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的藝術與技巧2

2021-03-05 09:14:31 字數 5154 閱讀 1583

辯論中的界定藝術

很多人說,辯論賽其實就是文字遊戲,看你怎麼界定。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說法不無道理。這幾年的辯論發展就是某種印證。

可真的是這樣嗎?界定與辯論之間的關係究竟是怎樣的?且聽我慢慢分解。

我的【核心觀點】是:對於辯論賽來說,界定之爭是必要的,但辯論賽不是簡單的拼界定。界定之爭的背後,同樣可以是大學生綜合素質的較量。

一.界定之爭是必要的。

這是由辯論賽本身的特點決定的:

★選題所致。目前的比賽很少涉及敏感爭議性話題(這些一般有的辯),而主要集中在無關痛癢的文化哲學方面,辯題一般比較空泛、抽象、模糊。為了使抽象變得具體、模糊變得清晰,只能選擇去「界定」。

比如知難行易、知易行難,不界定知、行、難,怎麼打?

★比賽特點所致。辯論賽時間短暫、局勢緊張,乙個隊伍很難在這種狀況下將深刻複雜的道理展現給觀眾,更難以辨證。所以,只有在界定上做文章,才能將立論變得簡單強勢。這裡細講一下:

→→其一,雙方的立場都是片面、不辨證的。每一方維護的只是乙個「相對真理」,這個相對真理只能在一定的界定(定義、前提、標準)中成立。所以,要將自己的題目轉換(偷換)成這個相對真理,使立論立於不敗之地,只有從界定上做文章。

換乙個角度說,立論是乙個邏輯推理的過程,推導的是乙個「片面真理」。如何從真理推導片面真理呢?要想保證推理過程的順暢完整,保證邏輯的正確無誤,恐怕必須得在前提上做文章。

是不是有點抽象?多分析幾個題目、同時分析正反方,你就明白了。

→→其二,表達的需要。要想在一些關鍵點打倒對手,冗繁複雜的解釋是毫無意義的,只有更加簡潔突出的表達才能佔據上風。這個時候,界定成為乙個重要的方法,它將很多繁瑣的解釋濃縮在乙個簡單的詞彙中。

比如,「美是主觀感受」這個題目(對手「美是客觀存在」),分析的時候必然面對乙個問題——如果美是主觀感受,為什麼人們都認為...是美的(比如花、比如西施)?對於這個問題,你可以長篇大論的解釋,但西交四劍只用了五個字——主觀普遍性。

★比賽目標所致。不管我們怎麼推崇邏輯與真理,央視的口號就是推廣漢語文化、展現漢語魅力,而漢語的特點就是「博大精深」,一詞多義實在正常。換個角度說,你也參加過校園辯論賽,在你沉溺於邏輯、真理時,老師、領導的目標,只是想有一台文藝節的節目(和相聲、健身操、運動會沒什麼區別)。

現實很無奈,時代很功利。要想選擇更易為他們接受的方式,恐怕只有從「界定」開始。所以,辯論賽的原罪,導致在他徹底變革之前,界定之爭非但不會成為歷史,反而會隨著辯手認識的提公升成為一種必備手段,不管你是否愛它。

二.不僅僅是界定。

在理論層面,我們已經認清現實——「界定」是必不可少的。那麼,我們該如何認識界定呢?

★首先,辯論賽不是只有界定,它更包含了對道理的挖掘、對問題的分析、巧妙的表達、靈活的應對、大量的資訊、成功的戰略、詭異的戰術等諸多層面。所以,沒有界定是萬萬不行的,但不能因此說辯論只是界定。在辯論的浩瀚海洋中,界定只是一種論證手段(詭辯手段),只是必備的一環而已。

★其次,界定沒那麼簡單。在辯論中,界定是一門藝術,可一方面這界定不能過於霸道、違反常規,另一方面這界定要巧妙深入、打擊力強,我們必須在「雄辯」與「巧辯」中尋找一種平衡——而這一點,是最難做到的。真正的高手(比如西交),可以讓自己的界定具有極強的操作性(打擊力),又能為大家所接受,甚至讓人們根本感覺不到你在界定上作了文章(記住,真正的流氓耍流氓,大家是看不出來的;真正的高手用技巧,和「沒用技巧」沒什麼倆樣),這是怎樣的功力?

不要以為辯論只有「界定」那麼簡單。只有成功、巧妙的界定,才能佔據上風,要做到這個成功、巧妙,需要的是兩點——深入的思維、動人的表達。

6★總結一下,辯論需要「界定之爭」,告訴大家「我的界定更有道理」也是說服觀眾的重要內容。打贏界定之爭的關鍵是「想的比對方深,說得比對方好」。歸根結底,界定是一門藝術,可以也應當成為選手綜合素質(思維、表達、心理)的集中體現。

界定之爭,不是文字遊戲那麼簡單,它真正的定位,是選手綜合素質的集中較量。

三.界定的方法

界定無非三個方面——定義、前提、標準。

★首先談的是基本要求。盡量從大眾認知的角度,做乙個大家都可以接受的界定。比如下定義,最好的辦法就是「查字典」。

如果界定從一開始就違反大眾認知、過於偏怪,自然會引發牴觸心理,難以被認同。觀眾會說:「看,這傢伙又詭辯了!

