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學研合作教育理念的生態構成

2022-08-29 15:27:17 字數 4407 閱讀 3380

產學研合作教育是乙個多元教育主體參與、多系統共同作用、進行人才培養的教育模式。它涉及大學、企業、**在合作教育過程中的作用與行為。

一、教育生態學視角的產學研合作教育理念剖析

產、學、研是三個具有不同價值追求的合作教育主體,它們是合作教育這一體系中具有各自執行規律的亞系統, 在合作教育這一主題下三個亞系統形成整體功能及統一的價值共識。就目前產學研開展情況來看,合作教育尚缺乏一種能夠將產、學、研各主體價值整合在一起的價值理念,因而導致合作教育各主體價值離散,產學研合作的「教育性」不夠,「教育價值」成為產學研合作的附帶價值。從表象來看,高校、科研人員更多地希望從企業獲得專案及經費資助, 企業則更多地關心如何從高校、科研院所獲得技術支援,產學研合作成為了單純的科技合作平台,教育的功能沒有體現或較少體現。

合作教育缺乏以教育性為核心價值的理念指導, 導致合作教育的互利性、協調性、整體性、持續性與教育性不夠,教育中「人的發展」並未得到足夠的重視。

從教育學的意義來講, 目前的合作教育尚未形成科學合理的教育體系; 從生態學的觀點來講, 就是生態系統尚未形成。導致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合作教育的發展缺乏一種新理念的指導,因此,必須構造使產學研三系統在合作教育上由分立走向融合的核心價值體系。

二、產學研合作教育新理念的構造———生態化合作教育理念

(一)生態化合作教育理念的內涵

產、學、研作為產學研合作教育體系中的三個亞系統,存在彼此需求的客觀性,以此成為合作系統及其進化的內在「吸引子」;在相互關係、共同進化的過程中,產、學、研三方互為資源、相互教化,但各主體接收與教授行為的形式和內容有所不同。在合作教育這一主題下三系統的功能具有統一性,並形成統一的價值共識, 這就需要構造產學研三系統在合作教育上相互融合的核心價值,即生態化合作教育理念。

生態化合作教育理念將生態學理論與高等教育理論充分融合,運用「互利、共享、共生」等生態學原理,突出產學研合作的育人功能,倡導「以人為本,互利互動,協調整合,協同進化」,形成產、學、研亞系統有機融合的合作教育生態系統,實現合作教育程序全程化、型別多樣化、關係互利化、資源有序化,各主體的持續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在生態化合作教育理念中,「以人為本」是核心,即產學研合作教育要主動適應社會需求,強化學生能力與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互利互動」是基本原則,即推動從高校單利向產、學、研各主體多贏轉變;「協調整合」是總體要求,即實現人才培養過程從高校單一系統向產、學、研多系統有機合作轉變,從單一的實踐環節到人才培養全過程合作轉變;「協同進化」是重要體現,即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產學研合作教育新體系, 促進產學研各合作主體共同發展。其過程表現為:

學校主導,**促進,研、企、社團等多主體參與,教育過程(階段性)與對接主體的運轉過程(階段或全程)鏈結;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在知識、技能、品德、修養、經歷、思維、創新、創業等方面共同交流、互動、傳承和昇華。其內容體現為: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相對接,教學計畫與產業(生產)過程相銜接,課程內容與產業(行業)要求相融合,人才、技術、設施等教育資源要素優化共享,形成合作內容、規模、層次、時空等多種模式,達到產、學、研各合作主體協同發展。

(二)生態化合作教育的基本特徵

1. 系統性。生態化合作教育改革了傳統合作教育目標單

一、方式單

一、學科單一等情況,充分利用產、學、研各主體的要素資源,根據各自活動特點,將高校的人才培養過程、科學研究過程與企業的生產勞動過程有機結合,實現全時空、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形成系統化的合作教育。

