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規劃考試要點

2022-03-06 17:06:28 字數 4986 閱讀 6420

1、配第-克拉克定理:隨著人均國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勞動力首先由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轉移,隨著人均國民收入的進一步提高,勞動力便向第三產業轉移,這樣,第一產業的勞動力逐漸減少,第

二、第三產業的勞動力逐漸增加。而勞動力分布結構變化的動力是經濟發展中產業的相對收入的差異。這個理論被人們稱為配第-卡拉克定理。

2、增長極:因具有優良的發展條件而得以配置一系列發動型產業,從而得以快速增長並對周圍區域產生強大的帶動作用的特定產業空間,是發動型產業和優勢極化空間的有機結合體。

3、擴散效應:由於核心地區的快速發展,通過商品、資本、技術、人才、資訊的流動對其他地區的促進、帶動作用,提高其他地區的就業機會,增加產業產出,提高周圍地區的邊際勞動生產率和消費水平,引發周圍地區的技術進步,這一過程及其影響稱為增長極的擴散反應。

4、極化效應:推動型企業及其綜合體一旦配置在區域內具有優越條件的某一節點,這一節點將作為增長極,吸引著周圍其他經濟活動向其集中,並產生聚集經濟,這一過程及其影響稱為增長極的極化效應。

5、區域分析:主要是對區域發展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背景特徵及其對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進行分析,**區域內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間和區域間相互聯絡的規律。

內容:1)、區域發展條件分析:自然條件、社會經濟背景。

2)、區域發展狀況評價及存在問題診斷(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區域經濟發展的水平及所處的發展階段、區域產業結構和空間結構。3)、區域發展方向及策略研究

6、人口容量:一國或一地區在可以預見的時期內,利用該地的能源和其他自然資源及智力、技術等條件,在保證符合社會文化準則的物質生活水平條件下,所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

7、產業布局指向性:影響產業布局的因素有很多,但各類因素對不同產業部門有不同的影響,有起主要作用的影響因素,也有起次要作用的影響因素,主要因素在特定部門的布局中起突出作用,各類產業部門都有向能滿足它主要要求的地區接近或靠近的傾向,這種傾向即為產業布局指向性。1)、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指向2)、原料指向性3)、消費市場指向4)、勞動力指向5)、高科技指向6)、交通樞紐指向

8、區域優勢:是指某個區域在其發展過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有利條件,由於這些條件的存在,使該區域更富有競爭能力,具有更高的資源(包括社會、自然、資源等)利用效率,從而使區域的總體效益保持在較高水平。

9.錢納裡經濟發展階段理論

第一階段—傳統社會階段。這個階段的產業結構以農業為主,絕大部分人口從事產業,沒有或極少有現代化工業,生產力水平低。傳統社會發展水平低,基礎設施、技術水平都比較低。

第二階段—工業化初期階段。產業結構由以農業為主的傳統結構逐步向以現代化為主的工業化結構轉變,工業中則以食品、菸草、紡織、採掘、建材等初級產品的生產為主。

第三階段—工業化中期階段。這時,製造業內部由輕型工業的迅速增長轉向重型工業的迅速增長,非農業勞動力開始佔主體,第三產業開始迅速發展,這就是所謂的重工業化階段。

第四階段—工業化後期階段。該時期主要特徵是在第

一、第二產業獲得較高水平發展的條件下,第三產業保持持續高速發展,稱為區域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是區域經濟增長的主要貢獻者。這一時期發展最快的領域是第三產業,特別是新型服務業,如金融、資訊等。

第五階段—後工業化社會階段。製造業內部結構由資本密集型產業為主導向以技術密集型產業為主導轉換,同時生活方式現代化高檔耐用消費品在廣大群眾中推廣普及。

第六產業—現代化社會階段。第三產業開始分化,智慧型密集型和知識密集型產業開始從服務業中分離出來,並佔主導地位,人們消費的慾望呈現出多樣性和多變性,並追求個性。

10.主導產業:具有一定規模,能夠充分發揮經濟技術優勢,以技術優勢變生產函式並對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演進有強大的促進和帶動作用的產業,是產業結構的核心內容和產業結構演化的中心。

(是指能引導,帶動國家和區域經濟發展的產業)

主導產業的特點:

(1)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獲得與新技術相關聯的新的生產函式,能夠實現「產業突破」。

