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作用效果教案設計

2022-05-03 02:27:03 字數 4967 閱讀 4867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形成力是乙個物體對另乙個物體的作用的認識。

(2)知道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知道力所產生的效果: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和改變物體的形狀。

2.過程與方法:

(1)經歷從許多與力相關的日常生活現象中歸納出力的基本概念的過程。

(2)通過學生親自實驗,體驗並認識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通過常見事例和實驗認識力所產生的效果。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學生之間的實驗,能夠進行合作與交流。

(2)在經歷從許多與力相關的日常生活現象中歸納出力的基本概念的過程中,培養分析和歸納能力。

(3)體會透過眾多的物理現象分析和歸納出本質的認識論的觀點。

(4)體會物理就在身邊。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力的概念

難點:力是乙個物體對另乙個物體的作用

【教具】

演示:兩個蹄形磁鐵和兩個小車、乙個蹄形磁鐵、大頭針、兩根彈簧、籃球、小鋼球、微小形變演示儀

學生:30把刻度尺

【教材分析】

1.學生在生活中對力有膚淺的認識,但是往往是不確切甚至是不科學的。要使學生初步建立起力的概念,最好是從學生熟悉的大量的生活、生產的例項中抽象出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2.教學中應注意引導學生舉例、分析、討論,概括出以下三個有關力的實質性的內容:

(1)力是乙個物體對另乙個物體的作用。

(2)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所產生的效果: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和改變物體的形狀。

3.本節內容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力的概念,比較抽象,教學要求不宜過高、過急,力的概念在今後的教學中還會逐步深化。

4.通過多**,可以向學生提供大量的、直觀的感性材料,從而比較容易突破難點。

5.教學過程自始至終貫穿新課程的三維課程目標。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投影"神州五號"發射時的**,提出問題:"神州五號"火箭為什麼能離開地球,公升上天空,實現我國的飛天夢?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和工農業生產中常常提到"力"這個字。如乙個人推了別人一下,就有了推力;同學們上課要集中注意力;要提高部隊的戰鬥力等。請學生說出在哪些地方常常提到力?

力是物理學中乙個重要的概念,在物理學中所說的力的含義與生活中所說的力的含義有很大的區別。那麼,究竟什麼是力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吧!

一、力是什麼

1.展示並羅列現象

用課件上的圖展示日常生活中、體育活動中以及工農業生產中與力有關的現象:

(1)日常生活中:手拍打桌子,左手拍右手(學生實驗:左手拍右手、手拍打桌子)。人推車......(學生舉例)

(2)體育運動中:足球運動員踢球,舉重運動員舉起槓鈴、排球運動員托球......(學生舉例)上面這些有力出現的例項中都與人有關,都伴隨有肌肉緊張,所以力的概念最初是由肌肉緊張而來的。

如果沒有人是不是就沒有力的作用呢?

(3)工農業生產中:汽車拉拖車,起重機吊起貨物......(學生舉例)以上的例子都存在力的作用,並且物體是直接接觸的。沒有直接接觸的物體之間有沒有力的作用呢?

演示實驗:磁鐵吸引大頭針;地球吸引籃球。舉例地球吸引月球、太陽吸引地球......

2.分析羅列的現象

可以從語文的主語、謂語、賓語的角度來分析。

3.歸納總結歸納

以上現象存在的共同地方:物體-作用-物體。有力存在時,總有乙個物體對另乙個物體發生了作用,推、拉、擠、打擊、吸引、舉、排斥等等都是對這些作用的具體描繪。

所以,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4.提出施力物和受力物的概念

乙個力必然聯絡著兩個物體,對乙個力來說,一定有施力物也一定有受力物。學生舉例:並指出施力物和受力物,鞏固對"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的理解。

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從生活中的經驗可知道,用手提一桶水時,會感到水桶也同時向下拉手;用腳踢球時,腳也會感到疼。為什麼我們對物體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時,自己也會有受力的感覺呢?

1.實驗**

演示實驗:

(1)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用投影儀演示)把兩塊蹄形磁鐵固定在小車上,讓它們的同名磁極相對,將兩個小車在水平桌面上靠攏。要求學生注意觀察以下三種情況下的現象。

①按住磁鐵a,釋放磁鐵b;

②按住磁鐵b,釋放磁鐵a;

③同時釋放兩個磁鐵。

現象表明了,磁鐵a對磁鐵b施加排斥力的同時,磁鐵b也對磁鐵a施加排斥力。

(2)兩隻彈簧互相拉伸讓兩個彈簧對拉,有什麼現象發生。這表明乙個彈簧對另乙個彈簧施加力的同時,也受到另乙個彈簧的力。

學生實驗:

(1)用手拍桌子。

(2)學生兩隻手互相拍打。問問學生的感受,分析原因。

2.歸納總結

乙個物體在對別的物體施加力的同時,也要受到別的物體對它施加的力,因此,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總是成對出現的,我們把其中的乙個力叫做作用力,另乙個力叫做反作用力。

學生舉例分析:投影"用手拍桌子"的**,指出施力物和受力物,說明兩個物體互為施力物,互為受力物。

三、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1)實驗**演示實驗籃球由靜止變為運動;豎直上拋的籃球向上運動得越來越慢,向下運動得越來越快;用投影儀演示運動的小鋼珠在磁鐵的作用下,改變了運動方向。讓學生說明其原因。

(2)用**進一步說明用**展示,學生描繪:足球靜止在地面上,運動員a用腳踢它時給它乙個力,足球受到這個力由靜止變為運動;運動員b用頭衝頂足球,足球受到這個力而改變運動方向;運動員c伸手抱住足球,足球受到這個力之後由運動變為靜止。

(3)歸納總結物體由靜到動、由動到靜,以及運動快慢和方向的改變,都被認為它的運動狀態發生了改變。上面的例子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4)學生舉例(各種球類運動)力還有別的作用效果嗎?

