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監測管理制度 大全

2021-05-24 18:15:07 字數 4869 閱讀 2416

一、監測的具體目的

1.掌握醫院感染管理的現狀,如醫院感染發病率、感染高發科室、感染部位分布、醫院感染病原微生物及其耐藥譜、消毒滅菌效果等。

2.開展前瞻性調查,可早期發現暴發流行苗頭,防患於未然。

3.評價醫院感染控制措施的效果,包括滅菌、消毒、隔離措施效果評價,一次性醫療用品滅菌、消毒質量評價。

4.動態監測醫院感染病原微生物變遷、細菌耐藥譜變遷,結合抗生素合理使用的監測,合理調整臨床用藥結構,加強對抗生素的管制,指導臨床合理用藥。

5.根據全面綜合性監測的資料資訊反饋,為開展目標性監測奠定基礎。

6.充分利用監測的資料資訊,開展科研工作,如醫院感染微生物的質粒圖譜分析及耐藥機理研究,選擇性去汙染在預防內源**染發生中的作用,醫院感染危險因素逐步多元回歸分析等,這對提高醫院感染管理科研水平、管理水平將起積極的作用。

二、監測型別

1.全面綜合性監測對醫院內所有住院病人和工作人員的醫院感染及相關危險因素(環境、各種侵襲性操作等)進行全面系統監測,以全面了解醫院內感染現狀、管理現狀,揭露問題,暴露矛盾,才能解決矛盾。

2.目標性監測在全面綜合性監測的基礎上,掌握醫院感染高發科室、高發部位以及高危因素等情況後,將有限的人力、物力用在迫切需要解決的醫院感染的難點、熱點問題上,以達到控制和預防感染的目的。常採用的監測有:

對高危因素的部門的監測,按科室順序的輪轉式監測,以及按感染的重要性、造成經濟損失的多少採取的從優監測,如美國senic將醫院感染高發部位——泌尿道感染列為從優監測專案。

三、監測方法

1.明確意義:反覆深入進行醫院感染知識宣傳教育,明確醫院感染監測工作的意義,熟悉監測的內容、方法、步驟,動員醫務人員主動參與醫院感染的監測與控制工作。

2.統一標準:臨床各科醫務人員認真學習《醫院感染診斷標準》,做到人手一冊,對有爭議的醫院感染診斷,醫院感染管理專職人員參與討論,給予指導,嚴格按照統一的醫院感染診斷標準申報。

3.人員落實:每乙個醫院成立醫院感染**監測網路,科室一級設有相對固定的監控醫師、監控**,負責本科室、病區的醫院感染病例與疑似醫院感染病例的申報工作。

4.感染病例登記與發現:醫院感染科專職人員深入病房核實各科申報的感染病例後,填寫醫院感染病例登記表,並進一步對分管病區住院病人進行前瞻性調查,3~5天為一週期,檢查每乙個病人,查閱每乙份病歷及護理記錄,填報細菌學檢驗結果。

四、監測內容

1.醫院感染發病率監測:醫院感染發病率高低反映乙個國家的醫學水平、經濟發展水平。

經濟發達國家醫院感染發病率≤5%,發展中國家≤10%,經濟落後國家≤15%。我國醫院感染發病率,2023年衛生部對21所醫院調查感染發病率為8.4%,衛生部網路0.

6%~21.28%(中位數為9.7%,專家們估計,我國醫院感染發病率為10%左右,相當於美國70年代的水平。

發病率是指在一定時期內,處在一定危險的人群中新發現的感染病例的頻率。包括人次發病率和例次發病率。

(1)人次發病率:

感染發病率(%)=新發生醫院感染例數/處於危險中病人數×100%

(2)例次發病率:感染例次發病率意指在一定時間內處在一定危險人群中的新發生感染例次數。在醫院感染監測中,乙個病人可發生多次或多個部位感染的現象並非少見,在免疫功能嚴重低下的危重病人中尤為常見。