(2)具有持續的部門增長率,並高於區域整體經濟增長率。

(3)具有很強的關聯效應,能廣泛地採取多種手段帶動或啟動其他產業的增長,對其他產業的增長,對其他產業的增長產生廣泛地直接和間接的影響。

(4)具有顯著地產業規模和良好的發展潛力,是區域經濟發展的支柱和主導

(5)在時間上具有階段性,隨經濟發展進入不同階段而不斷轉換。

選擇基準:1)、區域比較優勢基準:從區域比較優勢角度出發,應當以資源密集度為基準進行主導產業的選擇,但是在選擇過程中又不能停留在靜態比較分析的基礎上,而要把區域產業政策的著眼點放在主導產業的培植和區域增長中心的形成上。

2)、產業關聯基準:「產業關聯度基準」,即應選擇能對較多產業產生帶動和推動作用的產業為主導產業;羅斯托基準:應選擇具有擴散效應的部門作為主導產業部門。

3)、筱原兩基準:生產效率上公升快的產業和收入彈性係數高作為主導產業。其他定量方法:

1)、層次分析法;2)、主成分分析法

11、區域土地利用規劃利用內容

(1)土地資源調查和土地利用現狀存在問題

(2)土地質量、潛力評價

(3)土地利用需求**

(4)各種用地分割槽規劃布局

(5)土地資源、整治保護規劃

(6)區域空間管制規劃

12、區域農業規劃內容:

1)、區域農業生產自然資源條件的分析評價;2)、區域農業生產現有基礎分析評價;

3)、社會經濟技術條件的分析評價;

4)、確定區域農業發展方向、規模和主要指標,確定農業發展的總體部門結構;

5)、擬定區域農業主要部門的發展規劃布局,包括生產基地規劃布局;

6)、按照因地制宜和農業生產專門化、區域化原則,確定農業發展的分割槽規劃;

7)、擬定區域、農業生產、技術和設施的發展改造規劃。

13、區域工業規劃基本內容

(1)對區域、工業發展條件進行分析評價自然資源、社會、經濟、技術、區位、交通、市場環境

(2)對區域工業發展現狀進行分析評價。現狀工業結構和空間布局是否合理

(3)確定發展目標、發展戰略。

(4)確定區域工業主導部門和總體結構

(5)對區域工業進行空間布局、組織工業區

1.高新區的選址,用地評價,區域優勢,產業結構和空間結構。

影響高新技術的區位選擇有以下各項因素:智力密集程度。開發性技術條件。資訊資源條件。基礎設施條件。生產與生活環境。

選址:高新區位於膠州灣北部,是膠州灣地區生態環境最為脆弱的地區。

區位優勢:1)土地資源優勢明顯,高新區總面積63.44平方公里,除去河流濕地等區域外,可建設用地面積為47平方公里。土地開發模式是全國高新區中儲備最多的。

2)地理位置優越,青島高新區依託良好的區位優勢,一方面不斷加快開放步伐,先後與美國日本南韓等國家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另一方面周邊區域快速發展,為高新區的規劃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城陽,膠州,平度等市,社會經濟發展迅速,。

3)交通條件十分便捷,青島高新區主園區位於膠州灣北部的環灣中心地帶,距機場10分鐘車程,距港口30分鐘車程,區內有多條高速公路和高階公路,交通十分便利。是青島及周邊地區僅存的適合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和新城區建設的寶地。

4)生態環境良好,膠州灣及由大沽河,墨水河河口濕地生態保護區等構成的生態網路,為高新區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條件。

5)膠州灣北部地區棘洪灘,上馬,河套,紅島四個街道辦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是地區發展「內在動力」,並且直接為高新區開發建設提供部分人力和物質資源。

用地布局:高新技術園區除去生產企業用地外,研究和開發以及教育用地佔相當大的比重。工業,倉儲,教育科研用地佔城市建設用地的37.

1%。居住,公共設施,市政設施用地佔27.98%,道路交通和綠化用地佔34.