2.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1)實驗**

演示實驗:用手將彈簧拉長;用手壓皮球。學生實驗:學生用手使刻度尺變彎曲。

(2)投影**,舉例說明

①跳水運動員站在跳板上。

②射箭。

(3)歸納總結: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學生舉例

(4)進一步理解

通過學生實驗說明,用較大的力和用較小的力使刻度尺發生彎曲,彎曲的程度相同嗎?

明確物體受到的力越大,形變就越大。

進一步明確,用很小很小的力,物體也會發生形變,只不過形變很小,用眼睛看不出來。

【小結】

【思考與練習】

1."注意力"、"戰鬥力"、"凝聚力"是不是物理學中的力?為什麼?

2."神州5號"載人飛船和火箭為什麼能離開地球,公升上天空,實現我國的飛天夢?

3.分析乙個例子──"頑皮的大象向下壓蹺蹺板,蹺蹺板向上彈起小孩"。

《力》教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 知道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存在;能正確找出受力物體和施力物體。

⑵ 知道力是有方向的量;知道力的國際單位是n(牛頓);會用彈簧秤測量力的大小。

⑶ 會畫力的圖示。

⑷ 知道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體發生形變,改變物體的靜止或勻速運動狀態。

⑸ 初步知道力的名稱可按力的性質來命名或按力的作用效果來命名。

2.能力目標

⑴ 通過力的圖示,體會用形象描述抽象的物理概念(量)的方法。

⑵ 通過指明受力物和施力物來體會如何挖掘「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的內涵。

二、重點、難點分析

⑴ 「力是乙個物體對另乙個物體的作用」。準確把握這一力的初步概念,是本節的重點內容。力的物質性體現在:

沒有脫離物體的力存在,乙個孤立的物體也不存在力的作用,即有受力物體必有施力物體。在這裡,不宜提有作用力就有反作用力;也不宜舉沿斜面下滑的物體不受下滑力的例子。

⑵ 力的圖示是本節的難點,應通過一定的練習來把握。雖然把物體「用乙個點代表」,也不要過早地提出「質點」的概念。

三、教具

磁鐵、小鐵塊、細線;彈簧秤、鉤碼(學生用,2人一組);刻度尺、圓規。

有條件地可利用投影裝置,並準備相應的作力的圖示的投影片或實物投影圖。

四、主要教學過程

⑴ 引入課題

我們在初中學習了力學知識、熱學知識、電磁學知識和光的知識,到高中還要進一步學習這些知識。上節課已經提到,無論從內容要求、學習方法和能力要求都要深化。

我們初中所學力和運動、功和能都屬於力學知識,其中力和物體運動的關係又是重點和基礎。無論是力和運動的關係,還是功和能和關係,都是研究力的作用效果,因此準確把握力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的第一章就討論力。

⑵ 教學過程設計

一、力提問:什麼是力?

1.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演示:用細線使放在桌上的鉤碼上公升。

引導答出:細線對鉤碼施加了力。

演示:磁鐵吸引鐵塊。

引導答出:磁鐵對鐵塊施加了作用力。

提問:再舉出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的例項,要求說出哪個物體對哪個物體施加了力。

(對學生舉出的目前不好說明的例項,不要過多分析,可指明以後會涉及。)

小結:力是一物體對另乙個物體的作用。

這裡指出了力的物質性,沒有脫離物體而存在的力,乙個孤立的物體不會存在力的作用。也就是說,有受力物體,一定有另乙個物體對它施加力的作用。力是不能離開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而獨立存在的。

當我們研究某乙個物體受力時,有時不一定指明施力物體,但施力物體一定存在。(例如說物體受重力,其施力物體是地球)

《力》教案2

文章**自 3 e d u 教育網

一、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力學知識的入門基礎課。教材根據「從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首先從學生熟悉的一些涉及力的生活情景、自然情景中歸納出力的初步概念,然後引導學生通過一些簡易實驗,體驗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和力的作用效果,以讓學生形成乙個有關力的初步的物理圖景。學生能夠理解力的概念和掌握力的作用效果,會為以後學生對重力、彈力、摩擦力、壓強、功、簡單機械等知識的理解吸收做好鋪墊。

因此,本節課的學習非常重要。

二、學情分析:

初中學生的年齡特徵和思維特點決定了他們的認知水平相對比較低,另外,學生剛接觸物理,經歷的**過程也少,對知識的歸納概括以及遷移能力不強。因此,本節課要用大量的生活例項和情景加以引導歸納和總結,培養其思維能力。

力和力的作用效果

5 游泳運動員用手和腳向後划水,人就前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運動員是受力物體,不是施力物體 b 運動員是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 c 水是施力物體,不是受力物體 d 運動員給水乙個推力,水也給運動員乙個向前的力,這兩個力的作用效果抵消 6 如圖4所示,其中與其它三個力所產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

力的作用效果教學簡案

友情提示 物體的運動速度大小和方向是物體運動狀態的兩個方面,速度大小和方向的改變都屬於運動狀態的改變 例1 如圖11 5 3表示的是力的作用效果 其中圖表示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圖表示力可以使物體發生形變 解析圖11 5 3中的 1 圖表示,力能使靜止的足球變為運動,2 圖表示,守門員所施加給足球...

教案設計的要求

1 簡案。教案設計只要求教師把教學環節設計出來,不必出現師問生答的詳案,以免教師按照事先設計的每一環 每一 層引著學生走,從而出現課堂變成教師實施 教案劇 的過程。2 學案。教學設計要充分體現 學生是學習的評價,教師則是學習的組織者 引導者 合作者。不但要突出教師的教,更重要的是突出學生經歷學習的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