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山工教學反思

2021-07-11 06:54:27 字數 5386 閱讀 9616

湖州市織里實驗小學羅云云

[案例]

師:請同學自讀第一節,想:你讀懂了什麼?

生:挑山工走路的樣子。

生:挑山工走的路線是折尺形的。

生:挑山工走成折尺形是為了保持身體平衡。

生:我還明白了什麼樣的形狀是折尺形的。

師:真的讀懂了嗎?好,請把文中的話變成畫,畫出折尺形的路線吧。(學生人人動手在紙上畫,老師巡視。)

師:(出示兩位同學的畫,評析)看了這兩位同學的作品,你想說什麼呢?

生:××同學畫得不對。因為文中講挑山工是從左側起步的,而他畫成了從右側起步的。

師:觀察仔細,你真的讀懂了。再仔細觀察一下這張畫,你們還明白了什麼?

生:挑山工走的路程大約比遊人多一倍。

師:誰再上黑板來畫一畫折尺形的路程呢?(抽一名學生起來畫)

師:看出什麼問題了嗎?

生:我認為他這樣從上往下畫,雖然也畫成了折尺形的路程,但跟文中的意思不符合,因為文中說挑山工是向前行的,照他的畫法,變成向後行了。

師:妙極了。同學們,把文中的畫變成話,也是一種很好的讀書方法呀。

[評析]

有時學生的讀和想是一回事,讀和理解又是一回事。學生讀書時往往會遇到閱讀障礙,如本課中挑山工所走的折尺形路線,對學生來說就是乙個閱讀障礙,如何巧妙地幫助學生理解呢?教者設計了「作畫——評畫——再作畫——再評畫——再作畫」的方法,多次反覆地讓學生把文中的語言變成直觀的畫面,學生邊讀邊思,邊思邊畫,邊畫邊讀,邊畫邊思,督促他們在作畫的過程中,一遍一遍深入細緻地讀,一遍一遍深入理解地讀。

由於學生多感官地參與了語言實踐活動,就很順利地掃除了閱讀障礙。看來,把話變成畫,確實也是一種很好的讀書方法。

把握語文人文性與工具性的思考(一)——讀

乙個中心多個基本點

湖州市織里實驗小學沈丹

讀,一直是語文教學中重要的工具之一。「聽,說,讀,寫」是語文教學中最基本的教學手段。「讀」通順課文,才能深入文字,理解文中內涵,品味文字思想。

新課程提倡人文與工具共同成長。那麼,在人文性和工具性同時共舞的舞台上,該如何和諧相處呢?筆者就聽到課中的幾個片段,與大家交流:

[片段一]:語文12冊《詹天佑》一課

課堂上,老師引導學生品讀句子「詹天佑不怕困難,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務,開始勘測線路」。這句話老師作為學生學習文字的乙個中心點,在展開教學的全過程中,通過讀這個句子,深入體會文字的精神所在,充分感受主人翁的愛國精神。在這中間,老師適當引導,如:

那麼詹天佑遇到了哪些困難呢?詹天佑的哪些行為另你感動呢?再次通過多個句子的朗讀,回歸至中心點。

學生感受到詹天佑對祖國深深地熱愛,燃起深深地愛國之情。

[片段二]:語文10冊《小**家揚科》一課

老師引導學生體會揚科熱愛**,感受當時的悲慘。那麼該怎麼抓住文中的中心呢?如句子:

「小提琴的聲音多麼美妙啊,……一切去交換!」以這個句子為中心點,展開體會1、家境貧困,但仍熱愛**。2、對小提琴的熱愛。

通過多個句子的朗讀,學生漸漸地感受到揚科內心對**的熱愛,同時對課文中當時社會對揚科的不公平。

反思:能夠在課文教學中抓住課文中的一句話作為中心點,在中心點的支援下,多角度開展教學,不僅使得文字教學時文脈清晰,也使得文字人文體驗能夠層層遞進。以「讀」這個工具為人文體驗的契機,用乙個中心多個基本點的方法,不失為一種好的嘗試方法。

新課標下的語文課堂,對於「人文」與「工具」一直是在探索,它們猶如手心與手背,缺一不可,卻有相互衝擊。把握恰當就十分重要。就讓我們在教學中品味,探索吧。

引領學生走進古詩詞世界

以《漁歌子》教學為例

湖州市織里實驗小學鄭曄

案例背景:

《新課程標準》的總目標指出:「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型。」它在各個學段的閱讀目標中都有不同的學習古詩文要求。

案例情景描述:

近日,我聽到兩位老師上《漁歌子》這首詞。兩位老師呈現的精彩課堂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古詩詞教學法。

