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秋高一歷史培優

2022-12-13 04:24:05 字數 4735 閱讀 3088

1.英國的格雷斯頓曾這樣評價鴉片戰爭:「在人類歷史中,我從未見過如此不正義並故意要使國家蒙受永久恥辱的戰爭。飄揚在廣州城頭的英國國旗只是為了保護一樁可恥的交易進行的。」這表明格雷斯頓

a.支援英國對華發動正義的戰爭 b.為英國發動戰爭作辯護

c.未揭示英國發動戰爭的真實目的 d.支援中國的反侵略戰爭

2. 「它標示的不只是這場戰爭勝敗的嚴峻性,更因為它標示著以商品和資本來改變中國傳統社會的軌道,作為中國的近代與中世紀的分界線,是顯而易見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鴉片戰爭 b.甲午中日戰爭 c.八國聯軍侵華 d.抗日戰爭

3.據不完全統計,從2023年到2023年,清朝官方正式記載的涉外司法訴訟約有39起,這些案件多數由中國**依照本國法律審理,但外國人自審案件也有11起。這說明當時

a.外國已攫取在華領事裁判權 b.統治者缺乏近代司法主權觀念

c.清朝的涉外法律較西方先進 d.涉外司法訴訟以宗教糾紛為主

4.2023年,外國資本在中國經營的近代工業的投資總額約為2800萬元,到2023年,外國在華工業投資總額約為1106萬美元,較2023年前擴張了近8倍,各國紛紛擴大在華資本的所謂「法律」依據是

a.《南京條約》 b.《天津條約》 c.《北京條約》 d.《馬關條約》

5.圍在「中國大餅」邊的,分別為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德皇威廉二世、**沙皇尼古拉二世、法國女郎和日本武士。該畫反映的歷史場景,最有可能與列強侵華的哪一內容相關?

a.兩次鴉片戰爭時期 b.甲午中日戰爭時期c.列強瓜分中國狂潮 d.聯合干涉辛亥革命

6.下列符合《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23年版)》「中國人民鬱積多年反列強侵略義憤的總爆發,其英勇鬥爭客觀上打亂了列強企圖瓜分中國的步驟。」的典型事件是

a.太平天國運動 b.義和團運動 c.新文化運動 d.五四運動

7.某位學者在他的著作裡說:「在20世紀的大幕拉開的時候,當時的世界大國在東方進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體亮相。」這一「集體亮相」給中國帶來的影響是

a.開啟了清朝**閉關鎖國的大門 b.英國實現了對中國的占領

c.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d.資本主義的殖民體系確立

8.晚清世界歷史教育教科書《萬國歷史》,有意刪減或修改了原著中的某些詞句,如將「以固人民之自由及平等之權利」刪掉、將「法蘭西革命」改為「法蘭西變亂」、「革命時代」改為「舊學改革時代」等。晚晴**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

a.促使更多的人了解世界 b.壓制資產階級革命運動

c.宣傳救亡圖存愛國理念 d.探索西方國家富強奧秘

9.有人認為:「**成立後,國家自國家,社會自社會。」這一觀點的含義是

a.辛亥革命成果被袁世凱竊取 b.民主思想未對民眾產生影響

c.傳統社會沒有得到根本改造 d.各省對共和政體並不認同

10.學者馬勇的新著《2023年中國大革命》這樣論述2023年的辛亥革命「是中國五千年歷史上的重大事件。這個事件的意義是結束了兩千年帝制,趕跑了皇帝,建立了共和,是全面現代化的起點」對於辛亥革命下列評價不正確的是

a.辛亥革命的目標是刻意模仿是要建立美國式的政治架構

b.辛亥革命的政治手段是刻意模仿一百二十年前的法國

c.辛亥革命的過程前半場是法國式革命,後半場是英國式革命

d.辛亥革命的勝利結果是實現了現代民族國家的重建

11.近代史學家陳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一書中說:革命過後的社會民眾心理「呼喚乙個能迅速結束動亂、穩定政局的人物……。」他還說:

