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歸鹿門歌列印

2023-01-16 12:42:02 字數 4201 閱讀 6737

《夜歸鹿門歌》導學案

班級: 姓名

學習目標:

1、了解孟浩然及其詩作風格,學習運用「置身詩境,緣景明情」的方法鑑賞這首詩。

2反覆誦讀,通過合作**,置身詩境,緣景明情。

3、感受詩人悠閒自適的隱逸情懷。

一、自主學習:

1、孟浩然生當盛唐,早年有用世之志,但政治上困頓失意,以隱士終身。他是個潔身自好的人,不樂於趨承逢迎。他耿介不隨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為同時和後世所傾慕。

40歲以前,他隱居於漢江西岸峴山南園的家中;40歲到長安謀仕不遇,在外遊歷數年後返鄉,又在漢江東岸,與峴山隔江相望的鹿門山闢一住處,有時也去住。這首詩就是寫他「夜歸鹿門」的情景。漢末著名隱士龐德公,因拒絕徵辟,攜家隱居鹿門山,從此鹿門山就成了隱逸聖地。

決心追步先賢龐德公的行跡,特為在鹿門山闢一住處。偶爾也去住住,其實是個標榜歸隱性質的別業,所以題曰「夜歸鹿門」,雖有紀實之意,而主旨卻在標明這首詩是歌詠歸隱的情懷志趣。

2、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喧棲( )隱巖扉寂寥 ( )

3、文學常識填空

孟浩然(689~740)_____代詩人,字______ 。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人,世稱________。以寫_______詩為主。

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______。曾隱居鹿門山。我們學過他的作品有

4、題目當中告訴你哪些資訊:

二、合作**:

1、詩歌開篇兩句寫了什麼景象?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

2、第三、四句世人和詩人的選擇分別是什麼,從中我們可以看到詩人的志向是什麼?

3、第五、六句詩人既選擇歸鹿門,那麼他在歸途中又見到什麼景象呢?這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4、讀並分析第

七、八句:詩人回到鹿門隱居之所,他過著怎樣的生活呢?

三、將此詩與王維的《歸嵩山作》作對比,說說這兩首詩的異同。

歸嵩山作王維

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閒閒。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

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 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

四、知識鏈結孟浩然

聞一多當年孫潤夫家所藏王維畫的孟浩然像,據《韻語陽秋》的作者葛立方說,是個很不高明的摹本,連所附的王維自己和陸羽、張洎等三篇題識,據他看,也是一手摹出的。葛氏的鑑定大概是對的,但他並沒有否認那「俗工」所據的底本——即張洎親眼見到的孟浩然像,確是王維的真跡。這幅畫,據張洎的題識說,「雖軸塵縑古,尚可窺覽。

觀右丞筆跡,窮極神妙。襄陽之狀頎而長,峭而瘦,衣白袍,靴帽重戴,乘款段馬——一童總角,提書笈負琴而從——風儀落落,凜然如生。」

在今天,差不多不用證明,就可以相信是逼真的孟浩然。並不是說我們知道浩然多病,就可以斷定他當瘦。實在經驗告訴我們,你在孟浩然詩中所意識到的詩人那身影,能不是「頎而長,峭而瘦」的嗎?

連那件白袍,恐怕都是天造地設,絲毫不可移動的成分。白袍靴帽固然是「布衣」孟浩然分內的裝束,尤其是詩人孟浩然必然的扮相。編《孟浩然集》的王士源應是和浩然很熟的人,不錯,他在序文裡用來開始介紹這位詩人的「骨貌淑清,風神散朗」八字,與夫陶翰〈送孟六入蜀序〉所謂「精朗奇素」,無一不與畫像的精神相合,也無一不與孟浩然的詩境一致。

總之,詩如其人,或人就是詩,再沒有比孟浩然更具體的例證了。

張枯曾有過「襄陽屬浩然」之句,我們卻要說:浩然也屬於襄陽。也許正惟浩然是屬於襄陽的,所以襄陽也屬於他。

大半輩子歲月在這裡度過,大多數詩章是在這地方、因這地方、為這地方而寫的。沒有第二個襄陽人比孟浩然更忠於襄陽,更愛襄陽的。晚年漫遊南北,看過多少名勝,到頭還是「山水觀形勝,襄陽美會稽」。

