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入犯罪檔案封存制度

2021-06-04 11:49:31 字數 836 閱讀 7123

作者:李雪

**:《今日湖北·下旬刊》2023年第02期一、未成年人檔案封存的立法意義

英國著名的法學家格里·約翰斯通在《恢復性司法:理念、價值與爭議》一書中指出,「現代刑事司法制度主要還是報應刑傳統,現代刑事司法活動除了懲罰犯罪人,其他所得甚少,犯罪人、被害人和社群都受到了損失,因此這種正義是『有害的正義』,我們追求的應該是『無害的正義』。」筆者認為,用前科來繼續懲罰行為人而得來的正義是「有害的正義」,因為這種正義是建立在犧牲未成年人的前途甚至是未成年人家人的前途的基礎上的,行為人因為犯罪被貼上了「犯罪人標籤」,導致未來都生活在這個陰影下,最終可能再次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案底封存制度起源於法國,始於17世紀後半葉,該項制度符合人道主義精神,使未成年人盡早擺脫心理痛苦,為犯罪的未成年人改過自新創造寬鬆的法律環境,以早日適應社會。《刑事訴訟法》第275條規定:「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應當對相關犯罪記錄予以封存。

犯罪記錄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但司法機關為辦案需要或者有關單位根據國家規定進行查詢的除外。依法進行查詢的單位,應當對被封存的犯罪記錄的情況予以保密。」

這是我國法律中關於案底封存制度的規定。公開刑事汙點就像是在未成年身上貼上了揮之不去的標籤,不僅使他人易於識別,更使未成年人本人加深了對於標籤的印象,從而按照標籤的內容重新審視自己,此即標籤理論。我國參與起草並簽署加入的《聯合國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標準規則》也對此明確要求:

「應在各個階段尊重少年犯享有隱私的權利,以避免由於不適當的宣傳或加以點名而對其造成傷害。」案底封存制度符合人道主義精神,使未成年人盡早擺脫心理痛苦,有利於其回歸社會,為犯罪的未成年人改過自新創造寬鬆的法律環境,給犯罪人通過教育改造走上正途的希望,也有利於其去掉貼在身上的犯罪標籤。

未成年人犯罪年齡如何認定

不管是民事還是刑事上,都有責任年齡的劃分,都將其分為完全責任年齡 限制責任年齡和無責任年齡,在刑事司法實踐中,對於刑事責任年齡的認定是關係到定罪量刑的大事,未成年人犯罪年齡如何認定?詳情請看下文介紹。在刑事訴訟的立案 偵查和審理過程中,對未成年人犯罪年齡的認定具有重要意義,它涉及到是否應當追究行為人...

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型別

未成年人犯罪與家庭教育 不同型別家庭對未成年人犯罪的影響 1 溺愛型家庭 現在的家庭多為獨生子女,由於父母會對孩子過分的溺愛,會在孩子心靈上播下自私 任性的種子,從而發展形成不良的個性 偏好。在統計的案例中因家庭溺愛而走上犯罪道路的佔總人數的16 2 失和型家庭 家庭親人間的隔閡,失掉了家庭和睦的關...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試卷

學校姓名分數 一 選擇題 25分,每小題2.5分,將所選答案的序號填入括號內 1 未成年人是指年齡未滿 的公民。a 18周歲 b 20周歲 c 25周歲 2 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從 開始施行的?a 1989年 b 1999年 c 2001年 3 我國規定的全民義務植樹節是每年的 a 3月7日 b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