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共基礎知識口訣一

2021-03-04 01:25:50 字數 1492 閱讀 2560

(1)學生以學習間接經驗為主 (2)學生學習間接經驗要以直接經驗為基礎

2.掌握知識與發展智力相統一的規律

(1)掌握知識是發展智力的基礎 (2)智力發展是掌握知識的重要條件

3.傳授知識與思想品德教育相統一的規律(教學過程中知、情、意的統一規律)

(1)知識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礎 (2)學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為他們積極地學習知識奠定了基礎

4.教師的主導與學生的主體相統一的規律

(1)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於組織者的地位,應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2)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處於學習主體的地位,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 (3)建立合作、友愛、民主平等的師生交往關係

二、教學八大規律

1.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原則

2.理論聯絡實際教學原則

3.直觀性教學原則

4.啟發性教學原則

5.循序漸進教學原則(又稱為系統性原則)

6.鞏固性教學原則

7.量力性原則(又稱可接受性原則)

8.因材施教教學原則

首先對於這塊知識能夠把這些內容識記下來是最基本的,這裡給大家乙個口訣:「掌法(掌握發展)簡直(間接直接)了,只想(知識品德)踢倒(主體主導)你」,「課餘(科學與教育)吃里脊(理論聯絡實際),姑(鞏固)娘(量力性)齊(啟發)尋(循序漸進)紙(直觀)」。少了乙個因材施教,由於教學與德育都有八大原則,唯一相同的就是因材施教。

通過這樣乙個簡單的口訣把兩塊最主要的內容記住,但一方面考試當中會出現細節性的記憶點,例如請簡述啟發性教學原則的實施要求,簡述知識與能力之間的關係等,另一方面考試也最常考查的是理解與應用,所以重要的是結合講義與參考書深入到知識點本身,領會深層含義,例如給一段教學中的材料,評價該教師應用了哪些教學原則等。

經典例題:

1、《學記》提出的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 )教學原則與其在思想上是一致的。

a.循序漸進 b.鞏固性 c.因材施教 d.直觀性

2、教學要按照學科的邏輯系統和學生認識發展的順序進行,使學生系統地掌握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形成嚴密的邏輯能力,這遵循的是( )。

a.直觀性原則 b.啟發性原則 c.循序漸進原則 d.鞏固性原則

3、【判斷題】《學記》中提出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與《論語》中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體現的是同乙個教學原則。( )

4、【判斷題】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體現了啟發性的教學原則。( )

5、【案例分析題】分析下面的材料體現了什麼教學原則?如何體現的。

於漪老師在上一節語文公開課時,當她講到課文中一千萬萬顆行星時,乙個同學發問:老師,『萬萬』是什麼意思?惹得全班同學哄堂大笑。

於老師見狀便問大家:大家都知道『萬萬』等於『億』,那麼,這裡為什麼不用『億』而用『萬萬』呢?全班同學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過來,沒有人再發笑了,大家都認真地思考起來,並且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在大家討論完後,於老師進行了總結。最後老師又問了一句:請大家想想,今天這一『額外』的收穫是怎麼來的呢?

大家要感謝誰呢?請讓我們用掌聲表達對他的謝意!大家把目光轉向那位同學,對他鼓起掌來。

公共基礎知識

第一章資料結構與演算法 考點1 演算法的基本概念 演算法 是指一組有窮的指令集,是解題方 而完整的描述。演算法不等於程式,也不等於計算方法。演算法的基本特徵 確定性,演算法中每一步驟都必須有明確定義,不允許有多義性 有窮性,演算法必須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完,即能在執行有限個步驟後終止 可行性,演算法原...

公共基礎知識

公共基礎知識.txt花前月下,不如花錢 日 下。葉子的離開,是因為風的追求還是樹的不挽留?乾掉熊貓,我就是國寶!別和我談理想,戒了!1 制度化教育階段開始於 近代。2 各國的學校教育系統基本形成於 19世紀末。3 現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義務教育年限在 9年或9年以上。4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啟發教學...

公共基礎知識

第一部分馬克思主義哲學 1 哲學 世界觀 方 哲學,是系統化 理論化的世界觀。方 是人們認識世界 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2 哲學的基本問題 哲學的基本問題,包括兩個方面,兩個層次。第一方面,是關於物質和意識誰是第一性 誰是第二性的問題,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根本依據。第二方面,是物質和意識是否具有...