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語文教材解析觀後感

2022-11-23 10:00:06 字數 3019 閱讀 8943

我是一名新任的小學一年級語文老師。當我翻開新教材的一剎那,思緒十分的茫然,對於新教材的講授毫無頭緒。而這次李月紅研究員的語文教材解析直播就是及時雨,不僅讓我對新教材的結構體系、視角、文字選擇等有了深刻的認識,而且為使用教材完成語文教學指明了方向。

下面,我就談談**直播後的幾點收穫。

一、關於結構體系——有增更有減

基本相同於原教材,也安排入學教育、識字、拼音、閱讀四大板塊,一共8個單元。每個單元有較鬆散的主題,不強化。每個單元後還是「語文園地」,最後是《識字表》《寫字表》和新增的《常用筆畫名稱表》。

(一)拼音安排順序有變動

原教材先拼音後識字,而新教材先用1個識字單元,然後安排兩個拼音單元,再安排5個單元的識字和閱讀(其中識字1個單元)。縱觀網上提供的16套教材(有新編舊編的重合),拼音板塊的安排有多種形式:①先拼音後識字(或誦讀)有8種;②先識字後拼音的有2種;③拼音識字穿插的有4種;④識字中學拼音的有兩種。

第①種是多數,原人教版也是這樣。新教材改變了原體系,先用乙個單元學習40個漢字,包括數字、天地、物象、人稱、人體、站坐、上下等。先識字,可能想體現幾個意圖:

一是強化母語文字的意識;二是體現識字的傳統經驗——口語基礎學識字;三是幼小銜接,避免突然的陌生和枯燥。

(二)識字寫字的增減

《識字表》安排300個漢字,比原教材減少了100個,降低了難度。《寫字表》安排100個漢字,字數與原教材相同。但由於新教材按字頻選字,入選的字有所不同。

比如,原教材「一二三……」十個數字都選,新教材「六七九」識字選了,寫字就未入選。在每一課的「識字」欄新增了共50個偏旁部首的認識,有助於學生認識漢字的特點,書後還附了《常用筆畫名稱表》,提供了橫豎撇捺點提及復合筆畫名稱22個,對規範筆畫的稱謂很有好處。

(三)文字篇數和篇幅有縮減

閱讀課文14篇,比原教材減少6篇;識字文字10個,比原教材增加2個。文字字數減少,原教材以上課文有5篇,新教材只有1篇,《小蝸牛》208個字。

二、關於入學教育——視角不一樣

原教材標題是《入學教育》,是以教育者的視角呈現;內容安排比較單一,分別是上學、上課、讀寫姿勢。新教材的標題是《我上學了》。名稱的改變意味著教育觀念的改變。

新教材是以受教育者的視角呈現,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思想,定位準確。內容改變較大,分別是:「我是中國人」「我是小學生(含《上學歌》)」「我愛學語文(分別是三幅圖「讀書」「寫字」「講故事聽故事」,既暗示一年級上冊語文學習的三大任務:

朗讀、寫字、口語交際,也暗示著整個語文學習的三大任務:閱讀、寫作、運用),語文任務明確。

三、關於文字選擇——最遠和最近

新教材安排識字10課,保留原人教版教材3課,新換5課,修改2課,更新率50%以上。閱讀課文14篇,保留6,新換8(其中《烏鴉喝水》為一年級下冊),更新率75%。換掉的課文主要原因:

有的時代感不強;有的教育較生硬,**味較重;有的太哲理,學生難理解;有的語言少童趣;有的篇幅太長。

個人認為,低段孩子喜歡兩種文字。一種是最遠的,天上地下的奧秘,鳥獸草蟲的活動,非人物的情境世界,古時候的詩文故事。比如,童話、神話、童詩、童謠等。

課文《小小的船》《江南》《青蛙寫詩》《雪地裡的小畫家》《烏鴉喝水》《小蝸牛》《比尾巴》《四季》《雨點兒》等。「跟大人一起讀」欄目中的《小兔子乖乖》《小鳥念書》《小松鼠找花生》《拔蘿蔔》《誰會飛》《猴子撈月亮》《春節童謠》等就是最遠的。另一種是最近的,自己的活動、情感、成長、見聞,如《影子》《明天要遠足》《大還是小》《項鍊》等,「跟大人一起讀」欄目中的《剪窗花》等。