老師1的亮點:教學過程中通過情境地創設展開學生的想象思維,讓學生想像「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的情景,通過想像來指導朗讀,讀出詞中所描繪的景色之美。老師再以親切的語言來喚起學生自主學習的體驗,與學生交流式的學習詞句的意識和意境,具體在教學「青箬笠綠蓑衣」一句時,老師問:

「『箬笠』是用什麼做的?『蓑衣』是什麼?」學生通過自己看註解很快理解了意思。

老師肯定了學生的答案後並告訴他們看註解是學習古詩詞的一種方法。

老師2的亮點:老師非常重視古詩詞的誦讀,「三分詩,七分讀。」通過介紹張志和的生平事蹟,拓展了張志和的兄弟張松齡寫的《和答弟志和漁父歌》(樂是風波釣是閒,草堂松徑已勝攀。

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老師不是為拓展而拓展,是為更好地讓學生誦讀詞而設計了此環節。具體教學中老師先自己聲情並茂地誦讀《和答弟志和漁父歌》和《漁歌子》,把學生分別帶入兩首詞的意境中,再通過對歌的形式來激發學生誦讀詞的興趣,活躍課堂誦讀詩詞的氛圍。

老師讀《和答弟志和漁父歌》,學生讀《漁歌子》。讀時有策略:一讀整首詞;二讀最後一句(師讀:

狂風浪起且須還。生讀:斜風細雨不須歸。

);三讀最後一句(師讀:狂風浪起且須還哪!生讀:

斜風細雨不須歸哪!)四讀後三字(師讀:且須還生讀:

不須歸)學生自然而然跟著老師學會了古詩詞誦讀法,也讀出了古詩詞的味道。

案例反思與討論:

古詩詞如同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富礦召喚和誘導著學生去開拓,古詩言簡意賅,值得反覆誦讀。在古詩詞的教學上,我認為應重視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古詩詞,如何誦讀古詩詞,從而來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分析上述兩個範例,我做了以下的思考。

首先,教師要教給學生學習古詩詞的方法。

誦讀不僅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學詩詞時展開想象,體驗情感,領悟內容,還要教給學生自主學習古詩詞的誦讀法。

《火燒雲》案例及反思

湖州市織里實驗小學王仲章

[案例]

教學《火燒雲》第三段時,先讓學生體會課文中有關火燒雲顏色變化多、變化書的詞句,然後抓住「還有些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的顏色」一句來進行教學。

師:作者說還有些說也說不出來,見也沒見過,你有想象得出是哪些顏色嗎?我們先用「abb」這樣的形式來說。(學生興致很高,稍加思考後紛紛舉手。)

生:綠瑩瑩、黃澄澄。

生:黃撲撲、金閃閃、紅豔豔。

師:同學們的想象力真豐富,說得真不錯。書上還用了另一種表達方式,如「葡萄灰」「梨黃」「茄子紫」,你能發現這些詞有什麼共同點?

生:我發現這幾個詞前面都是植物的名字:葡萄、茄子、梨,後面都是它們的顏色:灰、紫、黃。

師:你的概括能力真不錯。同學們能不能展開你們想象的翅膀,用這種形式來說說其他顏色呢?(學生情緒高漲,個個躍躍欲試。)

生:蘋果綠、檸檬黃。

(其他學生接著說出了「桃紅、橄欖綠、杏黃、玫瑰紅」等等顏色。)

師:火燒雲顏色的變化真多啊!你們能用乙個詞語來概括千變萬化的顏色嗎?(學生們想了想後,不少同學們舉起了手。)

生:五光十色。

師:不錯。

生:五彩繽紛。(萬紫千紅、絢麗多彩、色彩斑斕……)

[反思]

詞語的積累在語文教學中十分重要,只有積累了大量的詞語,才能充分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許多老師都非常重視詞語的積累,但往往是離開語言環境,讓學生摘抄、識記。這次訓練,教師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中,設計了幾個簡單的問題,讓學生積累詞語,讓他們既陶醉於火燒雲的千變萬化,同時又深切體會到祖國語言文字的無窮魅力。

在豐富多彩的語言活動中,激發了學生學習語言、積累詞語的興趣。

放飛童真童言

湖州市織里實驗小學樓夢

《語文課程標準》對小學低年級口語交際做如下要求:「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口語交際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樂於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

」那麼,在教學中應如何體現課程改革的新理念,這是我們每個教師都在探索的問題。

人教版二年級有一篇關於動物世界的口語交際課,教師在設計教學時有其獨到之處:

一、情境匯入,感知動物的奇妙

1.教師引用書中的第一段話匯入。

小朋友們,我們生活在乙個絢麗多彩的世界裡,動物是我們親密的夥伴,因為它們的存在使用權我們這個世界更加豐富多彩,生機勃勃!