」★其次,關鍵是深入思考。同時分析正反方,不停地左右手互搏,你會發現到最後雙方講的——其實是乙個東西。這個道理有點像分蛋糕,你要盡量把題目轉換到你最有利的方面,而對不利的方面、僵持不下的方面,要進行一些「處理」,讓它們變得香甜可口起來。

而這些處理的成功進行,需要界定,但關鍵還在深入思考。

一般有三種處理辦法——包、分、平。

→→→所謂包,就是用對方的東西來論證我方,這是大家常用的手法。舉乙個例子,電子科大對中科大的一場比賽——環境立法促進/阻礙經濟發展。電子科大說,經濟發展不僅包括經濟數量的增加,還包括經濟結構的更新。

這樣界定的結果是什麼?中科大所論證的「用環境立法限制經濟發展的規模、速度、方式」,全成了電子科大的「從粗放型經營走向集約型經營」,進而「恰恰是一種經濟結構的更新」。雖然有些霸道,但也很有意思,不是麼?

→→→所謂分,就是把不利的方面分出去,排除出討論範圍。最常見的是概念分割,你說的是a,不是題目討論的b。在這裡談一談用「前提」來分割,我們打過乙個題目——能屈能伸/寧折不屈方顯英雄本色,當時打反方。

可總是有乙個問題:一些負隅頑抗、死不悔改的行為算不算寧折不屈,怎麼顯英雄本色呢?結果是,加了乙個前提——今天討論的是英雄的能屈能伸、和寧折不屈啊,否則,難道對方要討論秦會的能伸能屈?

(惡人的「負隅頑抗、死不悔改」同樣也被排除出了討論範圍)

→→→所謂平,就是在不利點上和對方打成平手,從而轉向有利點。比較常見的有,我們說兩者是同等重要的,但是相對於x(題目的前提)誰更重要;還比如,某某是雙刃劍,利弊並存,利大弊大關鍵在於誰去用它**向討論主體);還比如知難行易這個題目,南大一直想說求知是知,其實我們完全可以退一步,說求知是「知行合一」的,但是……。

在我校一場非常激烈的比賽——全球化會強化/淡化文化中的民族特色中,雙方都有非常巧妙的互拆,都是通過一定的界定實現的。正方首先說:面對全球化趨勢,我們要加強民族特色。

反方反擊到:正是因為全球化沖淡了民族特色,所以各國人民才要去加強(不是全球化強化,而是各國人民應該加強,這也是反方的價值層)。而當反方以「民族特色中的糟粕要不要淡化」猛攻時,正方先以「那是民族文化的自我揚棄,而不是全球化的淡化」作了乙個「分」(反方續攻:

全球化會加速自我揚棄),又以「對民族文化的去粗取精,恰恰是對民族特色的最好加強」作了乙個包,瓦解了對手的攻勢。雙方在立論駕御和攻擊精確上,都表現了一流的水準。 要想做到如此的深入巧妙,以致從場下立論時已開始深層進攻,界定是很重要的方法,但關鍵還是思考深度。

有的人以為,思考深入就是想出很多很奇怪、別人沒聽過的東西,其實未必是這樣。真正的思考深度來自對雙方態勢、爭議問題的深入把握,如前所言,最終會發現雙方在說乙個東西。這往往需要左右手互搏的方法,直到某一時刻,你所立出的雙方徹底打平,誰都無法深入一步,那麼你就到達題目的最深層了「雙方在說乙個東西」。

真正的深度是「正立論、奇表達的」,要經歷乙個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的過程。由此產生的立論,乍一聽平淡無奇,但往往因為其中「一句語」變得殺氣騰騰。所以,小小的界定,在思考深入的人手裡,就像精妙的棋局一樣變化萬千,這是無比有意思的(覺得辯論無聊的人,要麼遠沒到這境界,要麼做孤獨高手已經很久了)。

★其三,界定之戰也是一種表達戰。當雙方作了不同的界定之後,你如何告訴大家「我的界定更合理」呢,就倚賴於豐富的表達。

常見的方法有三個:

→→→一是對對手的界定進行「再界定」,其實就是「包分平」在比賽中的直接運用。比如,對方說的其實是a,不是我們討論的。這需要的仍然是思考深入,和極強的——臨場抓住對手核心、並予以概括的能力。

→→→二是舉例子,也就是造句。比如西交說,****,養只是促進,他們舉了乙個珍珠養顏的例子——在這裡,珍珠並不是美麗的充分條件,但珍珠確實可以促進我們變美啊。再比如,如果善和美是乙個概念,那麼古人為何要說追求真善美,而不是追求真善善呢?

