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地理學植物地理學野外實習報告正式

2021-03-04 09:43:19 字數 3062 閱讀 7253

植物、土壤地理學實習報告

學院:化學與生物科學學院專業:地理科學12-2

姓名學號

年級:2012級指導教師

目錄前言1

概述3(1)實習目的3

(2)實習時間及地點3

(3)小組成員3

(4)實習工具4

1、實習區域路線5

2、植物地理學部分6

3、土壤地理學部分11

4、野外實習總結21

附件22

前言 植物地理學中,地球表面個地區內的植物不是雜亂無章地分布,而是在一定地段形成有規律的組合。任何地段內,具有相同的植物種類組成和空間結構、各種植物之間以及植物與環境之間都存在相互作用的植物組合,稱為植物群落。由於環境的時空變化和植物類群的差別,植物群落型別及其豐富多樣。

不同的植物群落裡的生物量是不同的。廣義的生物量是生物在某一特定時刻單位空間的個體數,重量或其含能量,可用於指某種群、某類群生物或生物整個群落的生物量,狹義的生物量僅以重量表示的,可以是鮮重或乾重。研究植物群落中的生物量可以通過研究植物的種類以及各種植物的多度、蓋度、頻度和重要值來實現。

其中,多度是表示乙個種在群落中單位面積(樣地)上的個體數目的值;蓋度是指植物地上器官垂直投影所覆蓋土地的面積;頻度是表示乙個種群在一定地段上出現的均勻度;重要值是根據相對密度,相對頻度和相對顯著度的綜合,即這三個指標之總和等於乙個常數。這樣可以把三個不同性質的特徵,綜合成乙個數值,而每個植物種在群落中的重要性可從這個數值的大小顯示出來。

我們組主要考察了灌木叢的樣方樣線內的生物群落的水平垂直方向上的不同,比較了生物群落內的生物量的不同,並對此差異做出了分析。這次實習能夠鞏固我們課堂上學的知識,提高我們觀察和研究的能力,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土壤地理學是研究土壤與地理環境之間相互關係的學科,是地理學和自然地理學之間的邊緣學科。它研究土壤發生、發展、分異和分布規律,在充分掌握土壤個體的性質的基礎上,為調控、改造和利用土壤資源提供科學依據。然而土壤地理學實習則是理論聯絡實際,進一步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有效的培養我們的觀察能力,分析問題能力等,是不可缺少的環節。

土壤是在氣候、母質、生物、地形、時間這五大主要成土因素下形成,只有掌握這些成土因素對土壤的發生和土壤性質的作用,才能在實踐中充分的發揮土壤的生產潛力。了解土壤發生的規律以及土壤的性質與外在的形成條件的關係,正確的認識土壤,合理的開發土壤資源。

概述(一)實習目的

1.植物地理

(1)掌握野外植物識別的基本方法,識別伊寧市周邊縣區主要及常見植物。

(2)初步掌握植物野外調查的基本方法。

(3)了解伊寧市周邊縣區植物區系的特徵。

(4)了解伊寧市周邊縣區植物群落或植被的型別及垂直分布的情況。

2.土壤地理

(1)了解伊寧市周邊縣區的土壤型別及其形成條件與特點、基本形狀及利用改良。

(2)初步掌握土壤剖面的挖掘、觀察方法。

(3)了解伊寧市周邊縣區土壤型別隨海拔高度變化的垂直地帶分異,以及水熱條件對土壤形成的影響。

(二)實習時間及地點

時間:2023年9月19日—2023年9月25日

地點: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的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伊寧縣、鞏留縣、特克斯縣、昭蘇縣、新源縣以及尼勒克縣

(3)小組成員

人數:6人

組長:組員:

(4)實習工具

***、坡度計、鐵鏟、測高儀、鋼捲尺、土鏟、密封袋、皮尺、鉛筆、橡皮、土袋、記錄本、標籤

一、 實習區域路線

第一天(19日):按照前一天的實習動員、提出的實習要求,分發實習器材。於上午9:00,由伊犁師範學院出發前往察縣菸草基地以及伊寧縣識別其重要的植物;觀察附近土壤,並進行取樣。

