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高一年級第五章第二節

2022-12-08 05:03:01 字數 5072 閱讀 6295

第五章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

第二節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

一.課標要求:運用地圖分析地理環境的地域分異規律

二.解讀課標

新課標是想通過地理環境的地域分異規律,認識地理環境的差異性。因此,應運用各種影象讓學生認識地理環境的地域分異。通過閱讀《世界陸地自然帶的分布》,分析自然帶的分布,歸納出地理環境的地域分布規律。

三.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高中地理必修模組的最後一節內容,從它的位置安排就可以看出它的定位。即是對自然地理知識的總結.歸納和融合。

所以在教學中應充分聯絡學生已有的舊知識,做好縱向.橫向聯絡,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本節教材從總體上看,包括兩部分內容,一是自然地理環境的基本特徵之一──差異性,二是陸地環境的地域分異規律。

陸地環境的地域分異規律是通過自然帶的地帶性分布規律來體現的。本節課主要是以地理分異規律為中心內容,在教學時,要突出讀圖分析.推斷的環節,而且所提供的圖表.

資料必須有利於學生分析.推理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四.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掌握了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各要素的知識,已經具備一定的讀圖和分析能力,為本節的學習打下了基礎。學生已初步適應上課討論的方式,便於**活動的開展。另一方面,根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新知並非由教師傳授給學生,而是在教師創設的學習情境中,由學生在自有經驗基礎上自主建構形成的。

城市學生遠離自然,生活經驗缺乏,在新知的建構方面欠缺感性材料,無法自主實現書本知識與個人經驗的結合,因此,教師必須採用有效的方法給予彌補、輔助,幫助學生完成新知的建構,當好學生新知形成的「接生婆」(蘇格拉底)。

五.教法與學法

(一)教法

根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採用問題引導式教學法、歸納法、多**輔助教學法。

如果將總課題突兀地交給學生去「**」,學生只會無從著手。而如果將問題分解為乙個個梯級深入的小問題,則**自會水到渠成。

充分調動學生的舊有知識儲備,並通過陸地自然景觀**展示,彌補學生直接經驗的不足;在啟用學生舊有知識的基礎並予以補足的基礎上,通過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按照從個別到一般、從現象到規律的歸納法,幫助學生建立新知。

(二)學法

**發現法,學生活動不停留在表面的熱熱鬧鬧,而力求始終保持學生的思維張力。

六.三維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從事實中感受和理解自然地理環境的地域差異特點

2.掌握閱讀.分析.運用地圖的技能。

(二)過程與方法

1.掌握區域分析與比較的地理研究的方法,理解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

2.與他人合作,運用適當的方法和手段,表達.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學習和**的體會.見解和成果。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激發**地理問題的興趣和動機

2.了解人們怎樣利用地域分異規律,形成對自然地理環境的態度和責任感。

七.設計理念

以「森林之旅」為主線,創設情景實施**,學生以小組合作自主學習的方式,通過讀圖分析得出地理環境地域差異的表現和分異規律。並且注重學習的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

八.教學重.難點:陸地環境地域差異的規律及成因

九.課前準備:

(一)創設情景

現在我們要組織乙個旅行團,準備到世界各地進行一次以「森林」為主題的自然景觀之旅。在出發前請各位團友根據所學的地理知識共同商討,設計出一條合理的線路。

(二)分組

課前將學生以自願為原則,全班學生以旅行團為名義分成三個考察小組,分別為a組.b組.c組,每一小組分別推選出一名導遊。

請各旅行團,課前收集各地有關森林的**。上課按旅行團分組安排座位。

(三)教具準備:多**課件、景觀**

十.課時安排:2課時

十一.教學過程:

(複習提問)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產生的根本原因?自然地理環境的兩個整體功能是什麼?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的兩個表現是什麼?

答:地理要素間進行物質和能量的交換。生產功能和平衡功能。自然地理環境具有統一的演化過程,地理要素的變化會「牽一髮而動全身」。

(幻燈片)出示 「我國領土南北部的季節差異」圖

請大家看這兩幅景觀圖,同樣是一月份,我國北方的哈爾濱冰天雪地,而南方的海南卻是春意融融了?這兩幅景觀圖,說明了自然環境具有什麼特點?