一是拓展教育時空。高校根據培養目標與教學要求,從學生入學到畢業不斷線的遞進式設定合作教育內容; 教育空間由校內向校外延伸,教育環境由課堂、實驗室向工廠、企業等真實的工作場所延伸。

二是全過程、全方位育人。生態化合作教育改變以往合作教育以點(環節)合作轉向全面系統合作,從實習等環節轉向全方位合作育人,形成合作教育的生態網路系統。高校、企業、**共同培養人才,**、企業充分參與到高校的專業設定、培養目標的設定、培養方案的調整、教學內容的更新等具體教學環節之中。

2. 整體性。生態化合作教育力求培養目標的全面性、培養

模式的多樣性、培養過程的完整性、專業類別的多學科性。學

校人才培養目標由實踐能力培養轉向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

展。培養型別由職業技術人才向應用性人才、學術性等人才拓

展。培養模式由傳統工學交替向多樣化模式轉變,以適應不同

學科專業、不同型別人才的培養需求。

3. 開放性。開放性是合作教育的本質屬性。

這種開放,不僅僅是開啟校門,而是完全融入到市場的供需關係之中,接受市場的選擇與檢驗,學校教育將真正貼近社會的需求。通過產學研合作教育實現教育資源多元化的配置, 實現高校、企業、**三方合作培養人才,並提高高校主動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能力,促進高校教學、科研與社會服務的緊密結合。

高校在傳播理論知識、開展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的職能的基礎上,積極參與社會或企業的技術創新活動,使科研、服務社會職能進一步深化和拓展。產學研生態化合作教育,可以實現科技成果向產業部門轉化,提公升科研促進產業的能力,同時也培養了一批「雙師型」的教師和「雙證書」的學生。高校注重教學與科研、生產緊密結合,教學注重行業需求,科研注重企業實用。

通過校企合作,促進高校科研成果的轉化,在生產中取得明顯的經濟效益。

4. 持續性。在生態化校企合作教育中,企業利用高校的科技、人才優勢建立起包括高校內部的實踐基地與實驗室、企業內部的科技成果孵化平台以及校企共建的實驗室、試驗研究基地等多種形式的產學研基地,可以避免企業在技術研究方面的另開爐灶,技術研發與創新獲得有力的保障。

高校通過與企業的合作,充分利用企業生產運作所呈現的實踐教育價值,將人才培養的實踐環節融入實際生產過程。高校在保證理論教學的同時,也藉此強化了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產學研的生態化合作, 促使了兩個不同價值追求主體———高校與企業找到了雙贏的機制。

實現產學研合作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的政策支援是外部動力,企業、高校對合作教育的認識、態度及相應的政策措施是發展合作教育的內部動力。建立能明確合作雙方各自責權利的組織機構和必要的規章制度, 是產學研合作教育有效實施的重要保障。

三、生態化合作教育實踐的關鍵

1. 人才培養目標與社會需求相統一。學是傳承知識、產是應用知識、研是創新知識,這三種知識執行的紐帶是「人才」。

高校的主要任務是培養人才, 是將人類已有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同時兼有科學研究的職責,通過人才資源實現知識創新;企業主要是使用人才,生產產品,創造財富。如果將高校的人才培養過程視同為企業的產品生產過程, 那麼這個產品的質量就需要通過企業來進行檢驗。高校培養的人才如果在企業不適用,滿足不了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產學研合作教育就失去了根本動力。

因此,高校的人才培養必須符合經濟社會發展對不同型別、層次的人才需求。通過產學研合作,可以加強高校與社會、企業、**的溝通與合作,及時了解掌握產業(行業)發展對人才需求的變化,從而及時調整專業設定,確定人才培養目標,提高人才培養的社會符合度。

2. 教學計畫(課程體系)與產業(行業)體系要求相銜接。教學計畫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實施教學過程的綱領性檔案。