「袁世凱是選舉出來的,於法有據。」陳旭麓的論證旨在說明

a.袁世凱上台符合法律程式 b.袁世凱上台具有必然性

c.辛亥革命引發社會動盪 d.改良更有利於社會穩定

12. 2023年愛因斯坦訪問中國曾說:(上海)這個城市表明歐洲人同中國人的社會地位的差別,這種差別使得近年來的革命事件……特別可以理解了。這一革命事件應是

a.辛亥革命 b.中國共產黨成立 c.五四運動 d.國民大革命

13.2023年,梁漱溟指出:對五四運動中火燒趙家樓的學生第一要提起公訴,不公訴不足以維持**初年剛建立的法治;第二要當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維護學生的愛國熱情。下列各項表述中,與梁先生觀點一致的是

a.要在法律框架內理性表達愛國 b.要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帝反封建

c.要維護北洋**的**統治 d.要用法律阻止學生開展愛國運動

14. 「在先進的國家,革命引起觀念;在落後的國家,觀念引起革命」,羅素的這一觀點在中國近代開始出現在

a.鴉片戰爭後 b.辛亥革命後 c.新文化運動後 d.五四運動後

15.歷史教科書總結說:「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證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農民階級不能領導革命取得勝利。」對此某學生提出:

「***出身農民,他卻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書上明顯錯誤。」對上述觀點最合適的理解是

a.教科書只是出自某些專家的「一家之言」,結論不合理

b.教科書只是就一般規律作出判斷,***是個特殊現象

c.該學生對「農民階級」這一概念理解片面,結論錯誤

d.太平天國運動和***所處的時代不同,結論差異合理

16.右圖是劉大為、苗再新創作的巨幅繪畫《井岡山會師》,圖中部隊高舉的紅旗上,五角星內有鐮刀與鎚頭(一說斧頭)的徽標設計。這一設計的寓意是

a.部隊官兵的主要成份是工人和農民 b.這支部隊是中共領導下的工農武裝

c.革命正確道路是開展工農武裝割據 d.中共進入獨立領導武裝鬥爭的時期

17.《劍橋中華**史》說:「如果它(指中共——引者)在2023年和2023年選擇單獨作戰而不與國民黨聯合,它可能幹得更糟;如果它較早地為最後的決裂做好準備,它也許會幹得更好。」對此材料的正確理解是

a.2023年中共與國民黨合作的決定是正確的b.與國民黨聯合有利於革命高潮到來

c.中共犯了右傾錯誤導致「最後的決裂」 d.中共較早準備決裂便能完成革命任務

18. 「歷史總是喜歡在關鍵時刻玩一點小的噱頭,將幾千年中國鄉村權力格局翻過來的革命,居然在這樣乙個**式的名詞下進行的,儘管這個名詞家喻戶曉,婦孺皆知,但依舊沒有多少人明白它的真實含義,可卻沒有耽誤人們在它的旗幟下奮鬥。」材料中所說的革命發生在

a.廣東革命根據地 b.蘇區 c.敵後抗日根據地d.解放區

19.英國記者傑克貝爾登在《中國震撼世界》一書中說:「一般的美國人都認為,中國戰爭主要是一場民主與共產主義之間的戰爭……似乎沒有人意識到,那麼多中國人支援共產黨,支援著抗日戰爭期間人民自己建立的政權。」他的看法

a.帶有強烈的大國沙文主義的色彩 b.揭示了當時中國政局變動的本質

c.是站在意識形態立場思維的體現 d.反映了抗日政權的社會主義性質

20.《大公報》載文說:「幾千年來,中國人所懷抱的觀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識和國家觀念,始終沒有打入我們老百姓的骨髓裡……(今天〉我們從亡國滅種的危機中,開始覺悟了中國民族的整體性和不可分性。這是民族自覺史的開端,是真正的新中國國家的序幕。

