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研究 教師應該怎樣落實教學常規

2022-09-09 01:42:02 字數 4502 閱讀 1206

教學研究:教師應該怎樣落實教學常規?【教師必讀】饒水知音

教師應該怎樣落實教學常規?

一、備課上課

(一)規範備課

1、備課原則:熟悉內容,融會貫通,閱讀教參

要任教一門課程,首先必須對這門課程的全部內容非常熟悉,絕不是現買現賣。有的老師不是對這門課的全部內容都吃透後上講台的,而是明天要講什麼內容他就去熟悉什麼內容,準備多少就講多少。不知道這節課在整個課程中佔什麼地位,會對以後的課程起到什麼作用,這實際上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

老師在上講台之前必須對這本教材的全部內容融會貫通,老師教給學生的只是一杯水,但準備的內容卻是一桶水,這樣的備課才是充分的。新教師在熟悉全部教材內容的基礎上,還必須認真閱讀配套的教師教學用書,這樣才可以確定每個章節的學時數以及課時的劃分,理清教材的編寫思路,理解教材的編寫意圖。在熟悉教材,讀懂教材和教師用書的參考建議之後方可進行教案的書寫。

現在網路中有很多配套的教學設計,有的老師習慣**使用,甚至備課完全依賴網上**,這是不足取的。我們可以參考、借鑑網上好的東西,但不能照抄照搬,備課應該融入自己的研究、思考,要留下自己的思維印痕,根據學生的學情,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活動。

2、備課要求

備課是教師教學態度和教學境界的體現,是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和教學藝術的關鍵,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備課的基本要求有以下幾點:

要根據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按照課程計畫的要求,深入鑽研教材,認真研究學生,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準確定位教學目標,優化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學活動方案。

一冊教材要有總的學科教學計畫。一篇課文或乙個單元應有總的教學目標、重難點、課時安排。每一課時應包括以下內容:

教學內容、授課時間、教學目標、重難點分析、課前準備、教學方法及**運用、教學預設(凸現雙基訓練點)、教學評價及反思等。

教學目標要兼顧知識、能力、情感三維目標,每乙個環節設計的目的、意義要明確,要有重難點的處理,要突出教師活動和學生活動的設計,要關注學法指導,要有機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要做到超周備課,紙介和電子教案必須有二次修改痕跡,上課之前要進行復備,備課檢查主要檢查二次備課及復備的內容。新教師所教學科都要有教案,而且必須是詳案。

備課教案裡要有板書設計。如果用多**課件輔助教學,課件的製作要引導學生層層深入思考問題,要用精練的文字和簡明的圖表,必要時可用動畫顯示檢視中動態的資訊流動過程,以加深學生對教材的重難點的理解。

教後反思應成為教案的有機組成部分。教學反思主要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總結出亮點,反思出不足,並提出改進措施。課後反思,還可以拾遺補缺。

課堂教學或多或少都會留下缺憾。這些缺憾來自於多個方面,反思能幫助我們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促進我們的專業成長。

(二)規範上課

「名醫一把刀,名角一台戲,名師一堂課」。教師之於課堂,猶如演員之於舞台,蒼鷹之於藍天,將軍之於沙場。

1、上課要求

任課教師必須提前候課,預備鈴響準時出現在教室門口,用目光提醒學生做好上課準備,發現學生缺課要及時弄清情況,正式上課鈴響後準時上課,下課鈴響準時下課,既要確保一節課的有效教學時間,又不得占用學生的課間休息時間。

課前要做好上課的相關準備,包括復備教案,準備好教材、資料、教案、教具、課件,除錯好班班通裝置等。不允許出現不帶教科書和教案進入課堂或中途離開課堂取教具等行為。

傳授知識要準確無誤,課堂環節要設計合理,避免前緊後鬆或前松後緊,有效地利用好課堂40分鐘。板書要工整、規範、美觀、大方。

要充分發揮電教、實驗、演示等多**教具的直觀作用,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生活中體驗,鼓勵學生開展自主、合作、**學習,加大課堂練習密度,突出重點,分散難點。

教學態度要和藹,語音要適中,語速要合理,姿勢要文明。課堂上要努力避免聲音太小、乙個音調、有口頭禪、吐字不清、語速太快、方言土語。肢體語言要豐富,善於激情激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課堂教學按計畫(教學設計)進行,當堂內容當堂完成,不得提前或超後完成教學任務。每節課的要求可以用27個字概括:明目標、自主學、合作探、精點撥、整建構、找規律、巧組織、高效率、人人清。

教師不得坐著講課,不許在課堂吸菸、喝水、接聽或撥打**,嚴禁酒後進入課堂。

要尊重、愛護學生,不對學生出言不遜、諷刺挖苦,不准把學生趕出課堂,不准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2、上課「六忌」

一忌「盲」。新教師上課,最大的特點就是「盲」,即教學無目標。主要表現為:

課堂上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沒有明確的教學計畫,教學比較隨便,課堂教學時間把握不准,教學方法缺乏,課堂上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教學無重點、難點等。

新教師上課,首先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再根據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點,安排教學過程。其次是要認真設計教學細節,讓細節凸現你的教學精彩。

二忌「慌」。新教師上課沒有什麼經驗,課堂上往往比較「慌」,不能靜下心來教學。主要表現為:

課堂上丟三落四,如忘記寫課題,忘記評價學生,忘記教學內容,忘記教學環節,過度生硬,有時脫節,板書出錯,遇到突發事件不知所措等。面對這種情況,首先不要慌,要冷靜,要沉著。在冷靜中思考,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忌「快」。新教師上課常常不顧學情,一「快」到底。表現為上課只重視教學設計的執行,卻忽視學生的個性差異,忽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課堂按照設計好的教案上課,一上課就按照教案寫的一講到底,並且速度較快,有時連學生聽都還沒有聽明白,教學就進入了下一環節。掌握教學節奏,做到張弛有度,是需要不斷修煉的基本功。

