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法制講座

2022-11-13 17:06:07 字數 3464 閱讀 4652

湖西中心學校法制教育講座

法制副校長—陳秀敏

2016.9.22

各位老師和同學們:

你們好!

今天我以法制副校長的身份,給大家上的第一堂法制課,希望大家進一步提高法制觀念,在學法、知法、守法上有所幫助。,做一名遵紀守法的好公民,同時更是拋磚引玉。由於本人的學識和能力所限,加上時間有限,準備不足,有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我今天講的題目是《學法、懂法、做乙個守法的公民》

一、我們應懂得哪些法律常識:

(一)法是如何解釋的這個問題,有無數種說法,漢語中的法字。傳說當兩方打官司時,審判官便把拉出來,它的角去頂撞誰,誰就是不直者,誰就敗訴。律字是「均布」既「不偏不倚的意思。

由此可知,在我國法律一詞的本來含義就是以國家強制力作保證的「公平、公正」,它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規定公民權利和義務,對社會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規範。

(二)法制,有廣義和狹義之解,廣義的法制,指國家的法律和制度的總和。狹義的法制,指全體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公職人員和公民都一律平等地嚴格按照法律辦事。社會主義法制是按照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意志建立起來的社會主義國家的法律和制度,它是立法、執法、守法和監督法律實施幾個方面的統一。

中心環節是一切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公職人員和全體公民都要嚴格地遵守法律,依法辦事,以確立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實現統治和進行建設所必須的法律秩序。

(三)法律體系:我國的法律可概括為兩大類,一類是憲法和法律,另一類從屬於憲法和法律的規範性檔案。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是一切法律的立法基礎。

它經過嚴格的立法程式,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就其內容和制定機關而言,可分為基本法律和其它法律,基本法律是指刑法、民法、訴訟法律、行政法律、經濟法律。

其它法律是指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如森林法、商標法、海關法、食品衛生法。

(四)什麼是違法與犯罪?

在這裡,我先給大家講乙個案例,事情發生在2023年5月26日某縣城水上花園小區的住宅樓,這天是星期日,三位中學生在四樓的樓道窗前嘻玩,甲失手將乙推出窗外,重重地從高達20公尺的四樓摔下,當時乙的臉色鐵青,血從鼻孔、耳孔直往外流,在這裡我給同學們出三個思考題:(1)第一步應該怎麼做,(2)甲失手致傷乙,算不算犯罪,(3)如果甲構成犯罪,犯什麼罪。結果應是(1)盡快送附近醫院或是拔打120急救**,**傷者,同時報警。

前提是如果鑑定部門確定為重傷,且甲的年齡已滿16周歲,首先是甲的這種行為構成犯罪,其次違反了《刑法》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第二百三十五條,過失傷害他人致人重傷,處三年以下有徒刑或拘役。這個案例要考慮兩個問題:一是受害人的傷勢,如果是輕微傷,構成治安違法,如果是輕傷,則是自訴案件,適用刑法。

再次就要考慮的是刑事責任年齡的問題。所謂刑事責任年齡,就是指對犯罪後果承擔刑事責任的法定年齡。我國《刑法》第十七條規定,已滿16周歲的人犯罪的,應負刑事責任。

同時《刑法》第十四條規定,已滿14周歲不滿16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搶劫、販毒、放火、**、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所以在這個案件中,如果某甲不滿16周歲,不構成犯罪。因為他是過失傷害,而不是故意傷害,但是某甲的監護人將承擔**費用和行政處理。

這裡我特要提醒違法和犯罪不是同乙個概念。

首先違法是指違反法律、法規禁止做的及不允許做的或是應當做的而不去做的行為。犯罪是指觸犯《刑法》,嚴重危害社會,依照《刑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行為。

其次根據我們的辦案實踐,違法行為主要表現在違法治安管理的行為,觸犯的法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犯罪觸犯的是《刑法》。

第三,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對違法的處罰種類有治安警告、治安罰款、治安拘留。按照《刑法》對犯罪分子處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附加刑有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

從以上我給大家介紹的有關法律常識和案例分析,違法不等於犯罪,犯罪

必定違法,無論是違法與犯罪,同學們都不能觸犯,要從點滴做起,從遵守校紀、校規入手,做學法守法的好學生、好公民,禁止對老師的教育置若罔聞,否則就可能走上犯罪道路。

(五)、怎樣區分打架還手和正當防衛:刑法第二十條規定「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的不法侵害,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人造成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現實生活中,人們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雙方打了架,後動手的一方總說自己是在正當防衛,那麼,雙方打架後動手的一方其是正當防衛嗎?

