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活動的調節知識整理

2021-03-04 02:26:42 字數 4181 閱讀 7459

第二單元生命活動的調節

第二章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 no.xa019 2014-5-15

一、人體的神經調節

1、神經系統

(1)組成:

中樞神經系統:包括位於顱腔中的腦(大腦、小腦和腦幹)和脊柱椎管內的脊髓。

周圍神經系統:包括從腦和脊髓發出的遍布全身的神經。

(2)基本單位——神經元

①結構:由細胞體、樹突(短)、軸突(長)構成。

(軸突和樹突稱為神經纖維。神經纖維末端的細小分支稱為神經末梢。)

②功能:接受刺激產生興奮,並傳導興奮,進而對其他組織產生調控效應。

③種類:傳入(感覺)神經元、傳出(運動)神經元、中間(聯絡)神經元

2、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反射

是指在中樞神經系統參與下,動物體或人體對內外環境變化作出的規律性應答。

3、完成反射的結構基礎——反射弧

感受器:感覺神經末稍和與之相連的各種特化結構構成。(能感受刺激產生興奮)

傳入神經

神經中樞:在腦和脊髓的灰質中,功能相同的神經元細胞體匯集在一起構成的調節人體某些生理活動的結構。

傳出神經

效應器:運動神經末稍與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體構成。

4、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

(1)興奮:指動物體或人體內的某些組織(如神經組織)或細胞感受外界刺激後,由相對靜止狀態變為顯著活躍狀態的過程。

(2)興奮的傳導過程:

靜息狀態時,細胞膜電位外正內負(原因:k+外流)→受到刺激,興奮狀態時,細胞膜電位為外負內正(原因:na+內流)→興奮部位與未興奮部位間由於電位差的存在形成區域性電流(膜外:

未興奮部位→興奮部位;膜內:興奮部位→未興奮部位)→興奮向未興奮部位傳導。

(3)興奮是以電訊號的形式沿著神經纖維傳導的,這種電訊號也叫神經衝動。

(4)興奮的傳導的方向:雙向

5、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

(1)傳遞結構:神經元之間的興奮傳遞就是通過突觸實現的,突觸包括突觸前膜、突觸間隙、突觸後膜

(2)傳遞過程:當神經末梢有神經衝動傳來時,突觸前膜內的突觸小泡受到刺激,就會釋放一種化學物質——神經遞質。神經遞質經擴散通過突觸間隙,然後與突觸後膜(另乙個神經元)上的特異性受體結合,引發突觸後膜電位變化,即引發一次新的神經衝動。

這樣,興奮就從乙個神經元通過突觸傳遞到了另乙個神經元。

(3)訊號變化:電訊號→化學訊號→電訊號

(4)傳遞方向:單向。

原因是神經遞質只存在於突觸小體的突觸小泡內,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作用於突觸後膜,因此神經元之間興奮的傳遞是單向的。(即:興奮的傳遞方向只能是軸突→細胞體或軸突,不能反向)

(5)結果:使下乙個神經元產生興奮或抑制。

6、神經系統的分級調節

(1)各級中樞的分布與功能:

大腦:大腦皮層是調節機體活動的最高端中樞,是高階神經活動的結構基礎。其上由語言、聽覺、視覺、運動等高階中樞。

小腦:有維持身體平衡的中樞。

腦幹:有許多重要的生命活動中樞,如心血管中樞、呼吸中樞等。

下丘腦:有體溫調節中樞、滲透壓感受器(水平衡中樞)、血糖平衡調節中樞,是調節內分泌活動的總樞紐

脊髓:調節軀體運動的低階中樞。

(2)各級中樞的聯絡

神經中樞的分布部位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間相互聯絡,相互調控。一般來說,位於脊髓的低階中樞受腦中相應高階中樞的調控,這樣,相應器官、系統的生理活動,就能進行得更加有條不紊和精確。

7、人腦的高階功能

位於大腦表層的大腦皮層,是整個神經系統中最高端的部位。它除了對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機體的反射活動外,還具有語言、學習、記憶和思維等方面的高階功能。

語言功能是人腦特有的高階功能

w區(書寫性語言中樞):此區受損,不能寫字(失寫症)

s 區(運動性語言中樞):此區受損,不能講話(運動性失語症)

h區(聽覺性語言中樞):此區受損,不能聽懂話(聽覺性失語症)

v區(視覺性語言中樞):此區受損,不能看懂文字(失讀症)

二、人體的激素調節

1、體液調節:

是指某些化學物質,如激素、co2 、h+等,通過體液的運輸而對人體生理活動所進行的調節稱為體液調節。體液調節中激素調節起主要作用。

2、激素:由內分泌腺或內分泌細胞分泌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質,經血液或組織液傳輸而發揮調節作用。

3、人體主要激素及其作用

4、甲狀腺激素分泌的調節

(1)調節過程(如右圖)

(2)調節方式:神經—體液調節。

(3)調節機制:負反饋調節

5、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徵:

