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八年級相互1111學下特殊平行四邊形複習講義

2021-03-03 23:58:36 字數 4188 閱讀 1512

特殊的平行四邊形相關知識歸納和常見題型精講

附: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質和判定總表

菱形定義:有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叫做菱形.

【強調】 菱形(1)是平行四邊形;(2)一組鄰邊相等.

菱形的性質

性質1 菱形的四條邊都相等;

性質2 菱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並且每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

菱形的判定

菱形判定方法1: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

注意此方法包括兩個條件:(1)是乙個平行四邊形;(2)兩條對角線互相垂直.

菱形判定方法2:四邊都相等的四邊形是菱形.

例1 已知:如圖,四邊形abcd是菱形,f是ab上一點,df交ac於e.

求證:∠afd=∠cbe.

例2已知:如圖abcd的對角線ac的垂直平分線與邊ad、bc分別交於e、f.

求證:四邊形afce是菱形.

例3、如圖,在 abcd中,o是對角線ac的中點,過點o作ac的垂線與邊ad、bc分別交於e、f,求證:四邊形afce是菱形.

例4、已知如圖,菱形abcd中,e是bc上一點,ae 、bd交於m,

若ab=ae,∠ead=2∠bae。求證:am=be。

例5. (10湖南益陽)如圖,在菱形abcd中,∠a=60°,=4,o為對角線bd的中點,過o點作oe⊥ab,垂足為e.

(1)求線段的長.

例6、(2008四川自貢)如圖,四邊形abcd是菱形,de⊥ab交ba的延長線於e,df⊥bc,交bc的延長線於f。請你猜想de與df的大小有什麼關係?並證明你的猜想

例7、(2008山東煙台)

如圖,菱形abcd的邊長為2,bd=2,e、f分別是邊ad,cd上的兩個動點,且滿足ae+cf=2.

(1)求證:△bde≌△bcf;

(2)判斷△bef的形狀,並說明理由;

(3)設△bef的面積為s,求s的取值範圍.

一、選擇題(仔細讀題,一定要選擇最佳答案喲!)

1.如圖1中(1),把乙個長為、寬為的長方形()沿虛線剪開,拼接成圖(2),成為在一角去掉乙個小正方形後的乙個大正方形,則去掉的小正方形的邊長為( )

abcd.

2.如圖2.在矩形中,,,平分,過點作於,延長、交於點,下列結論中

正確的abcd.②③④

3.如圖3,矩形紙片abcd中,ab=4,ad=3,摺疊紙片使ad邊與對角線bd重合,摺痕為dg,

則ag的長為( )

a.1bcd.2

4、如圖4,ef過矩形abcd對角線的交點o,交ab、cd於e、f,則陰影部分的面積是矩形面積的( )。

abcd

5、如圖5,矩形abcd中,ab=8㎝,把矩形沿直線ac摺疊,使點b落在點e處,ae交dc於f,若af=㎝,則ad長為( )。

a、4b、5c、6d、7㎝

6.如圖6,長方形abcd中,e點在bc上,且ae平分bac。若be=4,ac =15,則aec面積為( )

(a) 15b) 30c) 45d) 60 。

圖1圖2圖3

圖4圖5圖6

二、填空題 (試一試,你一定能成功喲!)

1.若將4根木條釘成的矩形木框變形為平行四邊形形狀,並使面積為矩形面積的一半,則這個平行四邊形的乙個最小內角是______度。

2.如果用4個相同的長為3寬為1的長方形,拼成乙個大的長方形,那麼這個大的長方形的周長可以是_____.

3.矩形內有一點p到各邊的距離分別為1、3、5、7,則該矩形的最大面積為平方單位.

4.乙個矩形的對角線等於長邊的一半與短邊的和,則短邊與長邊的比為

5.現在一張長為40cm,寬為30cm的紙片,要從中剪出長為18cm,寬為12cm的矩形紙片,則最多能剪出張。

6.矩形的兩條對角線的夾角為60°,一條對角線和短邊的和為15,則短邊的長是 ,對角線長是 。

7.如圖7,先把矩形abcd對折,摺痕為mn,再把b點摺疊在摺痕mn上,摺痕為ae,點b在mn上對應點為b1,則∠dab1等於 。

8.如圖8,在矩形abcd中,ae⊥bd於e,對角線ac、bd相交於點o,且be︰ed=1︰3,ad=6㎝,則ae的長等於 。

9.如圖9,在矩形abcd中,ef∥bc,hg∥ab,s矩形aeoh=9,s矩形hofd=4,s矩形ogcf=7,則s△hbf= 。

10.如圖10,矩形abcd沿ae摺疊,使點b落在dc邊上的f處,若△afd的周長為9,△ecf周長為3,則矩形的周長為

三、解答題 (認真解答,一定要細心喲!)

1、已知如圖18,矩形abcd中,de=ab,cf⊥de,試說明ef=eb。

2.如圖四邊形abcd是矩形,△pbc和△qcd都是等邊三角形,且點p在矩形上方,點q在矩形內.

求證:(1)∠pba=∠pcq=30°;(2)pa=pq.