答:自然地理環境具有差異性

(教師)對。我們剛剛學習了地理環境的整體性,但自然地理環境具有另乙個特點—差異性。

(板書)5.2 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

(教師)從總體上看,全球陸地環境是乙個統一的整體,但是,不同地理環境的區域差異是普遍存在的,就像不可能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一樣,地球上也不可能存在任何兩個自然狀況完全相同的區域。

(幻燈片)出示 「五帶的劃分」

(教師)這反映了自然地理環境中哪個因素在空間上的差異。這種分異的尺度範圍是什麼?

答:溫度。全球性的尺度。

(板書)一.空間尺度劃分

1. 全球性的地域分異:溫度帶分異和海陸分異

我們在旅行中所感受到的其他地區和我們家鄉的差異所體現的是陸地環境的地域差異,這種地域分異的規模比全球性地域分異的規模小。

(設問)陸地上為什麼會形成不同的氣候型別?因為各地所處的地理位置(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不同,所產生的熱量和水分的組合不同,因此形成不同的氣候型別。如果我們有可能做一次長途旅行,如從我國炎熱的華南到溫涼的北方,或者從多雨的東南沿海到乾旱的西北內陸,從高山的山麓攀登到山頂,都會有明顯體驗。

(板書)2.區域性的地域分異:陸地環境的地域分異

(幻燈片)p98圖5.6 世界陸地自然帶的分布

(學生活動)學生結合課本p98圖5.6完成右半部分內容。

(學生歸納)

(學生活動.歸納)

1.怎麼能夠最直觀地看出各地的差異?(觀察植被狀況,植物是自然環境的一面鏡子,因為植被對地理環境有明顯指示作用)

2.你能想出你生活的地區的植被型別嗎?(**帶常綠闊葉林)

3.南半球缺少哪些自然帶?(苔原帶.亞寒帶針葉林帶)

4.氣候型別相同而自然帶不同的是哪種氣候型別,哪些自然帶?

(溫帶大陸性氣候,對應兩種自然帶──溫帶草原帶和溫帶荒漠帶)

5.自然帶相同,氣候型別不同的是哪種自然帶,哪些氣候型別?

(溫帶海洋性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所對應的自然帶卻相同,都是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6.總結一下區域差異的分布特點?這種特點是如何形成的?

(陸地自然帶的分布是有一定規律的,大致呈帶狀)

(板書)二.自然帶

1.概念 2.劃分

(承轉)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些差異的產生,這些差異反映出什麼樣的地理規律呢?

(板書)三.陸地環境的地域分異規律

(教師)讓我們一起來探索地理環境的差異性。下面我們開始三次愉快的旅行。a組由赤道出發,沿亞歐大陸東岸一直到北極;b組由亞歐大陸東岸(中緯度)沿緯線到亞歐大陸西岸;c組由珠穆朗瑪峰山麓到山頂,每組旅行會見到哪些景觀?

(a組活動)

1.世界森林資源種類多樣,景觀各異,非常具有觀賞價值,你能設計一條「森林之旅」的旅遊線路嗎?

2.為什麼選這條路線?

3.這條路線沿什麼方向延伸?

4.沿這一方向森林的景觀有什麼變化?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a組討論分析歸納)

能。我們由赤道出發,這裡樹木繁盛,動植物種類繁多,藤本植物非常多,請大家注意安全。在這裡,我們還可以看到善於攀援的猩猩和猿猴以及皮厚耐熱的河馬和大象等動物。

接下來,我們又來到了熱帶季雨林帶,這裡依然是樹木蔥鬱,一片熱帶森林風光,繼續向北走,我們來到了**帶常綠闊葉林,這裡的樹木依然是常年蔥綠,而再向北,來到了溫帶落葉林帶,這裡的樹木葉子現在幾乎已經落光了,在樹林裡,偶爾可以見到梅花鹿等動物;繼續向北走,到達了針葉林帶,這裡的樹木葉子是針狀的,動物長著很厚的皮毛,比如松鼠和熊等;再向北,就到了以地衣和苔蘚為主的苔原帶,這裡氣溫降水都很少,只能生長苔蘚,主要動物有馴鹿;接著又變成了一片冰天雪地,這裡就是冰原帶了,在北極可以見到北極熊,在南極的話則可以見到企鵝。這次旅行,一路氣溫不斷降低,植被不斷發生變化。