92%。重要公共設施用地將主要依託**智力島,兩條城市中心功能聚集帶和濱水地區布置。居住用地主要沿水系網路和濱海布置,高新技術產業用地將形成相對集中的島狀布局,每個島上布置獨具特色,聯動協作的產業園區。

空間結構:規劃形成「一兩軸三島群多園區」的島鏈狀空間發展格局,規劃用地布局以島狀為特徵,以快速交通和以網路為紐帶,串聯示部,創新島群,**科技島群,西部創智島群等多個島群。

產業結構:根據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劃分,順應國際產生發展的新趨勢,確定電子資訊,生物與醫藥。新材料新能源和高效節能,先進裝備製造,海洋科技六大產業作為高新區終點培育發展的主導產業。

產業布局遵循「專業化產業集中,關聯性產業集聚」的思路,引導和促進集聚形成多個專業園區。

1) 東部創新島群北部產業聚集化(新材料先進裝備製造業,新能源,高效節能產業)2)東部創新群島南部產業聚集區(海洋科技,醫藥,生物)3)高新區核心產業聚集區4)綜合服務產業5)研發中試產業

2. 青島新一輪的總體規劃分析及評價

框架:一主三輔沿三條發展軸輻射

點軸擴散理論:規劃確立了「依託主城,擁灣發展,組團布局。軸向輻射」的全新空間發展戰略,積極構建青島,黃島,紅島,嶗山,「一主三輔」的現代化城市框架,以改造和提公升青島主中心嶗山及黃島副中心為重點,全面增強主城的綜合實力,提開主城的輻射和帶動能力。

圈層理論:依託環膠州灣地區,積極輻射和帶動外圍地區,構建以環膠州灣地區為核心圈層,以即墨,膠州膠南為內圈層,以萊西平度及臨近區域誒外圈層的多圈層擁灣發展格局,積極促進各圈層的合理分工和有機協作,重點建設中心城區和膠南,膠州,即墨城區以及外圍的平度城區,萊西城區。以中心城區為核心,沿三條區域發展軸向外輻射拉動,實現區域協調發展,形成中心城區向外軸向輻射。

點軸分布的網路狀城鎮空間布局結構。

新一輪總體規劃將進一步彰顯青島「山,海,城,河,島」有機交融的城市特色,統籌建設濱海地區的城鎮與鄉村,重點建設中心城區。

點軸開發模式對區域發展的意義:1)有利於發揮集聚經濟的效果2)能夠充分發揮各級中心城鎮的作用3)有利於把經濟活動結合為有機整體4)有利於區域開放式發展

圈層理論評價及實踐意義:圈層理論總結了城市擴張和發展的一般規律,對發展城市經濟、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指導意義。尤其是我國及我省正在大力發展小城鎮,提高城市化水平,這對我們合理規劃和發展城市經濟、合理規劃小城鎮的發展更具有現實意義。

圈層結構理論已被廣泛地應用於不同型別、不同性質、不同層次的空間規劃實踐。我國的大城市比較重視該理論的應用,注重研究城市發展和邊緣區的關係,提出了城市經濟圈的許多構想。南京、上海、北京青島等地對城市經濟圈的模式都曾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並以該理論為指導對城市經濟的發展進行了規劃。

青島城鎮的規劃、建設也是該理論的應用之一。城鎮依託大城市進行圈層布局,既強化了青島市的經濟中心地位,又充分利用青島市的輻射促進了衛星城鎮的發展,進而在較大的範圍內促進了經濟增長。

區域規劃大作業要點

區域分析研究匯報要點 現狀分析 一 發展概況 範圍 面積 佔全省或全國的比例 人口 佔全省或全國的比例 地形圖二 發展背景 政策背景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 國家立項等三 歷史沿革 曾經的輝煌 發展的潛力 四 區位分析 1 綜合區位分析 巨集觀 全國巨集觀區位分析圖 中觀 相關城市群中觀區位分析圖 ...

區域規劃複習

第一章 一 區域規劃的主要內容 1 區域發展定位與發展目標 2 經濟結構與產業布局 3 城鎮體系和鄉村居民點體系規劃 4 基礎設施規劃 5 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規劃 6 環境治理和保護規劃 7 區域空間管制 8 區域發展政策 第二章 二 質和量的內容和方法 1 質 技術上的可能性 經濟上的合理性...

區域規劃實習報告

在這裡,生態環境也得到了明顯改善。華明鎮結合原有濕地,規劃建設的街景公園和湖面,保留了原田埂的數千株旱柳和果樹。建設了包括汙水處理 中水 雨汙水分流的基礎設施,形成了良性迴圈的生態圈。4千萬元資產,年產值超過3億元的 華明集團 是華明鎮的標誌性企業,種養殖業 倉儲運輸 市政建築 土方工程為其傳統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