(1)微量高效

如:在人體血液中甲狀腺激素的含量只有3×10-5~14×10-5mg/ml,而1mg甲狀腺激素可使人體產熱增加4200kj。

(2)通過體液運輸

內分泌腺沒有導管,分泌的激素瀰散到體液中,隨血液流到全身,傳遞著各種資訊。

(3)作用於靶器官、靶細胞

研究發現,甲狀腺激素幾乎對全身細胞都起作用,而促甲狀腺激素只作用於甲狀腺。能被特定激素作用的器官、細胞就是該激素的靶器官、靶細胞。激素一經靶細胞接受並起作用後就被滅活了,因此,體內源源不斷地產生激素,以維持激素含量的動態平衡。

【特別提示】

激素既不組成細胞機構,也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僅僅起著「信使」的作用,將生物資訊傳遞給靶細胞,對生理生化反應起著調節作用。

6、激素間的相互關係:

● 協同作用:不同激素對同一生理效應都發揮作用,從而達到增強效應的結果。

● 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對某一生理效應發揮相反的作用。

胰島素——胰高血糖素(腎上腺激素)

7、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的區別與聯絡

(1)區別

(2)聯絡

一方面,不少內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間接地受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

另一方面,內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響神經系統的發育和功能。

附:高等動物激素的成分

8、動物激素在生產中的應用

在生產中往往應用的並非動物激素本身,而是激素類似物

(1)催情激素提高魚類受孕率:運用催情激素誘發魚類的發情和產卵,提高魚類的受孕率。

(2)人工合成昆蟲激素防治害蟲:可在田間噴灑一定量的性引誘劑(性外激素類似物),干擾雌雄性昆蟲間的正常交配。

(3)閹割豬等動物提高產量:對某些肉用動物注射生長激素,加速其生長。對豬閹割,減少性激素含量,從而縮短生長週期,提高產量。

(4)人工合成昆蟲內激素提高產量:可人工噴灑保幼激素,延長其幼蟲期,提高蠶絲的產量和質量。

9、生命活動調節的例項

二、體溫調節

1、體溫的概念:指人身體內部的平均溫度。

2、體溫的測量部位:直腸、口腔、腋窩。

3、體溫的**:體內有機物氧化分解過程中釋放出來的熱量。

4、體溫相對恆定的原因:人體的產熱和散熱過程保持動態平衡的結果。

5、人體的產熱和散熱器官:

產熱器官:主要是肝臟和骨骼肌(另還有立毛肌)

散熱器官:**(與**中血管、汗腺的活動有關)

6、體溫調節過程:

①炎熱環境下的調節主要通過增加散熱來實現,因為機體不產熱是不可能的。

②機體可通過神經調節肌肉收縮增加產熱(不自主的顫抖,),還可通過腎上腺素、甲狀腺素促進代謝來增加產熱;但沒有激素參與增加散熱的調節。

體溫調節主要是神經調節起主要作用,體液次之,

下丘腦是體溫調節中樞,大腦皮層是體溫感覺中樞

感受器:**中的(冷覺感受器,溫覺感受器),及內臟感受器,

7、調節方式:

寒冷環境下:神經—體液調節,其中以神經調節為主;炎熱環境下:神經調節。

8、調節中樞:下丘腦

9、調節機制:負反饋調節。

10、體溫恆定的意義:是人體生命活動正常進行的必需條件,主要通過對酶的活性的調節體現

三、水平衡的調節

1、水平衡的原因:是靠水分的攝入和排出保持動態平衡實現的。

2、水的**和去路:

● 人體內水的主要**是飲食、另有少部分來自物質代謝過程中產生的水。

● 水分的排出主要通過泌尿系統(也是唯一可由機體調節的排出途徑),其次**、肺和大腸也能排出部分水。人體的主要排洩器官是腎,其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腎單位。

3、調節激素:抗利尿激素,它是由下丘腦產生,由垂體釋放,作用是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從而使排尿量減少。

4、水平衡的調節過程:

5、調節方式:神經—體液調節(主要通過腎臟完成

6、調節中樞:下丘腦

7、調節機制:負反饋調節。

【特別提示】

①下丘腦的部分神經細胞既能傳到神經衝動,又能分泌激素。

生命活動的調節

黑暗中 實驗分析 問題4 分析實驗 詹森用瓊脂片將胚芽鞘尖端和下部隔開,胚芽鞘仍會彎向光源生長,可以得出結論 胚芽鞘頂端產生的刺激可以瓊脂片傳遞給下部。問題5 分析實驗 尖端放置的位置及後來彎曲方向的關係可以得出結論 胚芽鞘的彎曲生長,是因為頂尖產生的刺激在其下部 造成的。4 1928年溫特 實驗實...

生命活動的調節

1 下列有關人體調節的 或曲線中,正確的是 2 下列關於人體內環境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a 血漿的主要成分包括水 葡萄糖 血漿蛋白和脂肪酸等 b 免疫系統對內環境穩態具有重要作用 c 碳酸 乳酸具有調節血漿ph穩定的作用 d 組織液中的大分子物質 病毒 細菌都能進入毛細淋巴管 3 下圖表示反射弧和神經...

生命活動的調節

2016年高考圈題 生物 新課標i卷 題組2 生命活動的調節 一 考法解法 命題特點分析 本部分屬於每年高考常考內容,選擇題及非選擇題形式均有,主要考察考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及貫通程度,難度係數在0.8 0.9之間 考查重點為內環境穩態的維持機制 神經調節機制 體液調節機制 神經 體液雙重調節機制的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