→→→三是歸謬,把對方的定義推到極端,以證明其不合理。比如,世新說,競爭從深層看,是全人類的合作。復旦反擊到,那合作是合作,競爭也是合作,還有什麼是競爭?

還比如,治貧和治愚誰更重要,有乙個隊說貧也包含精神貧乏、知識貧乏,而愚只是「不知道自己是貧的」,對方就反擊道:「不知道自己是貧的,這算不算一種認知能力的貧乏呢,這是不是也是一種精神貧乏呢?那對方說的愚,其實也就是貧了,我們還需要辯嗎?

」能夠用好以上三種方法,需要:強大精確的表達能力、準確的概括能力、豐富的知識、快速的反應、發散式思維、想象力,等等。

本人打過一場比賽,就是直接打倒對手定義。當時我們說——大學生廣泛社交利大。對手說廣泛社交不等於「廣泛交往」(把我們說的利全歸為廣泛交往,把社交說成一種很費精力、不適合大學生的東西)。

我先對對手作了個界定——你說的是狹隘的、帶有功利色彩的社交,只是社交的一小部分;接著做了乙個包——廣泛社交恰恰是廣泛交往在社會生活中的集中體現啊。接著舉例子,我們說社科是社會科學,外交是對外交往,為什麼社交就不是社會交往呢(對手反擊,難道西瓜就是西天來的瓜)?接著舉權威(誰誰說過,社交就是……),最後做歸謬:

對方其實就是,一切有利都叫交往,一切不利的就叫社交,你能解釋的叫社交,解釋不了就說是交往,這不是文字遊戲是什麼?結果是,當對方結辯時再提到「社交不等於交往」時,觀眾已經開始哄笑,沒有人再相信他們的強盜邏輯。

綜合以上幾點我們發現,界定只是一種方法,界定戰在比賽中幾乎是必然的。但界定成功巧妙與否,關鍵還在思考深度、表達能力,等等。所以,界定之爭,告訴大家「我的界定更有道理」,其實也可以成為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大比拼。

寫這篇文章只是想告訴很多朋友,辯論從來都不是無聊的,只有拘泥套路、墨守成規、心懷成見,才會感到無聊。你要做的不是抱怨,而是去探索,去發現,去挖掘。越接近辯論賽的本質和深層,你越會發現,辯論賽玩的就是心跳,你越會發現,這是一種非常好玩的遊戲,並且正潛移默化間提公升著你的綜合素質。

辯論需要技巧,但技巧不是限制我們的條條框框,它是我們手中的畫筆,駕馭技巧同樣可以成為一門藝術——辯論不僅是技術,更是一門藝術,它常常可以耳目一新、表現個性。我喜歡辯論,因為它好玩,讓我有創作的快感、審美的愉悅,就這麼簡單。

但這一切的前提是,不斷的探索挖掘,這個過程是艱辛的。但人生就是這樣,只有經歷這個階段,你才會發現思考是一種樂趣、立論是一種享受、設計比賽是一種極其高雅的消遣。而對於那些對辯論淺嘗輒止,小有成就就洋洋自得,以為「辯論不過如此」的人,我們只能一笑了之。

辯論從不無聊,如果覺得無聊了,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乙個對圍棋只通皮毛的人,同樣會覺得,整天擺子很無聊,呵呵。

★另外記住兩句話★

一.沒有不使用技巧的高手,只是高手使用技巧,你常常看不出來。

二.辯論從不影響生活,只有錯誤的辯論態度影響生活;辯論從不耽誤學習,只有低效的準備方法、成天聊天耽誤學習。

演講與辯論法庭辯論的技巧 二

演講與辯論 2 善於控制情緒。古語說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 法庭辯論情況也常常如此。律師在庭審中可能遇到事先沒有預料到或已預料到的非正常的阻礙 干擾 發難等情況。這就要求律師控制自己的情緒,怒而不暴跳如雷,驚卻能聲色不露,即席採取有效措施,平息 安定 排除意外,做到應變自如,穩中求勝。2法庭辯論的技巧...

關於藝術的辯論

且不說我們不一定真的有機會能接觸到特定的自然藝術,即使我們能,也未必會。大多數情況下,人與人之間相通 不等於理解 的達成,或容易於人與自然的相通。當我們欣賞藝術時,看重的是藝術者的存在。至此,我們可以回到前面的問題了。為什麼我們會求缺點,求不足?有人會認為這不是個問題 正是因為我們有缺點,有不足啊。...

傾聽的藝術與技巧

如何引起潛在客戶的興趣?如何讓老闆聽懂你的訴求?如何讓不友善的對手變成朋友?如何讓支離破碎的團隊高效合作?如何幫助銷售人員創出卓越的業績?說話與傾聽,哪個更重要?松下幸之助,僅用 首先要細心傾聽他的意見 一句話,來概括的經營訣竅。李健熙,剛成為三星電子團副董事長時,他的父親告誡他,身為企業的領導者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