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化文物廣播影視發展十二五規劃

2021-03-15 09:41:34 字數 5102 閱讀 5833

「十二五」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是上海文化文物廣播影視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期。以全球眼光、前瞻思考、創新思維,科學謀劃新一輪上海文化文物廣播影視發展藍圖、目標任務和戰略重點,對於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四位一體」總體部署、進一步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持續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不斷提公升城市文化「軟實力」、弘揚中華文化和建設和諧文化、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保障和實現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具有重要意義。根據《國家文化建設「十二五」規劃》、《國家廣播影視「十二五」發展規劃》、《國家文物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上海「十二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制定本《規劃》。

本《規劃》是指導未來五年上海文化文物廣播影視發展的重要依據。

(一)主要成績

1、城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成

(1)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設施網路基本建成。「十一五」期間,本市積極推進國家廣播電視村村通、文化資訊資源共享、鄉鎮綜合文化站、農村電影放映、農家書屋「五大文化工程」建設,以社群文化活動中心建設為重點,著力加強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實現了「國家文化工程」和社群文化活動中心建設全覆蓋的目標。目前全市有公共圖書館237個、文化館(中心、站)245個、村(居委)綜合文化活動室5245個,公共文化設施面積近295萬平方公尺,形成了城鄉一體、縱橫貫通、資源共享的四級網路結構。

(2)公共文化機構運營管理不斷加強。一是管理有要求。出台了社群文化活動中心管理暫行辦法,結合迎世博,制定了公共文化機構的服務標準,探索社會化專業化執行管理機制,提公升了管理服務水平。

二是保障有標準。對新建的社群文化活動中心平均每個補貼250萬元,遠郊困難區縣建文化中心再增加250萬元;對於單個建設資金為90萬元的社群資訊苑建設,確立了「市、區縣、街鎮各承擔三分之一」的方式;對於單個建設資金為4.2萬元的農村「三位一體」基層服務點建設,確立了「市、區縣兩級財政各承擔二分之一」的方式。

三是評估有辦法。實施了公共圖書館、公共文化館等級評定辦法,制定出台了《上海市社群文化活動中心管理暫行辦法》、《上海市社群文化活動中心績效評估指標體系》等,對執行一年以上的76家社群文化活動中心開展了績效試評估。

(3)群眾文化活動蓬勃發展。一是群眾文化創作有成效。注重對新型群眾文化活動的發現、引導和支援,積極推動群眾文藝創作,2023年推動創作群文作品1.

6萬件。二是群眾文化活動展示有平台。依託「上海之春」、「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和「天天演」、「周周演」廣場文化活動,集中展示優秀群文成果。

僅2023年全市就開展各級各類群眾文化活動42萬場,參與人次3700萬。三是群眾文化團隊建設有成果。目前全市活躍在基層的各類群眾文藝團隊有13367支,2023年開展的團隊活動達35萬餘次,開展全市群眾性優秀文藝團隊評選,授予41個群眾文藝團隊「上海市非職業優秀文藝團隊」稱號。

四是群眾文化專案有品牌。積極培育群眾文化特色品牌,開展全市群眾文化特色活動建立工作,有20個被評為「上海市群眾文化特色活動專案(區域)」,21個地區被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4)文物保護工作成績顯著。一是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卓有成效。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第二階段實地文物調查工作全面完成。

市、區各級財政累計投入文物普查經費3309萬元,調查登記不可移動文物4432處,其中新發現1800餘處。歷史文化名城、名鎮、風貌區和優秀歷史建築的保護工作穩步推進,組織評選和上報批准了四批共8座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完成了100餘處文物建築保護工程,實現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沒有重大險情的目標。

二是博物館體系日臻完善。截止2023年底,在業務統計範圍內,全市共有博物館、紀念館、陳列館114家。十一五期間本市新增對外開放的博物館14家。

共有17家博物館被評為國家

一、二、**博物館,其中國家一級館3家。初步形成了以國有博物館為龍頭、以行業博物館為特色、以民營博物館為補充的門類豐富、特色鮮明、分布廣泛的博物館體系。同時,本市已有超過60%的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其中24家主要場館被列入中宣部、財政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聯合下發的「免費開放博物館、紀念館名錄」。

