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變學習方式促進主體發展風有

2022-10-13 06:48:03 字數 4818 閱讀 4958

(二)現實意義

1、是課程改革的需要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浪潮滾滾而來,新課程體系在課程功能、結構、內容、實施、評價和管理等方面都較原來的課程有了重大創新和突破。數學教育是教育改革發展的重點之一,如何實現《基礎教育課程綱要》中指出的「小學教學要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就需要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根據小學數學教育發展的方向——加強基礎,注重發展,重視實踐,提高能力,**如何在小學數學教育中活用教材,構建學生主動參與,樂於**,勤於動手的**學習方式。即讓學生通過親自實踐、探索、研究來體驗獲取數學知識,從中學會學習數學的方法,進而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2、是學生主體發展的需要

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形式多以接受式學習為主,使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壓抑個性,使學生成為容納知識的容器,忽略了學生能力的培養和學生身心發展的需求。**性學習的目的:一是要打破傳統教學束縛學生手腳的陳舊做法;二是要遵循現代教育以人為本的觀念,給學生發展的最大空間;三是能根據教材提供的基本知識,把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教學的重點。

建立和形成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高效地**學習,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知識和技能理解和掌握的同時,在體驗和掌握數學方法、培養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

四、基本特徵

1、主體性

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把學生真正置於主體地位是**性學習最為顯著的特徵。教學中從問題的發現、提出,到問題的研究、解決,再到結論的應用拓展,都由學生自主定奪,教師只起指導、參謀、合作的作用。

2、主動性

**性學習過程,實際上是認識主體通過**活動在教師指導下,憑藉自己原有的認知結構對來自客體的資訊,進行選擇和加工處理的過程,是在**活動的基礎上,對客體資訊的選擇和重組。這一過程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能動性,他們不是消極地等待觀察現象「表露」出自身的奧秘,而是以強烈的求知慾,主動積極地探索社會和自然界的規律性,是學生自己把握認知的方向和過程。

3、開放性

**性學習是以解決問題為主題,圍繞一定的主題,教師呈現結構化的學習材料,引導學生去揭示事物內在各因素的本質聯絡。雖然以解決問題為主題,表現為乙個不斷地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但並不要求學習者去尋求這些問題的預定的、唯一正確的答案,而是重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的思維策略以及多種可能解釋。結論是開放的、發展的,不是封閉的、靜止的。

正因為如此,在**性學習中,形成的合理的知識結構具有不斷更新資訊的生命力。

4、合作性

在**性學習中,常常需要分組制訂計畫,分組實驗和收集資訊,需要討論、爭論和交換意見等合作學習。這種合作學習把學生從傳統班級教學中單純的旁觀者,轉變為教學活動的積極參與者。按照建構主義的教學論,學生是按照自己的方式來建構對事物的理解,由於學生原有的認識特點、經驗水平的不同,對事物理解存在差異,通過學習合作,將使理解更加豐富和全面,使學生個體從那些與他不同的觀點及方法中得到啟迪,對自己和他人的觀點進行反思或批判,從而建構起新的和更深層次的理解,使學習得到廣泛遷移。

5、體驗性

**性學習不僅重視學習過程中的理性認識,如方法的掌握、能力的提高,還十分重視感性認識,即學習的體驗。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形成需要直接經驗的參與,這與學習者的個人體驗有著密切的關係。**性學習之所以強調學習體驗的重要地位,主要是因為學習體驗可彌補知識轉化能力的缺口。

更為重要的是「創造」不僅僅是一種行為、能力、方法,而且是一種意識、態度和觀念,有創造的意識,才會有創造的實踐。只讓學生懂得什麼是創新意識,創新精神是不夠的,重要的是讓學生親身參與創造實踐活動,在體驗內化的基礎上逐步形成自覺指導行為的個人的觀念體系。

五、實施策略

1、提出問題,引發**。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學之端。」學有所疑,才會學有所思;學有所得,才會產生興趣,形成動力。