實在襄陽的人傑地靈,恐怕比它的山水形勝更值得人讚美。從漢陰丈人到龐德公,多少令人神往的風流人物,我們簡直不能想像一部《襄陽耆舊傳》,對於少年的孟浩然是何等深厚的乙個影響。了解了這一層,我們才可以認識孟浩然的人,孟浩然的詩。

隱居本是那時代普遍的傾向,但在旁人僅僅是乙個期望,至多也只是點暫時的調濟,或過期的賠償,在孟浩然卻是乙個完完整整的事實。在構成這事實的複雜因素中,家鄉的歷史地理背景,我想,是很重要的一點。

在乙個亂世,例如龐德公的時代,對於某種特別性格的人,入山採藥,一去不返,本是唯一的出路。但生在「開元全盛日」的孟浩然,有那必要嗎?然則為什麼三番兩次朋友伸過援引的手來,都被拒絕,甚至最後和本州採訪使韓朝宗約好了一同入京,到頭還是喝得酩酊大醉,讓韓公等煩了,一賭氣獨自先走了呢?

正如當時許多有隱士傾向的讀書人,孟浩然原來是為隱居而隱居,為著乙個浪漫的理想,為著對古人的乙個神聖的默契而隱居。在他這回,無疑那成為默契的物件便是龐德公。孟浩然當然不能為韓朝宗背棄龐公。

鹿門山不許他,他自己家園所在,也就是「龐公棲隱處」的鹿門山,決不許他那樣做。

「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巖扉松徑長寂寥,惟有幽人自來去。」這「幽人」究竟是誰?龐公的精靈,還是詩人自己?

恐怕那時他自己也分辨不出,因為心理上他早與那位先賢同體化了。歷史的龐德公給了他啟示,地理的鹿門山給了他方便,這兩項重要條件具備了,隱居的事實便容易完成得多了。實在,鹿門山的家園早已使隱居成為既成事實,只要念頭一轉,承認自己是龐公的繼承人,此身便儼然是《高士傳》中的人物了。

總之,是襄陽的歷史地理環境促成孟浩然一生老於布衣的。孟浩然畢竟是襄陽的孟浩然。

我們似乎為獎勵人性中的矛盾,以保證生活的豐富,幾千年來一直讓儒道兩派思想維持著均勢,於是讀書人便永遠在一種心靈的僵局中折磨自己,巢由與伊皋,江湖與魏闕,永遠矛盾著,衝突著,於是生活便永遠不諧調,而文藝也便永遠不缺少題材。矛盾是常態,愈矛盾則愈常態。今天是伊皋,明天是巢由,後天又是伊皋,這是行為的矛盾。

當巢由時嚮往著伊皋,當了伊皋,又不能忘懷於巢由,這是行為與感情間的矛盾。在這雙重矛盾的夾纏中打轉,是當時一般的現象。反正用詩一發洩,任何矛盾都登出了。

詩是唐人排解感情糾葛的特效劑,說不定他們正因有詩作保障,才敢於放心大膽的製造矛盾,因而那時代的矛盾人格才特別多。自然,反過來說,矛盾愈深愈多,詩的產量也愈大了。孟浩然一生沒有功名,除在張九齡的荊州幕中當過一度清客外,也沒有半個官職,自然不會發生第一項矛盾問題。

但這似乎就是他的一貫性的最高限度。因為雖然身在江湖,他的心並沒有完全忘記魏闕。下面不過是許多顯明例證中之一: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然而「羨魚」畢竟是人情所難免的,能始終僅僅「臨淵羡魚」,而並不「退而結網」,實在已經是難得的一貫了。

聽李白這番熱情的讚嘆,便知道孟浩然超出他的時代多麼遠:「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

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可是我們不要忘記矛盾與詩的因果關係,許多詩是為給生活的矛盾求統一,求調和而產生的。孟浩然既免除了一部分矛盾,對於他,詩的需要便當減少了。果然,他的詩是不多,量不多,質也不多。