三是社會文物管理不斷加強。初步建立了多種經營形式並存、具有多種經營主體的規範有序的文物流通市場。四是地下文物保護與考古工作取得重大發現。

廣富林遺址、志丹苑元代水閘遺址、福泉山遺址、金山查山遺址等先後進行了考古發掘,其中志丹苑元代水閘遺址被評為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並進行了原地保護,遺址博物館已動工建設。

(5)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一是建立健全保護工作機制。建立了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局際聯席會議,成立了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非物質文化遺產處,設立了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組建了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基本形成了市、區、街鎮以及與專案保護責任單位聯動的**保護網路體系。

二是資源普查全面開展。從2023年起,在所有區縣全面開展了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普查工作,初步挖掘出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專案1939項。三是進一步加強名錄專案保護工作。

建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體系、**傳承人體系、檔案資料庫和專案傳承基地。落實各級財政資金用於保護工作,並提出了具有上海地方特色的保護辦法和傳藝激勵措施。

2、文化產業快速、持續、健康發展

(1)文化產業帶動效應初現。「十一五」期間,本市文化產業增加值佔gdp比值已達5.4%-5.

7%,年均增長13%-15%,高於同期經濟增長速度。同時,文化產業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約為5%,拉動全市生產總值增長0.8個百分點,文化對經濟發展的帶動效應初現。

(2)文化產業結構趨向合理。文化服務業比重逐年提高,傳統文化產業與高新技術相結合的影視三維製作、手機電視、移動電視、樓宇電視、車載電視、iptv等新興**和業態層出不窮,文化演藝等產業欣欣向榮,初步形成了符合國際大都市特點的文化產業體系。

(3)文化產業所有制結構日趨多元。民營資本在全市網路文化產業、文化創意產業、休閒娛樂產業中資本量和生產總值的比重不斷增加,其中,本市民營藝術表演團體佔總數的60%以上,民營演出經紀機構佔總數的80%以上,民營娛樂企業佔總數的90%以上,民營**佔總數的95%以上,民營廣播電視節目製作機構佔總數的85%以上。上海「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並存」的文化產業格局基本形成。

(4)文化產業基地建設進展迅速。「十一五」期間,上海文化產業發展迅速,目前共有9家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15家市級文化產業園區、80家創意產業園區。同時,張江「動漫谷」,紫竹網路視聽產業園、松江佘山影視產業創意基地、臨港高科技影視產業園區建設正在加快推進。

(5)文化產業服務卓有成效。「十一五」期間,本市推動組建了上海東方惠金文化產業投資****和上海東方惠金文化產業擔保****,同時推動組建上海文化產權交易所,完善了以文化產權和版權交易為核心的產業服務鏈建設。

3、文化市場平穩有序增長

「十一五」期間,本市文化市場規模從2023年的88.46億元擴大至2023年的163.08億元,與「十五」時期相比,增幅達到84.

35%,統一開放、健康繁榮、平穩有序的社會主義文化市場體系初步建立。

(1)演出市場繁榮。「十一五」期間,本市劇場年均演出1萬場左右,其中涉外、涉港澳台演出年均400場。同時,連續舉辦五屆江浙滬兩省一市演出業務洽談會,從2023年起增設長三角國際演出專案交易會,參加每屆交易會的上海演藝機構均達到100家以上,共成交演出專案3000餘個。

(2)文化娛樂市場平穩增長。「十一五」期間,本市文化娛樂市場總量和規模穩定增長,培育了一批文化娛樂場所知名品牌,如「上海歌城」、「好樂迪」、「湯姆熊」等。同時,積極加強娛樂場所監管,開展了「2008-2023年全國娛樂場所陽光工程」,向社會發布四批《賭博電子遊戲機機型機種目錄》。

(3)美術品市場頻現亮點。「十一五」期間,本市逐步形成了以田子坊、m50等為代表的藝術品集中經營園區,美術品市場集聚效應逐步顯現。聖菱畫廊等10家單位獲得文化部「中國誠信畫廊」稱號。

本市申報的「蘇笑柏抽象繪畫大展」等5個專案獲文化部「中國現當代藝術專項扶持資金」。

(4)網咖市場健康有序。「十一五」期間,本市成立了上海市志願者協會網咖及遊戲機房社會監督志願者總隊等機構,加強行業監督。同時「上海市網際網路上網服務場所計算機經營管理系統」與文化部**網咖監控平台對接,並覆蓋全市所有網咖。