(老師)非常好!剛才的旅行是從赤道到北極的,我們把從赤道到兩極自然帶的變化稱為從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產生這種分異的原因是熱量的不同。

(板書)1.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

從圖中分布我們可以看出,這種地域分異規律是以熱量為基礎的,而不同的熱量條件又會引起水分條件的變化。因此,緯度方向上的地域分異實際上也是溫度和水分條件共同作用下的產物。

(幻燈片)世界陸地自然帶的分布,把「非洲的陸地自然帶圖」區域性放大

(活動)我們從螢幕上的圖上來看看「非洲的陸地自然帶是怎麼分布的」主要受哪個地理要素的影響?

(非洲從赤道向南北依次是熱帶雨林帶—熱帶草原帶—熱帶荒漠帶,受緯度位置的影響,以熱量為基礎)

(活動)教師出示世界地圖,讓學生結合上述分析將課本兩幅景觀圖5.7、5.8貼上到圖中相應的位置。

(板圖板書設計)

(數字代表不同型別的自然帶)

東西延伸=南北更替=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

(b組活動)

1. 這條路線還能完成「森林之旅」嗎?

2.這條路線沿什麼方向延伸?

3.沿這一方向森林的景觀有什麼變化?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b組討論分析歸納)

(在亞歐大陸東岸,是一片蔥鬱的森林,樹木高大;向西走,我們看到的是成片的草原,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啊,在這裡,可以看到乙個個的蒙古包;繼續向西,變得一片荒涼,風沙特別大,這裡已經是幾乎寸草不生的荒漠了,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很多耐旱植物,可以在亞洲見到雙峰駝;繼續向西,又出現了大片草原,接著又在西海岸附近見到了大片的森林。一路上,植被由森林變成草原和荒漠,再變成草原和森林,產生的原因是距離海洋遠近造成的水分差異。 由於海陸位置不同→氣候的水分狀況不同→植被和土壤產生差異→自然景觀差異顯著。

)(設問)同學們再看我國的情況,在中緯度的沿海地區多雨而內陸地區乾旱,自然帶表現出不同的分布規律,這是為什麼呢?

答:因為距海的遠近不同,獲得水分多少也不同

(承轉)對,因為我國東部靠大海由於各地距海遠近不同,降水量多少就不一樣,各地表現出不同的乾濕狀況,生長著不同型別的植被,發育著不同的土壤,從而呈現出不同型別的景觀和自然帶。大致呈南北方向延伸.東西方向更替。

(板書)2.由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規律

(講解)這種地域分異規律是以水分為基礎的,在中緯度地區表現較為明顯。如亞歐大陸中部,從圖中可以看出,由於兩邊靠大洋,所受風向不同(東面為季風,夏季吹東南季風,而西面為西風),降水量由沿海向內陸遞減,所以自然景觀呈現出森林→草原→荒漠的有規律變化。圖5.

9、5.10兩幅景觀圖,就是乙個明顯的對比。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語文第五單元教案反思

11我多想去看看 教學目標 認識13個生字,會寫 廣 公升 足 走 4個字,認識2個偏旁 心 方 正確 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激發熱愛北京 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教學重點 認識13個生字,會寫 廣 公升 足 走 4個字,認識2個偏旁 心 方 正確 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學具 掛圖...

部編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試卷

滿分 100分 其中捲麵5分測試時間 40分鐘 捲麵等級 一 讀拼音,寫詞語,看誰寫得最漂亮。16分 zh n ji n y n d n hu n l y w n hu xi n sh n t sh n y n xu x 二 比一比,再組詞。16分 問 網池公尺 間 同他迷 王 夕近足 玉 外聽是 ...

蘇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 下冊 第五單元教材分析及教學建議

執筆 華城小學靳培芳 單元整體概述 本單元有4課識字,分別採用了詞串識字 看圖會意識字和轉轉盤識字這三種形式,其中識字1和識字2屬於詞串識字,詞串識字這種形式借鑑了傳統識字教材的呈現方式和古典詩詞的藝術手法,將意思相關的詞語集中在一起,分別看,是排列整齊的幾組詞語 整體品,則意義關聯。讀之,押韻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