量不多,有他的同時人作見證,杜甫講過的:「吾憐孟浩然……賦詩雖不多,往往凌鮑謝。」質不多,前人似乎也早已見到。

蘇軾曾經批評他「韻高而才短,如造內法酒手,而無材料。」這話誠如張戒在《歲寒堂詩話》裡所承認的,是說盡了孟浩然,但也要看才字如何解釋。才如果是指才情與才學二者而言,那就對了,如果專指才學,還算沒有說盡。

情當然比學重要得多。說乙個人的詩缺少情的深度和厚度,等於說他的詩的質不夠高。孟浩然詩中質高的有時有些,數量總是太少。

「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式的和「微雲澹河漢,疏雨滴梧桐」式的句子,在集中幾乎都找不出第二個例子。論前者,質和量當然都不如杜甫,論後者,至少在量上不如王維。甚至「不材明主棄,多病故人疏」,質量都不如劉長卿和十才子。

這些都不是真正的孟浩然。真孟浩然不是將詩緊緊的築在一聯或一句裡,而是將它沖淡了,平均的分散在全篇中: 「出谷未停午,到家日已曛。

回瞻下山路,但見牛羊群。樵子暗相失,草蟲寒不聞。衡門猶未掩,佇立望夫君。

」 甚至淡到令你疑心到底有詩沒有。 「垂釣坐磐石,水清心亦閒。魚行潭樹下,猿掛鳥藤間。

游女昔解佩,傳聞於此山。求之不可得,沼月棹歌還。」

淡到看不見詩了,才是真正盂浩然的詩,不,說是孟浩然的詩,倒不如說是詩的孟浩然,更為準確。在許多旁人,詩是人的精華,在孟浩然,詩縱非人的糟粕,也是人的剩餘。在最後這首詩裡,孟浩然幾曾做過詩?

他只是談話而已。甚至要緊的還不是那些話,而是談話人的那副「風神散朗」的姿態。讀到「求之不可得,沼月棹歌還」,我們得到一如張洎從畫像所得到的印象,「風儀落落,凜然如生」。

得到了像,便可以忘言,得到了「詩的孟浩然」便可以忘掉「孟浩然的詩」了。這是我們前面所提到的「詩如其人」或「人就是詩」的另一解釋。

超過了詩也好,夠不上詩也好,任憑你從環子的哪一點看起。反正除了孟浩然,古今並沒有第二個詩人到過這境界。東坡說他沒有才,東坡自己的毛病,就在才太多。

莊子笑日:「週將處乎材與不材之間。材與不材之間,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

」誰能了解莊子的道理,就能了解孟浩然的詩,當然也得承認那點「累」。至於「似之而非」,而又能「免乎累」,那除陶淵明,還有誰呢?

夜歸鹿門歌反思

陳進進 夜歸鹿門歌 為本冊書的第二單元,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是 1 引導學生置身詩境,發揮想象,品味詩歌的意境。2 引導學生根據詩歌中意象的特點以及情景之間的關係,採取相應的欣賞方法,體會詩歌的意境。帶著這個目標進行本單元的教學設計,雖然完成了教學任務,但是還是有很多不足之處,具體如下 自己在備課環節還...

四季歌 列印

四季歌 欣賞教案 教學內容 聆聽管弦樂 四季歌 教學目標 1 認知目標 熟悉管弦樂 四季歌 旋律和所表現的內容。2 情感目標 通過欣賞,感受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大自然變化,使人們的生活 學習 工作充滿著生機與詩意。3 能力發展目標 聆聽由青海民歌 四季歌 從樂曲的主題變化 力度變化及不同主奏樂器的不同...

鹿城中學校園廣播實施計畫 正式列印

一 總體目標 為豐富校園文化生活,開闊學生視野,弘揚校園正氣,彰顯校園活力,提高學校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促良好校風形成,結合我校實際,組建 校園之聲 廣播站。為確保 校園之聲 廣播站有序開展,特做以下安排 二 欄目設定及主要內容 1 德育之窗 結合我校每月德育主題對學生進行理想 健康教育。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