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經驗總結

2021-10-16 05:06:34 字數 5842 閱讀 5931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校本課程開發已經成為我國當前課程改革的一項重大舉措。校本課程是課程改革的新生事物,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中第六條中明確提出:「改變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

」在課時計畫中也明確規定:「地方與學校開發或選用的課程佔課時總比例的10%-12%。」 這些都足以見出國家對校本課程開發的重視。

同時,這也成為我們弘揚學校文化,發展學校特色的新契機。在開發校本課程,辦好學校特色方面,我們是這樣做的:

一、領導重視,機構健全

1、成立了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

組長由校長沈德新同志擔任,副組長由副校長裴繼東同志擔任,組員包括各科學教研組長、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等。其主要職責是對校本課程的開發作出正確決策,予以全面部署,組織人力物力,協調各方關係。

2、組建了校本課程審議委員會

校本課程審議委員會由校長沈德新、副校長裴繼東、教師代表史冬豔、徐長亮、胡俊超、段連馳馬雪、學生及家長代表組成。其主要職能是審議校本課程開發過程中的重大決策,形成《校本課程開發方案》、《中華經典誦讀實施方案》《寫字教學實施方案》,制定相關管理條例,檢查督導校本課程開發方案執**況。

2、注重解決校本教材編寫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1、校本課程與學校特色有什麼關係?

校本課程與學校特色的關係應是:先以學校特色來進行課程開發——先有特色而後有校本課程,開發實施過程中,更加促使學校特色鮮明化、獨特化。基於學校,更發展於學校,又更促使學校特色化發展。

也就是說,校本課程的開發,必須要從學校的實際出發,必須要體現學校的辦學特色。我們所編寫的《中華經典誦讀》、《寫字》這兩套教材,就緊緊圍繞我們的辦學特色進行編寫的,其內容編排和相關素材的應用都緊緊圍繞我校的德育工作進行——《中華經典誦讀》針對學生的中華傳統美德進行教育;《寫字》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品性、審美、及耐性意志力等,這些現在已經成為了我校德育特色工作。

2、編寫校本教材的出發點明確了嗎?

校本教材編寫一定要基於以下兩點:一是要以國家教材的彌補為出發點。為什麼要開發現本課程,其中有乙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由於國家課程的統一性而忽視了各個地方、各個學校的實際情況和特點,校本教材編寫必須要考慮我是否彌補了國家教材的不足,彌補了什麼?

不然,我們的勞動便是一種毫無意義的重複。二是要以學生、教師、學校的實際需要為出發點。在教學中我們是否確實需要一本適合和促進學生個性成長與發展的校本教材作為國家教材的補充?

養成教育工作在現實的教學中很難找到具體的抓手,而一些臨時性的教育往往不足以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而所謂養成教育活動應該是長期堅持的活動才能叫養成教育活動,才能讓學生在長時間的堅持中形成受益終身的良好習慣和品性。基於這些我們決定編寫了《中華經典誦讀》、《寫字》這兩套教材。這兩套教材中《中華經典誦讀》是每學年全一冊,《寫字》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及認知能力每學年分上下冊,覆蓋1~9九個年級。

3、編寫校本教材有鮮明的主題嗎?

一整套的校本教材是一所學校的個性體現,每本書的主題便是這本教材個性的體現,無論是一套還是一本都必須要有鮮明的個性,個性是校本教材的生命力。我們編寫的校本教材一定要凸現乙個主題,不能讓人看上去有點像自然書,又像社會書,還有點像思品書,或是語文書,或是環境教育書……最終陷落「似什麼,而什麼都不是」的尷尬境地。我們本次編寫的校本教材就避免了這樣的問題,《中華經典誦讀》、《寫字》這兩套教材主題鮮明,教育的目的性突出。

4、編寫的校本教材到底會有多大的存在價值?

教材的存在價值主要取決於它是否真地對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有所幫助,而且是不可替代的幫助。往往在編寫校本教材時,前者很容易考慮到,而後者很容易忽略。從有些學校編寫的教材幾大板塊來看,它能讓學生了解家鄉、了解學校、了解大自然,培養學生的愛家、愛校、熱愛大自然的品質,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鍛鍊學生的心理素質等。

但這些職能是不是無可替代了?比如說:我們現在使用的自然、社會、環境教育、思品、健康教育等教材完全可以很好的培養和鍛鍊學生以上的能力和素質。

而我們有好多學校在編寫時就參照了那些書。那麼這樣一來,編寫的校本教材就顯得有點多餘了,它存在的價值也就大打折扣了。

在這次的校本教材編寫中我們注重了其價值的集中性體現,例如《中華經典誦讀》它的作用價值主要體現在通過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引領廣大師生更加廣泛、深入地感受領悟中華經典,加深對中華優秀文化傳統的了解和熱愛,增強繼承和弘揚中華文化的自覺性,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培養學生誦讀、書寫及講解經典能力,提高他們的文化素養、審美情趣及語言文字應用能力。通過經典誦讀行動的實施豐富學生的人文素養,提公升學生的文化品位,建設學習型校園,助推學校內涵發展,使其在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傳承民族精神和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及提高語言文字應用能力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為深化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5、如何解決校本教材和統編教材爭學時現象?