不過,就教育而言,當然也需要不遠不近的,以體現國家意志,明顯的比如「我是中國人」「公升國旗」。但從低段兒童的學情出發,在「最遠的」「最近的」的選擇中,隱性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比較適宜。

經典古詩文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一直是人教版教材比較重視的選文。原教材和新教材都安排了6首古詩,其中的《畫》《詠鵝》《憫農》是新老教材都有的,而《江南》《古朗月行》《風》,替換了原教材的《一去二三里》《靜夜思》《畫雞》(後兩首移到一年級下冊)。新教材把古詩分別安排在「課文」「識字」「日積月累」板塊中。

其中「日積月累」中就安排了四首。可見,對古詩文的學習,編者意圖是讀讀背背,日積月累,不需過度解釋,不需欣賞分析。

四、關於口語交際——增強對話性

新教材口語交際一共安排了4次,比原教材少了2次,分別是《我說你做》《我們做朋友》《用多大的聲音》《小兔運南瓜》。與原教材相比,難度要求降低,基本是日常生活的自然對話。從這,我們可以體會到編者的用心:

「口語交際」屬性明顯增強,互動性、活動性更加突出,「口頭作文」的痕跡大為淡化。

五、關於課後練習——朗讀最重要

課後練習是教學目標的體現,也是教學重點的標識。原人教版教材的課後題,除了識字寫字外,一般還安排兩道題,分別是朗讀背誦課文、「我會說」(或讀讀說說、說說畫畫等)。新教材體例變化不大。

24篇課文(包括識字的10課),除了「識字1」《天地人》沒有安排課後練習,其他23課,基本都安排1~2題(只有兩課安排了3道題)。其中21課安排了朗讀課文,9課既要朗讀又要背誦,可見朗讀好課文是最重要的事,是第一位的;背誦應限於文質兼美的短課文,「見文必背」有可能加重學生的負擔。新教材對朗讀還有多個特定的明確要求,如「注意『一』的不同讀音」「讀準字音」「分角色朗讀課文」「注意讀好停頓」等。

除了朗讀背誦,課後還有「讀一讀」的練習,讀詞語、短語、語句等,屬於積累性質,給學生一些「見面」的機會,不必去掌握規律性的知識。還有其他一些練習,比如猜字、遊戲、說話、問答等,是為了提高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提取閱讀資訊的能力。

六、關於語文園地——趣味與積累

語文園地的名稱沒有變,但更注重趣味性、生活性、應用性。全冊8個單元有6個單元安排了「趣味識字」,通過數字詩、日課表、反義詞、時間詞、親人稱謂、行業稱呼等生活化的通道來識字。姓名識字、牌匾識字也是這樣的通道,則安排在「我的發現」中。

「日積月累」是保留的欄目,因為積累是學好語文的兩大支柱之一。教材安排了4首古詩和兩次格言的學習。「和大人一起讀」是語文園地新出現的欄目,每個園地都精選一篇童謠或童話,作為課外閱讀的材料。

「字詞句運用」是新欄目,每個單元都固定安排。本冊從拼音、識字、擴詞、寫話等形式入手,體現語言文字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材是新的,但語文的性質不變,還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教學的理念不變,還是遵循語文新課程標準所倡導的全面素養、讀寫積累、自主發展、活力開放等理念。

京劇趣談 部編版語文2019新教材

二十 京劇趣談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生字詞,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語。2 正確 流利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 了解課文中介紹的關於京劇的常識。4 感悟京劇的無窮魅力。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介紹的關於京劇的常識,接受京劇文化的薰陶,體會表達的條理性。教學難點 京劇是比較陌生的領域,通過資料補充,對課文內容稍作...

教育隨筆 如何用好部編本小學語文教材

這是最近我在全國語教研員 小學 部編本教材使用培訓會上的講話 記錄稿 字未經打磨,僅供內部參考。首先我要說的是,這套新教材到底編得怎麼樣,不是我們這些參與編寫的人所能評定的,也不是我這個總主編說了算的,最終還得靠一線教學的實踐評判。大家要尊重新教材,理解新教材,用好新教材,但也用不著把新教材看作是不...

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下冊6單元教材分析

第六單元教材分析 1.本組教材以 思維 為專題,安排了三篇課文以及習作 語文園地等項教學內容。三篇課文有選自 韓非子難一 的寓言故事 自相矛盾 有根據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改寫的 田忌賽馬 還有 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 跳水 2.閱讀本組課文讓學生理清故事的起因 發展 高潮 結局,了解人物的思維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