**性學習的核心是「問題」,**性學習的整個活動是圍繞問題展開的,不論是**性學習中問題的發現、篩選,還是對問題的**討論,都是以問題為中心開展活動的。因此,在小學數學**性學習的實施過程中,必須注意研究「提問」,並通過有質量的提問來引發學生的**。

首先,在提問的方式上,要依據學生自主程度和教材內容,靈活選擇:(1)教師直接提出問題;(2)學生在教師提供的開放性情景中選擇並提出問題;(3)學生自己提出問題。

以上三種問題提出的方式都可以組織起高效度的**性學習活動,不能簡單地判定孰優孰劣。當學生開放性的提出數個問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逐步篩選優化集中,使其成為**活動的目標和內容。

其次,在提問策略上,也可靈活多樣:

(1)情境提問。即用學生熟悉的或感興趣的故事、遊戲、迷語、生活場景、實驗、操作、表演、動畫等方式創設各種新穎的、巧妙的、有趣的、針對性強的問題情境,使與**內容有關的問題孕含其中,這些問題或讓學生發現或讓教師提出,或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提出。

(2)揭題提問。即揭示課題後,讓學生根據課題提出問題。這樣提問,一方面使學生從上課伊始就明確本課學習目標,另一方面也引發學生的**慾望。

(3)預習提問。即課前讓學生預習教材,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必然會出現因新舊知識之間的差異而產生認知衝突或理解上的困惑,讓學生把「衝突」或「困惑」提出來,教師不僅可以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掌握學生的認知結構,還可以為進一步**新知確定思維的方向。

(4)嘗試提問:即讓學生在嘗試練習中提出問題。數學知識是按螺旋上公升,循序漸進的原則編排的。

小學生已有的數學認知結構和生活經驗為其獨立解決數學問題提供了可能。為此,在延伸知識或難度不大的例題教學時,可直接讓學生嘗試,使其在嘗試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5)辨析提問。即對易混易錯的相類似的概念、法則、性質等知識,對有共性的難點,對數學概念或結語中的關鍵字、詞等,讓學生進行辨析,在辨析中產生問題 ,提出問題。

此外,關於提出問題的時機也不能一概而論,教學實踐中,我們不難發現,大凡高質量的數學課,「提出問題」並不僅指開課部分,在實際**過程中,在應用拓展中,學生還會遇到或萌生新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把握時機、機智地去捕捉問題,使問題與**相互纏繞,這樣**才能更加深入。

2、合理引導,組織**。

有了問題,學生就有了**的慾望,明確了**的方向,接下來是學生根據問題主動地進行反覆假設和論證,並通過觀察、操作、實驗、交流、討論、修正等方式開展**性學習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要選擇不同途徑,採用不同手段,經歷收集資料或事實,並運用相應地分析辨析或科學論證。這一過程,老師既不要越俎代皰,也不能放任自流,袖手旁觀,而是要根據情況進行合理指導。

第一,在**形式上進行適當調控。小學教學課堂中的**形式主要有三種:一是獨立**,二是小組合作**,三是班級集體**。

獨立**能增加學生的自主意識,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合作**能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思維互補,思路開闊,班級**能抓住關鍵,集思廣益,節省時間。三種形式各有千秋,學生究竟採用什麼形式**,這就需要教師進行合理調控。對學生獨立**能解決的問題,可以讓學生獨立**論證;對獨立**不能解決的問題,可以發揮小組合作的優勢;對小組合作還不能解決的問題,可組織全班集中討論,甚至一節課中,三種形式兼而有之。

第二,在**方法上,進行合理引導。 組織**活動,除了選用恰當的**形式外,還應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特點,選擇合理的**方法,並使學生熟悉掌握一些科學的**方法。如:

(1)觀察法。即讓學生從大量的具體事例中,觀察發現事物的一般規律。小學教學中的某些公式、法則都是通過具體例項歸納推導出來的。問題的歸納過程,實質就是觀察、思考、發現的過程。