校本教材在使用過程中也存在諸多問題,最重要的是校本教材與統編教材爭課時的問題。國家對中職學校德育課有明確的要求和規定,必須按照《教學標準》規定開足課程。為了解決校本教材和統編教材課時上的矛盾,有的學校只好捨棄統編教材,使用校本教材。

用校本教材代替國家統編教材,不符合國家規定,也將大大降低教學質量。我們這次把校本教材在實際的應用中做了很好的調整。首先是《中華經典誦讀》教材,我們在實際應用中採取中學生利用課前兩分鐘進行背誦,小學生利用課前五分鐘進行背誦,從一年級開始堅每週背誦教材上的一首古詩,每學期完成15首詩的背誦,這樣即解決了課時問題,又能夠讓學生牢記,那麼學生在九年以後所掌握的古詩詞的數量就足夠令學生受益終生了。

《寫字》教材我們共分為兩大部分教學,小學生接受的是楷書硬筆書法的教學,中學生接受的是行楷的教學,每個階段我們又把筆劃、部首、整字、整句、布局謀篇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分散在不同的學段裡,每週由一名專職的書法教師完成一課時的教學,其餘的時間由班主任和語文老師配合完成練習和鞏固。這樣多元化的結合應用,節省了課時也達到了我們編寫教材的目的和意義。

3、教材的編寫注重於校本教材編寫的應用原則。

校本教材的開發,必須按照《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要求,根據本校發展的需要和學生實際,在充分調查了解學生需求的基礎上,根據本校的辦學理念和發展方向,通過收集、占有、整理、歸納學校或學科資料來進行編寫。校本教材的開發除了必須體現校本(本校)的特色外,還應堅持以下幾個基本原則。

1、教材開發應有目的性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教材開發應有利於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與經驗,主動探索知識的發生與發展,同時也應有利於教師創造性地進行教學。」校本教材的開發必須要考慮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知識技能,也就是應體現國家對不同階段的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教材無論是顯性的還是隱性的,在開發之前都應具有目的性,都應思考開發這種教材的目的是什麼。如果在開發過程中無的放矢,那麼,教材的開發就只能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沒有任何實在的意義和價值。因此,根據不同階段學生的生理、心理和學習需求,以及學校的發展情況等方面來確定教材開發的目的,這是教材開發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

2、教材開發應有針對性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教材應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應體現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反映社會、政治、經濟、科技的發展需求」。校本教材針對的是本校學生群體,滿足的應是本校學生的需求。

因此,校本教材的開發決不能濫竽充數,到處東拼西湊,而應體現出本校的特色,應通過本校教材來對學生進行教育。如果本校不能開發出教育學生的教材而只是使用別人開發出來的教材,就會因別人開發的教材不能很好地適應本校的具體情況而缺乏針對性,失去教材的實際意義。

3、教材開發應有實用性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強調,「教材內容的組織應多樣、生動、有利於學生**」,要「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校本教材的開發,必須要有實用價值,要有利於學校自身的發展。教材內容要充實具體,不論是學科知識的拓展延伸,還是課外知識的補充完善;不論是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還是對學生知識技能的培養,都應該有具體的內容、生動的事例。

而不應只是詞句的堆砌、術語的闡釋,更不應東拼西湊,只是方塊字的組合。教材必須重在實用,重在選擇有利於學生終身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方面的材料,使學生能學以致用,學以提高。

4、教材開發應有獨特性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學校在執行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同時,應視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結合本校的傳統和優勢、學生的興趣和需要,開發或選用適合本校的課程。」課程的藍本是教材。

教材的開發必須結合本校的傳統和優勢,根據學校實際,編寫出具有學校特色的教材。校本教材必須要體現學校的辦學理念,凸現出本校的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如將優秀師生個案或本校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史實納入教材。教材中,即使是顯性的文化知識和技能方面的材料,也應是代表本校的最高最好的辦學水平。