四忌「灌」。「灌」即「灌輸」,教學時,把學生當成裝知識的「容器」。儘管新教師在師範學校時,學習了不少新課程理論,懂得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但面對具體教學實際,往往還是採取了簡單的灌輸。

這種教學,方法單一,沒有啟用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教學效果差。

新教師要多研究教法,變「灌」為「引」,多讓學生自己學習。要知道,學生的能力只靠教師講是講不出來的,要靠學生自己學,自己練。要以學定教,順學而導,切忌強行「灌輸」。

五忌「亂」。新教師上課,一會兒多**展示,一會兒小組學習,一會兒比賽辯論,一會兒作業練習,使得課堂「雜亂無章」。課堂教學雖說不是線性的,但課堂教學結構、教學過程、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模式還是有一定規律的。

新教師上課,不要只關注課堂的「熱鬧」,形式的新穎,還要關注學生的學習規律和身心發展特點,運用教育學、心理學、教學法等有序組織。課堂上不能不要紀律,不能不要秩序,不能不要方法,更不能想當然。每門課程有其教學規律,我們不能違背。

所以,新教師要按照學科學習規律,設計好每乙個教學環節。課堂上一步一步地實施,做到過程清楚,循序漸進。

六忌「多」。新教師上課,往往按照教案貪多求全,面面俱到。如教學結構上的樣樣齊全,哪個環節都不能少;知識傳授上,每個知識點都講到;教學手段上,多**、小黑板、自製教具等樣樣用到。

彷彿課堂就成了堆積這些內容的「戰場」。講得多,並不說明知識就豐富;教具用得多,也不證明教師能力強。

新教師上課要學會取捨。課堂上,教師講什麼,講到什麼程度,學生學什麼,學到什麼程度,用什麼方法等,都要有所取捨,要使教學有的放矢,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3、課堂標準:新、簡、實、活、趣

新:理念新、方法新、手段新

理念新——先進的教育教學思想

觀念決定行為,教師教育教學觀念的轉變是有效地進行課堂教學的關鍵。

新課程的知識觀:學生不僅要掌握基礎性知識,還要掌握程式性知識和策略性知識。

新課程的人才觀:教育者要著眼於促進每乙個學生的發展和學生終生學習的願望與能力培養,尊重學生的個性與差異,發展學生的潛能。

新課程的教學觀:關注全體學生的發展,關注個體的全面發展,積極倡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課程,創造性的使用教材,積極利用和開發身邊的課程資源。

方法新——實用高效的教學思路

同樣的教材,同樣的學生,同樣的一節課,同樣的教師,課堂教學效果卻又大大的不同,原因是教學設計思路不同。

手段新——重視現代化手段的運用

現代化教學手段主要指的是多**的運用,多**以其直觀、形象、資訊量大受到學生和教師的歡迎。

簡:環節簡單、語言簡潔、板書簡明

教學環節簡單。比如閱讀教學過程就是三步:積累、感悟、實踐。

教學語言簡潔。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盡量讓學生多說。教師的每句話都是有目的,有作用的,無關教學的話盡量少說,爭取不說。

板書設計簡明。板書是對一節課內容的概括,對教學環節的梳理,或教學重點的突出。

實:內容充實、目標落實、訓練紮實

內容充實

合理確定教學容量。一節課內容過多,學生難於掌握;內容過少又浪費時間,難以完成教學任務。要科學劃分課時,當堂內容當堂完成,適度拓展延伸。

訓練紮實

邊講邊練,講練結合。做到練有目的,練有重點,練有層次,既形式多樣,又突出重點,且針對性強,同時,要注意訓練的及時反饋。

目標落實

即達成預定的教學目標,每一位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有不同程度的進步和發展。

活:活用方法、活用教材、啟用學生

活用方法

教學方法的運用要根據學科特點、教學內容特點而定。「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中注意多種方法的運用,其根本出發點是以生為本、面向全體、因材施教。

活用教材

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求教師能活用教材,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延伸拓展。學會自主開發課程資源,在運用教材的基礎上注意把教材同社會生活聯絡,同學生的生活經驗聯絡。

啟用學生

只有課堂活起來,學生才有可能主動、生動、活潑的發展。課堂上注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要讓學生有思維活動,有獨立思考;要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他們學會學習。

教師應該進行怎樣的教學反思

作者 鄭金洲 新教師 2014年第06期 教師的教學反思可以從多個方面進行,對教師的教學反思也可以作多種分類,比如按照反思的時間,可以分為教學前的反思 教學中的反思 教學後的反思 按照反思的範圍,可以分為專題反思 整體反思 按照反思的內容,可以分為教學觀念反思 教學行為反思 教學過程反思 教學效果反...

教師教學研究總結

有老師說過 新課標老師輕鬆多了 我原來不同意他的看法,後來我終於明白了,課外要花多些時間精力,而課堂上老師一定要 輕鬆 不能太忙。新課標倡導 自主 合作 的學習方式。我在課堂上常為學生提供動手實踐 自主 合作交流的機會,讓他們討論 思考 表達。由於學生樂學,興致高昂,通常學生獲得的知識都超過教材和我...

教師應樹立怎樣的教學模式意識

作者 周如俊 教學模式是運用系統理論方法對教學過程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的內涵性描述。它的主要任務是形成一種教師教學的學習環境,以最適宜的方式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沒有一種模式能適用於所有型別的課堂教學或者是為適用於所有教學風格而設計的。在目前的教學模式運用中,教師常常批評別人非此即彼,自己又不知覺陷入了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