一般說來,打架後動手的一方不屬於正當防衛,這是因為正當防衛第一要件是必須針對不法侵害行為正在進行時,它包括有社會危害性的一般違法行為和犯罪行為,對這些行為如果不採取防衛行為,停止侵害,將會對社會,人身等造成重大傷害。打架還手就不同了,甲動手打了乙,乙完全可以通過合法途徑解決。最佳的解決方法是學生應及時報告老師,公民可以報警,沒有必要動手還擊,動手還擊引起互毆,不利於社會主義法制和社會秩序。

所以兩人打架,不論何方被打致傷,還手的一方一般不算正當防衛。如何因還手打架而使事態惡化,不論是先動手造成的還是後動手造成的,對方都要負法律責任,但如果遭到對方的非法暴力侵害,比如先動手的一方拿棍子或凶器施暴,你就應盡快避開,脫離危險,並報告老師,但卻不可以正當防衛為藉口打人,把事情鬧大。任何時候都不能施暴。

不論有理還是無理。我這裡有乙個案例,即是2023年7月在乙個抗旱打水的甲乙兩戶人家,甲家因抽水路過乙家的田地,水流進了乙家,甲便在乙家田埂上加固,乙以毀壞莊稼為由,拒絕甲加固,雙方撕扯,乙先用泥鍬打傷甲,這時甲順手拿起田旁的羊叉向乙刺去,致乙重傷,此案經公安機關偵破,甲被判處有期徒刑五年,並賠償醫藥費2.7萬元。

多麼慘痛的教訓啊。2023年8月1日晚,兩名男性乘客搭乘黃某的計程車至某超市旁時,持刀逼住黃某從其身上搶走現金200餘元和一部手機,將車鑰匙丟出窗外後下車逃跑。黃某拾回鑰匙後,兩男子已不知去向。

黃某開車尋找,發現搶錢那兩個人正要坐一台電單車逃走。黃某便用計程車車頭撞電單車前輪,兩男子跳下車逃跑。黃某繼續駕車追趕,將其中一人逼在一處欄杆內。

黃某在車內見這名男子手持尖刀在晃動,雙方僵持了約10秒鐘左右,這名男子又跑。黃某駕車將其撞倒,致其失血性休克死亡。後黃某撥打110報警。

此案例計程車駕駛員不屬正當防衛,被法院因故意殺人罪被判刑.在法庭上黃陳述時,還在講是正當防衛。法庭剝回了訴訟請求。

同時防衛過當,也要負法律責任。

面對不法侵害只要控制得住就行,那是2023年夏天的乙個晚上,四合鄉安墩村一戶姓田的人家菜地裡被乙個小偷偷走兩斤辣椒,一斤西紅柿,被姓田的發現,他邀了四五個人,悄悄地將其逮住,對其毆打並致死。後姓田的依法被逮捕並刑事附帶民事賠償。從這個案例來看,小偷偷東西是違法的,他應該受到處理。

但不應該被打,他所觸犯的是國家的法律,你沒有權利對他毆打並致死,生命是至高無上的。任何人都沒有剝奪生命的權利。即使判處死刑,也要經嚴格的司法程式,並報經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六)、遇到什麼情況拔打110。

110系公安機關統一使用的報警**,可以尋求**的緊急救援,尤其是對正在進行的違法犯罪,可以拔打,交通事故112、火警119、(三颱合一),拔打以上三類**時,要冷靜不要慌亂,最好用普通話,向值班民警說明發生了什麼案件以及案發時間,地點,當時的情況,,尤其是案發現場及犯罪分子逃離方向,乘坐的交通工具及型別號牌,便於公安機關調配警力,指揮較近的公安機關民警出警,及時處置。但要說明的是110是乙個指揮機關,他不擔負出警任務。

法制講座材料

站家小學2012 2013年度第二學期法制講座材料 2013.3.27 一 近年來,我國青少年犯罪率不斷上公升。據報道,1983年我省抓獲未成年犯罪嫌疑人2995名,而1996年已達7663名,13年上公升了2.56倍。1991年我國青少年犯罪率是1.8 2003年增至3 比五六十年代增加了10多倍...

6法制講座總結

法制安全教育講座 活動總結 學校為提高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法律意識 自身權益維護意識 提高自我防範意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爭做知法 懂法 守法的好學生。學校特邀石河子交警支隊郊區大隊孫警官,農八師監獄管理局駐龍泉社群畢春濤警官於6月12日下午6 00在操場舉辦了 法制安全教育講座 講座不僅給同學們上...

法制講座活動小結

濱湖鎮中心學校法制講座活動小結 今天,昌吉市星光法律事務所的霍建瑛律師為我校師生進行了一次意義深刻的法律知識講座。講座分為學生和教師兩部分進行。對於學生,霍律師主要講解的是交通法規以及 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 在交通法規方面,它主要圍繞非機動車的行駛 非機動車駕駛者應遵守的規則 行人和乘車人應遵守的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