因此,教材的開發必須新穎獨特,獨具匠心,有非常明顯的地域性。

5、教材開發應有趣味性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強調要「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材的開發不應選擇學術嚴謹、邏輯性強、知識難度大的材料作為教材的內容,而應將知識性強的材料化繁為簡,化深為淺,化難為易,注重於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著眼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材的開發應注意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的體驗和經驗,注意照顧學生不同年齡段的生理和心理特點,語言的表述應幽默詼諧,事例的選擇應生動有趣,教材的內容應豐富多彩。

教材內容的趣味性還應體現在活動性、可識性、**性等方面,要使學生對教材嚼之有味,學之有得,思之有獲。

6、教材開發應有拓展性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強調學生要「增強**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教材的開發一定要注意學生知識的積累和運用,應在學生已掌握知識的基礎上加以擴充套件或延伸。譬如,課內講授雖然提及但又無詳細資料的,或者是一些生活小常識,或者是一些小試驗,或者是名家名篇,或者是日常所見而又未加深究的,都可以將其作為校本教材開發的原始資料進行拓展。

特別是一些科學性、規律性的學科知識,可以在校本教材中採取由淺入深、由點到面、循序漸進的方法進行層進式的拓展,用以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增強其**和創新的意識,並以此培養他們拓展和運用知識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7、教材的開發應有前瞻性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原有的基礎教育課程已不能完全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要「大力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課程的改革決定著教材的開發。因此,校本教材一定要體現出可持續性,應在把握時代特點和現代教學觀念的基礎上,確定教材開發的目的和內容。

無論是在校本教材的目標、體例等的確定上,還是封面、內容等的設計上,都應體現出超前意識。隨著時代的發展,學科的相互交叉和滲透越來越明顯,邊緣學科的快速發展等,都會給教材的開發注入新鮮活力。因此,教材的開發一定要注意不斷淘汰已經過時的、與現代社會不合拍的陳舊知識,發掘出新鮮的、與時代潮流相吻合的新觀念和新知識,以適應學生的需求和學校的發展。

8、教材開發應突出有效性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強調,要「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開發校本教材就是要完善或補充國家課程教材中缺乏或省略的材料,以達到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目的。校本教材在開發過程中,一定要整合學校領導、教師、學生、家長以及學者的建議和意見,重視資訊反饋。

因此,校本教材的開發,不但要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而且還應使學生「具有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壯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開發校本教材只有做到了目標明確、內容充實、邏輯清楚、事例典型、貼近生活,才能滿足學生需求,適應學校發展,才會取得良好的效果。

九、教材開發應有操作性

教材開發的物件是教師和學生,因此,教材內容的設計和編排必須符合學校的實際和學生的需求。教材應便於教師教,學生學。對於一些晦澀難懂的、不常見、不常用、無助於學生學習的知識不應選作教材內容;對於一些不利於學生操作,學校也無法實施的活動材料,也不應納入教材內容;對於一些中長期才能見效,不安全或不便於學生**的專題或活動也沒有必要在教材中設定。

因此,在教材開發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可操作性。不然,即使教材開發出來,對學校和師生也沒有什麼用處,師生只能望「材」興嘆。

校本教材的開發不是一種短期的個人計畫,而是一種長期的集體設計。校本教材只有在開發過程中,注重教材所體現出來的基本特性,不斷實踐,不斷總結,才能使教材在修訂中不斷加以完善,才能真正體現出校本教材的「本校」特色。

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經驗材料

和東小學 和東小學 一 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具體做法和經驗 一 重視領導,落實責任。組成課程研究與開發領導小組 研究人員與審定小組,明確責任。成立了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 校本課程研發小組和審定小組。校長任領導小組組長,主管本項工作,課改小組負責實驗工作的決策 協調 組織 保障和評價工作。校本課程開發...

國際數棋校本課程實施經驗總結

校本課程經驗總結 姜集小學 2015年5月 自我校開發國際數棋課程以來,學生對於數棋的愛好與日俱增。同時學生對數學課的興趣也更加深厚了。談不上經驗,幾點想法,與大家共勉 1 鞏固數學知識提高數學成績 利用國際數棋可以把課堂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中來,既可以鞏固已有的數學知識,又可以調動學習的積極...

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方案

中學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方案 二十一世紀是以知識創新和應用為課題的知識經濟時代,因此,二十一世紀是教育和學習起核心作用的時代。但是,現行基礎教育的課程,基本上是一種 維持性課程 為主體的課程體系,這種課程體系無法承載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重任。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的實施,新的課程改革給基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