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中學高中物理學法指導

2022-09-03 12:06:04 字數 2483 閱讀 2249

3.不能理解課文中的精義。科學的文章是非常嚴謹的,有些譴詞造句可能是不可替代的,而學生往往不能分辨這個詞和那個詞在科學上含義的區別,造成理解上的錯誤;另外,一篇教材總有其中心和思路,而知識總是圍繞著這個中心有序地聯絡在一起,而這恰恰是學生往往不能理清楚的,這樣雖然看了幾遍書,其中的精義並沒有深刻理解,知識也就不能很好地消化。

二、如何指導學生進行有效地閱讀

(一)閱讀的分類

1.泛讀,或稱通讀;主要在預習階段把即將學習的內容讀一遍,大概了解一下本課要講的有些什麼概念和要點、是幹什麼用的等,教師可以給學生乙個提綱,要求明確;同時注意在閱讀中存在哪些疑問,以便聽課時有的放矢。如在《全日制普通高階中學教科書(試驗修訂本·必修)》第一冊中對「力的合成」一節;可以對學生布置以下閱讀任務:

a.什麼叫合力?什麼叫力的合成?

b.什麼叫共點力?

c.是什麼力的平行四邊型定則?平行四邊型定則是做什麼用的?

這實際上是把本堂課的知識點、重點都包括在內了,讓學生在通讀的基礎上給予回答,使學生對這些知識有初步的了解,這對掌握知識是必要的。

2.重點閱讀;在上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講的內容,安排學生對某些詞句、章節做進一步的重點閱讀,從中去「咀嚼」、去體會其中的道理,在通讀的基礎上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同樣在上述一節中,上課過程中應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做重點閱讀。

如課文中的一段:

「在大多數實際問題裡,物體不只受到乙個力,而是同時受到幾個力。乙個物體受到幾個力共同作用的時候,我們常常可以求出這樣乙個力,這個力產生的效果跟原來幾個力產生的效果相同,這個力就叫做那幾個力的合力。求幾個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在這段課文中,提出了合力的概念,對「這個力產生的效果跟原來幾個力產生的效果相同」這句話就要細細品味,此時可以提問一下「力的作用效果是什麼?」「怎樣才算效果相同?」。

一方面可以加強知識的系統和連貫,另一方面使學生通過具體的形象(如形變的大小)來理解抽象的語句。在做完後面的演示試驗後可以再次回到「效果相同」進行印證。

3.精讀;回家以後結合新課,通過認真閱讀課文,弄清重點詞句,弄懂術語含義;反覆領會課文中知識的內涵和外延以及規律的應用條件;能把**於生活中的現象與物理概念和規律有機地聯絡起來,並從中去學習概括、歸納、推理等方法。

(二)培養閱讀的習慣

1.示範;要讓學生學會閱讀,首先應給以示範,使學生知道怎樣去閱讀科學文章。如文章的中心、重點,如何做標記、批註等。如《波的干涉》一節中的兩個片段:

「實驗表明,幾列波相遇時能夠保持各自的運動狀態,繼續傳播,在它們重疊的區域裡,介質的質點同時參與這幾列波引起的振動,質點的位移等於這幾列波單獨傳播時引起的位移的向量和。」

這是波的疊加原理,其中的含義不是那麼容易理解的。應該告訴學生怎樣去分析這段文章;這裡表達了兩層意思,其一是波在傳播中相遇時不會改變它本身的傳播,其二是重疊區域內質點的振動情況,後者是中心內容。對「單獨傳播時引起的位移」和「向量和」要作出標記,進一步研究,弄懂其內在含義。

2.提綱;開始時,教師應提供乙個提綱,一開始應盡量做到目標明確、簡單,使學生通過閱讀能夠獨立找到正確答案,從而提高他們讀書的興趣,逐步過渡到其他較難的內容。如閱讀材料「伽利略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可以分成幾個部分:

伽利略的巧妙推理過程、伽利略的假說內容、伽利略的實驗驗證過程、外推到豎直情況。每個部分都較有可讀性,是培養學生閱讀的好材料。

3.指導;讀書無疑須使有疑,閱讀中要指導學生多問為什麼,而不是走馬觀花。如「加速度等於速度的改變跟發生這一改變所用的時間之比。

」那麼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方向或速度改變的方向有關係嗎?再如「容易導電的物體稱為導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稱為絕緣體」可以把「容易」去掉嗎?讓學生理解其實絕緣體也是導電的,只是電阻率很大而已。

三、閱讀中的能力培養

1.分析能力的培養;「所謂分析方法,就是把研究物件分解為各個組成部分和要素,然後分別加以研究,從而揭示事物的屬性和本質的方法」 [1]。分析問題時,主要有:

分析物理現象或過程在空間分布上的各個組成部分。如研究平拋物體運動,就是把它分解為豎直方向上的自由落體運動和水平方向上的勻速直線運動,然後分別進行研究,找出各自互不干涉的規律,從而為整體研究平拋運動提供依據。

分析物理現象或過程在時間發展的各個階段。如物體在運動的不同階段受到不同的力的作用,就應該分階段的研究其加速度、速度和位移的變化,為研究物體整體運動提供依據。

2.綜合能力的培養;「所謂綜合方法,就是把研究物件的各個部分、方面和因素聯合起來加以研究,從而在整體上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的思維方法」 [2]。如原子結構一節,從湯姆遜發現電子,認為電子是原子的一部分,從而提出「棗糕」模型;盧瑟福根據α粒子散射實驗提供的新的依據推翻湯姆遜的「棗糕」模型,建立了原子的核式模型。

而原子光譜又造成經典物理學的解釋的困難,波爾分析了有關原子結構的有關資料,將蒲朗克的量子化概念引入原子領域,提出了波爾量子理論。從而使人們對原子結構的認識進一步深入。

學生學習的根本依據是課本,目的是為了學會自我學習、獨立學習。而閱讀是學習的重要手段,在絕大部分情況下,人們的自學是通過閱讀相應的書本完成的。因此,在中學教學中,我們不但傳授相應的知識,更要讓學生學會自我學習。

當他們的閱讀能力大大提高的時候,學習的效率、成果也會必然地體現出來,且對他們的終身學習有極大的幫助。

高中物理學法指導

趙華勇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學習的基礎,但高一物理難學,這是人們的共識,高一物理難,難在梯度大,難在學生能力與高中物理教學要求的差距大。教師必須認真研究教材和學生,掌握初 高中物理教學的梯度,把握住初 高中物理教學的銜接,才能教好高一物理,使學生較順利的完成高一物理學習任務。一 高中與初中物理教學的梯度...

高中物理學習指導

初上高中,大多數同學可能就聽別人說物理是最難學的的科目,一上來對她就產生了畏難心理。那麼,高中物理是不是真得挺難學呢?我們是不是就沒有學好她的希望了呢?答案都是否定的!只要我們講求一定的方法,物理是不難學好的。在此將物理學習的方法給同學們作一介紹,以有助於同學們的學習。一 高 初中物理的區別 初中物...

高中物理學史

1 1638年,義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 論證重物體不會比輕物體下落得快 伽利略理想實驗法指出 在水平面上運動的物體若沒有摩擦,將保持這個速度一直運動下去。2 英國科學家牛頓 1683年,提出了三條運動定律。1687年,發表萬有引力定律。3 20世紀愛因斯坦提出的狹義相對論 經典力學不適用於微觀粒子和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