3、如圖,在△abc中,點o是ac邊上的乙個動點,過點o作直線mn∥bc,設mn交∠bca的平分線於點e,交∠bca的外角平分線於點f。①求證:eo=fo;②當o點運動到何處時,四邊形aecf是矩形?

並證明你的結論。

正方形是在平行四邊形的前提下定義的,它包含兩層意思:

①有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 (菱形)

②有乙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 (矩形)

正方形不僅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並且是特殊的矩形,又是特殊的菱形.

正方形定義:有一組鄰邊相等並且有乙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叫做正方形.

正方形是中心對稱圖形,對稱中心是對角線的交點,正方形又是軸對稱圖形,對稱軸是對邊中點的連線和對角線所在直線,共有四條對稱軸;

因為正方形是平行四邊形、矩形,又是菱形,所以它的性質是它們性質的綜合,正方形的性質總結如下:

邊:對邊平行,四邊相等;

角:四個角都是直角;

對角線:對角線相等,互相垂直平分,每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

注意:正方形的一條對角線把正方形分成兩個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對角線與邊的夾角是45°;正方形的兩條對角線把它分成四個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這是正方形的特殊性質.

正方形具有矩形的性質,同時又具有菱形的性質.

正方形的判定方法:

(1)有乙個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2)有一組鄰邊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注意:1、正方形概念的三個要點:

(1)是平行四邊形;

(2)有乙個角是直角;

(3)有一組鄰邊相等.

2、要確定乙個四邊形是正方形,應先確定它是菱形或是矩形,然後再加上相應的條件,確定是正方形.

例1 已知:如圖,正方形abcd中,對角線的交點為o,e是ob上的一點,dg⊥ae於g,dg交oa於f.

求證:oe=of.

例2 已知:如圖,四邊形abcd是正方形,分別過點a、c兩點作l1∥l2,作bm⊥l1於m,dn⊥l1於n,直線mb、dn分別交l2於q、p點.

求證:四邊形pqmn是正方形.

例3、(2008海南)如圖,p是邊長為1的正方形abcd對角線ac上一動點(p與a、c不重合),點e在射線bc上,且pe=pb.(1)求證:① pe=pd ; ② pe⊥pd;

(2)設ap=x, △pbe的面積為y.① 求出y關於x的函式關係式,並寫出x的取值範圍;

② 當x取何值時,y取得最大值,並求出這個最大值.

[, , ]

梯形是指一組對邊平行而另一組對邊不平行的四邊形。平行的兩邊叫做梯形的底邊,其中長邊叫下底,短邊叫上底;也可以單純的認為上面的一條叫上底,下面一條叫下底。不平行的兩邊叫腰;夾在兩底之間的垂線段叫梯形的高。

一腰垂直於底的梯形叫直角梯形,兩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等腰梯形是一種特殊的梯形,其判定方法與等腰三角形判定方法類似。

等腰梯形的性質 1.等腰梯形的兩條腰相等

2.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兩個底角相等

3.等腰梯形的兩條對角線相等

4.等腰梯形是軸對稱圖形,對稱軸是上下底中點的連線所在直線

5.等腰梯形(這個非等腰梯形同理)的中位線(兩腰中點相連的線叫做中位線)等於上下底和的二分之一

.6梯形的中位線平行於兩底

判定1.一組對邊平行,另一組對邊不平行的四邊形是梯形(一組對邊平行且不相等的四邊形是梯形)

2.兩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3.同一底上的兩個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4.有乙個內角是直角的梯形是直角梯形

5.對角線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6.梯形的中位線等於上底加下底和的一半,且平行於上底和下底。

例1.(2023年河南省)如圖,梯形abcd中,ad∥bc,ab=ad=dc,e為底邊bc的中點,且de∥ab,試判斷△ade的形狀,並給出證明.

人教新目標八年級八年級下英語第三單元檢測題

第三單元檢測題 1 短語加油站 1.打掃房間2.清理垃圾3.掃地4.疊衣服5.呆在外面6.給予幫助7.作家務8.照顧9.一.就10.反覆 一直11.目的是.為了12.照顧 處理13.整理床鋪 14.沒問題15.幫助做16.立刻 馬上17.浪費時間18.為某人提供19.依靠 依賴於20.同意某人 某事...

人教八年級上冊生物試卷

八年級第一學期生物測試卷 姓名得分 一 單項選擇 每題2分,共50分 1 腔腸動物的主要特徵是 a身體呈輻射對稱 b體表有刺細胞 c有口無 d以上三項都正確 2 下列水生動物中哪一種是無脊椎動物 a海豚b海豹c烏賊 d鯊魚 3 國家大熊貓 團團 圓圓 作為大陸人民的友好使者被贈送到我國寶島台灣。下列...

人教八年級下冊9 1壓強教案

9.1壓強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一 知識與技能 1 知道壓強的意義 定義 公式和單位 2 能用壓強的公式進行簡單計算 3 知道增大和減少壓強的方法 4 能用壓強解釋日常現象。二 過程與方法 1 學習觀察壓力的作用效果 2 壓力作用效果的有關因素 3 學習用控制變數法和轉換法研究問題。三 情感態度與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