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學基礎實習報告

2021-03-04 05:59:14 字數 5106 閱讀 8896

(資環院,土管12-2,20126874,成婷)

一、實習目標

地學基礎野外實習是《地質學基礎》課程的基本教學環節,同學們通過此次野外實習,要求能夠進一步鞏固地質學基礎的理論知識,學會和掌握野外地質地貌考察鑑別的基本方法及基本技巧,加深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為學習《土壤學》、《土地管理學》、《小城鎮規劃》等專業課程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實習時間:2023年12月18日

三、實習路線:學校----金馬河大橋----映秀鎮----都江村

四、實習工具:鐵榔頭、稀鹽酸

五、指導老師:吳德勇老師、鄭子成老師

六、實習要求:

1、深入認識和了解溫江周邊地區的地質地貌;

2、能夠利用所學知識分析不同地區地質地貌所屬型別、形成原因和如何合理地加以利用;

3、能夠清楚地質地貌與生產利用的關係,以及某些地質災害的形成原因和必須的防禦措施。

七、川渝地質地貌

川渝面積57萬km2,分為東部地台區和西部地槽區,其中東部包括四川盆地和盆周山地,西部包括甘孜、阿壩及涼山洲的部分。

(1)地質構造

1、東部地台區。從元古代代早期,由於呂梁運動、晉寧運動和澄江運動,形成盆地的雛形。龍門山以東,形成的褶皺較低,褶曲起伏較小。

a、構造盆地

(1)盆地西部

①龍門山山前坳陷,龍門山和龍泉山之間盆地界線

廣元—寶興—鹽源—木里

②龍泉——熊坡斷褶帶包括龍泉山、丹稜總崗山。

③江油——蘆山斷褶帶

(2)盆地中部

位於龍泉山和華鎣山之間,形成許多小背斜或稱為平緩而較的穹隆構造,傾角較小,產狀平緩。

(1)川北深拗大向斜以白堊系地層為主,梓潼為中心,包括三颱、綿陽。

(2)宣漢旋轉背向斜。

(3)蓬萊鎮——南充穹背斜群。

(4)威遠穹窿(威遠——滎經之間)

(3)盆地東部

條形褶皺,分布華鎣山大斷裂以東,巫山、七曜山以西,形成一系列向斜開闊,背斜狹窄的隔檔式構造,北邊平行,南部分支,形成掃帚狀構造。

(1)華鎣山褶皺帶

(2)永川帚狀褶皺帶華鎣山褶皺向南延伸時受盆地邊東南褶皺影響,形成許多短(帚狀)背斜。

(3)雲陽、開江弓弧背斜

b、盆地邊緣

龍門山褶皺帶:位於盆地西部,由一系列緊密走向北東的斷裂褶皺構成。

大巴山斷褶帶:分布於盆地東北緣,四川重慶、陝西、湖水交界的地方。復背斜,在向斜翼部產生次一級構造。

涼山斷裂帶 :分布於峨眉斷塊以南,康滇古陸以東,以一系列南北走向的隆起、斷裂組成。

2、西部地槽區。平武金湯孤形構造。

(2)地貌

1.東部盆地

(1)盆西平原沖積扇平原、復合沖積扇、西低東高南低海拔750-400m。

(2)盆中丘陵區位於龍泉山與華瑩山之間,地熱南高北低,北部深丘,南部低丘,有方山丘陵(簡陽)、單斜丘陵,饅頭丘(遂寧)。

(3)盆東平行嶺谷寬度5-8km,有很多三迭系岩層(石灰岩),很多溶洞,背斜出露,在背斜核部形成三山一槽谷。

2、盆周山地

(1)盆地北緣山體雄偉。

(2)盆地東、東南、南緣七曜山、大婁山,山地海拔1000-1500m,溶洞特別發育,溶洞成層分布。

(3)盆地西緣峨眉山、龍門山、斷裂帶發育, 坡度陡,新構造運動活動頻繁。

3、川西高原

南部:從東到西,高原面上有幾條江和山川。

金沙江→沙魯里山→雅礱江→大雪山→大渡河→邛崍山→岷江

山、江相間分布,河流由斷裂構造形成

北部:橫斷山區(範圍)具體而言:三江流域地區。

八、實習內容

(一)金馬河大橋(平原)

1、金馬河地理位置

金馬河上起都江堰的青城大橋,下至新津紅岩子,全長約79.194km,流經都江堰、溫江、崇州、雙流、新津5區(市)縣,金馬河為岷江排洪河道。外江向南流經都江堰市、崇慶市、溫江區、雙流縣,至新津縣武陽鎮段稱金馬河。