鸚鵡能學人說話,大象能幫人搬運東西,經過馴練的狗,能為商人引路,響尾蛇的尾巴能發出喀啦的聲音,螢火蟲的尾巴能發出微弱的亮光……

動物世界真奇妙!今天,老師就帶你們進入乙個神奇的動物王國!(教師板書)

2.**"動物世界"的光碟,讓學生隨錄影去感受動物世界的奧秘。

3.交流看後的體會。

二、師生交際。

1、交流互動我們身邊有哪些動物?(空中飛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

2、你了解哪種動物的習性?和哪些動物之間發生過有趣的事?講給小朋友聽好嗎?

三、組內交際。

1、生生互動選定自己比較了解的動物,在小組內談談動物的生活習性。

2、同學講時要用心聽,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隨時提問,講的同學要給予說明,其他同學也可以補充。

四、全班交流。

大家補充組內推選代表講給全班同學聽,大家提問和補充。

五、由說到寫,實現遷移。

小朋友都想來講講,可是時間有限,把要說的內容寫下來,大家互相傳閱。既可以寫動物可愛的樣子,有趣的生活習性,也可以寫你與這個動物之間發生的有趣的事。如果這幾方面你都想寫,更好。

教師**樂曲,烘托氣氛。

七、寫後再說,互相促進

傳閱寫話內容,相互交流,聽同學的意見,再修改。

八、展示台

引導學生展示學習、了解到的自然知識。在本組學習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去蒐集、準備展示的內容。為使更多的學生有機會參與展示,要先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展示,各組再推選代表在全班展示。

還可以把展示的**、文字資料等分類貼於"展示台"專欄上,供小朋友在課上、課下互相學習、交流、這個活動可定期組織開展,既可以培養學生蒐集、處理資訊的能力,又可以展示過程中鍛鍊交際能力;既可以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又有利於使學生養成細心觀察、了解自然的習慣。

九、寬頻網

通過閱讀,開拓學生的視野,了解到動植物的多樣性、趣味性,從而激發學生了解大自然的積極性,使學生養成留心觀察大自然的習慣。教學中除引導閱讀外,開展評選"小博士"活動,讓學生在組內講講其他的有趣的動植物。號召學生都來爭做"小博士",在讀書或看電視進留心觀察了解動植物。

新課標對小學低年級寫話的建議是: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的認識和感想。

1、寫話注重語言的規範性、準確性。二年級說話寫話是起步階段,語言的規範性、準確性尤為重要。他們雖然積累了一些語言材料,但在消極語言向積極語言轉化的他們往往出現較多的語言問題,教師必須一一指正,這樣的對話是瑣碎而繁雜的,時間一長,學生就會感到枯燥乏味,興趣索然。

因此,只有把學生的情緒充分調動起來,讓他們樂於表達,學會傾聽,共同合作,讓規範表達在生動活潑的氛圍中進行。在此基礎上才能追求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

2、注重引導,使學生會說會寫。對學生語言中出現的問題,應及時準確地捕捉到,並加以引導、糾正,以促成語言的規範性表達。並在一定的提示引導下,從一句話到一段話,從一句簡單的話到有聲有色形象規範地表達,幫助他們豐富故事情節,讓表達更生動。

《挑山工》教學反思

四年級語文 挑山工 反思 2011 2012學年度第二學期 虎林市第五小學校王金海 在講過 挑山工 後,我對語文課又有了新的認識,在語文課上既要對學生進行語言的訓練,又要培養深刻理解課文,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還不能讓別人誤認為這是一節品德課,在這兩者之間掌握好度的問題是至關重要的。根據本節課的...

挑山工教學反思

篇一 挑山工 教學反思 簡簡單單就是美 教學 挑山工 這一課,一幅畫 乙個動作,幫我解決了不少用語言很難表達的東西。也讓我明白簡單其實也是一種美。挑山工 的第一小節是描寫挑山工上山的情形,為了學生便於理解挑山工的工作,更快地掌握這一段的內容,我先在黑板上畫了階梯的簡筆畫,然後讓學生幫我來畫挑山工行走...

關於《挑山工》教學反思

教了高年級一段時間,發現孩子有一定的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提問題的能力卻很得不足。每次上新課前,總會布置孩子乙個質疑的作業,但發現這個作業的完成水平是相當打折扣的。不少孩子只能問出,某某詞語是什麼意思?作者是誰?文章是什麼時候寫的?某某地方現在在 等等問題,而涉及到文章中心,涉及到重點詞句深刻含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