各個專業的教學計畫是依據行業對所需人才的知識、能力與素質的要求來系統構建的。它除了要符合高等教育教學規律外,同時,必須體現產業(行業)的具體要求。因此,要培養產業(行業)適用的人才,一方面要根據專業發展的內在要求,確立培養方案,同時又要根據產業(行業)發展的要求構建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注重課程體系與產業(行業)體系的對接。

3. 課程內容與生產(產業)要求相適應(課程綜合化與職業化)。課程體系是人才培養中知識、能力與素質構成的體系,而課程的教學內容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關鍵。

目前,普通高校基本是按照學科課程體系來組織教學內容, 比較注重學科的系統性、完整性與內在的邏輯性。因而課程內容「重理論輕實踐」、「重系統輕應用」的跡象十分明顯,時效性不強,與行業需求相脫節,直接導致培養的人才適用性不強。

通過合作教育中產學研三方的生態化合作, 將真實工作環境中對人才的知識、能力素質的要求及時反饋至教學過程中來,將生產環節的要求、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的新成果充實至教學內容中來,特別是將一些行業准入標準、行業證書考核與教學內容結合起來,實現課程內容的時效性、實用性。

4. 實踐基地與生產基地相結合。合作教育最核心內容就是在校學習與真實的工作體驗相結合, 具有真實工作體驗特徵的實踐基地是實現合作教育成效的物質保障。

高校在校內構建的實踐基地往往是為了某一專業的某類課程或某門課程的實踐環節,較少具備整體性、系統性的特點,與具體的生產環節相脫節。在生產過程日益綜合化、整體化發展的今天,必須使實踐基地具有生產性,使生產基地具有教育性。校內實踐基地的建設, 要緊密結合生產實際, 體現生產性,同時可以吸引企業在高校設立產品研發中心與創新基地,讓學生參與企業產品的研發與生產環節;另一方面,要按照區域、行業分類原則擇優部分企業建立多層次融教學、科研、社會服務、就業於一體的實踐基地。

企業生產基地成為實踐基地必須依賴穩定、長期的校企合作關係,使學生實習常規化。

5. 師資隊伍與生產勞動互動。產學研生態化合作教育的實施必須要有一支「雙師型」的教師隊伍作保障。

高校雙師型教師的培養應採取「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的方式。一方面,**與高校要出台相關政策,鼓勵教師到企業、基層進行實踐鍛鍊;另一方面,要聘請企業負責人、工程技術人員擔任學校的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的成員, 指導專業建設與培養方案的制訂。在具體的教學環節中,企業負責人與工程技術人員要走上講台、走進實驗室為學生授課。

在企業實習階段,工程技術人員應成為指導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實踐。

產學研合作教育的幾個理論問題

作者 潘懋元評建專區 中國高職高專網點選數 198更新時間 2008 4 10 摘要 在當前社會大量需要應用型人才的情況下,產學研合作是培養應用型人才,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途徑。一般認為,產學研三結合是高等教育的方針 政策,但它的深層次意義在於,它不僅是高等教育的方針 政策,而且是現代社會發展的普遍規...

地方本科院校產學研合作教育模式探析

作者 馮美紅 現代職業教育 職業培訓 2016年第04期 摘要 地方本科院校是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通常在其管理體制上隸屬於地方 有不少學生畢業後選擇留在本地就業,成了當地經濟發展的生力軍。為了增加學校與社會經濟發展的互動,許多地方本科院校開始實行了產學研合作的教育模式。將對地方本科院校產學研合作教育...

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的產學研合作教育模式

摘要 本文介紹了北航軟體學院在培養對日軟體開發人才的專業研究生中進行的產學研合作教育模式。關鍵詞 產學研合作 專業研究生培養 實踐教學 中國對日軟體外包開發領域近5年以來一直以50 的增幅持續發展,會日語並懂得國際軟體開發規範的中國it人才已成為國內對日軟體外包企業的最熱門人才。為適應時代發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