它的河床寬窄不均,一般為300~600m;河床甚淺,橫剖面呈「u」型,洪枯流量變幅大。金馬河的地勢開闊平坦,河水攜帶固體物質的能力較低,致使年均約900萬噸的推移質和懸移質沿河淤積,河床逐年抬高,河洲遍布,灘沱相間,河道彎曲,河床左右擺動不定。金馬河是一條寬、淺、散、彎的典型平原遊蕩性河,金馬河同時也是成都平原的重要防洪屏障。

金馬河是典型的河流地貌,沉積物型別是沖積物,具有二元結構,其特點是分選性好,磨圓度較好,成層性較清楚,具有韻律性。

2 、金馬河地質地貌概況

金馬河遍布鵝卵石,鵝卵石大部分分選性較差,磨圓度較高。用力用鐵鎚將石頭敲開,發現岩石顏色大部分呈白色,灰白色,有雲母存在。由此初步判斷其為岩漿巖。

但通常來說,河流兩岸的堆積物應該為沉積岩,金馬河的岩石卻為岩漿巖,這是由於岩石倒置所形成的。

河漫灘是常年河流洪水期淹沒河床以外的谷底部分,不能被占用。現在有些人說河漫灘可以利用起來,例如耕地、建房。但是,這是不合理的,河漫灘是不能被占用的,因為只要發大水,就會被淹沒,更何況是幾十年不遇的大洪水。

站在河漫灘上,發現冬季的金馬河河流水流量小,河心灘很明顯地顯現出。可見河心灘枯水期常露出水面(河心灘是在水流變緩的雙向環流作用下形成的,洪水期可往下游移動)。當河心灘不斷淤高增寬,高出平水期水面,就成為可耕作和作為居住地的江心洲。

而我腳下所站的金馬河的河漫灘,是河床長期側向移動與河流中騎行氾濫的產物。河漫灘具有二元結構,這是沖積物區別於其他成因堆積物的主要標誌之一,其沖積物上層粗下層細。(配圖,河漫灘,193)

有河漫灘的存在,多半就伴隨著河流階地的出現。當時我們走下來的可以通車的小路一階,就是金馬河的一級階地。河流的下切侵蝕,原來的谷底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階梯狀的沿河平台稱為河流階地。

階地的形成原因主要有氣候的變化;構造運動;侵蝕基準面的變化;人類活動的影響等。據觀察,金馬河的階地是一級階地,因此階地形成較晚。階地的階面和陡坎全部由河流堆積物組成,因此屬堆積階地。

階地具有二元結構,與河流二元結構類似。一級階地營養成分豐富,耕性好,加上金馬河河道比較寬,河谷比較深,人工修築了防護堤,因此是一級階地就作為了建築用地和基本農田用地。但是,從長遠考慮,最好不要將一級階地用作永久建築用地。

同時,此地也是地下水匯集區,地下水豐富。(配圖階地182 196)

3、金馬河缺點

(1)金馬河河道寬窄不均,影響河水的運動。在河道寬闊段,水層較薄,受固體邊壁制約更明顯,則流動緩慢,相反地,在狹窄地段,河水流動相對較快。

(2)由於洪水對金馬河河床的不均勻沖刷和無序地亂採河中砂石,導致金馬河河床起伏不平,坑灘相間,加大了床面粗糙程度,使河水流動的難度增大。

(3)金馬河洪水沖毀都江堰渠首工程及金馬河沿岸堤防工程,基本上是年年發生。遇大洪水或特大洪水,沖毀主要灌溉渠道的取水口,洪水進入灌溉渠道。近期使灌溉渠道沿線發生洪澇災害,淹沒村莊、農田、莊稼,遠期則可能影響灌溉渠道的取水,造成洪水後灌溉缺水,形成旱災。

洪水嚴重威脅金馬河沿岸的城鎮、村莊以及下游河心洲上的村莊。

4、金馬河治理

(1)早年,金馬河的防洪治理多採用國家財政補貼的方式,對沖毀的工程進行及時修復。但結果是年年在修復,年年有破壞,不能形成整體防洪能力,無法從根本上消除隱患。

(2)採用河道砂石資源開採與開槽束水的技術方略。束水攻砂,攻砂定槽,制定了河道砂石開採與河道治理相結合的整治方案,即在河道中心利用採砂手段,開鑿低於原河床的溝槽,建設人工複式河床。從而**金馬河雙流段的防洪隱患,走以河養河、以河治河為目的的經營型河道管理模式。

(2)都江村(山地)

岷江(min river 亦作min jiang)是長江上游支流,屬於長江左岸的一級支流,全流域均在四川省境內,孕育了古蜀文明。發源於岷山南麓,流經松潘、汶川等縣到都江堰市出峽,分內外兩江到江口復合,經樂山接納大渡河和青衣江,到宜賓匯入長江。全長793公里,流域面積133,500平方公里。