有人統計,一般感染例次發病率約為醫院感染發病率的1.27倍。

例次發病率(%)=新發生醫院感染例次數/處於危險中病人數×100%

2.現患率監測:現患率監測是指特定時間內,處在一定危險人群中的實際感染(包括新、舊醫院感染病人)例數所佔的百分比。

現患率(%)=新、舊醫院感染實際病人數/調查期間處於危險中病人數×100%

現患率有點現患率、階段現患率,後者包括點現患率及一段時間感染的發病率和**率。

現患率調查可以作為評價醫院感染監測系統效果,評價醫院感染發病率的真實性的一種現患調查。一般現患率通常高於醫院感染發病率,有人估計為醫院感染發病率的1.7倍。

反覆現患率調查將提供醫院感染流行病學趨勢。進行現率調查必須強調實查率。

實查率(%)=實際調查病人數/調查期間住院病人數×100%

實查率達到90%~100%統計分析時。才有意義與價值,應以前瞻性調查為主,回顧性調查作為補充,並以現患率調查來驗證,從而達到掌握醫院感染發病率的本底資料的目的。

3.漏報率監測:醫院感染的發現及登記病例數低於實際發病例數,即產生漏報現象。

監測專職人員應定期進行漏報率調查,採取回顧性調查方法,對調查月份全部出院的病歷,逐一按照醫院感染診斷標準,將檢查發現的感染病例進行登記,然後將登記表上病例與該月上報的感染病例核對,即可發現漏報病例,計算出該月的漏報率,並校對原先發病率,得出較為正確的實際發病率。

漏報率(%)=漏報病例數/(漏報病例數+已報病例數)×100%

醫院感染病例監測是乙個不斷提高認識和熟練的過程,漏報病例在所難免。2023年衛生部專家抽樣調查,發現我國醫院平均漏報率為46%,衛生部規定漏報率應控制在20%以下。過高的漏報率,嚴重影響監測的質量,留下無限的隱患。

實際發病率(%)=原先上報發病率/(1-漏報率)×100%

4.罹患率監測:乙個特殊的發病率,多用於暴發流行病中,提出有限時間內特殊危險人群中新發生醫院感染(同種感染)病例的頻率,多用於小範圍、短時間的流行,一般用日、周、月為時間單位。

罹患率(%)=同一時間內新發生感染病人數/同一時間內處於危險中病人數×100%

罹患率大於該病區以往發病率的3倍時,即可認為感染疾患流行

5.感染部位監測

(1)感染部位:國外統計報道泌尿道感染佔40%,呼吸道感染佔20%,創面、傷口感染佔20%,菌血症佔5%,其他佔15%。我國醫院感染監測:

下呼吸道佔30.56%,泌尿道佔10.03%,傷口佔9.

64%,胃腸道佔9.47%,**與軟組織佔6.89%,血液佔1.

13%。內科主要感染部位為下呼吸道、泌尿道、胃腸道;外科為傷口、下呼吸道、泌尿道;**主要為泌尿道、傷口;產科為下呼吸道、**軟組織、泌尿道;兒科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胃腸道為主。

(2)感染部位發病率:即特定部位感染危險人群中新發生該部位醫院感染的頻率。分母為該部位易感人群(危險人群)數,分子為術後發現傷口感染的病例數。

部位感染發生率(%)=新發生部位感染的例次/處於該部位感染的危險人數×100%

多發感染部位可提示醫院感染管理中的薄弱環節,為我們開展目標性監測,**感染**、感染環節、易感人群、高危因素提供研究、控制的方向,如高居首位的下呼吸道感染中,與霧化器、呼吸機溼化器及管道等和環境的汙染,滅菌、消毒、隔離措施的效果缺乏嚴格的監測,以及診療操作中的醫源性傳播等不無關係。

6.環境監測

醫院感染病原體可通過空氣、各種醫療裝置器械、生活用具及醫院工作人員的手進行傳播,這屬外源性接觸感染,是醫源**染的源頭。加強外環境的消毒滅菌清潔工作,可使外源**染顯著下降。

(1)空氣中微生物監測

①平皿暴露法(沉降法):將普通營養瓊脂或血瓊脂平皿,於大於30平方公尺的房間內放在室內距牆面1公尺的東、南、西、北四角及**5個取樣點上,如房間不足30平方公尺,只需按對角線放三隻平皿。將平皿蓋開啟扣放於平皿旁,暴露15分鐘,蓋好,再將平皿置於37℃恆溫箱培養24小時,觀察結果,並計算5個平皿中的平均菌落數。

細菌數/m3=(n100a×5t×1000)/10=50000nat

a=平皿面積(cm2)n=平均菌落數

t=平皿暴露於空氣中的時間(分)

②儀器取樣法:jwc-1離心式空氣取樣器:衛生部推薦產品,參考德國「res」取樣器研究而成,外形如手電筒,體積小,重量輕,操作方便,利用離心撞擊原理,在40cm範圍內空氣可吸進取樣器。