第二天(20日):上午9:00,從伊犁師範學院出發趕往鞏留縣,住甜菜地;下午,趕往特克斯縣林地,識別其重要的植物;觀察附近土壤,並進行取樣。

第三天(21日):前往喀拉峻大草原以及特克斯縣森林公園

識別常見的、經濟價值較高、具有地理意義的植物,掌握野外植物識別的基本方法;了解喀拉峻草原植物群落型別及分布狀況;觀察沿途的土壤型別、特徵並進行取樣。

第四天(22日):於前一天晚上到達昭蘇縣,早上9:00出發採集昭蘇縣沿途土壤樣品。下午前往鞏留縣,沿途經過葡萄園、以及野核桃溝。

掌握土壤剖面的挖掘方法,劃分剖面發生層次,對土壤顏色、質地等測定,了解鞏留縣及昭蘇縣土壤垂直分布的情況以及植物型別及垂直分布狀況。

第五天(23日):出發前往新源縣、喀拉布拉蘋果園。

掌握植物群落的調查方法,能對木本灌木和草本植物群落進行調查分析,了解新源縣植物群落型別及分布狀況。觀察沿途的土壤型別、特徵、分布情況並採取圖樣。

第六天(24日):前往巴音布魯克、那拉提大草原,並經過天鵝湖、開都河。觀察沿途植物生長變化以及土壤型別的變化,

第七天(25日):最後一天前往尼勒克縣,識別其重要的植物;觀察附近土壤,並進行取樣。完成實習任務後,下午乘車返回伊寧市伊犁師範學院。

二、 植物地理學部分

(一)伊寧市周邊縣區植被的基本情況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地處中亞內陸腹地,境內分布著許多高山峻嶺,又有廣闊的山間平原盆地和河谷地,「三山兩盆兩谷」組成自治州的主要地貌單元。溫帶半荒漠草原植被溫帶半荒漠草原植被是伊寧市平原區和山前丘陵區的典型型別。自然植被為具有短命植物蒿屬半荒漠草原型別,以冷蒿、茵陳蒿、早熟禾為主。

但平原區自然植被多以人工植被代替,尚未開墾利用的半荒漠草原由於超載過牧,草場退化嚴重。亞高山草甸植被、亞高山草甸植被區氣候濕潤涼爽,降水豐富,植物生長高而茂密,以叢生禾草類為主,次以雜草類。主要植物有烏頭、飛燕草等。

該帶在陰坡山地與森林植被呈復區分布,為牧業生產的夏草場。

1.伊犁周邊縣區的自然條件

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在遠離海洋和群山環抱的影響下,具有典型的乾旱氣候特徵,屬寒溫帶半乾旱的大陸性氣候。由於地域遼闊,地形複雜,從天山到阿爾泰山,隨著經度和位置高度的不同,各地又有獨特的小氣候特徵。全州總的氣候特徵是:

夏季短,冬季長;春季公升溫快但不穩定;秋季降溫迅速。一般年份春季長於秋季30天左右。陽光充足,相對濕度低,蒸發量大。

氣溫變化劇烈,日溫差大。無霜期較短。降水量月、季、年度變化率大,山區多於平原,區域性地區間差異大。

風力因各地地形影響而表現不一。在災害性天氣方面,逢秋末、春初普遍受到冷空氣入侵,氣溫急劇下降,有暴風雪。初冬有霜凍,夏季有暴雨、冰雹、乾熱風等災害。

2.伊寧市周邊縣區植物群落的垂直分布情況

植物地理學

名詞辨析 1 單葉 乙個葉柄上只生一張葉片。複葉 乙個葉柄上著生2 多數分離的葉片。單葉在小枝處合在一起,複葉在葉柄處合在一起。2 植物區系 乙個地區內全部植物種類總體稱為這個地區的植物區系。某一地區,或者是某一時期 某一分類群 某類植被等所有種類的總稱。植被 乙個地區內所有植物群落共同形成植物覆被...

土壤地理學實習報告

系院 資環學院 土壤地理學野外實習報告 一 實習目的 1 了解野外剖面點的選擇原則,並據此確定調查剖面的位置。2 掌握土壤剖面挖掘和土層劃分的基本原則 學習利用常用工具與方法進行土壤剖面形態觀察與記錄。3 掌握土壤剖面分析樣品的方法與操作。4 通過挖掘不同的土壤剖面並進行調查,從而獲得其不同特徵。5...

土壤地理學實習報告

a.實習內容 測土壤剖面酸鹼度 ph值 b.實習方法 取各層土壤在用土壤中和 減小誤差 的白瓷盤上,各層各取土樣,加入ph混合指示劑滴定,半分鐘後與比色卡對比顏色,確定ph值,定酸鹼度。3 實習結果 2.實習點二 1 概況 此處位於中丘以上道路旁,經過物理化學風化後形成石灰土,分化的土壤較粘重,礦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