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 反比例練習》教學反思

2023-01-28 08:39:07 字數 2133 閱讀 3437

◆您現在正在閱讀的《正、反比例練習》教學反思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正、反比例練習》教學反思教學完對比練習課後明顯感覺正、反比例的判斷問題嚴重,作業正確率明顯下降。

雖然,學生能夠正確背誦正、反比例的意義和關係式,並且也能對比發現它們之間的異同點,但在實際應用中卻困難重重。總結學生的作業錯誤,發現主要存在以下五方面的問題:

1、因理解題意能力不夠,影響判斷。

如訂閱《中國少年報》的份數和錢數。有的學生是不理解題目中的錢數到底是單價,還是購買報紙所對應的總錢數。有的學生是因為沒看到題目中明確註明什麼量一定,所以直接判定此題不成比例。

其實聯絡生活實際思考,訂閱報紙的單價應該是一定的,這是常識,不必在題目中再次註明。所以在教學中加強對語言文字理解能力的訓練,要求學生能夠聯絡生活實際自主挖掘出題目中的隱含一定量。如:

一本書,每在看的頁數和所需天數。(書的總頁數一定)

2、因數量關係不明確,影響判斷。

如車輪的直徑一定,行駛的路程和轉數。許多學生認為由行駛的路程無論是乘或除轉數都無法等於車輪的直徑,所以判斷不成比例。但如果他們具有較強分析數量關係的能力,是不難從中發現行駛的路程轉數=車輪的周長。

而圓的周長c=d,既然車輪的直徑一定,而圓周率也是乙個固定不變的數,那麼d也應該是一定的,所以此題應該成正比例。藉此之機,彌補並夯實學困生較薄弱的數量關係。可以在課前利用填空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分析思維能力。

如:(1)耗油總量耗沒時間=()(2)每塊磚的面積鋪磚的塊數=()

3、因公式變形不熟練,影響判斷。

這類問題是困擾學生的難點。如圓的面積和半徑。許多學生根據正比例的變化規律來思考,半徑擴大,面積也隨著擴大;半徑縮小,面積也隨著縮小,所以判斷這兩個相關聯的量是正比例。

可如果根據圓的面積公式s=rr變形,得s:r=一定,但圓的半徑卻不一定,所以此題比值不一定,應該不成比例。在教學中教給學生解答這類問題的方法:

遇到這類需要利用周長、面積或體積公式來推導的題目,請學生先在草稿本上默寫出相關公式,然後根據問題利用等式的性質,將相關聯的兩個量移到等號的左邊,將其它的量移到等號的右邊,再根據變形後的公式進行判斷。同時,要加大對此類題目的指導力度。

如:(1)三角形的面積一定,它的底和高。

(2)正方形的邊長和它的面積(或周長)。

唐宋或更早之前,針對「經學」「律學」「算學」和「書學」各科目,其相應傳授者稱為「博士」,這與當今「博士」含義已經相去甚遠。而對那些特別講授「武事」或講解「經籍」者,又稱「講師」。「教授」和「助教」均原為學官稱謂。

前者始於宋,乃「宗學」「律學」「醫學」「武學」等科目的講授者;而後者則於西晉武帝時代即已設立了,主要協助國子、博士培養生徒。「助教」在古代不僅要作入流的學問,其教書育人的職責也十分明晰。唐代國子學、太學等所設之「助教」一席,也是當朝打眼的學官。

至明清兩代,只設國子監(國子學)一科的「助教」,其身價不謂顯赫,也稱得上朝廷要員。至此,無論是「博士」「講師」,還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師應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3)長方形的周長(或面積)一定,長和寬。

語文課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選的比較優秀的文章,還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選擇循序漸進地讓學生背誦一些優秀篇目、精彩段落,對提高學生的水平會大有裨益。現在,不少語文教師在分析課文時,把文章解體的支離破碎,總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結果教師費勁,學生頭疼。分析完之後,學生收效甚微,沒過幾天便忘的一乾二淨。造成這種事倍功半的尷尬局面的關鍵就是對文章讀的不熟。

常言道「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如果有目的、有計畫地引導學生反覆閱讀課文,或細讀、默讀、跳讀,或聽讀、範讀、輪讀、分角色朗讀,學生便可以在讀中自然領悟文章的思想內容和寫作技巧,可以在讀中自然加強語感,增強語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這種思想內容、寫作技巧和語感就會自然滲透到學生的語言意識之中,就會在寫作中自覺不自覺地加以運用、創造和發展。

宋以後,京師所設小學館和武學堂中的教師稱謂皆稱之為「教諭」。至元明清之縣學一律循之不變。明朝入選翰林院的進士之師稱「教習」。

到清末,學堂興起,各科教師仍沿用「教習」一稱。其實「教諭」在明清時還有學官一意,即主管縣一級的教育生員。而相應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員者則謂「教授」和「學正」。

「教授」「學正」和「教諭」的副手一律稱「訓導」。於民間,特別是漢代以後,對於在「校」或「學」中傳授經學者也稱為「經師」。在一些特定的講學場合,比如書院、皇室,也稱教師為「院長、西席、講席」等。

總之,如果在教學中注重聯絡生活實際或原有認知,學生是很容易理解並正確判斷。

正反比例的練習

麟遊縣天堂小學2014 2015學年度第二學期師生共用導學稿科目班級主備人 數學課題 正 反比例練習 組名使用時間 課型姓名學稿編號 綜合解決課 34反思與策略 六年級劉昂 審核人 學習目標 1 進一步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弄清它們的聯絡和區別。掌握它們的變化規律。2 能正確判斷正 反比例。教學...

《正反比例複習》教學反思

這是一節複習課,是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 掌握 鞏固和運用所學知識的重要環節,對學生系統學好數學,發展思維能力,提高學習興趣極為重要。它擔負著查漏補缺,系統整理以及鞏固發展的重任。因此,教學時分三個層次進行 第一層次是整理。通過整理,使學生把所學的知識形成網路,只有形成網路的知識,才能深深的扎根於學生的...

正反比例練習題

二 我會填寫。1 一幅圖上,1厘公尺代表30千公尺,這幅圖的比例尺是 2 兩種變化的量,當一種量擴大5倍時,另一種量也隨著擴大5倍,那麼這兩種量成 比例。3 甲乙兩城市之間的距離是24千公尺,在比例尺是1 300000的地圖上應該畫 厘公尺的長度。4 甲乙兩數的比是8 9。甲數是1000,乙數是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