空氣進入窩殼,氣流形成錐體形,隨葉輪旋轉,帶菌粒在離心力作用下,衝擊含有瓊脂培養基的專用塑料基條上,經37℃24小時培養,最後進行菌落計數。該機可交替取樣不致交叉汙染,也可於物體表面取樣,要任意調整取樣方向。

空氣菌落總數(cfu/m3)=[基條培養基上的菌落數/(40l/min×取樣時間(min))]×1000

(2)物體表面微生物學監測:醫院物體表面常見細菌及病毒汙染,物體表面汙染可來自病人、病人的分泌物及其他汙染物品,但物體表面汙染與空氣汙染情況不同,存在不均勻性,如標本取材不當時,就會影響結果,因此,第一要注意採集標本的環境,如汙染區、半汙染區、清潔區,不同環境檢出的微生物種類、數量都不一致,要注意標本的代表性。第二,採集標本要有足夠的數量,才具代表性,最終真實反映汙染情況。

第三,分析尋找感染源,應從定量分析、微生物學分類,如一般革蘭氏陰性桿菌多見於病人直接汙染。

①取樣時間:通常應在消毒處理後4小時內進行,但若是對汙染源的檢測,則可根據需要隨時進行。

②取樣面積:若被取樣物體表面③取樣方法及菌落計數:將5×5cm2的標準滅菌規格板放在被檢查物體表面,用浸有無菌生理鹽水取樣液的棉拭子1支,在規格板內橫豎往返各塗抹5次,並隨之轉動棉拭子。

連續取樣1~4個規格板,然後剪去取樣手接觸部分,將棉拭子放入裝有1oml取樣液的試管中送檢。門把手等小型物體則採用棉拭子直接塗抹物體的方法。將取樣液試管振打80次,經適當稀釋後接種於普通瓊脂平板上,置37℃恆溫箱內24小時培養。

每個稀釋度作平行樣品2~3個,進行活菌落數計數。其計算公式為:

物體表面菌落數(cfu/cm2)=(平皿上菌落的平均數×取樣液稀釋倍數)/取樣面積(cm2)

亦可採用壓印法:選用高出於皿1—2mm的血瓊脂培養基、巧克力瓊脂培養基及普通營養瓊脂,採用瓊脂培養基表面直接壓貼在物體表面的方法,經37℃恆溫箱培養24小時後計算細菌菌落數。

菌落數計算公式(cfu/cm2)=平皿上菌落數/平皿面積

(3)手的微生物學監測

①棉拭子法:用浸有無菌生理鹽水的無菌棉拭子,在雙手的五指掌面往返塗抹一次,約60cm2,然後將棉拭子放入10ml無菌生理鹽水試管中,振盪均勻,做10倍遞次稀釋,每個稀釋程度取1ml放入培養皿,用普通瓊脂傾注培養24小時,計算方法同物體表面。計算方法:

菌落數/cm2=(平均菌落數×稀釋倍)/(手的取樣面積30×2(cm2)

②洗法:取無菌生理鹽水200~300ml倒入無菌容器內,將手浸入生理鹽水中反覆沖洗1~2分鐘,然後將該液通過濾膜過濾將膜貼於普通瓊脂平皿上,放入37℃恆溫箱24小時,計算菌落數。該法比較複雜,但比棉拭子採菌量多。

(4)環境消毒隔離標準

感染管理制度

1 執行醫院感染委員會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嚴格按照衛生部 醫院感染管理規範 消毒技術規範 等有關規定執行。定期組織學習院感知識 召開小組會議,做好記錄。發現問題及時解決。2 內部布局合理,分汙染區 清潔區 無菌區。三區的劃分清楚,路線及 物流由汙到潔不逆行。3 對 到消毒 室的汙染物品必須用500m...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l 醫院要認真貫徹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實施細則 及 醫院感染管理辦法 的有關規定,醫院感染管理是院長重要的職責,是醫院質量與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組織部分。2 建立健全醫院感染管理組織與部門,配備專 兼 職人員,並認真履行職責,建立與完善醫院感染突發事件有應急管理...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花園街道社群衛生服務中心 一 認真貫徹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實施細則 衛生部 醫院感染管理辦法 消毒管理辦法 及 一次性醫療用品處理辦法 的有關規定。二 中心成立醫院感染管理小組,在中心主任的直接領導下開展院內感染工作。並認真履行職責。三 院感小組負責院內感染管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