」上述轉變主要是由於

a.甲午中日戰爭b.義和團運動 c.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 d.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21.某學生翻閱到乙份一九三八年四月一日的報紙,上面刊行了《抗戰建國綱領》文告,但頒布機關模糊不清,《綱領》第十條中提出:「指導及援助各地武裝人民,在各戰區司令長官指揮之下,與正式軍隊配合作戰,以充分發揮保衛鄉土捍禦外侮之效能,並在敵人後方發動普遍的游擊戰,以破壞及牽制敵人之兵力。」,據此可以得出

a.頒布此綱領的機關應該是中共** b.在此指導下國民黨軍隊會實施游擊戰

c.刊行此綱領報紙一定是《新華**》d.刊行此綱領的報紙一定是《****》

22. 2023年,國民**與美國簽訂《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條約規定:中美兩國國民相互在對方國家享有居住、旅行、經商、租賃土地、文化教育、宗教等各方面同等的權利;在進出口**中享有平等的稅率;雙方**可以在對方口岸、領水內自由航行。

對以下該條約性質的判斷,最恰當的是

a.是不平等條約,因為奉行強權政治的美國不會履行條約義務

b.是平等條約,因為條約規定了中美兩國平等的權利義務關係

c.是不平等條約,因為中國社會經濟文化等各方面落後於美國

d.是平等條約,因為條約反映了二戰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

23. 「中國的革命正是有這樣兩種夢想推動著:一是愛國主義者想看到乙個新中國傲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處於社會底層的農民的地位,消除古代舊有的階級的社會差別」(費正清《觀察中國》)。中國近代最有利於實現這兩個夢想是在

a.國民大革命時期 b.國共十年對峙爭時期 c.解放戰爭時期 d.抗日戰爭時期

24.東方衛視《壹周立波秀》欄目在2023年隆重推出「七·一」特別節目《國家大事》,以其特有的形式紀念中共成立90周年。其中的背景標語就是一部濃縮的中**史。下列標語按時間先後排列正確的是

①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 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③打倒列強,除軍閥 ④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③①④ d.③④②①

25.國家政治體制的基本內容及其演變歷程是歷史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自古皆封建諸侯,各君其國,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後積弊日甚,其勢不得不變。於是先從在下者(平民)起……此已開後世布衣將相之例……秦皇盡滅六國以開一統之局……下雖無世祿之臣,而上猶是繼體之主(最高統治者仍由王族世襲)也。漢祖以匹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

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之變局,至是始定趙翼《廿二史札記》

1 據材料一,說明「天下之變局」是指什麼?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由西周至秦漢國家政治體制發生的變化。(6分)

材料二 圖一圖二圖三

2 觀察上面三幅圖,說明每一幅圖反映當時中國政治政體發展的主要特徵,並歸納中國政治體制發展的趨勢。(5分)

2023年秋高一歷史備課組計畫

保康一中2016 2017學年度上學期備課組工作計畫 教研組 歷史高一年級備課組備課組長 柳發豔 一 備課組基本情況及學科特點分析 高二歷史備課組共計四位老師 柳發豔 朱明輝 馬麗群 鄭祖雄。所涉班級分為三個層次,有重點班 次重點班和平行班,平時教學中測試 訓練要注意分層教學,因材施教。二 本學期教...

2023年秋學期高一歷史備課組工作小結

工作總結 伍聰 本學期在學校領導的關心下,在年級部的指導下,在我們同組員的通力協作下開展教學工作。並順利完成了各項教學教研工作。一 完成教學工作情況 本學期高一歷史備課組3位教師承擔了高一年級共計16班的歷史教學工作,我任5個班的歷史教學,教學之餘還進行導學案的編寫 單元練習 假期作業 周練練習等的...

2023年秋期高一英語教研活動總結

涪陵二十中黃靜 我們高一英語教研組現有英語教師6人,我們始終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強化管理。進一步規範教學行為,總結今年的工作,我們組有如下特點 一 團結協作 樂於奉獻雖然我們組全部是女教師,但團結協作的精神是可喜的。傳幫帶是我們組的特色。在教學中,師徒之間經常相互聽課,老教師教新教師如何上好課,如何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