(2)猜想—驗證法。猜想驗證法是數學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方法,即在問題情境創設後,先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方法,對數學問題大膽猜想或假設,然後,按一定思路進行驗證。

(3)實驗**法。即讓學生借助一定的物質條件進行實驗,從而發現數學規律。如:

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一般就是通過實驗,使學生從中發現圓錐與同底等高的圓柱之間的聯絡,從而推出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

(4)模擬法。即讓學生運用模擬推理的思維方法,溝通新舊知識的聯絡,發現數學規律,推出結論。模擬法在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知識遷移能力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5)活動**法。活動是主客體進行交流的橋梁。克魯捷茨基認為:

乙個人的能力只有通過活動才能形成和發展。實踐證明,小學生天生好動,在活動中,最容易使他們集中精力,誘發學習興趣。尤其在低年級比較適應用活動**法。

(6)資訊**法:即讓學生通過對資訊的收集、分析、處理來探求知識的一種方法。這是一種具有時代特點的學習方法。

資訊時代的到來,為學生提供了多種渠道,廣泛攝取知識的機會,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的整合也成為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的有效手段。

成功的**性學習離不開學生的主動性,同時也不能忽視教師的指導作用。以上的**方法,只有在教師合理、適度的引導下,方能顯現出它的科學性和實效性。

3、增進交流、反思**。

小學生的**性學習,由於受其年齡、知識結構、生活經驗、認識能力等諸方面的因素的制約,**的結果均有一定的侷限,這就需要在個體自主**的基礎上,互通獨立見解,展示個性思維方法與過程。這一過程是學生思維外化、思維火花碰撞、最能有所發現的過程。通過討論與交流,引發學生反思自己的**過程與方法,使自己的理解更加豐富與全面,最後形成共識。

增進交流反思**,不僅可以優化認知結構,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交往能力。

4、應用拓展,深化**。

本環節是**學習的深化階段。即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研究解決實際問題。它不只是依靠「重現」鞏固新知,而更多的是在如何運用新知解決問題的研究中,更深刻、更完整地理解新知,鞏固新知,拓展新知。

5、激勵評價,延伸**。

法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知識,而在於喚醒,鼓舞。」激勵評價,延伸**,就是通過鼓勵為主的民主評價,對學生**活動的收穫、積極主動參與**的精神給予充分肯定,讓他們體驗成功,從而增強學生主動參與**的自信心和積極性,並力求收到表層**向深層**延伸、課內**向課外**延伸的效果,使學生逐漸地將**學習作為自己學習生活中的第一樂趣。

要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必須用辯證、發展的觀點來評價學生,評價時,既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的過程與方法;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和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並使之成為進一步學習的動力。

用領導方式轉變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學習心得

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經濟社會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也是對各級領導幹部的一次重大考驗。要解決什麼是轉變 為什麼轉變 怎樣轉變以及如何轉得快 轉得穩 轉得好等一系列問題,各級領導幹部必須在思想觀念 工作方式方法和工作作風等方面有全方位的轉變和提公升,用領導方式轉變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創新思想觀念是加快轉變...

轉變教師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目前,我國農村中小學教學有乙個非常突出的問題 教師講 學生聽,教師問 學生答,教師出題 學生做 的傳統教學模式,這樣我們教師教得很苦,學生學得很累,然而我們的學生卻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而傳統的課堂教學極大地抑制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已嚴重阻礙了現代教育的發展,這種教學模式無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

加強自主學習能力培養,促進學生學習方式轉變

新課程改革的乙個重要特點就是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這是因為傳統的學習方式單 一 被動 陳舊,學生的學習處在被動應付 機械訓練 死記硬背 簡單重複之中,對所學知識似懂非懂 一知半解,這種學習方式嚴重傷害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扼殺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而新課程倡導建立和形成能夠充分調動 發揮學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