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與哲學必修四

2023-01-08 12:15:02 字數 5190 閱讀 7953

人們用這種觀點作指導去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為方**。方**是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則和根本觀點。

(2)聯絡、世界觀決定方**,方**體現世界觀,有什麼樣的世界觀就有什麼樣的方**。不存在脫離世界觀的方**,也不存在脫離方**的世界觀。

世界觀與方**和哲學的關係

哲學是世界觀和方**的統一,我們可以說哲學是關於世界觀的學問,又是關於方**的學問。

3、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係

(1)區別、

①哲學是人類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的各種知識進行概括、總結和反思的一門學問。具體科學揭示的是自然、社會和思維某一具體領域的規律和奧秘,哲學則對個別的規律和特性進行新的概括和昇華,從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質和最普遍的規律。

②哲學與具體科學是一般和個別、共性和個性的關係。

(2)聯絡、

①哲學是對具體科學的概括和總結。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著哲學的發展。那種把哲學看作「科學之科學」,認為哲學可以取代具體科學的看法是錯誤的。

②哲學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的指導。任何輕視哲學,否認哲學對具體科學的指導作用的看法,都是錯誤、有害的。

4、哲學與時代精神

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正確地反映了時代的任務和要求,牢牢的把握了時代的脈搏,正確地總結和概括了時代的實踐經驗和認識成果。

對哲學概念的總結

⑴從字義上看,哲學是使人聰明、啟發智慧型的學問。古人說「知人則哲」,就是其義。

⑵ 從與世界觀的關係看,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是關於世界觀的學問。

⑶ 從與具體知識的關係看,哲學是具體知識的概括和總結。

⑷從與方**的關係看,哲學既是世界觀又是方**,是世界觀和方**的統一。

二、哲學的基本問題

1、哲學的基本問題的內容

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簡單說,就是意識和物質的關係問題。它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這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惟一標準;二是思維和存在有沒有同一性的問題,即思維能否正確認識存在的問題。

2、思維和存在的關係成為哲學基本問題的根據(為什麼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

(1)它是人們在生活和實踐活動中首先遇到和無法迴避的基本問題 。

(2)它是一切哲學都不能迴避、必須回答的問題 ,它貫穿於一切哲學的始終。

(3)對這一問題的不同回答,決定著哲學的基本性質和方向,決定著對其他哲學問題的回答。

三、唯物主義及其形態

哲學的基本派別、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是本原,先有物質後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

唯物主義的三種基本形態

1、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特點

基本觀點:認為金、木、水、火、土等是世界的本原。

進步性:否認世界是神創造的,認為世界是物質的,堅持了唯物主義的根本方向,本質上是正確的。

侷限性:a是一種可貴的猜測,沒有科學依據。b它把物質歸結為具體的物質形態,把複雜問題簡單化。

2、近代形上學唯物主義的特點

基本觀點:認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屬性就是物質的屬性。

進步性:豐富和發展了唯物主義。

侷限性:仍然把物質的具體形態等同於物質。具有機械性、形上學性和歷史觀上的唯心主義。

3、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特點

正確地揭示了物質世界的基本規律,反映了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要求,反映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它是現時代的思想智慧型,是無產階級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偉大思想**。

四、唯心主義的及其狀態

唯心主義把世界的本原看成意識,但由於對意識的不同理解,形成兩種基本的形態。

1、主觀唯心主義

基本觀點、把人的主觀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覺、經驗、心靈)當作世界的本原。

2、客觀唯心主義

基本觀點、把客觀精神(上帝、歷年、絕對精神等)看作世界的本原。

五、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歷史條件

①階級基礎:無產階級的產生和發展。

②自然科學基礎:19世紀自然科學的巨大進步,最具代表性的是細胞學說、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生物演化論三大發現。

③直接理論**:德國古典哲學,主要是黑格爾的辯證法和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

六、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徵

①第一次實現了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有機統一,唯物辯證的自然觀和唯物辯證的歷史觀的有機統一。由於馬克思主義哲學確立了科學的實踐觀,並且把社會生活的本質歸結為實踐,因此,實現了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有機結合,唯物辯證的自然觀和歷史觀的統一。

②實現了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其科學性在於它堅持了科學的實踐觀點,其革命性在於它是「改變世界」的科學、指導人類解放的科學,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

七、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思想、***理論、「****」重要思想。

第二單元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

一、哲學的物質概念

物質的含義:物質是不依賴於人的意識,並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

1、自然界的物質性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規律形成和發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發展史,他們都是統一的物質世界的組成部分。

2、人類社會的物質性

①從產生來看、人類社會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

②存在、人類社會在本質上是乙個客觀的物質體系。構成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環境、人口因素、生產方式。這三者都是客觀的物質的要素。

這些要素的客觀性,集中體現了人類社會的物質性。

③從發展上看,人類社會的發展有其客觀規律

人類社會是物質的。人類社會的產生、存在、發展及其構成要素均具有客觀的物質性。

人類社會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結果,人類社會在本質上是乙個客觀的物質體系,人的意識一開始就是社會的產物。