在各方努力下,本市網咖違規接納未成年人比率控制在1.5%以下。

(5)動漫和網路遊戲市場發展迅猛。本市動漫、網路遊戲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動漫市場形成了龍頭企業初步崛起、產業基地和園區初步布局、技術平台初步搭建、行業組織初步建立的格局。

網路遊戲市場也已形成盛大、巨人、久遊、第九城市等全國性領軍企業。

4、廣播電視**引導能力和水平顯著提公升

「十一五」期間,本市廣播電視工作緊緊圍繞全黨、全國、全市工作大局,創新思路,深化改革,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了豐富多彩的廣播影視節目與產品。

(1)牢牢把握正確的**導向。上海廣播電視宣傳始終堅持唱響主旋律,堅持「三貼近」,推動全市各主流**圓滿完成了各項宣傳任務。

(2)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和農村電影放映工程進展順利。截止2023年,本市基本完成有線電視「村村通」,2023年,基本完成有線電視「戶戶通」(全國率先),農村有線電視入戶率達到78%。同時,上海9個郊區(縣)基本實現了農村數字電影放映點全覆蓋。

(3)廣播影視數位化取得突破進展。有線電視數位化發展迅速,加快雙向化改造,啟動了下一代廣播電視網(ngb)示範區建設,上海有線電視使用者超過570萬戶,完成網路雙向改造365萬戶,完成數位化整體轉換超過210萬戶,下一代廣播電視網(ngb)覆蓋50萬戶,基於有線電視網路的寬頻接入業務使用者37萬戶。全市有線網路總體雙向化程度超過70%,市級電台數位化率達到70%,電視台數位化率接近100%,高畫質裝置基本覆蓋廣播電視生產、播出、媒資領域。

(4)移動多**廣播電視、網路電視、ip電視、手機電視等新**發展迅速。截至2023年底,上海東方移動電視擁有終端數42000個,移動電視日均受眾人群約1400萬人次。上海數字移動廣播(cmmb)完成系統建設並投入商業運營,到2023年底,cmmb全市覆蓋網基本建成。

上海iptv在全國發展使用者約300萬,其中本地使用者突破100萬。

(5)廣播電視產業穩步發展。「十一五」期間,上海廣播電視產業市場規模和份額不斷擴大。僅2023年,全市廣播電視實際創收就達141.

1億元,比「十五」期末增長了79.7%。其中,有線網路傳輸收入18.

6億元,廣播電視廣告收入43.7億元。

(6)深化廣播影視體制機制改革取得明顯成效。廣播通過頻率專業化改革取得新突破,電視製播分離改革和國有電影製片發行放映事業單位轉企改制任務順利完成。多種所有制形式的廣播影視節目製作機構穩步增長。

截止2023年底,本市擁有《資訊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持證單位19家,其中民營單位9家,廣播電視節目社會製作單位321家,其中民營機構266家。節目生產創作、播出、放映規模和質量大幅提公升,2023年上海獲准投放市場的各類電視劇集總產量名列全國前5位。

十二五時期河南文化旅遊發展的SWOT分析

作者 楊春 旅遊縱覽 行業版 2015年第04期 文化旅遊 是河南旅遊的突出特色,也是十二五時期河南旅遊發展的重頭戲。河南文化旅遊具有資源豐富 交通優勢 政策環境優勢及市場方面的優勢,但存在著文化內涵挖掘深度不夠 旅遊商品開發滯後 休閒娛樂單 一 服務功能不完善 旅遊形象不佳 營銷策劃不力等問題。2...

上海重點發展產業參考上海「十二五」發展規劃

一 總體目標 根據國家對上海的戰略定位和要求,到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和國際地位相適應 具有全球資源配置能力的國際經濟 金融 航運中心,基本建成經濟繁榮 社會和諧 環境優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為建設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作出貢獻。落實 四個中心 的國家戰略,以...

學校十二五年發展規劃

鹽城市鞍湖實驗學校 2011 2015 學校成立於2007年9月,屬於九年一貫制學校。近四年多來,學校在校園建設 教育教學改革 素質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隨著社會各項事業的迅猛發展,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需求的不斷提高,學校的發展面臨著很多的問題與矛盾 困惑與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