】

1、了解作家作品及故事背景

陶淵明(365~427),名   ,字   ,   (朝代)詩人,世稱   。他以寫詩為主。散文有《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

詩歌有《歸園田居》、《飲酒》。東晉開國元勳官至大司馬的陶侃,據說就是他的曾祖,祖父陶茂做過武昌太守,父親陶逸做過安城太守。淵明八歲的時候,父親去世,家境逐漸衰落,但還是給他留下了不少田園產業。

陶淵明出身於貴族世家,受儒、道思想影響很深。年輕時曾懷有「大濟於蒼生」的壯志,又因家境貧寒,二十九歲時走上仕途,歷任江州祭酒、鎮軍參軍、彭澤令等下級官職,每次時間都很短。幾度出仕,使他逐漸認清了當時官場的汙濁與黑暗,四十一歲還家歸隱,過起了自由閒適的田園生活。

此後二十三年,雖憂憤常積於心,生活困窘多難,再無出仕之念,後在貧病交迫中去世,卒年六十二歲。

陶淵明四十一歲那年(公元405年)最後一次出仕,做了八十五天的彭澤令。據《宋書陶潛傳》和蕭統《陶淵明傳》雲,陶潛歸隱是出於對腐朽現實的不滿。當時郡裡一位督郵來彭澤巡視,要他束帶迎接,以示敬意,他氣憤地說:

「我怎麼能為五斗公尺而向這鄉里小人折腰!」即日解綬去職,賦《歸去來兮辭》。

2、解題

本文分「序」和「辭」兩節,「辭」是一種與「賦」相近的文體名稱。是介於散文與詩歌之間的一種文體。因起源於戰國時期的楚國,又稱楚辭、楚辭體。

又因屈原所作《離騷》為這種文體的代表作,故又稱騷體。到了漢代常把辭和賦統稱為辭賦,後人一般也將辭賦並稱。這種文體,富有抒情的浪漫氣息,很像詩,但押韻和句式都較詩自由,比散文整齊,且篇幅、字句較長,句中多以「兮」字來幫助和諧語氣,表情達意。

一般四句一節,每節表達乙個完整的意思,讀後稍作停頓;六字句為主,都按三拍讀。例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學習過程】

一、文字解讀

1、本文在序和第一段中都對作者辭官歸隱的原因作了交代,其歸隱的原因是什麼?可看出他當時的心境如何?(用原文話回答)

2、研讀第二段思考:陶潛歸家的迫切體現在**?請找出體現抵家欣喜的語句。他到家後衣食住行是如何?從此段中又可以看出陶潛有什麼樣的隱土情懷?

3、研讀第三段思考:本段的前四句表明作者怎樣的態度?在結構上本段起什麼作用?作者隱居鄉村有何樂?

4、研讀第四段思考:既然認識到「人生苦短」,作者認為應該怎樣對待?作者是否欣喜滿足於他的隱士生活?

二、能力提公升

1、有人認為本文結尾一句「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包含著悲觀消極的思想,試結合全文內容,談談你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2、當今社會,公****是僅次於高考的又一大考,對於這種現象,你如何看待?在古代,陶淵明是古代文人心目中的乙個偶像,那麼他對於今天的人們來說,還有沒有積極的意義?

【學習反思】

1、仿照句子的形式,續寫兩個句子。

陶淵明,你是一棵孤傲的松,挺立於塵世之外;你是乙隻前世的鳥,翱翔在異域天空;

2、這節課你的收穫是什麼?還有哪些不足?

【課堂總結】

(1)情景交融,寓情於景。作者的感慨、喜悅、遺憾,不是直接生髮,而是在描景繪事中,巧妙而自然地流露,如「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影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詩情畫意充溢字裡行間

(2)語言樸素,音節和諧,用詞自然,直抒胸臆,不假雕飾,呈現出一片天然和諧純淨之美

(3)層次清晰,大體是「議論→描繪→生髮」三大部分,描繪部分又可細分為「路上→居室→庭院→郊野」四個小層次

【美文欣賞】

我眼中的陶淵明

從小就拜讀陶潛的詩文,從《歸園田居》到《飲酒》,《五柳先記》到《桃花源記》……一切的一切都凸顯出無亮的獨特「眾人皆醉唯他獨醒」。

古今中外的仕人對陶潛的稱讚不絕於耳,「古今隱逸詩人之宗」代表了鍾嶸對他的最高敬仰;「託類超然,莊騷不能過矣」表現了汪藻對他的崇敬……而歐陽修的禮讚則更加顯現出陶淵明獨一無二的文壇領袖地位;「晉無文章,唯陶淵明《歸去來兮辭》而已。」

他也有大濟蒼生之志,卻因家境貧寒才走上仕途,歷任江州祭酒、鎮軍參軍、彭澤令等低階官職,每次時間都很短。幾度出仕,使他逐漸認清了當時官場的汙濁與黑暗,而41歲便成了他「退休」之年

當時郡裡一位督郵來彭澤巡視,命令他束帶迎接,以示敬意,他氣憤地說:「我豈能為五斗公尺折腰向鄉小兒!」即日解緩去職。

或許我們應該感謝督郵,若不是他,我們怎能感受到「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愜意,怎能領悟到「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的快樂,又怎能欣賞到「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的天籟之音?

從此,陶潛轉為一介草民,但他是快樂的,乙個快樂的農夫要比黑暗中的達官貴人幸福的多,他們永遠不會理解「戴月荷鋤歸」的雅趣;不會感受「登東皋而舒嘯,臨清流而賦詩」的快感……五柳先生,忘卻了官場的失意,忘卻了仕途的不達,卻記住了世人的願望,去尋找他心中的聖地——桃花源。

歸去來兮辭並序

教學目標 一 知識與能力 1.在朗讀中,啟發學生的想象和聯想,使學生頭腦中能浮現詩人的形象 2 積累文言現象。二 過程與方法 了解大意領會詩人的感情及志向 2.提高對詞類活用現象掌握的能力。三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作者辭官歸隱的原因是 覺今是而昨非 2.感受作者所表達的對黑暗官場的厭惡和鄙棄,...

《歸去來兮辭並序》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歸去來兮辭 位於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人教版 語文第五模組第二單元。本單元主要學習古代抒情散文,要求學生悉心體會,注意領略其中的文體風格和語言韻味,能熟讀成誦 披文入情,把握作品所抒發的真摯情感。歸去來兮辭 是作者要脫離官場 歸隱田園的宣言書,可以看成是陶潛的思想總綱。領悟了本文,有...

歸去來兮辭

知識鏈結 一 文學常識 辭,辭 即 賦 是介於散文與詩歌之間的一種文體。因起源於戰國時期的楚國,又稱楚辭 楚辭體。又因屈原所作 離騷 為這種文體的代表作,故又稱騷體。到了漢代常把辭和賦統稱為辭賦,後人一般也將辭賦並稱。這種文體,富有抒情的浪漫氣息,很像詩,但押韻和句式都較詩自由,比散文整齊,且篇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