所以,世界是物質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於物質性

二、哲學的運動概念

1、運動和物質的關係

(1)物質是運動的物質,運動是物質的固有屬性和存在方式

(2)運動是物質的運動,物質是運動的承擔者

2、絕對運動與相對靜止

(1)運動是絕對的、無條件,靜止是相對的有條件的

(2)靜止是一種不顯著的運動,是運動的特殊狀態

(3)物質世界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三、物質運動的規律

1、規律的概念

規律是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絡。

2、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

(1)規律客觀性:規律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它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普遍的,人可以認識和利用規律

(2)規律普遍性:規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在其運動、變化和發展的過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規律。

方**:

(1)規律客觀性普遍性原理要求我們必須遵循規律、要按照客觀規律辦事。違背規律會受到規律的懲罰

(2)規律是可以認識和利用的。人在規律面前不是無能為力的,人可以認識和把握規律的基礎上,根據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和形式利用規律改造客觀世界,造福人類。

四、物質決定意識

1、從意識的起源看: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

2、從意識的生理基礎看:意識是人腦的機能

3、意識的內容與形式:意識是客觀存在的反映,意識內容是客觀的,形式是主觀的。

五、意識的能動作用

1、意識能動性的特點:

(1)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計畫性

(2)意識活動具有主動創造性和自覺選擇性。

2、意識能動性的表現:

(1)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

a、人不僅能認識事物外部現象,還能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b、人不僅能認識現在,還能追溯過去,**未來

(2)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

a、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

b、意識對於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制作用

六、客觀規律與意識的能動作用

1、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

(1)做事情要尊重物質運動的客觀規律,從客觀存在的事物出發,經過調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律性,以此作為我們行動的依據。

(2)尊重客觀規律,實事求是,並不是否認發揮主觀能動作用。它要求我們要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3)要把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把高度的革命熱情同嚴謹踏實的科學態度的統一。

2、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1)為什麼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係原理要求我們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2)如何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

a、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做到解放思想, 與時俱進,求真務實

b、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要統一。高度的革命熱情同嚴謹踏實的科學態度的統一。

七、實踐

1、實踐的概念

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一切物質性活動

注意:實踐是以人為主體(人類所特有)、以客觀事物位物件的物質性活動.

實踐是一種直接現實性活動.

2實踐的特點

a、實踐是客觀的物質性活動

b、實踐具有主觀能動性

c、實踐是社會性歷史性的活動

八、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1、實踐是認識的**

認識是適應實踐的需要而產生的,認識是在變革物件的實踐中而產生的

2、 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人類的認識不是一成不變的,它總是由淺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由低階到高階地發展著

a人們在實踐中不斷遇到新問題、產生新的要求,推動著人們去進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b實踐的發展提供了新的認識工具和技術手段,從而推動認識的發展

c實踐鍛鍊和提高人的認識能力,從而推動認識的不斷深化。

3、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的唯一標準

a認識本身無法成為判斷標準

b客觀事物本身無法回答認識是否正確反映了它

c主觀和客觀聯絡起來加以比較和對照的東西(實踐)才能檢驗

4、實踐是認識的根本目的。

改造世界是認識世界的目的和歸宿。脫離實踐,認識就失去了意義。

九、真理

1、真理的客觀性

(1)真理是標誌主觀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範疇,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

(2)真理最基本屬性是客觀性

真理形式是主觀的,內容上是客觀的,客觀性是真理的基本屬性。

因為:a、真理的內容來自於物質世界的客觀事物及規律,真理的內容不依賴於人和人類的主觀意志;

b、檢驗真理的標準是客觀的社會實踐。

(3)真理只有乙個,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由於人們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不同,對事物的認識不同;每個人的知識構成、認識能力和認識水平不同,對同一事物的認識不同,但其中只有一種認識是正確的,即只有乙個真理。

2、真理的具體性

必修四生活與哲學第六和第九講

第六講求索真理的過程 13.1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實踐決定認識,實踐對認識有反作用,正確的認識對實踐有巨大的指導作用,促進實踐活動順利進行。2 涉水過河是一種實踐活動,人們對河的深淺狀況的認識,只能在過河的實踐中產生,實踐是認識的 所以乙認為 不去過河,怎知深淺 是正確的,但不應魯莽行事。3 科學人...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學生活》知識點歸納

生活與哲學 知識結構 1 產生 社會實踐 2 根源 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 3 影響 自覺或不自覺影響我們的學習 工作 生活 4 本義 愛智慧型或追求智慧型 5 含義 哲學是關於世界觀的學問,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是世界觀和方 的統一.6 任務 尋找光明,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7 ...

高中政治哲學生活重點知識背誦人教版必修四

生活與哲學 原理 方 歸納 第一部分 一 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 1 原理內容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自然界是物質的 人類社會是物質的。意識是物質的派生。因此,世界是物質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於它的物質性。2 方 想問題 辦事情,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認識和客觀實際相符合。3 反對 反對實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