水量豐富,年均徑流量900多億立方公尺,為黃河的兩倍多。水力資源蘊藏量佔長江水系的1/5。岷江在四川省宜賓市注入長江。

岷江地質地貌:晚新生代以來發育岷山構造帶內部的岷江水系流域盆地,深刻指示了青藏高原東源地區的新構造運動。

1、區域概況

都江堰市位於成都平原西北邊緣,地處岷江出山口。介於北緯31044′54″-31°02′9″之間,東經103°25′42″-103°47′0″之間。地跨川西龍門山地帶和成都平原岷江沖積扇扇頂部位。

市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全市山地丘陵面積佔65.79%,平壩面積佔34.21%。

地勢從高山、中山到低山再到平原逐級降低,海拔592-4582公尺,相對高差3900公尺。都江堰市在地質構造體系上,屬華夏構造體系,跨成都平原和龍門山地區兩個不同自然地理區,地貌單元屬岷江沖積扇一級階地。

2、地質地貌

都江村的河流地貌比較特殊,現建的都江村是修建在很久以前形成的乙個洪積扇上面的,(洪積扇由暫時性流水堆積成的扇形地貌,又稱為幹三角洲。洪積扇由山口向山前傾斜,扇頂部坡度50--10°,遠離山口則為2°-6°,扇頂與邊緣高差可達數百公尺。由於河流出山口後,比降顯著減小,水流分散形成許多支叉,因氣候乾旱,分散的水流更易蒸發和滲透,於是水量大減,甚至消失,因此所攜帶的物質大量堆積,形成坡度較大的扇形堆積體。

組成洪積扇的堆積物叫做洪積物,通常扇頂物質較粗,主要為砂、礫,分選較差,隨著水流搬運能力向邊緣減弱,堆積物質逐漸變細,分選也較好,一般為沙、粉沙及亞粘土。洪積扇沿山麓常造成一片,構成山前傾斜平原。)因其前方有一條較大的河流在大泥石流的影響下,砸斷了原河流,迫使河流改道。

形成了一條內河和一條外河外河與內河均可作為洩洪之用,保證了都江村的安全。

a、豬背嶺

站在岷江,我們看到了岷江的特色地貌——豬背嶺。豬背嶺是一種地形,指當侵蝕傾斜排列的岩層後,形成兩邊山坡極斜的山。岩層傾角大於450,且山體兩坡基本對稱,嶺頂形如豬背。

其形成的環境與單面山類似,都是硬和軟的岩層排列,但地層傾料度較大,以致軟的岩層被侵蝕後,不僅軟的一面,未被侵蝕而保留的硬岩層的一面坡度也很大。豬背嶺同時也是分水嶺。

b、單面山

除豬背嶺之外,還看到了單面山。單面山是指由單斜岩層構成的山岳。單面山沿岩層走向延伸,兩坡不對稱,一坡與岩層面一致,長而緩,稱為單面山的後坡(或構造坡);另一坡與岩層面近乎垂直,短而陡,一般是外力作用沿岩層裂隙破壞而成,稱為單面山的前坡(或剝蝕坡)。

c、階地

都江村的一級階地和金馬河的利用基本一樣,都是作為建築用地和耕地。它的二級階地比較窄,但居民點比較少和疏散,所以一部分的二級階地也作為了永久建築用地使用。二級階地上地質構造穩定,而且滿足了人們對光、溫、水、氣、熱的要求,可以加以利用。

在此,我們也看見了**階地上仍零星分布著居民點,據說這是最原始的階地利用方式。一般來說,**階地上適宜修建永久建築,同時也是交通用地。 (配圖都江村階地山河流改道)

Ivdwap地學基礎野外實習報告

生命是永恆不斷的創造,因為在它內部蘊含著過剩的精力,它不斷流溢,越出時間和空間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現的形式表現出來。泰戈爾 地學基礎野外實習報告 一 實習概況 時間 2010.01.06 地點 茶馬古道 豬兒嘴 陸王溝 老君崗 龍門溶洞 龍門鄉紅星村 時間 2010.01.07 ...

Xzmqgb地學基礎野外實習報告

生活 乙個人總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風景,聽陌生的歌,然後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你會發現,原本費盡心機想要忘記的事情真的就這麼忘記了.郭敬明地學基礎野外實習報告 一 實習概況 時間 2010.01.06 地點 茶馬古道 豬兒嘴 陸王溝 老君崗 龍門溶洞 龍門鄉紅星村 時間 2010.01.07 地點 ...

2023年基礎地學

中國地質大學 北京 2012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試題 試題名稱 基礎地學試題 621 一 術語解釋。共64分,選8詞,每詞8分,多選不加分 1 岩石圈 2 地殼均衡補償 3 片麻岩 4 沉積作用 5 節理 6 聯合古陸 7 島弧 8 新構造運動 9 喀斯特地貌 10 集群絕滅 二 填空。每題5分,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